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广安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3届四川省广安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四川省广安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3年3月28日9:0011:30】广安市高2023届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贾思勰成书于公元六世纪前期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在世界 农史上享有盛誉。此书系统总
2、结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中原地区农、林、牧、副、渔等领域的生 产技术和实践经验,有“农业百科全书”之称。它所反映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很大程度上也 折射了,在这个“大动荡、大分裂、大融合”的转型期中,中原人民聚居在坞堡这样一个特殊空 间里,如何诗意安居的努力和智慧。“坞堡”让我不禁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乱世中的渔夫,在出船捕鱼中走错了路,遇见 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富足安详的美丽世界桃花源。桃源何处,是子虚乌有的梦幻还是真实的 存在?史学家陈寅恪1936年在清华学报上发表(桃花源记)旁证,指出桃花源记是以西晋 北方坞堡聚落的现实生活为素材,再以理想化加工写成。该文虽是严谨史学论述,却有日本推 理小说特
3、有的解述妙趣,结论极具颠覆性:真正的桃花源在华北弘农、上洛一带而非南方武陵 源:“先世避秦时乱”,避的是苻坚之姚秦,而非始皇帝之赢秦;文中纪实部分,乃是据随刘裕入关 西征的左军之见闻写成,云云。晋永嘉三年(309).匈奴举兵大规模南侵中原,揭开“永嘉之乱”的序幕。在长久的动乱旋涡 中,中原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彻底瓦解,士民四处逃难。大批豪门大族纠集乡党流民,聚居在地 形封闭、地势险要之处,开垦经营,繁衍生息,这样形成的大聚落就是陈寅恪所称的“坞堡社会”。 这类现象在史籍中多有记载。如永嘉动乱之后,长广郡主簿苏峻在掖县纠合宗亲乡党数千家, 结成坞堡武装自保;中书侍郎都鉴率领族人千余家,进难鲁国峄山
4、 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局限, 必须大量发展主食、蔬菜、牲畜、桑麻、竹木等,以保障坞堡群居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人多地 少,还要改革耕作的制度与技术,总结古代的农桑经验。齐民要术对小块土地深耕深种,施 肥、播种、育种、选苗等技术都做了深入研究。充分挖掘耕地潜力,不断开发农产品加工技术,贯 穿了坞堡聚居生活中从农业生产到日常应用的所有过程。综观全书,确是“资生之业,靡不毕 书”,甚至连“如去城郭远,务必多种瓜、菜、茄子等.且得供家”等这样的细枝末节,也交代无遗。除了农林作物的培育、家禽家畜和养鱼等副业的生产要领外,占齐民要术较大比重的,是 有关烹饪等食物加工技术的介绍。齐民要术不仅网罗当代食事百态,还
5、博采诗经礼记等 一百八十多种古籍中的饮馔记录。日本学界甚至有齐民要术是“中国最古老的现存料理书” 一说。此外,作为延续数百年的索门望族,流徙于乱世中,文化传承是重要的使命,也就是齐民 要术序言中“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的儒家理念。书中很多农事活动,都以儿童入学、放假、开学 的时间基准来安排,说明教育的常规化。卷九的“煮胶”笔墨、卷三的杂说等篇章,详细地介 绍了写书、看书、藏书的经验。 一部农书中插入这些内容,给人以唐突芜杂之感.若以乱世坞堡 生活需要的视点观之,则正常不过。(摘编自周朝晖桃花源里可耕田? (齐民要术的另一种读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民要术
6、 一书全面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坞堡聚落的农业生产状况,在农史上影响 较为深远。B.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中人们的生活并无虚构,提出了桃花源在华北弘农、上洛一带等颠 覆性观点。C.选择封闭险要处聚居,积极改良耕作技术,保障生活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原士民应对战乱的 最优选择。D.齐民要术不仅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等领域的生产要领,而且关注食物加工技术和文化 传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在概述齐民要术的成就之后,主要从北方坞堡特点的角度解读该书内容。 B.文章提及陈寅恪的论文,从齐民要术与桃花源记的相似性展开具体论述。 C.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通过列举苏峻、郗鉴
7、的史实,证明了坞堡聚落是真实存在的。D.文章征引日本学界的说法,为齐民要术重视食物加工技术这一观点提供支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民要术的内容丰富,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取农学知识,还能借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 B.齐民要术总结古代农桑经验,深入研究农业技术,对后世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C.齐民要术作为农书却插入写书、看书、藏书经验的介绍,体现了“耕读传家”的儒家理念。 D.本文从探寻历史真相与现实意义的角度解读齐民要术,这一尝试对于经典阅读有所启发。(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机体是如何
8、通过免疫系统发挥免疫防御功能的吧。皮肤、粘膜是我们抵 御外界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线,任何突破这道防线的入侵者立刻会受到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狙 击。团有免疫系统的细胞(包括NK 细胞、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补体系统,它们的激活共同构 成了我们抵御外界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些固有免疫系统的细胞被激活后大量释放炎症介 质,并通过吞噬的作用消灭病原体.炎症介质的释放也同时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最常见 的临床表现就是发热,与此同时,炎症的局部会出现发红、肿胀、疼痛。当肆虐的病原体突破了 人体的前两道防线,我们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构成的第三道防线(适应性免疫反应)就会发挥 强大的作用,产生T 细胞和 B 细胞,
9、分泌抗体,建立持久的免疫力。(摘编自孙佳鹏让我们帮您了解您所不知道的免疫系统)材料二: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后,首先登场的是淋巴因子,它可以摧毁入侵的病毒,也不放过正常细 胞,同时上场的还有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吃完病毒和细胞尸体,需要把垃圾通过鼻咽部送出体 外。我们的鼻涕开始变色、变黏稠,咳嗽、咳痰也就出现了。随着局部冲突愈演愈烈,鼻咽部的抵抗力量已无法阻挡大量繁衍的病毒,人体开始提升战 争等级变局部战争为全面战争。为抑制病毒复制速度、防止病毒扩散,中枢神经系统命令 体温升高我们还是发烧了。与此同时,抗原呈递细胞把病毒的特征传递至免疫系统总部, 快速找到能匹配入侵病毒的T 细胞和 B 细胞。在随后几
10、个小时内,免疫系统会产生成千上万的 T 细胞,并调集大军开赴前线;而 B 细胞则产生上百万个抗体。 T 细胞负责消灭在细胞内的病 毒,B 细胞产生的抗体负责让细胞外病毒缴械。全面战争非常消耗我们的能量,身体会缩减其他器官的能量供给,尤其是高耗能的肌肉。 运动肌群缺少能量,我们开始乏力疲倦;胃肠的平滑肌群缺少能量,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此 时,充足的休息就是对我们免疫系统最有力的支持:降低全身能量消耗,优先保障 T 细胞和 B 细 胞大军的补给。大战结束后,神经系统将体温调回正常,人体通过出汗散热快速恢复正常体温。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吞噬细胞还在继续打扫战场,所以我们暂时还会有一些咳嗽和流涕。
11、一般 来说,流感病程为2-3周,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战争结束。如果让药物代替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久而久之,免疫系统里的士兵们战斗力难免下降。(摘编自孙虎你可能不知道,感冒是这么一回事儿)材料三:大多数情况下,当病毒在体内大量增殖的时候,免疫系统的反应速度还要更快一些,所以不 用借助外来力量,我们就可以控制住这些病毒实现自愈。当然,对于战争异常艰难的患者,外来 力量也会参与进来,发挥帮助作用。 一方面,给需要的人群增派援军(一些抗流感病毒药物);另 一方面,帮我们缓解和处理战争期间的误伤(伴随或继发症状)。(摘编自王冉冉流感病毒背后的秘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12、A. 外界病原体突破皮肤和粘膜后,人体固有免疫系统被激活,形成抵御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这个阶段人体会出现炎症反应。B.如果病毒没有被固有免疫系统的细胞全歼,冲入第三道防线,免疫系统就会产生大量 T 细 胞和B 细胞来消灭细胞内的病毒。C. 鼻咽部的抵抗力量无法起到抵抗病毒繁衍的作用,为抑制病毒复制速度,中枢神经系统便 通过提高体温的方式与病毒战斗。D. 随着感冒病毒对人体的攻击强度加大,咳嗽的症状逐渐变得明显,直到人体恢复正常体温 之后,咳嗽的症状就会彻底消失。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当带有病毒的玻璃碎片扎进脚趾时,病毒已经突破了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B. 人
13、体免疫系统跟病毒的战争会大量消耗肌群能量,从而导致疲倦、腹泻症状。 C. 有些感冒药的作用是收缩鼻腔血管,以此减轻流涕的症状,这是治标不治本。 D. 被流感病毒感染后三周内,服用感冒药症状好转,不一定是药物产生了作用。6.你如果得了流感,有咳嗽发烧的症状,并不想按父母的要求马上用药,可以向父母传达哪些信 息来说服他们?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在苦难中微笑于坚 美国国家档案馆里面有一批照片,自1946年洗印完毕后就再没有人动过。照片大部分是 当时美国军队中的摄影兵拍摄的,大约2.3万张,拍的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印战场的实
14、况。 这批照片由于它的资料性而被遗忘。如果不是有几个人还在记挂着它们,它们很难有重见天日 的机会。 山东汉子章东磐组织了一个小组,远涉大洋,从这2.3万张照片中刨出500张,编辑了一 本书 国家记忆。这绝不是几个人的记忆,而是一个国家的记忆。正像历史不是抽象的, 它总是由时间中的无数细节和血肉所组成,国家记忆,其记忆者也是有血有肉的个人。 从2.3万张照片里挑出500张来呈现一段历史,有点勉为其难。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 的小姑娘。他的意思或许是,如何选择历史细节在于历史学家的立场。如果说在1937年以前, 中国各种力量都无法超越狭隘的利益,那么日本的侵略则启示了超越性时刻的到来在民族 危亡的
15、时刻,团结抵抗,这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意识。章东磐小组的历史眼光非同凡响,他们继承 的是那段历史的超越性,他们的记忆乃是胸怀广阔的记忆。 对于抗战历史,人们通常的进入角度是受难尸体啦、暴行啦、轰炸啦 而在国家 记忆中,我惊讶地发现人们在苦难中微笑。微笑弥漫在许多画面中。那是什么年代?轰炸机 像雨季的乌云一样不散,到处是炮火硝烟,餐桌旁边随时有人死去,但人们在微笑。 封面是一位暗含笑容的士兵,他刚刚笑过或者就要微笑。在严峻的战争环境中,怎么可 以笑呢?我以为大约只是强调一下战士在面对死亡时的乐观主义精神。我试图把这本书中“面 带微笑”的图片找出来,结果发现我错了我应当把没有笑容的图片找出来,因为它们
16、太少。 编者在第136页忍不住用了“面带微笑”一词。第6页,全体在笑。第17页,18个孩子在 笑。第15页,全体在笑。第137页,全体在笑。第324页,全体在笑。第330页,7个人一齐笑。 第338页,5个人在笑。第339页,继续笑。第343页,10位女士在笑。第396页,笑得非常灿 烂。第397页,笑得满幅都是牙齿。第579页, 一位伤兵在微笑 似乎人们在嘲笑那个没有笑 容的战争魔鬼,这是一种微笑的反讽? 在第329页, 一位中国空军士兵正微笑着给自己的情人写信,旁边就挂着那位美女的照 片。在别的时代、别的地方,我们很难看到这样的照片,例如在奥斯威辛。 战争固然残酷,但当日寇的飞机俯冲向中国
17、大地的时候,人们的生命意识被激发起来,人 们比平时更意识到生活的意义,因此他们在受难时微笑。这些照片大部分是摄影兵拍下的,拍“面带微笑”的照片并非他们的任务。人们在战争中 微笑,也许不符合读者对战争场景的观念和想象,不符合读者从历史教科书中得到的那些概念。 但作为客观事实,摄影兵无法不把这一 “面带微笑的抵抗”记录下来,并且没有刻意选择记录微 笑。我注意到本书中也有卡帕拍的几张照片,摄影师卡帕的照片无疑有着人道主义的立场,他 总是选择那些英勇悲壮的瞬间。但摄影兵不同,他们只是在执行将军们要求记录这场战争的命 令,他们不需要人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解放战争之类的政治立场,他们的照片只是资料,不会
18、 出现在时代或生活杂志的封面。 战争当然是悲壮的、惨烈的、苦难的,但是人们对待苦难的心态并不苦难。苦难是外部 的,人们的压力来自战争,而不是内心,那是历史的苦难而不是心灵的苦难。这是一个时代的表 情,在苦难中微笑。 战争是被迫的,但人们的心灵是自由的,反抗是自觉自愿的。心灵没有被限制,心灵的抵 抗不是苦难而是喜悦,这种抵抗没有丝毫的压抑,是自觉自愿、心甘情愿的,是心灵之自由所致。与奥斯威辛的苦难不同,那里的人们不仅行动上失去了自由,内心也失去了自由。哀莫 大于心死,所以在那里,人们连强作欢颜也不能。可以下令让他们微笑,但无法命令那笑容不僵 硬。只有当心灵是自由的、快乐的、喜悦的时候,人们才会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四川省 广安市 第二次 诊断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