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实验室技术.安.ppt
《布病实验室技术.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病实验室技术.安.ppt(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陕西省陕西省CDCCDC鼠布生防科鼠布生防科 安翠红安翠红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布鲁氏菌简称为布氏菌。布病布病病原学病原学及实验及实验室检验室检验123布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布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布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布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布氏菌的抗原及毒力布氏菌的抗原及毒力布氏菌的抗原及毒力布氏菌的抗原及毒力布病实验室检验布病实验室检验布病实验室检验布病实验室检验 发现和分类位置发现和分类位置31.1抵抗力抵抗力31.3形态和培养特征形态和培养特征1.2布布鲁鲁氏氏菌
2、菌菌菌的的生生物物学学特特性性1 1.1 布氏菌的发现 1887年英国军医Bruce首先从死于“马耳他热”的英国士兵的脾脏中分离出羊种布氏菌。1.1布鲁氏菌的分类学位置 微生物分类学家将布氏菌归为布鲁氏菌属(Brucella),下分6个种19个生物型。分类羊种布氏菌(Bvr.melitensis)1,2,3型;牛种布氏菌(Br.abortus)1,2,3,4,5,6,7,9型;猪种布氏菌(Br.suis)1,2,3,4,5型;沙漠森林鼠种布氏菌(Br.neotemae);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ovis);犬种布氏菌(Br.canis)。陕西省布鲁氏菌病病原学调查分析陕西省布鲁氏菌病病原学调查
3、分析自1952年起,在人畜间共分离出3个种233株布鲁氏菌,其中羊种菌227株,占总数的97.4%。牛种3株、犬种3株。1991年以前流行优势种型为羊1、2型,1996年后则为羊1、3型。陕西省是以羊型菌为主、牛、犬种布鲁氏菌病的混合疫区。流行优势种随时间推移发生了变化。1.2形态和培养特征布氏菌属的细菌是一组微小的球杆状的革兰氏染色阴性菌。柯氏染色,布氏菌染成红色,其他菌染成绿色或蓝色。宽0.30.6m,长0.61.5m。无芽孢、无鞭毛、无质粒、不形成荚膜。一般说来,羊种菌最小,牛种菌次之,猪种菌最大。1.2培养特性营养条件高,生长缓慢,生长所需温度为20-40,最适温度为37.通常要经过4
4、-6天,有的甚至要经过20-30天(双相培养基)才能长出菌落。1.3抵抗力对物理因子的抵抗力对物理因子的抵抗力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不同环境中的抵抗能力不同环境中的抵抗能力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温度对布鲁氏菌影响对物理因子的抵抗力对物理因子的抵抗力布鲁氏菌对消毒剂的抵抗能力布鲁氏菌对消毒剂的抵抗能力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不同环境中的抵抗能力不同环境中的抵抗能力现已证明,布鲁氏菌对四环素最敏感,其次是链霉素,而对枯草杆菌肽、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M素等有很强的抵抗力。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布布氏氏菌菌的的抗抗原原、毒毒力力布氏菌的抗原、内毒素布氏
5、菌的抗原、内毒素32.1布氏菌的毒力布氏菌的毒力2.22布氏菌的抗原成分十分复杂,存在A、M、G成分。A对牛种布氏菌有特异性,M对羊种布氏菌有特异性,G为两种菌共有。还与多种细菌存在共同抗原,因而有血清交叉反应。布氏菌不产生外毒素,只产生内毒素,有致热、致炎作用,可导致休克。布氏菌的抗原及内毒素布氏菌的抗原及内毒素32.1.1从种上来说,羊种毒力最强,猪种和牛种次之,犬种的毒力很弱,几乎不引起人致病。布氏菌的毒力布氏菌的毒力32.1.2由于菌种毒力等因素的不同,患病后的临床表现也不完全一样。羊种布鲁氏菌的毒力最强,患者中毒症状严重,多有典型的发烧、多汗、头痛、虚弱、关节痛、肝脾及睾丸肿大等急性
6、症状。猪种、牛种次之。犬种的毒力很弱,几乎不引起人致病。布布氏氏菌菌实实验验室室检检验验3细菌学检验细菌学检验33.1血清学检验血清学检验3.2诊断布病的金标准。3.1.1实验室要求布氏菌的分离培养要在生物安全二级以上实验室中进行。布氏菌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从危害程度来说为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细菌学检验细菌学检验33.13.1.2方法采样(采血)双相培养基菌株鉴定(菌落形态观察、涂片、染色、镜检布氏菌诊断血清玻片凝集试验)种型鉴定(CO2需要与否、H2S的产生的测定、染料抑菌试验、单项因子血清凝集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等等)细菌学检验细菌学检验33.13.1.3布氏菌培养特性布氏菌是需氧或微需氧
7、菌生长缓慢,尤其初代分离牛种部分型别、绵羊附睾种布氏菌需在5-10%CO2环境中培养新长出的菌落无色透明,光滑圆形,突起,均质,直径1-2mm液体培养均匀混浊,无菌膜粗糙型菌落较大,生长快布鲁氏菌培养材料3.1.4布氏菌培养检查材料人或动物的全血、动物流产胎儿(胎儿的肝脏、肺、胃内容物)动物脏器、动物胎盘、关节液、阴道分泌物等新鲜乳汁布鲁氏菌的培养3.1.5样品的采集血培养:急性期、体温反应明显和血清滴度高的病人,血培养阳性率高血培养阳性率与病期、体温反应、临床表现以及血清滴度等有关系骨髓培养:慢性期病人骨髓培养的阳性率比血液高从胸腔积液、脓肿和关节液、痰、乳、阴道分泌物流产胎盘中分离到布氏菌
8、新鲜乳汁布氏菌特异的油滴样菌落布氏琼脂布鲁氏菌菌落血平皿布氏菌菌落布氏菌革兰染色3.1.6布氏菌鉴定程序分离培养纯分离传代玻片凝集初步鉴定,阳性血清、因子血清凝集H2S产生试验,CO2培养依赖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染料抑菌试验PCR检测其他方法检测生化测定脂肪酸分析PFGE等布氏菌噬菌体我国1981年起从国外引进布氏菌分型噬菌体,对鉴定布氏菌有良好使用价值,可以将布氏菌鉴定到种目前使用的噬菌体有TbFiBK2WbRR/OR/C噬菌体对布氏菌的裂解羊种布氏菌噬菌体裂解分离培养基商用培养基布氏琼脂布氏肉汤制备培养基肝浸液琼脂血琼脂培养基胰蛋白眎琼脂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添加剂(多种抗生素)商品
9、添加剂多粘菌素B杆菌肽放线菌酮制霉菌素注意:PH7.2,琼脂适量,适当容器布氏菌培养鉴定新方法的应用细菌生化鉴定系统PCR鉴定OMP31AMOS-PCR双向血培养瓶血清学检验血清学检验3.23.2.1血清学诊断的意义3.2.2针对布病进行的检验3.2.3血清样本的采集和保存3.2.1 血清学诊断的意义血清学诊断的意义人的布病诊断方法:综合性诊断(1)流行病学接触史:密切接触家畜、野生动物(观赏动物)、畜产品、布氏菌培养物等或生活在疫区内的居民(2)临床症状和体征(3)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分离、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具备(1)、(2)和(3)项中的任何一项检查阳性即可确定为布病
10、病人3.2.2针对布病进行的检验实验室检查阳性判定标准(1)病原菌分离:检出布鲁氏菌(2)试管凝集试验:1:100(+)及以上(3)补体结合试验:1:10(+)及以上(4)抗人球蛋白试验:1:400(+)及以上(5)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出现可见凝集(6)皮内变态反应:皮试后24、48小时分别各观察一次,皮肤红肿范围有一次在2.2.厘米及以上(或.平方厘米及以上)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皮内变态反应供初筛试验用对已确诊的慢性病人和接种过菌苗的人,应以临床症状为主要依据,血清学试验效价高低,皮内变态反应强弱供参考布氏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试管凝集试验(SAT)虎红玻片凝集试验(RBPT)含巯基化物处理血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室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