中考记叙文阅读.pptx
《中考记叙文阅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记叙文阅读.ppt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从广义上来讲:小说、散文、人物传记、寓言、童话、消息、通讯等,都属于记叙文。)第1页/共38页 1.1.记叙的要素和顺序记叙的要素和顺序 1)1)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起因、经过、结果。2)2)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顺叙、倒叙、插叙。2.2.记叙的人称和线索记叙的人称和线索3.3.记叙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记叙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第2页/共38页考点: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三、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四、筛选并整
2、合文中的信息。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七、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八、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九、体验作品的形象和情境,拓展作品的主旨和内涵。第3页/共38页针对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一)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一)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判断与梳理 (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的分析和体味 (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想内容的把握 第4页/共38页 一、记叙的要素:1 1、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
3、、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结果。2 2、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阅读记叙文要能明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阅读记叙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即使不要求准确概括,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确这三个要素,即
4、使不要求准确概括,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的地步。点说出来的地步。把握六要素技巧,即: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第5页/共38页 二 记叙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说线索是文章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理解文章的中
5、心思想。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线索类型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中心事件、人线、感情线(暗线)、物线、事线、中心事件、人线、感情线(暗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第6页/共38页线索大致分六类:1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如白杨礼赞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贯穿全文 2 2)以人物或人
6、物的特征为线索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如背影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如变色龙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故事情节 4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如荔枝蜜荔枝蜜、以、以“我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不大喜欢想去看看想去看看赞赏蜜蜂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5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如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以时
7、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野先生的怀念。6 6)以以“我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如孔乙己孔乙己以小伙计以小伙计“我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第7页/共38页“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文章的标题 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我”
8、的所见所闻所感第8页/共38页三、常见的叙述顺序 1.1.叙述类型:叙述类型: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按时间发展,有条有理)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也就是在记叙的时间上与事情的实际是相行叙述,也就是在记叙的时间上与事情的实际是相反的。反的。如:背影如: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文章的开头一这是文章的开头一句,它开宗明义,落笔点题,用追叙的手法,再现句,它开宗明义,落笔点题,用追
9、叙的手法,再现了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了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强调;制造悬念;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再继续原来的叙述。(补充内容,丰富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照应上文,或为下文作铺垫)第9页/共38页四、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会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引用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0、。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在不同文体中其功能作用是不同的。第10页/共38页首先要从本句入手,注意修饰限制成分;其次要看句子所在的语段,注意与这相邻的上下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第三,结合段意理解句子,准确性更高。总之,要注意句子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第11页/共38页 词语能否删去动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准确、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对象:不能,因为这个动词准确、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对象,所以,所以 形容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对象:不能,因为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对象所以所以 副
11、词:不能,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不能,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对象对象的情况(程度、限制、时间、范的情况(程度、限制、时间、范围),换了之后就变成围),换了之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与事实不符。第12页/共38页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作用 技巧:作用要从两方面考虑技巧:作用要从两方面考虑一从结构上:一从结构上:常起常起A A承上启下过渡、承上启下过渡、B B总领下文、总领下文、C C总结上文的作用、总结上文的作用、D D设伏笔、设伏笔、E E作铺垫作铺垫 二从内容上二从内容上:常有常有A A开篇点题、开篇点题、B B深化中心、深化中心、C C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画龙点睛)具体如下第13页/共38页
12、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1、开篇点题;、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1、篇末点题;、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
13、应标题);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 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第14页/共38页五、如何赏析课文中所喜欢的句子:1 1、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2 2、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3 3、从语言风格上(豪放、婉约、从语言风格上(豪放、婉约)4 4、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5 5、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从蕴含的哲理,
14、给你的启示。6 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第15页/共38页 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2)拟人:把XX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3)夸张:突出XX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句式工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描写(生动形象);抒情(抒发强烈感情);议论(使 观点更鲜明)(5)对偶: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
15、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第16页/共38页 六、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1、划分段落层次方法划分段落层次方法 1 1)按时间推进划分(时间词语为标志)按时间推进划分(时间词语为标志)2 2)按空间变换划分(地点词语为标志)按空间变换划分(地点词语为标志)3 3)按感情的变化划分)按感情的变化划分 4 4)按选材角度或内容的变化划分)按选材角度或内容的变化划分 5 5)按逻辑关系划分(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按逻辑关系划分(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2 2、划分段落层次技巧:、划分段落层次技巧:简单说就是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简单说就是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记叙文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