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精气血津液神PPT课件.ppt
《中基精气血津液神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基精气血津液神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气血津液神慈云徐老师1本章主要内容v第一节 精v第二节 气v第三节 血v第四节 津液v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2第一节 精 中医学的精理论,是研究人体之精的概念、代谢、功能及其与脏腑、气血等相互关系的学说。与古代哲学的精或精气在概念上有着严格的区别。3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v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v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4人体之精的层次v广义之精:包括血液、津液、髓等v狭义之精:生殖之精(精的本始含义)v一般意义的精:
2、不包括血液、津液、髓等,只含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水谷之精和脏腑之精。5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v精的代谢过程,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等三个不同而相关联的阶段。(一)精的生成v从精的生成来源而言,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已经在肾藏精中讲过,此处从略。)6(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精的贮藏v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分比例的不同。v肾精主要是先天之精,但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其他脏腑主要是后天之精,但有先天之精的成分。72.精的施泄v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之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8人
3、体之精代谢示意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繁衍生命濡养脏腑化气化血化神生成贮藏施泄9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繁衍生命 (二)濡养 (三)化血 (四)化气 (五)化神10四、人体之精的分类(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二)脏腑之精(三)生殖之精11第二节 气 中医学的气学说,是研究人体之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及其与脏腑、精、血、津液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论,与古代哲学的气学说有着明显的区别。12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v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
4、的终止。v中医学的气概念,可能源于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也受到古代哲学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13 中医学中精与气概念的区别v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v气是由精化生的极细微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v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14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一)生成之源v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谷气),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宗气);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15(二)相关脏腑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 2.脾
5、胃为生气之源 3.肺为生气之主16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一身之气元气谷气自然界清气宗气肾为生气之根肺为生气之主脾为生气之源17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3.气运动的意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18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在上者降,在下者升,阴阳二气交感。心肺脾胃肾肝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19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v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气机失调”。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气滞:气在局部阻滞
6、不通。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脱: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气闭: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20(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v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诸如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精微物质之间、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以及废物的排泄等等都属气化。v在中医学中,气化实际上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212.气化的形式v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如:饮食水谷化为水谷精微;精化为气;精与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同源互化;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的化生与其化汗
7、化尿;气的生成与代谢,包括化为能量、热量以及生血、化精、化神等。22(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v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v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而得以体现出来的。v气的运动及其所维持的气化过程永恒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23四、人体之气的功能v推动与宁静作用(阳气的兴奋、促进与阴气抑制、调控作用:生长发育;脏腑的功能;精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v温煦与凉润作用(阳气与阴气:维持体温恒定;维持脏腑功能稳定;维持精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v防御作用(防邪侵入,祛邪外出。阳气抵御和祛除阴邪,阴邪抵御和祛除阳邪。)v固摄作用(
8、精血津液及汗尿唾)v中介作用(信息的载体)24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人身之气(一身之气)(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25人身之气v人身之气,即一身之气,简称“人气”或“气”,是在全身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v人身之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具有防御、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v人身之气从生成来源而言之,以先天之精化生者为元气,由水谷之精化生者为谷气。v人身之气从其分布部位而言之,其行于脉中为营气,行于脉外为卫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聚于胸中者为宗气;分布于脏腑、经络者称为脏腑之气、经络之气。26元气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先天之精(元精,真精)化生,是人体生
9、命活动的原动力。与肾气的概念类同。v生成与分布:元气由肾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受后天之气的充养,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v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27v宗气v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v宗气的生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v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v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28宗气的
10、分布与功能示意图宗气呼吸道助肺司呼吸心脉助心行血气丹田资助先天元气29 营 气 卫 气 概念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营气属阴,又称营阴。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卫气属阳,又称卫阳。生成 分布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行于脉中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行于脉外 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 营气与卫气30v营气与卫气的联系v营卫二气都源于水谷之精的化生,来源相同。营气与卫气之间又可相互化生,相互资助。营气在脉中,若游出脉外则为卫气;卫气行脉外,若进入脉中则为营气。营气与卫气分之为二,合二为一。v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的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气 津液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