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人民自由的.ppt
《宪法是人民自由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是人民自由的.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宪法是人民自由的圣经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公一、公 民民 权权 与与 人人 权权公民、国民和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公民权与人权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务的自然人。公公民民的的基基本本权权利利也也叫叫宪宪法法权权利利,是是指指由由宪宪法法规规定定的的公公民民享享有有的的基基本本的的、必不可少的权利。必不可少的权利。(一)、公民不同于人民 1 1、公民概念、公民概念 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一个人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一个人取得了
2、某一国家的国籍,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取得了某一国家的国籍,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可以享有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和必可以享有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和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须履行一定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是一个人作为某一国家成员的法律资格,国籍是一个人作为某一国家成员的法律资格,其取得分为出生国籍和加入国籍两种。其取得分为出生国籍和加入国籍两种。2 2、公民和人民概念的区别、公民和人民概念的区别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它的范围包括一切有中国国籍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它的范围
3、包括一切有中国国籍的人;人民是政治概念,它的范围不包括敌人在内,的人;人民是政治概念,它的范围不包括敌人在内,使用人民的概念是便于在政治上划分敌我。使用人民的概念是便于在政治上划分敌我。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公民中,人民占绝大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公民中,人民占绝大多数,被子专政的对象只是少数。被专政的对象不属多数,被子专政的对象只是少数。被专政的对象不属于人民之列,但仍是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但
4、他们于人民之列,但仍是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但他们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人民和公民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也不同。公民一词虽人民和公民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也不同。公民一词虽然可以作为整体使用,但更多的是指单个人;人民一然可以作为整体使用,但更多的是指单个人;人民一词通常指的是整体词通常指的是整体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1、权利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宪法权利是指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公民从事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公民实现这种行为是受到国家保护的。2、义务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行为的必要性。宪法义务是指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公民从事某种行为的必要性。公民如不实现这种行为就要
5、受到法律的制裁。义务是不能放弃的,是必须履行的。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不可能也没必要把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都规定,只能规定公民最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权利和义务,所以称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三)公民权与人权: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应该和实际享有的权利;公民权则是人权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本国公民所享有的权利。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人权是天赋的,是与生俱来的,至死方休的;公民权是受国家保护的权利,是法定的人权,人权是以人类成员的资格享有的权利,公民权是以公民的资格享有的权利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分为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
6、等。1、平等权 现行宪法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既是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项重要原则权利平等原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种基本权利平等权。我们作为人而有权拥有的平等是环境平等,而不是个人平等。它们是条件平等地位、待遇和机会的平等。美摩狄曼阿德勒:六大观念(1)、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任何人的保护或者处罚,都是平等的,不应因人而异,应一视同仁。(3)、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具体含义是:2、政治权利和自由(1 1)、选举权和被选举)、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7、权 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人除外。(3434条)条)公民的选举权利,主要指公民公民的选举权利,主要指公民参加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权利。参加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权利。这项权利的内容包括:这项权利的内容包括:(1 1)、公民有权根据自己的)、公民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举
8、人民代表意愿选举人民代表(2 2)、公民有被选举为人民)、公民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的权利代表的权利(3 3)、公民有权依照法定程)、公民有权依照法定程序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人民代表序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人民代表 宪法规定公民的选举权采用列宪法规定公民的选举权采用列举的方法,不受诸如民族、种举的方法,不受诸如民族、种族、性别等项的限制。族、性别等项的限制。(2)、政治自由 宪法宪法35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六项自由,是公民关心国家大事、表达自己这六项自由,是公民关心国家大事、表达自己
9、见解和愿望的一种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加国见解和愿望的一种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所不可少的一种民主权利。家政治生活所不可少的一种民主权利。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四个内容,其中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四个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剥夺这六项自由,这说明这六项自由之一就是剥夺这六项自由,这说明这六项自由的重要性。的重要性。第一,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所赋予的用语言、文字等为工具,表达自己思想、愿望和要求的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思想自由,而是指公开表达思想的自由。言论自由的具体化就表现为新闻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著作是言论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宪法把言著作是言论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宪
10、法把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一并列举,以便更好地保障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一并列举,以便更好地保障公民享有这些法定权利。公民享有这些法定权利。第二,结社自由:指宪法确认公民为一定宗旨组成某种社会组织的自由。国家毁保护公民享有结社的自由,但又不能允许敌对势力假借结社自由的名义成立非法组织,进行破坏活动。一个民主政权以言论、集会、思想和良心的自由为先决条件。美约翰罗尔斯:政义论 第三,集会自由和游行、示威自由,都是公民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愿的自由,集会、游行、示威是特定的表达方式,因此有一一列举的必要。大家要注意结合课本第96-97页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贯通才能融会第四,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需要
11、普通法律加以具体化并确定其界限,才能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不受侵犯,也可避免有人滥用政治自由而造成破坏性的后果。1989年10月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具体确定了行使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界限。大家要注意结合课本第96-97页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贯通才能融会3、宗教信仰自由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36条)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宗教信仰自由是指:1 1、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2 2、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3 3、在同一宗教内,有
12、信仰这个、在同一宗教内,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派的自由4 4、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信教的自由。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西方法谚 宗教信仰问题,具有宗教信仰问题,具有群众性和民族性的特群众性和民族性的特点。点。宗教信仰问题,有长宗教信仰问题,有长期性和历史性的特点。期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宗教信仰问题,属于宗教信仰问题,属于思想范畴的问题。思想范畴的问题。宗教信仰问题,具有宗教信仰问题,具有国际性的特点。国际性的特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宗教信仰
13、问题由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宗教信仰问题由公民个人自由选择,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公民个人自由选择,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人身自由的内容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人身自由的内容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以及与人身自由有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以及与人身自由有联系的公民个人自由,如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联系的公民个人自由,如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侵犯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公民的通信自由
14、和通信秘密受国家保护信秘密受国家保护 4、人身自由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也称人身不受侵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也称人身不受侵犯权,它是指公民在法律的范围内,犯权,它是指公民在法律的范围内,人身和行动完全受自己支配,有不受人身和行动完全受自己支配,有不受非法拘捕、管制、搜查以及侵害的权非法拘捕、管制、搜查以及侵害的权利。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利。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权利。一项权利。宪法在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方面还作宪法在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方面还作了具体规定:了具体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
15、批准或者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1)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3838条)条)所谓人格,就是做人的资格,在法律上指作为权利和所谓人格,就是做人
16、的资格,在法律上指作为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所必须具有的资格。从道德上讲,人格是义务的主体所必须具有的资格。从道德上讲,人格是指人的自尊心和自爱心,他的品德应当得到他的尊重,指人的自尊心和自爱心,他的品德应当得到他的尊重,不容别人侮辱和诽谤。不容别人侮辱和诽谤。人格受到尊重是公民最起码的权利。人格受到尊重是公民最起码的权利。人格尊严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人格尊严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人身权。人身权。为了切实保护公民的人格权,我国刑法和民法通则等为了切实保护公民的人格权,我国刑法和民法通则等法律,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法律,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17、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是指任何机关、组织或个人,非经法律许可,不得强行侵入、搜查或者查封住宅。即使为了执行任务,也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通通信信自自由由:是是指指公公民民有有权权通通过过通通信信的的形形式式,自自由由地地与与他他人人进进行行交交往往,任任何何组组织织和和个个人人均均不不得得非非法法加加以以干干涉涉。通通信信秘秘密密:是是指指公公民民在在通通信信中中所所说说的的内内容容,未未经经本本人人同同意意,他他人人不不得得偷偷看看、偷偷听听、涂涂改改或或者者公公开开发发表表。通通信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宪法 人民 自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