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陶渊明文学成就及人物评价-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docx
《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陶渊明文学成就及人物评价-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陶渊明文学成就及人物评价-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陶渊明文学成就及人物评价|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陶渊明文学成就及人物评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陶渊明文学成就诗文作品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卷之一 诗四言:停云(并序)时运(并序)荣木(并序)赠长沙公(并序)酬丁柴桑答庞参军(并序)劝农命子归鸟卷之二 诗五言:形影神(并序)九日闲居(并序)归园田居五首游斜川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乞食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答庞参军(并序)五月旦作和戴主簿连雨独饮移
2、居二首和刘柴桑、酬刘柴桑和郭主簿二首于王抚军座送客与殷晋安别(并序)赠羊长史(并序)岁暮和张常侍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悲从弟仲德卷之三 诗五: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还旧居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己酉岁九月九日庚戌岁九月中西田获早稻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饮酒二十首(并序)止酒述酒责子有会而作腊日卷之四 诗五言:拟古九首杂诗十二首咏贫士七首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读山海经十三首拟挽歌辞三首卷之五 赋辞:感士不遇赋(并序)闲情赋归去来兮辞卷之六 记传赞述:桃花源记(并诗)晋故征西大将
3、军长史孟府君传五柳先生传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并序)卷之七 疏祭文:与子俨等疏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作品类型饮酒诗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咏怀诗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
4、不熄灭。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
5、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六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 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
6、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散文辞赋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实不下于他的诗歌。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五柳先生传采用正史纪传体的形式,并不注重描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首创。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中不乏华彩的段落,其跌宕的节奏,舒畅的声吻,将诗人欣喜若狂的情状呈现在读者面前。欧阳修曾评价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片而已。”桃花源记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独特之处:在桃花源生活的是一群普通的人,一群躲避战乱的人
7、,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想到的还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不限于个人,而是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能够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生活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一个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文学思想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同时,他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
8、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陶渊明对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因而他的隐逸不是消极的逃避现实,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会现实的积极意义。当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时,尽管也彷徨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向现实屈服,宁固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据说郡官派督邮来见他,县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从此,不为五斗米折腰传为佳谈。陶渊明喜欢喝酒,“寄酒为迹”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表现出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也正是因为如此它的作品才虽平淡质朴却诗意盎然。陶诗文共一百四十几篇,引用列子、庄子典
9、故多达七十次之多,不能不说对老庄思想接受甚深。陶渊明崇尚老庄的自然美学观,同时又是生活劳动在田园之中,很自然地,田园生活便成了他的审美对象化,也因此成就了中国田园诗歌的辉煌。陶渊明以自然为美,以真为美的诗美思想,闪耀在诗情上,便是照亮了人物个性,使读者强烈感受到诗人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内容上,则是把田园生活引进 了诗坛,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渗透在艺术上,则是产生了真朴淡远的艺术境界和冲淡自然的美学风格。这就是伟大诗人的陶渊明,千百年来,他的品格,他的诗歌,他的田园,连同他的那份悠然,一并成为后世诗人与读者崇拜和研究的对象,就足以说明他美学思想的无尽生命力。艺术特色
10、语言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如农家口语,但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却生动鲜明。苏轼云:“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如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则疲精力,至死不悟。”体现了一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的巧妙构思。15手法他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语文 知识点 明文 学成 人物 评价 高中语文 基础知识 总结 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775757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