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散步名著读后感.doc
《美学散步名著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散步名著读后感.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美学散步名著读后感 当我把美学漫步从图书馆给借回来后,发觉它的内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全是专业术语而且文诌诌的学术著作,而是文辞美丽、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的美学奇葩。 阅读这本书的确是一种享受,宗白华先生用他抒情的笔触、透彻的感悟引领读者体会中西艺术的精华,待我们“漫步”归来,就会惊喜地发觉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得到了很好的净化和升华。宗白华先生用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感受着世间万物,并用行云流水般流畅奇妙的文字将其诉诸笔端。在宗先生看来,漫步是自由的,但并不因此就肯定是非规律的,亚里士多德在“漫步”中建立了体系性思想,庄子在“漫步”中领悟到了宇宙的玄妙,达芬奇在漫步中捕获到了美的真谛。在各种美学现
2、象和艺术门类之间,“漫步”是梳理美学、艺术学思想、亲近艺术灵动的方法;在中西美学之间,“漫步”是凸显中国传统美学共性精神的方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上网搜寻过一些关于宗白华先生的信息,原来宗白华先生与朱光潜、蔡仪、高尔泰、李泽厚并称为中国当代五大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治学特点是不建体系,而是注意对艺术的直接感悟。就正如刘小枫对宗白华先生的评价那样:“作为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根本立场是探寻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制造,在宗白华先生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使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生成和进展于中国面临军事和学术危机的特别的历史时期,古老
3、的祖国既面临政治、军事的压力,又面临学术的危机。在排山倒海的“西化”风潮中,他并不随波逐流,坚持以中国传统的美学为根基,以西方思辨的成果为参照,凸显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梳理和阐发。 他在用他自己的看法引导我们去观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他曾坐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前悄悄领会了一小时,我不禁为宗先生对艺术对美近乎痴狂的态度而惭愧,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繁华社会中,已经很少有人可以有着这么安静的心态去观赏艺术。我不但要吸取宗白华先生的美学学问,也要学习宗白华先生对待艺术的那种态度。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究一文中,提到:“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荣,
4、但是含蓄的光荣,但是这种光荣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由此可见,对于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缕金的美,宗白华先生更加偏向于前者。 假如要我在这两种美中做选择,我也会选择前者,由于芙蓉出水的美真实而且自然。正如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相比,我更喜爱中国的水墨画的淡雅和简洁,其实诗词画都类似,有时候太满了反而不妙,要懂得适当的留白才是高手。 宗白华先生在发觉美的时候,态度既是超脱的,又是入世的,他为我们读者展现了一个极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布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白华先生从一丘一壑中发觉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觉了它是“平坦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
5、克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正是这种景致的精确描绘。 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闲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清以观道的空明清澈。宗白华先生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灵光的高僧,中国美学遇到他真可谓幸运,他学贯中西,中国美学特色被熔炼出并标举,最终被贯入了一种肤浅挚厚的生命意识。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看完这本202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的美学漫步,感觉正如编者在重版说明中讲到的:“我们思念那拄着手杖,徜徉在未名湖畔的身影;我们品尝着漫步声中留下的道道灵光。愿每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她。” 我们要从宗先生胜利的学术讨论中吸取养分,在乐观吸纳西方文化有益成果的
6、同时,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力凸显民族文化的共性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因其独特的共性魅力在世界文化之林彰显出夺目的光荣。 美学漫步名著读后感2 美学漫步,是一本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的精要 篇章的集合。 一开头就被这书名吸引,如此诗情画意的名字,但,美学与漫步如何揉合? 当我任凭翻翻,发觉这与别的美学著作很不同: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晦涩艰深,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华。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漫步的感觉写美学,文字自由拘束,风格无拘无束。 书里的文章相当精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殊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这本书的
7、确让我有所收获,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进展艺术的观赏,令这个美学门外汉的我,很形象生动了解关于美学的冰山一角。 我便以书中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这章中关于意境境地的局部,来说说我的看法。 正如这章的引言所说,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地也是无穷尽的。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奉献的一方面意境。 那首被誉为意境中经典诗篇,元人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孤独,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开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
8、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是情,情从景生。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意境,会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而消失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 在书中提及到,那么意境的境地有什么呢?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地: (1)为满意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地;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地;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地; (4)因穷研物理,追求才智,而有学术境地;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地。 功利境地主于利,伦理境地主于爱,政治境地主于权,学术境地主于真,宗教境地主于神。 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
9、,以宇宙人生的详细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详细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地”。艺术境地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地。 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意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风格。 正是中国意境艺术区分于其他民族,才显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采、最动人的 篇章。 而在这部书里其他局部,宗白华用他细腻的笔触与心灵,带着读者与中国及西方那些宏大艺术家一同漫步,等归来,便觉察自己的心灵亦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美
10、学漫步名著读后感3 美学漫步里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以下内容:诗、画的美及两者的关系、书法、音乐和建筑、国外的雕塑,以及艺术意境和从艺术中反映出来的哲学理念。的文字流利、内容丰富美丽、见解独到。 关于诗和画的分界,认为:诗传画外意。诗留给人更深长的想象空间,他列举了达芬奇用了四年时间画出的蒙娜丽莎的眼睛。有时候诗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像一些摄影作品的题目一样,能够拔高艺术作品境地。另外,诗还能咏时间,而画只能捕获瞬间。 许多诗像印象派,比方王昌龄的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多么奇妙的一副香闺画啊。“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非常。”“今日忽从江上望,
11、始知家在图画中。”“太阳的光,洗着她早起的灵魂。天涯的月,犹似她昨夜的残梦。”自然无往而不美。何以故?以其到处表现这种不行思议的活力故。照相片无往而美。何以故?以其只摄取了自然的外表,而不能表现自然底面的精神故。要有发觉自然中美的眼睛,心中要有诗的意境。“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王安石诗: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 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往往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包含(如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赐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散步 名著 读后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