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参考(通用20篇).docx





《优秀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参考(通用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参考(通用20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秀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参考(通用20篇) 优秀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参考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小草的特征,培养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2、使幼儿学会爱护小草。 活动准备: 在散步和户外活动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小草。 选一块安全的自然状态的草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小草的特征。 “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拔一根小草看看是什么样的?在草地上爬、滚,趴下闻闻,感觉是怎样的?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小草?(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有小草) 2、引导幼儿讨论小草与人及动物的关系。 “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你喜欢在草坪上干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公园里、学校里种上小草?我们应该怎样爱护美丽的
2、小草?长在河边的小草有什么用?请你扒开小草,看看下面有什么?它们为什么藏在草丛里?还有谁喜欢小草?为什么? 3、小结。 草对人和动物都很重要,许多动物都要吃草,没有草就会饿死,人们种了很多草坪,让大家休息。我们要爱护草坪,使草坪更美。插入交流分享。 1、幼儿坐下来休息,说说小草的特征与感受。 谁来说说刚才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你的脚(手)碰到小草有什么感觉? (1)请幼儿回答,孩子们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征:小草是软绵绵的、小草的尖尖头碰到手时还感到有点刺刺的、痒痒的。 (2)感受小草有弹性的特征。 教师:刚才我看到你把小草轻轻地压下去,你发现小草会怎么样?(弹起来)小草真厉害压下去,还会弹起来。
3、我们也来试一试时,看看小草会不会弹起来。 (3)感受在草地上运动时不容易受伤又很快乐。 教师: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在小草上打滚感觉怎么样? 小朋友,你们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们都在哪里举行足球比赛的吗?(出示图片)为什么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是呀,草地就像绿色的大床、绿色的地毯,我们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伤。 (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 教师:谁闻到小草的味道了?我们一起闻一闻,感觉怎么样?老师告诉你们,小草发出的清香味还能使我们身体健康。所以幼儿园里有许多草地,还有许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们在哪里见到过草地呢?(小区、公园等。) 活动反思: 孩子们来到了草地上,他们脱掉了鞋子踩在青青的草
4、上,一下子都大叫起来:“我的脚好痒”,有的孩子说:“我的脚痛痛的”,他们有的跑,有的不敢再往前走。然后我也光着脚和孩子们一起走,边走边唱儿歌,这时他们的兴趣也随之上升了。孩子们亲身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小草,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这会给他们带来一种直接的经验。当他们遇到问题时,老师的出现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情绪。当我把观察的要求提出后,孩子们纷纷去找小草,并把小草的样子告诉老师,秋宇叫着:“老师,小草是细细的”,子浩说:“小草长长的,头上是尖尖的”,孩子们大胆的用语言来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在活动中我讲述了故事我是一只羊,这个故事又一次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小草也有年龄吗?小草在冬天会枯萎,
5、春天长出来的还是原来那棵草吗?小草、小羊和人们身上的毛衣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小草的生长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吗?孩子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有关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知识我给孩子们看了有关的电视录像,孩子们神情严肃地讨论起如何改善环境的问题,小草对保护环境的特殊作用逐渐被孩子们所理解,对草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了。 优秀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参考 篇2 【活动设计】 我准备了一个百宝箱,请孩子们带了许多的玩具和吃的东西放到百宝箱中。孩子们一个个轮流来摸,还要讲一讲摸到的感受。有意识的教孩子一些词语,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 【活动目标】 1、触摸不同材料的物品,尝试表达自己触摸的感觉。 2、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发现的快乐。
6、 【活动重点】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触摸的感觉。 【活动难点】 用尽可能完整的话表述自己触摸到的感觉。 【活动准备】 百宝箱:放些简单的物品(比如:瓶子,毛绒玩具,雪花片;有硬的、有软的、有热的、有凉的等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百宝箱,提问引发幼儿猜测。 师:这是一个神奇的百宝箱,里面有许多宝贝,猜猜会有什么呢?(幼儿回答) 师:怎样才能知道里面有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摸一摸吧! 二、小手摸一摸。 教师伸手摸一摸,并告诉大家摸后的感觉,如软软的,很硬的,圆圆的等,请幼儿猜猜是什么物品。 师:接下来我请幼儿摸一摸、说一说,引导其他幼儿猜一猜。 三、玩一玩。 与伙伴交换摸到的物品并玩一玩。 建议:投放
7、材料时,要结合自己班级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如:各种大小不同的纸,积木,平时经常能够看到的水果那么在活动第二个环节中孩子们就能够猜出百宝箱的物品,从而体验到猜对后的快乐,情感目标就很容易达成。 优秀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参考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他们有着极强的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因此,及时并适当的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累科学经验,指导其学会一定的科学方法,将使幼儿的科学素质得到早期培养,有意于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次活动,通过“如何使纸船不被打湿”的实验,让幼儿们初步了解油画棒的排水性,在操作中让幼儿
8、体验乐趣。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使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索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2、初步了解蜡(油画棒)不吸水的特性。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五大盆水、油画棒每组一盒、毛巾、纸制作的纸船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有在水中玩纸船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纸船、激发幼儿已有经验 小朋友们,纸船可以在哪里玩?玩久了纸船会怎么样? 二、教师出示纸船设疑,引发幼儿思考 1、教师出示纸船:“老师这里有两艘纸船,我们看看,哪一艘湿得比较快。 2、教师引导观察纸船使用的纸不一样,幼儿大胆猜想结果。 三、师幼共同实验,了解油画棒的排水性 1.老师示范对比实验,使幼儿明白蜡是不吸水的。 提问:为什
9、么涂了油画棒的纸船没打湿,没涂油画棒的纸船打湿了呢? 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将水滴在涂了油画棒和没有涂油画棒的纸上进行对比:没有涂油画棒的纸吸水快,涂油画棒的纸吸水慢。 2.教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油画棒是不吸水的,所以把油画棒涂在船上,就好像给纸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护小纸船,船就不会被水打湿了。 四、幼儿动手制作小蜡船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没涂蜡的小纸船,想请你们帮帮忙,用蜡笔给它们涂上漂亮的雨衣,让它们都变成不会被水打湿的小船。 2、小朋友用油画棒给小船涂腊。 五、自由在水中玩蜡船,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鼓励孩子想出更多保护小纸船的不被水打湿的方法。 优秀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参考 篇4 【活
10、动目标】 .通过不同感官探索鲜花和花茶,比较它们的不同。 .了解沏茶的过程,品尝并表达对花茶的感受。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玫瑰花、菊花、茉莉花。 .玫瑰花茶、菊花茶、茉莉花茶。 .玻璃茶壶、热开水、杯子。 【活动过程】 形式:小组 1、出示玫瑰花、菊花和茉莉花,向幼儿介绍这三种花的名称。 2、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和摸一摸花朵,并说说他们的发现,例如花的质感、香味、形状和颜色等。 3、教师告诉幼儿花朵除了可以用来做书签,还可以做成花茶,供人饮用。 4、出示玫瑰花茶、菊花茶和茉莉花茶,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花茶,然后说
11、说他们的发现,比较鲜花和花茶的区别。 5、教师把花茶分别放进玻璃茶壶,然后倒入热开水,请幼儿看看花茶的变化。 6、花茶放凉后,请幼儿闻一闻、尝一尝其中一种花茶的味道,然后分享感受。 活动评价 .能比较鲜花和花茶的区别。 .能通过不同感官探索花茶的特点。 .能说出喝花茶的感受。 活动建议: .提醒幼儿在观察时,要小心热水和茶壶烫手。 .活动前,教师宜先向家长了解幼儿对喝花茶是否过敏。 优秀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参考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探索让蛋立起来的方法。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想像力与动手能力。 3.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熟蛋若
12、干,沙子、瓶盖、玻璃瓶、积木、碎布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鸡蛋宝宝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师:瞧!它是谁呀?蛋宝宝遇到一个难题,它也想跟小朋友一样站起来做游戏,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二)自由探索,寻找蛋站立的方法。 1.请幼儿讨论思考。 2.每位幼儿一个蛋,幼儿探索,寻找在桌面上让蛋站立的方法。教师观察、鼓励。 3.幼儿交流操作方法。 4.教师根据幼儿操作、交流情况作简单小结。 5.提出问题:有没有不把蛋磕破就让蛋宝宝站立起来的方法? (环节简析:对于幼儿来言,身边的事物和现象都能成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是他们每天能遇到,每天都会做的事。小班的幼儿特点是游戏贯穿一日生活,
13、也就是说小班幼儿的活动开展离不开游戏,所以组织科学活动也同样要以游戏形式进行,教师的语言也要以游戏口吻去组织,让幼儿在玩中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发现,去了解。)(三)提供不同材料,请幼儿再次寻找让蛋立起来的方法。 1.出示并介绍为幼儿准备的各种材料。提醒幼儿注意事项:轻拿轻放、不将沙子乱撒。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试验。 3.教师观察指导,给幼儿提供帮助。引导幼儿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让蛋站立。鼓励幼儿多试、多想、多观察。 4.幼儿相互参观,交流方法。 5.师幼共同总结让蛋站立的各种方法。 (环节简析:丰富多样的材料可以让幼儿有更多地选择,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活动中,我们准备了丰富多
14、样的材料,孩子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去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做什么,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按自己的新想法去解决问题,去发明,还有助于幼儿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有新发明,能支配材料的,能解决问题的人,并使得幼儿有成功感。)活动延伸: 蛋宝宝送礼物。 优秀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参考 篇6 一、目标: 1、引起幼儿对落体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初步尝试记录。 二、准备: 1、已玩过落体游戏。 2、羽毛、塑料积木、纸条、树叶、自制降落伞若干。 3、五张记录表。 三、过程: 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2、摆弄落体进行感性探索。 (1)、请幼儿选择一样物体玩一玩,观察这个物体落下来
15、的情景。 (2)、进行讨论。请个别幼儿描述自己所玩的物体落下来的样子,并用动作表示。 3、落体的方法记录。 (1)、请一位幼儿选择一样物体,先观察它落下来的样子,再尝试用画画的方法记录。 (2)、让幼儿自己玩玩、试试其余物体,观察不同物体下落时的有趣观象,并尝试用画画的方法记录。 (3)、逐一出示记录表,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记录的样子是怎样的。 3、集体交流。 四、延伸活动: 玩一些落体游戏,如“托气球游戏”“吹鸡毛游戏”等,启发幼儿观察落体运动现象,并想办法吹起下落的鸡毛,托起下落的气球。 优秀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参考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语言表达对不同物体的触觉感受。(软、硬,光滑
16、、粗糙,冷、热) 2、知道用手触摸是感知物体的一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积木块、海绵、锯沫板等。 2、两杯水(热水,凉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课题 1.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小蜗牛吗?我们学小蜗牛爬一爬好吗? 在木地板、海绵垫上爬,让幼儿用手触摸、按压,感知并说出这两种物体的硬、软。 2.教师:哦,我们的小手能摸出硬的和软的东西,我们的小手真棒! 当看见一个东西,我们不知道它是硬的还是软的时,可以用手摸一摸,这是一个好办法! 二、在触摸中感知物体特性,并表述出来。 1.摸一摸 (1)请幼儿听口令从小筐中拿出硬的东西。(木积木) 使劲捏捏、按按。 教师:你捏得动积木
17、吗? (捏不动的东西是硬的。) (2)同样拿出软的东西。(海绵) 摸一摸,捏一捏,还可以拧几圈,海绵是柔软的。 (3)幼儿摸摸锯沫板,感受正反两面的不同。(粗糙和平滑) 能说出一面扎手,摸起来不舒服,是粗糙的。另一面不扎手,很舒服,是光滑的。 (4)伸出双手分别握住热、冷水杯,并说出哪杯水热、哪杯水冷。 小结:我们的手不仅能摸出硬的、软的东西,还能摸出冷的、热的、粗造的、光滑的东西。 2.选一选 请几名幼儿上来,任选一件喜欢的物品。 告诉大家所拿物品是硬的、软的、光滑的、粗糙的,还是热的、冷的。 3.找一找 带领幼儿在活动室里边摸边问 哪些物品是硬的、软的、冷的、光滑的等,让幼儿逐一说出感觉。
18、 4.说一说 平常还摸过什么东西,是粗糙的、柔软的、热的? 5.小结:手能摸出硬的、软的,冷的、热的、粗糙的、光滑的东西。 但是有些东西不能摸:如电源插座、开水、旋转的电风扇叶等,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三、游戏:我能干 听口令把小筐中软的东西送过来,或把硬的东西送过来。 四、延伸活动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找、摸摸其他东西,说出自己的感觉。 优秀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参考 篇8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 2、初步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帮助幼儿把鞋、袜脱下并组织幼儿到户外(有地砖、
19、草地、沙坑的地方)。 2、红、黄、蓝、绿水粉颜料各二盆;铅画纸二张。录音机、音乐磁带。 3、戏水盆四只,里面放些水;抹布若干块。 活动过程: 一、自由跑跑跳跳,引出幼儿活动兴趣。 引导幼儿讲述小脚的用途; 二、第一次感知表达活动。 1、让幼儿赤脚在地砖、沙地、草地上走走,体验脚底接触这些材料的真实感受; 2、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达小脚踩在这些材料上的体验、感受。 三、第二次感知表达活动。 1、再次让幼儿体验小脚走在这些材料上的感觉,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脚底接触这些材料的感受。 2、小结:小脚踩在各种材料上的感觉。 四、小脚作画,印地毯。师生一起为大地毯印上美丽的花纹。 五、延伸活动:小脚玩水 优秀小班
20、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参考 篇9 【学习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知道有些物体会沉,有些物体会浮,初步感知沉浮现象。 制作简单的能够漂浮的小船,交流制作的体会。 【活动准备】 大水盆、水。 大大小小的玩具船、玩具车、塑料杯、没有盖的盒、石头、笔等。 硬纸盒、泡沫板、三角形彩色纸、牙签,以及不同的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出示玩具车,请幼儿放在水中,观察玩具车在水中的情况。(下沉) 2.出示玩具船,请幼儿放在水中,观察玩具船在水中的情况。(飘浮) 3.向幼儿提问: 把玩具车和玩具船放在水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车和船的外形有什么不一样? 船像什么? 4.出示塑料杯、没有盖的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 小班 科学 领域 活动 方案 参考 通用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