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册.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1.石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石头,会从多个方面描述石头的特征,会按照某一特征给石头分类,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能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2在活动中体会观察、总结、分类的方法,促进思考,发展科学思维。3通过探究活动,提升研究石头的兴趣,乐于分享发现,培养探究精神,提升热爱自然世界的情感。【教学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性的观察。【教学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具有多种特征的石头(每组一份,熊二送的礼物)、托盘(每组一个)、放大镜(每组 4 个)、气泡图记录单【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引入1同学们,请
2、看他是谁?预设:熊二!他怎么了?预设:哭了!熊二伤心就是因为一块石头, 我们去看看发生了什么。板书:石 头2微课:熊二今天很伤心,因为他把最心爱的石头弄丢了,这块石头恰巧被光头强捡走藏进了宝箱,可是光头强却说:哼,我的宝箱里有好几块石头,我怎么知道哪个是你的?除非你能说出石头具体的样子,才能证明石头是你的。小朋友,你能根据我的描述,帮我找到这块石头吗?二、研究石头(一)描述石头的特征 1微课:熊二:这块石头比鸡蛋小。形状像三角形。是棕褐色的。表面比较光滑。你能帮助熊二找到这块石头吗?你们选的是哪块石头?验证答案。学生活动:找石头。说出- 3 -原因。你们真厉害,帮助熊二找到了石头!教师引导:是
3、如何找到的。 2我们一起来回顾,熊二分别描述的是石头哪方面特点? 板书气泡图:颜色、大小、形状、表面、斑纹。看看熊二有什么话对你们说? 3微课:熊二:小朋友们,为了表示感谢,我为你们每个人准备一块石头作为礼物哦,只要完成我提出的两个挑战就能把石头带走哦!石头就藏在每个小组某个人的书桌里,快快把它们找出来!4. 学生活动:找到石头。5. 微课:熊二:挑战一:找一块你最喜欢的石头,试着像我一样详细、准确地描述它的样子!如果两个人喜欢同一块怎么办呢?要谦让。怎么能更好地完成熊二的任务呢?需要把观察到的特征记录在气泡图中,也可以选择画图的方式。礼物中藏了一个辅助观察的工具放大镜。学生活动:找到最喜欢的
4、石头,选择一种方法描述他的样子:绘制气泡图、画图。教师指导。学生带着石头和气泡图到展台前汇报,师生评价。 6生生互动:学生描述,另一学生从两块石头中选择出他描述的石头是哪一块。(二)给石头分类1. 微课:熊二:第一个挑战已经完成。第二个挑战是,能不能把石头分分类呢?2. 该怎么分?你想怎么做?预设:我们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大小相同的放在一起;把斑纹相同的放在一起3.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给石头分类。预设: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标准不唯一而出现问题,教师要给学生试错的机会。4. 展台展示,教师引导、纠错。提示:按照不同标准分类,看看结果是否相同。5. 引导总结:研究一块石头的时候我们可以
5、按照气泡图这样的方法,当研究一堆石头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给他门进行分类。分类标准:按照一个特征分,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三、石头的用途 1大家已经通过挑战,可以把石头带回家了,老师想采访你们,你们想用得到的石头做什么呢?预设:学生思考回答:做成艺术品,在上面画画,放进鱼缸里 2石头还有那些其他的用途?预设:铺路、建桥等等。3. 其实石头的用途还有很多,我们一起走进石头的世界!4. 微课:石头的用途:5. 石头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除了可以用来玩儿游戏,我们可以用它们建造房子、铺路、建桥、做雕塑、我们最熟悉的孔子像也是用石头做成的,还能根据石头的纹理和形状加工成精美的工艺品,在不发达的社
6、会,人们还把石头做成石斧、石刀、石槽、石撵等各种工具。石头是个宝,哪里都需要!石头更多的用途还等着小朋友们去探索发现呢!四、总结评价通过今天的石头之旅,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课外活动拓展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某种物质,比如:糖、盐、水、空气、白醋等,并试着向小伙伴描述它的特点。【板书设计】1. 石头- 3 -姓名:班级:请把石头的特征写在气泡图内,也可以尝试在中间的圆圈中,画出你喜欢的石头的样子,任选其中一种方法就可以!形状大 小斑纹颜色其他表面- 4 -2. 玩泥巴【教学目标】 1学生能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2. 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杂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
7、物质组成的。3. 通过做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教学重点】在玩中感受泥土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用泥土做一个泥塑物品。【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培养皿、土壤、筛子三种、和泥的容器。【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在春天里我们可以做许多好玩、有趣的事情。(出示课件)看!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这几个小伙伴相约一起来到户外玩泥巴。2启发:仔细观察,他们是怎么玩泥巴的?都做了什么?3. 谈话:老师好奇的问一句,你们以前玩过泥巴吗?你是怎么玩的?(出示课件)4. 讲述:泥土覆盖着地球的表面,它不仅为动物、植物提供了生活的家,
8、还可以成为我们手中有趣的玩具。不信,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泥塑作品,(出示课件)这些作品好看吗?你想不想亲手做一个呢? 5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泥巴”,亲手做一个泥塑作品。板书课题:玩泥巴二、筛泥土1. 出示自己事先捏好的泥塑(实物投影)2. 讲述:这是我用泥巴捏的小动物(小章鱼),好看吗?我是用咱们学校花坛里的土捏成的。课件出示:花坛里的土壤3. 提问:可以直接用这样的土来捏造型吗?为什么?- 6 -4. 讲述:没错,这里面的树枝、草根、石头等都不是土,我们得把他们挑拣出来。(板书: 拣)拣出什么呢?5. 讲述:还有这些大的土块还需要用手捻碎。(板书:捻)6. 好了,现在请同学们一起合作,把不是
9、土的东西拣出来,把大土块捻碎。学生活动。7. 讲述:我看大家都完成了任务,可是这样就行了吗?(课件出示两种土) 提问:想要用泥土捏造型,你觉得哪种土更适合?为什么? 8讲述:没错,这是老师已经处理过的土,才能这样细细的。小章鱼就是用处理过的土捏成的。你们猜猜,我是怎么做到的?提醒大家,我可不是一颗颗挑出来的哦。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发表看法。9讲述:(出示筛子)筛子可以让比筛孔小的颗粒漏下去。(板书:筛)我这里有三个筛子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筛孔大小有什么不同? 10讲述:如果给你们筛子,你想怎么用它们呢?先用哪个?后用哪个?为什么?你们先商量商量。 11讲述:看来想得到适合做泥塑的土可
10、真不容易啊?指着黑板:先挑拣出树枝、草根等, 再把大土块捻碎,最后用筛子筛土,先用筛孔大的筛,再用筛孔小的筛。怎么筛呢?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教师演示:筛土的方法。12讲述:一会我们就来筛土,先听老师讲要求:小组同学要互相帮忙,不许争抢,筛完土后立即坐好,注意卫生。 学生活动:筛土。13提问:各个小组都筛完了,大家看看,三个筛子筛出来的土有什么不同? 讲述:真的是最细啊!看来,不同的筛子能筛出不同的土。14(出示课件) 我请大家来连一连,这里有三个筛孔不同的筛子,筛孔依次为大中小,用它们来筛土,可以得到下面的几号土呢?学生活动:完成活动 15讲解:你们发现没有?原来泥土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
11、粗细不同的颗粒组成的,而且我们还发现:土越细,越适合做泥塑。(课件)三、捏泥塑1. 谈话:细土已经筛出来了,是不是可以捏泥塑了?你们试着捏一下,看行不行?2. 启发:土太干了,太散了,捏不上怎么办?3. 水怎么倒啊?一下子全都倒进去吗?(出示课件)演示:和泥方法。4. 先把盆倾斜过来,把土集中在一边,先倒半杯水,用手将泥和水搅拌在一起,泥团变大后不断的捏一捏,水多了加点土,水少了再慢慢地倒水。讲述:看明白了吗?一会儿我们就和泥,泥和好了之后,可以小组共同捏一个,也可以分成四份,每人捏一个。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捏个你喜欢的泥塑吧!5. 学生活动:和泥。6. 适时追问:水加进了土里,搅拌后,土有什么
12、变化 ? 讲述:一起来看看,大家都捏出了什么泥塑?学生活动:展示泥塑。(实物投影)四、总结与拓展 1讲解:大家捏的泥塑都不错,但是不好保存,需要再加工,就能成为陶器。(出示课件) 泥塑烧至 700 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 1200 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 咱们家里的碗就是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瓷器。总结:原来随处可见的泥土,经过加工处理后, 就可以为我们带来这么多的乐趣,今天大家玩泥巴玩的开心吗?五、布置作业 1老师给大家留个动手的作业吧,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家长听,并和家长一起捏个有特色的泥塑,好吗?【板书设计】2. 玩泥巴3. 沙子与黏土【教学目标】 1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
13、,什么是黏土。2. 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3. 了解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做出解释。4. 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教学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教学难点】了解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教学准备】- 7 -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一袋沙和一袋土、桌布、24 个盆、棒棒糖,筛黏土工具:广口瓶、细土、皮筋、铝箔纸、大头针、白纸、干沙子和干黏土、毛巾、湿沙子和湿黏土、小棒、水桶、记录单。【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1. 欢迎小朋友来到“棒棒糖的世界”,出示棒棒糖。2. 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棒棒糖吗?味道怎么样。你
14、们看(出示图片)师:今天我们也来做棒棒糖,不过,做棒棒糖的材料非常特别。二、制作棒棒糖1. 介绍材料:2. 制作要求:师:我们一起来看制作要求:每人制作 1 根沙子棒棒糖和 1 根黏土棒棒糖,时间是 3 分钟。3学生尝试制作沙子和黏土的棒棒糖。(制作时间 3 分钟)4展示作品,提出问题。三、认识制作棒棒糖的材料:沙子和黏土1. 沙子:师:我们可以从哪里找到沙子呢? 嗯,很多地方都有沙子,比如2. 筛黏土。(1) 师:哪里可以找到黏土呢?(2) 学生讨论并交流。(3) 孩子操作。 3师:筛出黏土了吗?你们非常棒,把掌声送给自己吧。四、比较干沙子和干黏土外部特征的不同 1引导观察方法:师:沙子与黏
15、土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2. 学生观察沙子和黏土:3. 学生汇报。4. 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沙子粗糙,颗粒大,黏土细腻,颗粒小。(板书:粗糙、颗粒大、细腻、颗粒小)五、比较沙子与黏土的渗水性- 12 -1. 过渡语。师:沙子和黏土除了我们发现的这些不同,它们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点,需要通过实验来研究。2. 观看演示实验(播放前半部分)。师:我们一起来看演示视频:(视频展示实验方法)。3. 预测结果。4. 学生汇报自己的预测结果。5. 观看演示实验。6. 得出结论。师:沙子漏下来的水多,说明它的渗水性好,黏土漏下来的水少,说明它的渗水性差。7. 解释现象师:为什么沙子和黏土
16、的渗水性不同呢?8. 总结: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沙子渗水性好,黏土渗水性差。(板书:渗水性好、渗水性差) 9师:了解了沙子和黏土的特性,现在谁来解释沙子为什么容易散掉,黏土能捏成棒棒糖呢? 六、沙子与黏土的用途1. 过渡语师:正是因为沙子与黏土有许多的不同,所以生活中我们会用它们做不同的事情。2.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出示泥人和陶罐的图片)这些是什么?用什么制作的?(2)(播放沙画视频):这在玩什么呀?七、结束1.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不仅制作了漂亮的棒棒糖,还了解了沙子和黏土的特征。其实, 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每个物质都有它的特性,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并用好它们的特性,它们就能给你
17、带来惊喜。沙子与黏土练习题一、选择1. 沙子的颗粒很( )。A. 大B.小 2.黏土的渗水性()。A. 好B.差3. 瓷娃娃使用()做成的。A. 沙子B.黏土二、判断1. 沙子保水性没有黏土强。()2. 黏土的颗粒小。() 三、填空1. 干沙子的特点: 2. 干黏土的特点: 四、问答1. 举出生活中使用黏土制作而成的物品。4水是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等特征。2. 通过把相同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在手背上滴一滴水活动,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的特征。3. 学会用气泡图展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
18、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教学难点】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展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记录单、四种不同形状的瓶子、滴管、装有水的烧杯、红色水彩笔。【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 谈话:今天我们首先来做个看图猜谜的游戏,谜底只有一个字,你们猜是什么了?(出示图片:小河、海洋、雨水、小溪)2. 提问:那你在生活中哪里地方用到过水。 3小结:水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那你了解水吗?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水是什么
19、样的。(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调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谈谈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感知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二、用感官观察,认识水的基本特征1. 老师带来了四杯液体(编号 1-4),你能找出哪一杯是水吗?为什么了?2. 学生回答。3. 我们先看看,你觉得哪一杯不是水。(4 号是白色的,不是水。)1-3 号哪一杯是水了?(通过颜色来判断。)老师教你一个办法,把一根筷子放到水中能看都便是透明的。透明的物体是不是就是没有颜色呢?(出示红色颜料水,用筷子试一试,透明与有颜色是不一样的概念。) 除了用眼睛看之外,还有别的方法把不是水的排除掉吗?(学生可以用鼻子闻气味,用舌头尝味道。)强调不能随便的
20、闻和尝,还记得一年级学生的科学的尝和闻吗?(通过视频引导学生科学的闻和尝。)4. 分组利用先看、后闻、再尝的方法找出哪一杯是水。5. 分组汇报。(从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描述几种液体,注意追问排除的依据。)6. 带领学生一起用气泡图来总结水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设计意图:选择牛奶、盐水、白醋、水四种液体,利于学生用看颜色、闻气味、尝味道的 方法,调用多种感官进行排除与辨认。在辨认过程中尝试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用气泡图 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水的基本特征。三、将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透明瓶子中,观察水的形状的变化 1水还有哪些特征了,我们可以把它们倒进瓶子来研究,老师今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 科学 一年级 下册 优质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