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程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语文课程标准.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语文课程标准一、什么是课程标准二、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三、语文课程目标一什么是语文课程标准n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制定的小学语文课程的带有法律意义的文件。课程标准规定n课程教学总目标n教材编写体系和结构n年段教学内容和目标n课程教学的原则n课程评价方法课程标准具体功能n编写教材的依据,n教学的依据,n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n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建国后语文课程标准(大纲)n1950年 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n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n1963年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n1978年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n1986年 全
2、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n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n2001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二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60年代:基础知识,基本训练80年代: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 智力90年代:素质教育 21世纪:语文素养 素质和素养n素质强调先天禀赋,主要靠遗传获得。n素养强调后天修养,主要通过后天教育获得。什么是语文素养n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
3、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素养的三个方面n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n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n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n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n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n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n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上海二期课改理念n以学生的发展为本;n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n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n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n加强课程整合,沟通各学科间的联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n全体发展n 全面发展 n 个性健康发展n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想n马克思说:未来的理想教育,就是要让每个人的
4、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n教育的根本理想是什么呢?根本理想是让每一个人的聪明智慧,或者说每一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教育屠宰场和牢笼n夸美纽斯说中世纪的教育是人类才智的屠宰场,把人类的才智都拆散掉了;那么现在的教育是工业时代的教育,我把它起了一个名字,是人类才智的牢笼,把他关在一个笼子里面,不许你发展。吕型伟语文课程的特点n丰富的人文内涵n很强的实践性n整体性和多元化的感悟。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建构主义理论n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按照自己的认知方式主动建构。合作学习的功能n营造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n增加语言交际练习的机会n培养合作精神和群体意识探索
5、性学习的特点n关注学生主动学习n按照自己的认知方式获取知识n强调获取知识的过程n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教学理念的四个转变n被动接受主动建构n追求结果体验过程n以讲授为主以实践为主n统一目标发展个性关于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课程总目标n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n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n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n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
6、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n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nn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n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n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n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
7、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n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n情感、态度、价值观 n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n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n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n过程、方法n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n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进而“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n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学习经历和经验n学习经历是目标过程内容和情境的综合体,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培养目标,就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n知识、能力n610条从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工具书使用等五个方面阐述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目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