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PFMEA编制作业指导书.doc
《第五版PFMEA编制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版PFMEA编制作业指导书.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版 PFMEA 编制作业指导书1 目的标准公司 PFMEA 编制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识别产品的功能或过程步骤,以及相关的潜在失效模式、影响和起因。它还用于评估量划中的预防和探测措施是否是充分的,以推举额外的措施。对于实行的措施,FMEA 将形成文件并跟踪这些措施的实施状况,以降低风险。2 适用范围过程 FMEA 分析的是制造、装配和物流过程中的潜在失效,适用于公司的开发产品,零部件和子系统开发。3 定义3.1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3.2 PFMEA: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rocess Failure Mo
2、de and Effect Analysis。3.3 DFMEA: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esig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3.4 严峻度S):严峻度是指与评估的过程步骤中针对给定的失效模式最严峻影响相关的评级得分。它是在一个 FMEA 范围内的相对评级,评定时无需考虑频度或探测度。3.5 频度(O):频度描述了失效起因在过程中的发生频率,同时考虑了相关的当前预防控制。3.6 探测度D):探测度指在列出的探测类型过程把握中,推测最有效的过程把握相关的评级。探测度是在一个 FMEA 范围内的相对评级,评级时无需考虑严峻度或频度。探测度评级应当遵循表
3、中所述的标准。3.7 措施优先级(AP):团队完成失效模式、失效影响、失效起因和把握的初始识别包括严峻度、频度和探测度的评级后,他们必需打算是否需要进一步努力来降低风险。AP 通过优先级高H、优先级中M、优先级低L将这些措施进展优先排序。3.8 过程 FMEA 核心团队成员:推动者、过程/制造工程师、人机工程学工程师、过程验证工程师、质量/牢靠性工程师、其他负责过程开发的人员。3.9 过程 FMEA 拓展团队成员:设计工程师、技术专家、维护工程师、工程经理、修理人员、现场工作人员、选购、供给商、其他视需要。134 职责4.1 治理者,例如工程经理:对识别风险和执行措施是否可承受有打算权;指定前
4、期工作负责人,FMEA 推动,并指定设计/过程工程师负责执行来自分析结果的措施;负责选择和安排资源,并确保在打算的工程时间内实施有效的风险治理;FMEA 开发和维护的责任人和全部者;治理者责任还包括,通过不断的评审和消退障碍,为团队供给直接支持; 负责预算。4.2 工艺工程师技术主管:对 FMEA 内容负技术责任;为技术/财务决策预备商业案例;定义要素、功能、要求和接口;关注工程;选购必要的文件和信息;吸取阅历教训。4.3 FMEA 推动者:FMEA 工作流程的协调和组织;缓解冲突;参与组建团队;参与编制粗略的时间表;参与分析阶段第一次团队会议的邀请;参与拟定决策准则/标准;在设计/ 工艺工程
5、师的支持下,开发公司或生产线的评估表例如可选;方法力量FMEA以及使参与者生疏 FMEA 方法;FMEA 软件文件化力量必要时;社交力量,能够在团队中工作;具备调解、说服、组织和表达力量的主持人;治理 FMEA 七步法的执行;如有必要,预备或总结 FMEA 会议;协调 FMEA 工作组的工作。注:任何具有相关力量和培训阅历的团队成员都可以担当推动者。4.4 核心团队成员:供给相关产品和过程的相关学问阅历;供给关于 FMEA 关注产品或过程的必要信息;供给现有 FMEA 阅历;参与执行 FMEA 的七个步骤;参与编写商业案例;吸取阅历教训。4.5 拓展团队成员/专家:供给有关特别工程的补充资料;
6、供给关于 FMEA 关注产品和过程的必要信息;参与编写商业案例。5 程序5.1 过程 FMEA 步骤一:筹划与预备5.1.1 目的:过程筹划与预备步骤旨在描述 PFMEA 工程评审中包含或不包含的产品/过程。该过程考虑工厂内全部过程均可通过 PFMEA 进展分析或重分析。它使得组织能够在高层面上评审全部过程,并最终打算需要分析哪些过程。预备阶段的总体优势是将资源集中在优先级最高的过程上。5.1.2 PFMEA 工程识别和边界:PFMEA 工程识别包括明确了解评估内容。这涉及到一个决策过程来定义顾客工程所需的 PFMEA。在分析中,不包含和包含的内容同等重要。5.1.3 PFMEA 工程打算:D
7、FMEA 工程明确后,应当马上制定 PFMEA 的执行打算。建议使用 5T 方法目的、时间安排、团队、任务、工具。在制定工程打算时,组织还需要考虑适用的顾客特定需求CSR方法和/或可交付成果的进展状况。5.1.4 识别基准 PFMEA:PFMEA 的局部预备工作包括了解哪些可用信息对跨职能团队有帮助作用。其中包括使用根底 PFMEA、类似产品 PFMEA 或产品根底 PFMEA。根底PFMEA 是特地适用于具有共同或全都产品边界或相关功能的产品的根底 PFMEA。对于现有产品根底上的产品,根底 PFMEA 将增加工程特定局部和功能,以完成产品的 PFMEA。产品的增加内容可能来源于 PFMEA
8、 本身,也可能来源于参考初始系列或根底 PFMEA 的文件中。假设没有可用的基准,团队则会开发一个 PFMEA。5.1.5 过程 PFMEA 表头:在预备阶段中,PFMEA 文件的表头应当填写。表头可依据组织需要修改。5.2 过程 FMEA 步骤二:构造分析5.2.1 目的:过程构造分析旨在识别制造系统并将其分解为过程项、过程步骤和过程工作要素。5.2.2 过程流程图:过程流程图是一种工具,可被用作构造分析的输入。5.2.3 构造树:构造树按层次排列系统要素,并通过构造连接呈现依靠关系。这种图形构造可帮助理解不同过程项、过程步骤和过程工作要素之间的关系。每个元素都是一个构建块,随后会增加相应的
9、功能和失效。5.2.4 顾客和供给商工程团队之间的协作接口职责:构造分析的输出过程流程可视化为顾客和供给商包括设备供给商在过程设计和/或 PFMEA 工程技术评审期间的协作供给了工具。5.2.5 功能分析的根底:步骤二构造分析中定义的信息将被用于步骤三功能分析。假设构造分析中缺少过程要素操作,那么功能分析中也会相应缺少这些要素。5.3 过程 FMEA 步骤三:功能分析5.3.1 目的:过程功能分析旨在确保产品/过程的预期功能/要求得到适当安排。5.3.2 功能:功能描述了过程项或过程步骤的预期用途。每个过程项或过程步骤可能具备多个功能。在功能分析开头前,需收集的信息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和过程
10、功能、产品/过程要求、制造环境条件、周期、职业或操作人员安全要求、环境影响等。在定义功能分析所需的“正面”功能和要求时,此类信息至关重要。5.3.3 要求特性:特性是产品的区分特征或量化属性。例如,轴的直径或外表处理状态。PFMEA 的要求被描述为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5.3.4 功能关系可视化:过程项的功能,过程步骤的功能和过程工作要素的功能之间的交互能够可视化为:功能网、功能构造、工作树、功能矩阵和/或功能分析,具体取决于执行 PFMEA 所使用的工具。5.3.5 工程团队系统、安全和组件之间的协作:公司内部的工程团队需要相互协作, 以确保工程或顾客工程的信息保持全都,尤其是多个 PFMEA
11、 团队同时执行技术风险分析时。例如,系统、安全和/或组件团队供给的设计信息可帮助 PFMEA 团队了解团队制造产品的功能。这种协作可通过口头工程会议或书面总结的形式实现。5.3.6 失效分析的根底:对过程功能进展完整定义正面词汇后,将能够执行全面的步骤四“失效分析”,由于潜在失效通常是功能无法被满足负面词汇5.4 过程 FMEA 步骤四:失效分析5.4.1 目的:过程失效分析旨在识别失效起因、模式和影响,并呈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进展风险评估。5.4.2 失效:过程步骤失效源于产品和过程特性。5.4.3 失效链:针对特定失效,需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失效影响:失效影响与过程项的功能系统、子系统、组件
12、要素或过程名称相关。失效影响被描述为顾客留意或体验的结果。PFMEA 中应当明确指出可能影响安全或导致不符合法规的失效。失效模式:过程失效模式指过程导致产品无法交付或供给预期功能的方式。团队应当假设产品的根本设计是正确的:但假设存在设计问题,且此类设计问题会导致过程问题,则应当将问题和设计团队沟通以获得解决。假设失效模式可能但不肯定会消灭。失效模式应当使用技术术语描述,而不是顾客可觉察的病症。失效模式的完整性可通过评审以往出过失的地方、不合格品或废品报告以及集体争辩的方式进展验证。其来源还应当包括:比照类似过程,以及评审有关类似组件的顾客最终用户和后续操作索赔案例。失效起因:失效起因指失效模式
13、消灭的缘由。失效模式是失效起因的结果,在可能的范围内,识别每个失效模式在制造或装配方面的潜在缘由。应当尽可能简明扼要地列出缘由,以便针对性地实行相应的行动把握和措施。5.4.4 失效分析:依据过程步骤,导出失效并从功能分析中创立失效链即失效构造/失效树/失效网。失效构造的关注要素被称为失效模式,失效模式存在相应的失效影响和失效起因。依据关注对象的不同,失效可被理解为失效影响、失效模式和失效起因。应当通过解答“为什么会消灭失效模式”这一问题找到失效起因和失效模式之间的关联。应当通过解答“失效模式会导致什么后果”这一问题找到失效影响和失效模式之间的关联。5.4.5 PFMEA 和 DFMEA 的关
14、系:一项特征产品特性的设计失效可能导致一项或多项产品功能失效。相应的过程失效指过程无法实现设计特征。不符合产品特征这一项就会导致失效影响。全部因过程失效导致的失效影响以及设计 FMEA 中未识别的失效影响必需在过程 FMEA 中进展重定义和评估。5.4.6 失效分析文件化:构造分析、功能分析和失效分析完成后,构造树或电子表格可制成多种视图。5.4.7 顾客和供给商之间的协作失效影响:依据与顾客达成的协议以及与供给商共享信息的需求,失效分析的输出可在风险分析步骤之前或之后由顾客和供给商进展评审。5.4.8 风险分析的根底:潜在失效的完整定义将为步骤五“风险分析”的完整实施供给根底,由于严峻度、频
15、度和探测度评级都是建立在失效描述的根底上。假设潜在失效过于模糊或缺失,则可能导致风险分析不完整。5.5 过程 FMEA 步骤五:风险分析5.5.1 目的:过程风险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严峻度、频度和探测度评级进展风险评估,并对需要实行的措施进展优化排序。5.5.2 当前预防把握PC5.5.2.1 过程筹划:当前预防把握有助于优化过程筹划,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失效发生的可能性。5.5.2.2 生产过程:消退防止失效起因或降低失效频度5.5.3 当前探测把握DC:当前探测把握指在产品离开过程或发运给顾客前,通过自动或手动方法探测是否存在失效起因或失效模式。5.5.4 当前预防和探测把握:应当确认当前的预防和
16、检测把握措施的实施有效性。这一步可以通过工位内评审例如:线边评审、生产线巡查和定期审核实现。假设把握无效, 则可能需要实行其他措施。5.5.5 评估:每种失效模式、起因和影响之间的关系失效链或失效网的独立风险均需进展评估。风险评估需遵循三个评级标准:严峻度S:失效影响的严峻度。频度O:失效起因的发生频率。探测度D:失效起因和/或失效模式的探测度。S、O 和 D 评级结果分别使用从 1 到 10 表示,其中 10 代表最高风险。5.5.6 严峻度S:严峻度是指与评估的过程步骤中针对给定的失效模式最严峻影响相关的评级得分。它是在一个 FMEA 范围内的相对评级,评定时无需考虑频度或探测度。严峻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PFMEA 编制 作业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