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面推行街道社区“一核心三融合”党建工作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全面推行街道社区“一核心三融合”党建工作机制.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年全面推行街道社区“一核心三融合”党建工作机制 为深入贯彻中心、自治区关于推动效劳型基层党组织建立和北疆和谐社区创立的决策部署,有效解决目前社区效劳中存在的突出问题,XX市推行了街道社区“一核心三融合”党建工作机制,逐步构建起了效劳机制顺畅、效劳内容充实、效劳载体丰富、效劳队伍专业、效劳效能突出的基层效劳新格局。 一、背景动因 XX的城镇化在撤盟设市之后,跨入高速进展期,到2022年,全市城镇人口148万人,城镇化率到达73%。随着城镇规模急剧扩张、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带来资源安排紧急,治理标准滞后,各种利益冲突增多,社会冲突易发多发等诸多问题,迫切要求街道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在党
2、建统领下,创新社区社会治理,把冲突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构建和谐社区。同时,居民群众的效劳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和简单化,街道社区原有的效劳理念、效劳方式和效劳内容已经不能满意群众的实际需要。XX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关键突破,在创新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究。2022年总结形成并推广了社区党组织365精细化效劳法,并逐步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365精细化效劳法为有效路径,多种效劳方式互补共存的精细化效劳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基于以上状况,XX市准时总结提炼,深入探究实践,在全市街道社区推行“一核心三融合”党建工作机制,力求通过365精细化效劳法的引领和贯穿,实现
3、政府购置效劳、志愿效劳和自治效劳在效劳理念和效劳方式上的深度融合,在效劳内容上的相互补充,在效劳效果上形成蝴蝶效应,有效应对社区效劳逆境,提升基层效劳力量和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党组织是核心,365精细化效劳法是有效路径 社区党组织365精细化效劳法,是东胜区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基层效劳型党组织建立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究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以“三条途径把握民情、六个步骤办理民事、五种方式满意民需”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方法,也寓意了一年365日全天候、全方位效劳群众。三条途径了解民情,是指通过干部了解、群众反映、信息化手段采集等途径,全面了解和把握社情民意。六个步骤办理民事是指,通过分析民情、建
4、立台账、准时办理、反应结果、群众评议、动态考核六个精细步骤,切实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五种方式满意民需是指,推行组团效劳、数字效劳、代办效劳、预约效劳、错时效劳等五类精细化效劳,充分满意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2022年,XX市做出了向全市推广社区党组织365精细化效劳法的决策,通过召开现场会、实地观摩、座谈沟通、办培训班等形式对各旗区街道社区有关负责人进展了推广培训,并制定印发了工作指导手册。各旗区在深入领悟365精细化效劳法的根底上,立足自身实际,形成了“双365精细化效劳法”“一领双创三融合”等创新工作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社区党组织365精细化效劳法的新内涵,完善了基层效劳群众工作机制
5、。 (二)政府购置效劳、志愿效劳、自治效劳三融合是举措 一是大力推行政府购置社会效劳。坚持“培育进展”和“标准治理”并重,加强和创新全市社会组织效劳与治理工作,将政府购置社会组织效劳纳入经济社会进展总体规划。同时,加强制度保障,推动登记治理制度改革,不断激发和释放社会组织进展活力。2022年出台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建立与治理的意见和XX市政府向社会力气购置效劳实施方案,初步构建起我市社会组织进展的政策体系。截至目前,全市有社会组织1349家,其中社会团体93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18家,基金会1家。2022年5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XX市推动街道社区购置社会组织
6、效劳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城市核心区15个社区和9个市直部门为试点单位,在公益慈善、文化体育、疏导维权等9个领域试点推行购置社会组织效劳。市民政部门与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强化日常督导,不断提升效劳效果。 二是深入开展志愿效劳。先后成立了XX市志愿效劳活动协调委员会、XX市志愿者协会、XX市志愿效劳工作处,并不断拓展延长志愿效劳组织体系建立,加强各旗区志愿者协会,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志愿效劳队和各街道社区志愿效劳工作站的建立。推广应用了志愿效劳信息治理系统,借助网络平台推动志愿效劳治理制度化建立,实现了志愿效劳信息资源共享,使得志愿者招募注册、效劳对接更加
7、高效便捷。出台了XX市志愿者治理方法关于推动志愿效劳制度化的实施意见以及XX市社区志愿效劳治理方法等规章制度,使志愿效劳治理步入标准化建立轨道。效劳过程中,根据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志愿者“买单”,被效劳者“签单”的方式,提高志愿效劳水平。目前,全市共有217个社区志愿效劳工作站,志愿效劳队1727支,志愿者注册人数达121821人。 三是依法依规开展居民自治效劳。以街道社区治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在社区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居务监视委员会,在小区建立业主委员会、居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依据“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加、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积极为社区居民“自我治理、自我效劳
8、、自我教育、自我监视”供应平台,制造载体,提高居民自治意识。以社区为重点,以阵地为依托,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社区邻里文化活动,促进邻里和谐,增进社区居民之间互动,消退对城市的生疏感和彼此间的距离感。 (三)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标准化建立是保障 以组织设置、队伍建立、阵地功能、经费保障、党员治理、效劳群众、职能职责、规章制度八个方面为重点,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标准化建立。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把党组织建立在居民小区里,效劳手臂延长到户子里,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效劳网络。探究建立社区居务监视委员会,对社区日常工作和重大事项进展监视评价,提高自治水平。在各社区成立志
9、愿效劳工作站和社会组织效劳中心,为开展志愿效劳、推动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同步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加强社区阵地建立,通过新建、改扩建、租赁、回购等方式,全部社区阵地面积全部到达自治区要求标准。在全面保障自治区10万元效劳群众专项经费的根底上,政府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全市社区平均工作经费超过6万元。全市217个社区全部配备了专职党务副书记,并通过政策鼓励积极培育壮大专业社工队伍。立足辖区资源优势和居住群体特点,对社区现有党建品牌进展标准,通过典型选树,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初步成效 (一)优化了效劳机制。社区党组织在推广运用社区党组织365精细化效劳法的根底上,结合实际,拓展了效劳方式和内容,初步形
10、成了掩盖全民、上下联动、以点带面的立体式、全方位效劳体系。志愿效劳活动更加丰富,政府购置社会组织效劳更加深入,居民自治效劳更加标准,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一核心三融合”党建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效劳效果被广阔群众广泛认可。 (二)优化了效劳内容。购置效劳方面,选择试点地区和部门先行先试,从公益慈善、文化体育、疏导维权等9个方面购置效劳,正在构建政府公共效劳与社工专业效劳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效劳格局; 志愿效劳方面,通过理顺治理机制、出台配套政策、标准效劳流程等推动措施,整体上提升志愿效劳水平;自治效劳方面,通过健全自治组织、完善自治制度、标准议事规章等措施,提升了自治效率。 (
11、三)优化了效劳载体。各旗区紧紧围绕购置效劳、志愿效劳、自治效劳三大载体,努力搭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操作简便、效劳精准的小载体,形成大载体引领小载体,小载体补充大载体的效劳格局,使基层效劳在互补共促中做精做细。近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三到两强”“党员志愿者进社区”“五级示范引领”等活动载体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同步引申出了“公益创投”“O2O效劳”等新型创新效劳工程,进一步优化了基层效劳载体。 (四)优化了效劳队伍。全市紧紧抓住“选人用人”这一关键因素,积极与XX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常年培育引进专业社会工作人才; 建立健全志愿者培训、教育、评价、鼓励等方面的长效机制,提升志愿者综合
12、效劳力量;制定出台XX市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治理实施细则,确保优秀人才安心留在基层效劳一线,逐步建立起了全市基层效劳“选人用人引人育人”方面的稳定保障机制,提升了现有人员素养和水平,补充了基层效劳力气,极大地优化了效劳队伍。 (五)优化了效劳效能。各职能部门将涉及居民效劳的职能统一打包,通过购置社会组织的专业效劳,将政府公共效劳的局部职能交给社会组织,实现专业事专业办,一方面减轻了职能部门自身工作任务,为做好其他工作腾出了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社会组织的专业效劳从整体上提升了效劳水平。同时,购置效劳、志愿效劳和自治效劳在问题收集、效劳筹划、活动组织、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更加顺畅和高效,资
13、源实现有效整合,使用效率大幅提升,整体效劳效能得到全面优化。 四、几点启发 (一)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立,必需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街道社区是城镇的基层和根底,具有不行替代的重要作用。抓好城市基层党建,首先要建顽强的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和效劳功能,坚持把加强党的建立、稳固党的执政根底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立的一条红线,织起各类资源力气,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共同投入到城市基层党建的事业中。 (二)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立,必需大力提升政府公共效劳力量。社区是城镇居民生活的场所,居民不管职业、单位如何变化,最终都要落脚到社区。传统的“单位人”已逐步转变为“社会人”。在此过程中,只有主动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关人员,强化一线力气,提高干部素养水平,从根本上提升政府公共效劳力量,才能更好地效劳广阔居民群众,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真正意义上推动效劳型政党和效劳型政府的建立。 (三)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立,必需有效分散社会各界强大合力。社区是一个小社会,社区建立涉及社会治理和效劳的方方面面。社区效劳的提升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的齐抓共管,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参加。只有加强对社区建立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分散各方面推动社区建立的整体合力,才能真正将社区建立成为居民群众期望的抱负家园,才能为构建和谐社区、建立和谐社会奠定根底,从根本上稳固党的执政根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