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襄阳市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省襄阳市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秦文化的发源地 诗三百,谓之天籁,谓之诗源。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大多数篇章是反映汉水流域的诗篇,在“雅”和“颂”中,有不少内容也与汉水流域有关。 “沔彼流水,朝
2、宗其海”,“江汉浮浮”,“江汉汤汤”这就是诗经中描写的伟大汉江。汉广唱道:“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是有文字记录以来第一首汉江情歌,其景其情,与那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异曲同工。诗经中还有南有嘉鱼早麓四月江汉常武沔水等吟及汉江。可见公论汉江是诗经产生地之一是有根据的。 汉江孕育了诗经,也是楚辞的发源地。2300年前,屈原谏阻楚怀王赴“武关之会”,被无端流放汉水之北。屈原一生有过两次流放,第一次在汉北,第二次在湘江流域,正是这两次流放,造就了中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在流放汉北期间,创作了天问九章等伟大诗篇。在九章抽
3、思一篇中,他忧愤地唱道:“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屈原曾经流放在鄀城一带,都在今宜城东部,公元前504年楚鄢郢为吴所破,楚都被迫迁至鄀。屈原在迷茫中来到鄀城的“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庙堂中有“天地山川神灵”以及“古贤圣怪物行事”的壁画,由此引发了诗人的万般伤痛和不尽疑端,挥笔写下了包含170多个问题的奇诗天问。从楚辞渔父一诗中,可以看出,屈原早在第一次流放汉江时,就有了投江的想法。诗中屈原和渔父有一段对话,渔父认出在江边行吟的屈原,于是问道:“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回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当屈原表示不愿与世间恶物同流合污,为
4、保持己之皓白宁肯投江葬于鱼腹时,渔父莞尔而笑乃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之水特指汉江中游这一段。书禹贡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由此可以说明,渔父一诗形成于汉水之滨,时间大约是屈原即将被迁逐江南的前夕。渔父的歌词意思大概为:汉江水清的时候可以洗我的头巾,水浊的时候可以洗我的脚。潜台词则是让屈原顺其自然,没有必要去投江自尽。可以看出这个“渔夫”绝非等闲之辈,不是天上神仙,也是世间高人。也许屈原正是听从了渔父的劝告,才未当即投入汉江自尽,而是忍辱负重,南下潇湘,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流放生涯。由此,才有了离骚九歌等伟大的诗篇的诞生。 在屈原的作品中
5、,多次出现“夏水”,如哀郢中:“遵江夏以流亡”,“过夏首而西浮兮”,“背夏浦而西思兮”,“江与夏不可涉”等。古之夏水即汉水。屈原在思美人一篇中有“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这里的嶓冢,同样是指汉江。嶓冢即嶓冢山,汉水的发源地。 “楚辞”是战国时代南方楚地出现的一种新的诗体,同时也指伟大诗人屈原和后来其他作家用这种诗体写的一些诗,还指把这些诗选辑而成的一部诗集。在楚辞中,并非只有屈原才写到汉水,宋玉和王逸同为汉水之滨的宜城人,他们也是楚辞的主要作者。宋玉在楚辞中有九辩和招魂二篇。宋玉作为屈原文学的继承人,实现了由楚辞向楚赋的转变,创作了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等,成
6、为中国赋体文学的开山祖师。王逸还是楚辞章句的作者。王逸在楚辞九思中写道:“周徘徊兮汉渚,求水神兮灵兮。”第一句写的是屈原流放汉水之滨,第二句写的是求汉水女神显灵。宋玉和王逸继承了屈原“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创作精髓,发扬和光大了楚文化和汉水文化。 (选自文化襄阳,有删改)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被誉为诗源的诗经在风、雅、颂三个类别中,都有涉及汉江流域的内容。 B. 诗经中汉广和关雎两篇描写的场景和抒发的感情是一致的。 C. 屈原先后被流放汉北和湘江的经历是他最终成为中国第一位伟大诗人的直接原因。 D. 宋玉实现了由楚辞向楚赋的转变,因此创作了高唐赋、神女赋
7、等大量的赋作。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前两段先概述诗经和汉水流域的关系,后以汉广为例进行了具体论证。 B. 文章综合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来论证汉江是楚辞的发源地这一说法,使人信服。 C. 文章在阐述汉江和诗经、楚辞的渊源时,条理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D. 文章结尾处集中论述了楚辞的其他作者都在屈原创作精神的感召下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中有很多篇目吟诵汉江,这成为认定汉江是诗经产生地之一的有力证据。 B. 两次被流放的经历对屈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屈原在此间创作出大量优秀诗作。 C. 如果
8、流放汉江时屈原没有遇到劝慰他的那位渔夫,可能就没有离骚等伟大诗篇的诞生。 D. 汉江孕育了诗经和楚辞,而诗经和楚辞反过来又发扬和光大了汉水文化。 【答案】1. A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项,“描写的场景和抒发的感情是一致的”错,原文第二段“汉广唱道异曲同工”,“异曲同工”不等于“一致”; C项,“直接原因”错,屈原两次被流放的经历只是在客观上促进
9、了他的诗歌创作; D项,“因此创作了高唐赋、神女赋等大量的赋作”错,原文最后一段“宋玉作为屈原文学的继承人,实现了由楚辞向楚赋的转变,创作了高唐赋等”,并非因为宋玉实现了由楚辞向楚赋的转变,才创作了高唐赋、神女赋等大量的赋作。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楚辞的其他作者都在屈原创作精神的感召下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错,原文最后一段“宋玉
10、和王逸也是楚辞的主要作者”,所以并非其他作者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宋玉和王逸继承了屈原的创作精髓”并非“创作精神”。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项,“诗经和楚辞反过来又发扬和光大了汉水文化”错,原文最后一段说的是“宋玉和王逸继承了
11、屈原的创作精髓,发扬和光大了楚文化和汉水文化”。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 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
12、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咨询机构IDC最新发布的报告预测,2019年大数据与商业分析解决方案全球市场的整体收益将达到18966亿美元,相比2018年增长121%。在2019年-2023年的预测期内,全球大数据市场相关收益将实现13
13、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并预计总收益于2023年达到31267亿美元。 未来五年,由于政策支持以及多方技术融合,中国大数据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该机构预测,2019年中国大数据市场总体收益将达到96亿美元,2019年-2023年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35%,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到2023年,市场规模则将增长至2249亿美元,从技术上看,大数据相关硬件在2019年中国整体大数据市场中占比最高,达到452%;大数据相关服务支出和软件收益的占比则分别为322%和226%。而到2023年,随着技术的成熟与融合以及数据应用和更多场景的落地,软件规模占比将逐渐增加,服务相关收益占比保持平稳发展的趋势,
14、而硬件规模在整体的占比中则逐渐减小。硬件、服务、软件三者的比例将更为相似,逐渐趋近于各占三分之一的权重。 (摘自2019年09月18日人民邮电报谢静的中国大数据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材料二: 根据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44万亿GB,其中我国的数据量占比18%,人类已经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在海量的信息洪流中,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重要数据是国家数据安全管理政策中的核心概念,影响国家安全,影响公共利益”,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表示。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安全官刘志乐认为,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大数据是保护的重中之重。“保障数据安全,打造一个更安全、更明
15、朗、更健康的网络空间,需要网络安全从业企业和政府、科研力量以及社会共同努力。” “随着海量数据的进一步集中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安全正成为大数据快速发展的瓶颈”,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在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网络安全”的报告中表示,大数据信息安全主要集中体现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个人设备安全、供应链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杀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的传统“老三样”难以应对人为攻击,且容易被攻击者利用;找漏洞、打补丁的传统思路不利于整体安全。 “要主动为网络信息系统培育免疫能力,实施主动免疫可信计算,在计算运算的同时进行安全防护,以密码为基因实施身份识别、状态度量、保密存储等功能,及时识别自
16、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斥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沈昌祥院士表示。 今年5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对公众关注的个人敏感信息收集方式、广告精准推送、APP过度索权、账户注销难等问题进行了直接回应。论坛上,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处长陈吉学对办法中涉及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建立共享转让重要数据的风险评估制度、建立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网络运营者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四大方面进行了介绍。 (摘自2019年09月19日中国经济网业内畅谈大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亟待出台标准规范) 材料三: 2017年以来,贵州省贵阳市人大常委会率先在全国设区的市一
17、级层面制定出台三部大数据地方性法规,将大数据立法与大数据发展中的难点痛点、民生热点紧密结合,用创制性地方立法的方式为大数据发展保驾护航。 “大数据地方立法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先例可循,如何让大数据立法立得住、行得通、接地气、有实效,是不小的难题。”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陈寿宇说,在大数据立法工作中,他们准确把握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定位,恪守“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地方立法原则。 “三部条例的出台实施,已初步构建起贵阳大数据立法领域的体系性框架。”李忠表示,未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将立足贵阳大数据发展应用的实践,加强调查研究,加快经验做法的总结提炼,及时推进立法权限内的相关立法
18、,让贵阳的大数据立法领域有一个更加完善、科学的体系性框架,为贵阳大数据发展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摘自2019年08月29日人民日报立法护航大数据发展) 4. 下列对咨询机构IDC预测的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9年大数据与商业分析解决方案全球市场的整体收益将达到1896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21%。 B. 中国大数据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大数据市场总体收益将达到96亿美元,2019-2023年预测期内的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C. 中国大数据市场到2023年,市场规模则将增至2249亿美元,其中大数据相关硬件在整体大数据市场中占比最高。 D. 到202
19、0年人类已经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全球数据总量将达44万亿GB,中国的数据量将占全球数据总量的18%。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到2023年,由于技术的成熟与融合以及数据应用和更多场景的落地,人们会更加重视软件,轻视硬件,硬件、服务、软件三者的比例将更为相似。 B. 大数据是国家的基础战略性资源,信息安全愈来愈重要。信息安全正成为大数据快速发展的瓶颈,传统的找漏洞、打补丁思路难以确保大数据信息安全。 C. 主动培育网络信息系统免疫能力,实施主动免疫可信计算,在进行计算的同时采取安全防护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大数据信息安全。 D. 从贵阳制定出台三部大数据地方性法规
20、可推知,创制性立法是为了填补法律法规的空白或者补充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进行的创制新的法律规范的活动。 6. 如何促进中国大数据稳定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A 6. 保障数据安全,需要企业和政府、科研力量以及社会共同努力。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多方技术融合。通过网络安全从业企业和政府、科研力量以及社会共同努力,保障数据安全,打造一个更安全、更明朗、更健康的网络空间。出台标准规范,推进大数据立法。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
21、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项,“其中大数据相关硬件在整体大数据市场中占比最高”错,材料一第二段“大数据相关硬件在2019年中国整体大数据市场中占比最高”,并非2023年,而是2019年。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A项,“人们会更加重视软件,轻视硬件”错,材料一第二段“软件规模占比将逐渐增加硬件规模在整体的占比中则逐渐减小”,并没有体现人们更加重视软件,轻视硬件。 故选A。 【6题详解
22、】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未来五年,由于政策支持以及多方技术融合,中国大数据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可知政策支持和技术融合使大数据稳定发展,所以要继续促进中国大数据稳定健康发展,仍要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提高;根据材料二可知“信息安全正成为大数据快速发展的瓶颈”,所以要继续促进中国大数据稳定健康发展,就要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由材料三可知大数据相关立法没有先例可循,所以更需要政府、企业、科研力量和社会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点睛】非连续性文
23、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襄阳 2022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