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冷壁的检修工艺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水冷壁的检修工艺规程.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锅炉水冷壁的检修工艺规程1.1 概述水冷壁是锅炉最主要的辐射蒸发受热面,其作用是吸收燃烧室的辐射热,饱和水受热产生饱和蒸汽。水冷壁相互平行地垂直布置在燃烧室四周,型式为膜式壁,它的两端分别与上、下联箱连结,下联箱通过下降管与汽包的水溶空间相连接,构成水循环回路;上联箱主要为了减少对汽包壁的开口数量,以保证汽包的强度。上联箱固定在支吊架上,下联箱由水冷壁吊着,并由导向装置限制水平方向的位移,以免引起结构上的变形。前后水冷壁的下部管子向炉内弯曲成斜坡,再弯至炉外接入下联箱,构成锥形的冷灰斗,以便收集灰渣。整个炉膛四周为全焊式膜式水冷壁,炉膛宽12801.61858mm,深12801.64048mm
2、。冷灰斗倾角55,炉底开口尺寸为12400mm,与炉底除渣装置相连。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直径为7901041mm。整个炉膛四周由64852根61.57.5(SA-210C)水冷壁管组成,管子节距76.2mm,其中前后墙各167根,两侧墙各157根。水冷壁管与4根集中下降管(558.8457545,SA-106C),整个水冷壁系统划分成28个独立回路,两侧墙各有8个回路,前后墙亦各有6个回路80根引入管(15918,20G),104根引出管(15918,20G)组成24个循环回路。为了确保水循环的安全可靠,在热负荷较高的区域采用了内螺纹管以防止膜态怫腾,有较大的DNB安全裕度,保证在任何工况下均
3、不会发生传热恶化现象。水循环结果数据见下表:水循环计算(按BMCR工况)名 称单位结果锅筒工作运行压力MPa.g18.519.24循环水量T/h47164571.5全炉实际循环倍率(下降管无欠焓设计)3.91.628全炉名义循环倍率4.74621/2/3/4(靠锅炉外侧)m/s3.95.18/5.21/5.28/5.18水冷壁最小质量流速Kg/s.m21150.62(靠锅炉内侧)m/s3.98最大重量含汽率%0.319回路最小循环倍率3.227最小含汽率裕度0.312最大临界热负荷/内壁向火面热负荷)1.8231.2 设备规范序号名 称规 格材 料备 注1水冷壁61.57光管SA-210C61
4、.56.6MWT内螺纹前后各167根,左右各157根,共64852根内螺纹左(右)侧墙607.2min608内螺纹光 管炉室侧墙607.2min608内螺纹光 管折焰角水冷壁709内螺纹2水冷壁后墙排管701020G32水冷壁下集箱邻炉加热管32285432520G43水冷壁下集箱邻炉加热母管集箱管601332738501620G5水冷壁下降管至汽包再循环管891120G2个64水冷系统(引入引出管)13315916820G8072根75水冷系统(引入引出管)159201820G10498根86大直径下降管后墙悬吊管558.845755457618SA-106C15CrMo4根1.3 检修项目
5、检修前锅炉应作整体工作压力水压试验,以便检查各受热面管子有无渗水现象。1.1.1 大修A级检修项目1.1.1.1 清理管子外壁结焦和积灰,清理管缝间的小焦块;1.1.1.2 检查水冷壁的磨损、胀粗、变形,是否有重皮、细裂纹、砂眼等现象(特别是喷燃器出口周围、排管等处),并做好防爆测量记录;1.1.1.3 检查管子支吊架及挂钩;1.1.1.4 割管检查管子内部的腐蚀情况;1.1.1.5 清理杂物。1.1.2 小修B级检修项目1.1.2.1 检查水冷壁的磨损、胀粗、变形等情况(特别是喷燃器出口周围)。1.1.2.2 检查管子挂钩。1.4 检修工艺1.4.1 清灰及检查1.4.1.1 清灰、打焦按“
6、第十节受热面清扫”要求。1.4.1.2 水冷壁检查: (1) 大修A级检修前的一次小修B级检修应做好检查,并核实大修A级检修项目;(2) 停炉前了解掌握运行情况及其异常情况,结合检修记录,确定检查的范围和部位;(3) 联系搭架子;(4) 宏观检查火嘴周围,特别是热负荷高处及折焰角处管子,有无明显胀粗、裂纹、腐蚀、磨损、鼓疱现象。必要时测量厚度、弯曲度及烧胀值,烧胀值超过1.5时就应更换;检查焊口有无缺陷,作好记录。1.4.2 水冷壁管更换1.4.2.1 根据化学要求及金相分析结果,决定割管部位、根数;1.4.2.2 搭设脚手架应牢固、结实、安全可靠,炉内起吊架设保护装置,炉外应有人监护并采取相
7、应的安全措施,且使用前必须经安监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4.2.3 根据确定部位清除保温;1.4.2.4 用割炬割开管子两侧鳍片,割鳍片长度应超过切割管口100mm;1.4.2.5 在需调换管子的下口,使用割炬把管子吹薄,但不割穿,再用火焰熔断,保证异物不落入水冷壁管子内;1.4.2.6 将割开下口的管子烘烤至600700,把管子扳出30后,封闭下管口后再割断上管口,割下的管段要做好管内腐蚀、结垢情况记录,然后送化学及金相组检查;1.4.2.7 按取下管子的长度配置好带坡口的管段,两头管口留2mm焊接间隙,并保证其材质与原管子材质相同;1.4.2.8 新换管内外壁无重皮、伤痕、裂纹、锈坑、
8、凹陷等缺陷;1.4.2.9 内螺纹管损坏时,必须采用相同材质的内螺纹管,不许用光管代替,领用内螺纹管子时,要检查出厂证明及货架上的标牌;1.4.2.10 新管的管壁厚度应测量并做好记录。可用特制的样板进行,样板一端为允许的最大值,另一端为最小值,如果同时要检查同一截面的管壁厚度时,可再用塞尺同时测量,检查时可以沿管壁一端的圆周上选取34个位置来测量;1.4.2.11 新管应进行通球检查。通球直径为管子内径的8085;1.4.2.12 检查新管的管径和椭圆度,检查工具是用千分尺和自制样板,在检查时从管子的全长中选择34个位置来测量;1.4.2.13 按要求制出坡口,对口、焊接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9、1.4.2.14 管子拼缝圆钢应与管子中心对正,不偏向炉外侧,电焊堆焊后应检查有无咬边现象。1.5 质量标准1.5.1 割下的管段应注明割管的位置,并做好记录;1.5.2 切割点距弯头起点、联箱外壁及支吊架边缘均大于70mm,且两焊口间距大于150mm;1.5.3 管子坡口=3050,钝边厚度p=0.52mm,对口间隙b=23mm;1.5.4 对接管口端面与管中心线垂直,其偏斜度不大于管径的1,且不超过2mm,不能强行对口;1.5.5 新换管子必须先点焊好一个口,然后新管子顺着老管子延伸并点焊牢固,才能按要求对接第二个口;1.5.6 相邻鳍片管连结时,向火面满焊,背火侧每隔300mm焊接100mm;1.5.7 对接管口内部应平齐,局部错口不超过壁厚的10;1.5.8 焊缝边缘应圆滑过渡到母材,不得有裂纹、未焊透气孔、夹渣等现象,焊缝两侧咬边不准超过焊缝全长的10;1.5.9 焊缝外形尺寸,加强面高度1.52.5mm,焊缝宽度比坡口宽26mm。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