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养护施工方案灌溉与排水施肥中耕除草苗木整形与修剪防寒病虫害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木养护施工方案灌溉与排水施肥中耕除草苗木整形与修剪防寒病虫害防治.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苗木养护施工方案浇灌与排水施肥中耕除草苗木整形与修剪防寒病虫害防治 4030植物的养护治理期为六个月,在养护期间,其内容主要有灌水、排水、除草、中耕、施肥、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防风防寒等。1 灌水与排水A 浇灌时期用人工方法向土壤补充水分为浇灌。刚种植的小苗、移植的大苗或大树,地上局部蒸腾量大,为了保持地上、地下局部水分平衡,促发根,保证成活,必需经常浇灌,使土壤处于潮湿状态,在气温上升后、天气干旱时,还需向树冠和枝干喷水保湿,此项工作于早晨或黄昏进展。灌水大致分为三个时期:a 保活水:即在植株定植后,为了养根保活,必需滋足大量水分,加速根系与土壤的结合,促进根系生长,保证成活。b 生长水:
2、植株生长旺盛期,大量干物质在此时间形成,需水量大,雨水不充分时要灌水。c 冬水:冬水的作用有三:一是水的比热较大,热容量高,可保护树木免受冻害;二是较高地温可推迟根系休眠,使根系能吸取充分的水分,供蒸腾消耗需要,可免于枯梢;三是灌足冬水,使土壤有充分的贮备水,翌年春干旱时,也不至受害。除上述三大时期灌水外,如给植株施肥,施肥后应马上灌水,促使肥料渗透至土壤内成水溶液状态为根系所吸取,同时灌水可使肥料浓度稀释而不致烧根。B 灌水次数和灌水量a 灌水次数:植株一年中需灌水的次数,因种类、地区和土质而异。植的苗木在一段时间内要每隔 1-2 天灌一次,在这段时期内的灌水为集中灌水。b 灌水量:耐干旱的
3、植物灌水需少些,反之则多些,灌水时做到灌透,切忌仅灌湿表层,一遇大风易刮倒。灌透的意思是浇灌到栽植层,但又不行过量。如水过量,会削减土壤空气,根系生长会受到抑制。灌水以土壤中到达田间持水量的 60-80%最适宜。C 灌水方法灌水方法承受盘灌和喷灌。a 盘灌:向定植盘内灌水。b 喷灌:适用于大面积种植草地和花坛。灌水前做到土壤疏松,灌水后用干土掩盖之后再进展中耕,切断土壤毛细管, 削减水分蒸发。D 排水土壤消灭积水时,如不准时排出,对植株生长会严峻影响。这是由于积水过多时,土壤中严峻缺氧,此时根系只能进展无氧呼吸,会产生和积存酒精,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引起死亡。土壤通气不良,好气性细菌活动受阻
4、,嫌气性细菌大量活动,会影响土壤内养分元素的有效度。土壤缺氧时,还会产生毒害根系的复原性物质。本工程排水主要利用自然坡度排水。2 施肥A 肥料种类施肥要有针对性,即因种类、年龄、生育期等不同,要施用不同性质的肥料, 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肥料通常分速效肥和迟效肥长效肥两大类。速效肥多系人工合成的化学肥,迟效肥多系厩肥、堆肥等农家肥。前者一般作追肥,后者多作基肥用。按肥料所含的养分元素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微量无素肥料。含有不同元素的肥料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不同,施用也不同。氮肥能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枝叶快长,并有利于叶绿素形成,使植株青翠直立。氮肥或含氮为主的肥料应在春季发叶、发梢、扩大冠幅
5、之际大量施入。花芽分化时期,如氮肥过多,枝叶旺长,会影响花芽分化,故此时以多施以磷为主的肥料,促进花芽分化,为开花打下根底。为了防止植株徒长,能安全越冬,秋季应使植株能按时完毕生长,所以要加施磷肥、钾肥,停顿使用氮肥。基肥在栽植前施入土壤中或施入栽植穴中,且应是腐熟好的,切忌用生粪。此外,还可在早春和深秋给苗木施农家肥,打穴施肥,春夏之际,随灌水及降雨,使肥分渐渐渗入植株根部为其吸取利用。B 施肥方法a 环状沟施肥法:秋冬季树木休眠期,依树冠投影地面的外缘,挖30-40 厘米的环状沟,深度 20-50 厘米,将肥料均匀撒入沟内,然后填土平沟。b 放射状开沟施肥法:以根际为中心,向外缘顺水平根系
6、生长方向开沟,由浅入深,每株树开 5-6 条分布均匀的放射状沟,施入肥料后填平。c 穴施法:以根际为中心,挖一圆形树盘,施入肥料后填写土。也有在整个圆盘内隔肯定距离挖,一个大树盘挖 5-6 个,施入肥料后填平。d 全面施肥法:即全部苗木翻地后普遍施肥。肥料除了施入土壤中可被根系吸取利用外,还可根外追肥,将事先配制好的养分元素,喷洒到植株枝叶上,被其吸取利用,制造有机物质,促使植株生长。根外追肥要严格把握浓度,应参考配比说明操作。3 中耕除草中耕是指承受人工方法促使土壤表层松动,从而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温, 促进肥料的分解,有利于根系生长。中耕还可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增加孔隙度, 以削减水分蒸
7、发和增加透水性,因此中耕是不浇水的浇灌。中耕深度依栽植植物而定,浅根性的中耕深度宜浅,深根性的则宜深,一般为 5 厘米以上,如结合施肥则可加深深度。中耕宜在晴天,或雨后 2-3 天进展。土壤含水量在 50-60%时最好。中耕次数:花灌木一年内4-5 次,小乔木一年至少2-3 次,大乔木至少隔年一次。夏季中耕同时结合除草一举两得,宜浅些;秋后中耕宜深些,且可结合施肥进展。杂草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同时传播各种病虫害。除草要本着“除早、除小、除了”原则。初春杂草生长时就要除,但是杂草繁多不是一次可除尽的,春夏季要进展 2-3 次,切勿让杂草结籽,否则翌年又会大量滋生。除草是一项繁重
8、的工作,一般用手拔除或用小铲、锄头除草,结合中耕也可除去杂草。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便利、经济、除净率高。除草剂有灭生性和内吸性两类。灭生性除草剂能杀死全部杂草,内吸选择性杂草剂往往只杀死双子叶植物,而对单子叶如禾本科杂草无效。除草剂应在晴天喷洒。4 苗木整形与修剪园林植物整形修剪受植物自身和外界环境等诸多因制约,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A 整形修剪的方式依据各种苗木生长的自身的特点以及对预期到达的欣赏要求不同,整形修剪的方式也不同,大体可分为:a 人工式修剪将树冠剪成各种特定的外形,如多层式、螺旋式、半圆式或侧圆式、单干、双干、曲干、悬垂以及各种动物形,甚至修剪成亭、台牌和绿门、绿篱等。
9、以上修剪的特定形式,不是按树冠生长规律进展,一段时间后会长出参差不齐的枝条, 破坏了原造型,故要经常修剪。b 自然式修剪由于每种树木都有肯定的树形,通常整形修剪保持其原有的自然生长状态, 充分表达其自然美,这种方式称自然式修剪。修剪时应保持其树冠的完整,仅对病虫枝、伤残枝、重叠枝、内杈过密和根部蘖生枝以及由砧木上萌发出的枝条进展修剪。而对龙柏、桧柏、云杉等,为增加园林风光,要求干基枝条不光秃,形成自下至上完整圆满的绿体,下部枝条不修剪,只对上边的病虫枝、枯死枝及影响树形的枝条进展修剪。各种苗木因分株习性、生长状态不同,形成各式各样的自然冠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圆柱形、塔形、网锥形、卵圆形、圆
10、球形、倒卵形、丛生形、拱枝形、伞形、。了解各种苗木的树形是进展自然式修剪的根底。除塔形、伞形、拱枝形、丛生形外,其余各类冠形的明显界限会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故修剪时要机敏把握。对主干明显、有中心领导枝的单轴分枝树木, 修剪时应留意保护顶芽,防止偏顶而破坏冠形。c 自然和人工混合修剪是承受符合人们欣赏需要和树木生长要求,在自然形式根底上修剪的一种修剪方法。可修剪成以下各种外形:环状形:在苗圃内定植一年后进展。头年距地面 45-60 厘米处截干,翌年春萌发后,选留三个生长粗大、分布均匀的枝条任其生长。如枝条与主干之间夹角不够抱负,可用支棍使它们与主干呈 45 度角,冬季将三个枝条留 60-70
11、厘米剪短、剪口芽位置宜在枝条两侧。其次年春季任其萌发抽梢,可得6 个主枝。冬季将枝条留 60-70 厘米再剪短,各枝留上 2 个剪口芽,第三年春可萌发出 12 个粗大分枝,即完成造型。快活形:在主干 50-200 厘米处,上留 3 个主枝,每个主枝上留 2-4 个侧枝。留 4 个侧枝时,第 1、第 3 侧枝在同一方向,第 2、第 4 侧枝则在相对方向,各侧枝间距约 30-40 厘米,任其生长,形成半网形开张树冠。丛生形:用于无中心主干、主侧枝极不明显、枝条细弱而根蘖力强、高度不超过 2 米的植株。除在植株年轻齐地面或肯定高度处剪断,使株丛更复壮外, 一般只修剪去乱枝、伤残枝及病虫枝。头状形:将
12、耐修剪的树木,修剪成圆球形树冠,用以组景。匍匐式:对自然铺地生长的爬地植物,赐予适当修剪后,使造型更美丽。B 整形修剪的时期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常年可进展,但大规模修剪在休眠期进展为好,以免伤流过多,影响树势。5 防寒某些植物,冬季难以适应气候的变化,易引起冻害的发生,特别是种植的苗木。经常在入冬前用稻草或草绳将不耐寒树干包起来,包裹高度 1.5 米或包至分枝处。6 病虫害防治A 绿化植物病害及防治绿化植物病害按其性质分为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两大类。由生物性病原如真菌、细菌、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引起的病害具有传染性,称为传染性病害;由非传染性病原物如养分物质缺乏或过剩、水分供给失调、温度过
13、高或过低、光照缺乏、环境过湿、土壤中有害盐类过高或过低、空气中存在有毒气体以及药害、肥害等引起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称生理性病害。在传染性病害中,绝大多数是由真菌引起的,其次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 而由其它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占少数。这类病害主要是借风、雨、流水、昆虫等不断地再侵染。根部病害有立枯病、根腐病等;叶部病害有锈病、白粉病、褐斑病等;枝干病害有腐烂病等。B 绿化植物害虫防治绿化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根、茎、叶、花等都有可能患病害虫危害,害虫发生严峻时会使种苗及欣赏植物资源受到巨大损失。人们依据害虫食性及为害部位,将绿化植物害虫分为枝梢害虫、食叶害虫、蛀干害虫等。常见的苗圃害虫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种蝇、蝼蛄等。它们栖居于土壤中,危害种子或幼苗的根部、嫩茎和幼芽。枝梢害虫多为蛾类和甲虫类。它们钻蛀、啃食植株的枝梢及幼茎,直接影响主梢的生长。另外还有蚜虫及蚧壳虫,它们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梢株汁液,消耗养分,影响生长,有时还传播病毒,引起病害。食叶害虫是以植物的叶片为养分的害虫。它们有卷叶蛾、毒蛾、蚜虫、红蜘蛛、巢蛾等,种类较多。由于这些害虫大量食害叶片,造成植株生长衰弱,失去欣赏价值。蛀干害虫有天牛、吉丁虫类和介壳虫等。其中以天牛为害最重。它可在植株的木质部和韧皮部钻蛀取食,严峻阻碍养分和水分的输导,引起植株生长衰弱,甚至成片死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