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1 第一节 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生物圈向上可达 10 千米,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的深处。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主要生物有大部分鸟类、可飞翔的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离海平面 150 米的水层,主要生物有鱼类,水中的一
2、些哺乳动物等;岩石圈的表面: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主要生物有大部分陆地不如动物,爬行动物等。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空气、水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有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捕食关系:如狮子捕食斑马、羚羊等;竞争关系:如同一块田中的庄稼与杂草争夺阳光和养料;合作关系:如蚂蚁、蜜蜂家族成员分工合作;2.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
3、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为确保实验结果,一般都设计对照试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鼠妇喜欢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依赖环境:鱼必须生活在水中,苔藓必须在阴凉处生存。生物适应环境:仙人掌叶子退化成针,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庞大。生物影响环境: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可以防风固沙、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物和环境不断的相互影响,生物又在不断的适应环境,却又依赖一定的环境。第四节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
4、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2.生成系统的组成: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3.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沿着食物链,营养级越来越高,生物数量越来越少,所含能量越来越少。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例如
5、: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多种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物种类繁多。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相对来说较少。海洋生态系统有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动植物种类繁多。淡水系统有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组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的条件下形成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相对来说较少。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其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相对来说较少。2.生物
6、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各生态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3.生物圈2号失败的原因是生态系统结构太简单,物种太少,它说明:地球目前仍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2 探索生命 1.显微镜:反光镜: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短;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因此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粗准焦螺旋:粗略调节,找到物象;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物象更清晰。2.临时玻片的制作过程:擦玻片中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若为动物细胞滴 0
7、.9的生理盐水)取材料放水中,且展平盖盖玻片染色、吸水(染色用稀碘液)。3.实际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4.显微镜成像的规律: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字母“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是“d”。5.怎样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像偏什么方位,就把玻片向什么方位移(如从显微镜中看到物像在左上方,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6.显微镜中污点的找寻(转动目镜,污点动,在目镜上;或者移动标本,污点动,在玻片上;或者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7.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视野会变暗,应换大光圈、凹面镜。8.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让光线能
8、透过。9.科学探究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即实验变量是的)。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是全透性的。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围墙和门卫”。)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4)细胞核:(贮存并传递遗传信息。“管理和调控部门”)。5)叶绿体:(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即光合作用的场所“生产车间”,是能量转换器)。6)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把有机物的化学能释放出来,是能量转换器)。
9、7)液泡:(内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有关,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2.动物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4)线粒体。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4、细胞核: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它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3 液泡、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叶绿体(打为植物专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流动着,它的流动能够加快细胞与外界化境的物质交换。叶绿体: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10、,实现物质的转化。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6、细胞分裂及细胞生长过程 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细胞核先分为两个随后细胞质分为两份最后细胞分为两份 生长过程:吸取营养、体积增大液泡逐渐减少最后形成一个中央大液泡 7、什么是细胞分化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发生了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8、什么叫组织、器官和系统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9、植物常见组织的功能 输导组织(运输功能)、保护组织(保护)营养组织(贮存营养
11、物质)分生组织 10、动物的主要组织功能 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保护)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神经组织(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11、草履虫的结构及功能 收集管、伸缩泡、纤毛、口沟、细胞膜、食物泡、胞肛、细胞核、细胞质 12、什么是趋性(应激性)及趋性的意义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排出体外 文本框:物残渣排除食 消化食物 呼吸 摄取食物 旋转运动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4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
12、细胞构成(病毒除外)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观察法 P2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 150 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
13、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0 xx 考点)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三、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对照实验 P15 五、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0 xx 考点)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P19 的例子
14、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类型 p29 森林生态系统
15、、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p30 注意 DDT 的例子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5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注: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P6)生物的归类 1、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
16、成了生物圈。厚度:20 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 150 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注: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生态系统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食物链:生产者
18、和消费者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级”动物。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的越多。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
19、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绿色水库”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自然之肾”,典型:沼泽 城市生态系统: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从非生物因素来说;从地域关系来说;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注意:DDT 的例子;有毒物质富集;生物圈号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遮光器(
20、光圈)反光镜转换器镜筒物镜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遮光器: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 3、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注意: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观察细胞结构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21、(永久玻片和临时玻片)1、常用玻片标本: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口腔上皮细胞实验 2、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净滴取浸展盖染 3、植物细胞模式图动物细胞模式图 4、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液态的,可以流动,内有细胞器等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液泡:有细胞液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