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及调度通讯工程井下人员定系统设计技术方案.doc
《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及调度通讯工程井下人员定系统设计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及调度通讯工程井下人员定系统设计技术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及调度通讯工程井下人员定系统设计技术方案一、系统概述煤矿生产有其本身的产业特点,其主体集中于井下。伴随着井下巷道不断向四面延伸、巷道纵横交错、人流、车流错综复杂。而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通讯、寻呼手段又大大落后于地面。因而,作为地面生产指挥和控制核心部门,实时了解井下人员、车辆的流动情况并加以跟踪就显得很重要。特别是领导成员下井后、地面能尽快找到他们更为迫切。如果遭遇各种井下事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事故现场的人员状况,将为后续工作提供主要依据,减少盲目性。井下人员定位/考勤系统采用国际最新RFID技术,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
2、随时掌握干部跟班下井情况、井下人员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入井、升井时间及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二、设计目标遵循为用户服务的宗旨,使系统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行科学设计是相当重要的。为此我们确定了人员定位系统设计的目标:坚持高起点,确保系统的先进性和国内的领先地位;追求最高性价比,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充分论证、合理布局,力争使每一台设备均能充分得到应用;系统充分考虑自身扩容及功能、技术升级,适应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潮流;着眼于高稳定性
3、、可靠性,努力降低故障,方便维修;操作简单、管理人员只需短期培训即可上岗。三、系统组成和结构图系统由监控主机、数据服务器、工控机、打印机、识别分站、识别卡、监控软件等组成。1) 系统结构图2) 系统容量分站数量100台,识别卡20000张。3)地面监控系统包含监控主机、数据服务器、工控机、打印机等。监控主机(含传输接口、避雷器):对定位分站进行轮巡,数据采集和控制;数据服务器:保存实时采集定位分站的数据信息,供实时监控;工控机:和数据服务器连接,供LED输出数据;打印机:供输出报表;4)人员识别卡 发射距离30m-100m 无线传输速率256K以上 工作频率 2.4GHz 调制方式 FSK 防
4、爆型式 本安 防水等级 IP21 工作温度 -10-60 环境湿度 95% 外型尺寸 645616mm 和603116mm 电池工作时间 2年以上 重 量 约70g5)定位分站 有线传输速率: 9600bps 无线工作频率:2.4GHz 调制方式: FSK 防爆型式: 本安 防水等级: IP54 工作温度: -10-60 环境湿度: 95% 外型尺寸: 145400300mm 重 量: 约3kg四、系统功能1)考勤功能能够准确统计矿工入井、升井时间,并可按班次按部门生成日考勤、月考勤统计报表。2)定位功能能够对井下矿工的分布情况分区域实时监测。能够实时监测全矿井井下矿工总数,能够实时监测采煤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综合 监控 系统 调度 通讯 工程 井下 人员 设计 技术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