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扬州梅岭中学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3届扬州梅岭中学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扬州梅岭中学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函数中,当x0时,y值随x值增大而减小的是()Ayx2Byx1CD2二次函数y=ax+bx+c(a,b,c为常数)中的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表所示:x-1013y 33下列结论:(1)a
2、bc0(2)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3)16a+4b+c0(4)x=3是方程ax+(b-1)x+c=0的一个根;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4个B3个C2个D1个3如图,在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交BC于点E若BF=8,AB=5,则AE的长为( )A5B6C8D124如图,已知在RtABC中,ABC=90,点D是BC边的中点,分别以B、C为圆心,大于线段BC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圆弧,两弧在直线BC上方的交点为P,直线PD交AC于点E,连接BE,则下列结论:EDBC;A=EBA;EB平分AED;ED=AB中,一定正确的是( )ABCD5在体育课上,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
3、行了5次跳远测试,经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若要比较这两名同学的成绩哪一个更为稳定,通常需要比较他们成绩的( )A众数B平均数C中位数D方差6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那么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ABCD7已知矩形ABCD中,AB3,BC4,E为BC的中点,以点B为圆心,BA的长为半径画圆,交BC于点F,再以点C为圆心,CE的长为半径画圆,交CD于点G,则S1-S2()A6BC12D128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900,那么从一点引对角线的条数是()A3B4C5D69如图,BCDE,若A=35,E=60,则C等于()A60B35C25D2010若点A(a,b),B(,c)都在反比
4、例函数y的图象上,且1c0,则一次函数y(bc)x+ac的大致图象是()ABCD11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只有5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 )ABCD1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个数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若点(5,5)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一点,则k=25;方程2x1=3x2的解,可看作直线y=2x1与直线y=3x2交点的横坐标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的绝对值是_14我国经典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道名题,就是“引葭赴岸”问题,(如图)题目是:“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
5、几何?”题意是:有一正方形池塘,边长为一丈,有棵芦苇长在它的正中央,高出水面部分有一尺长,把芦苇拉向岸边,恰好碰到岸沿,问水深和芦苇长各是多少?(小知识:1丈=10尺)如果设水深为x尺,则芦苇长用含x的代数式可表示为 尺,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15如图,点O(0,0),B(0,1)是正方形OBB1C的两个顶点,以对角线OB1为一边作正方形OB1B2C1,再以正方形OB1B2C1的对角线OB2为一边作正方形OB2B3C2,依次下去则点B6的坐标_16已知函数y=-1,给出一下结论: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此函数的图形与x轴的交点为(1,0)当x0时,y的值随x的增大而越来越接近-1当x时,y的取值范围
6、是y1以上结论正确的是_(填序号)17计算(+1)(-1)的结果为_18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BC边上一点,以E为圆心,EC为半径的半圆与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弧外切,则sinEAB的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D是O的直径,BC的延长线于过点A的直线相交于点E,且B=EAC(1)求证:AE是O的切线;(2)过点C作CGAD,垂足为F,与AB交于点G,若AGAB=36,tanB=,求DF的值20(6分)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将ABC向
7、右平移6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观察A1B1C1和A2B2C2,它们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若是,请在图上画出这条对称轴21(6分)计算:22(8分)如图,BAC的平分线交ABC的外接圆于点D,交BC于点F,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1)求证:DEDB:(2)若BAC90,BD4,求ABC外接圆的半径;(3)若BD6,DF4,求AD的长23(8分)我们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高等于这条边,那么这个三角形叫做“等高底”三角形,这条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等底”(1)概念理解:如图1,在ABC中,AC6,BC3,ACB30,试判断ABC是否是”等高底”三
8、角形,请说明理由(1)问题探究:如图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BC是”等底”,作ABC关于BC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得到ABC,连结AA交直线BC于点D若点B是AAC的重心,求的值(3)应用拓展:如图3,已知l1l1,l1与l1之间的距离为1“等高底”ABC的“等底”BC在直线l1上,点A在直线l1上,有一边的长是BC的倍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AC所在直线交l1于点D求CD的值24(10分)抛物线y=ax2+bx+3(a0)经过点A(1,0),B(,0),且与y轴相交于点C(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ACB的度数;(3)点D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是否存在点D,使得
9、tanDCB=tanACO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5(10分)某校计划购买篮球、排球共20个购买2个篮球,3个排球,共需花费190元;购买3个篮球的费用与购买5个排球的费用相同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若购买篮球不少于8个,所需费用总额不超过800元请你求出满足要求的所有购买方案,并直接写出其中最省钱的购买方案26(12分)为了解中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的情况,某地区教育部门随机调查了若干名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制作统计图和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中学生人数为_,图中m的值是_;(2)求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
10、数;(3)根据统计数据,估计该地区250000名中学生中,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大于等于1.5h的人数27(12分)如图,在ABC中,BC40,点D、点E分别从点B、点C同时出发,在线段BC上作等速运动,到达C点、B点后运动停止求证:ABEACD;若ABBE,求DAE的度数;拓展:若ABD的外心在其内部时,求BD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A、yx2,对称轴x=0,当图象在对称轴右侧,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而在对称轴左侧,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错误B、k0,y随x增大而增大,故此
11、选项错误C、B、k0,y随x增大而增大,故此选项错误D、y=(x0),反比例函数,k0,故在第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正确2、B【解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x+3,即可判定正确;(2)求得对称轴,即可判定此结论错误;(3)由当x=4和x=-1时对应的函数值相同,即可判定结论正确;(4)当x=3时,二次函数y=ax2+bx+c=3,即可判定正确【详解】(1)x=-1时y=-,x=0时,y=3,x=1时,y=,解得abc0,故正确;(2)y=-x2+x+3,对称轴为直线x=-=,所以,当x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错误;(3)对称轴为直线x=,当x
12、=4和x=-1时对应的函数值相同,16a+4b+c0,故正确;(4)当x=3时,二次函数y=ax2+bx+c=3,x=3是方程ax2+(b-1)x+c=0的一个根,故正确;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1)(3)(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二次函数与不等式,根据表中数据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试题分析:由基本作图得到AB=AF,AG平分BAD,故可得出四边形ABEF是菱形,由菱形的性质可知AEBF,故可得出OB=4,再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OA=3,进而得出AE=2AO=1故选B考点:1、作图基本作图,2、平
13、行四边形的性质,3、勾股定理,4、平行线的性质4、B【解析】解:根据作图过程,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判断:根据作图过程可知:PB=CP,D为BC的中点,PD垂直平分BC,EDBC正确.ABC=90,PDAB.E为AC的中点,EC=EA,EB=EC.A=EBA正确;EB平分AED错误;ED=AB正确.正确的有.故选B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5、D【解析】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详解】由于方差能反映数据的稳定性,需要比较这两名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方差故选D6、
14、D【解析】根据数据的变化和其平均数及方差的变化规律求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即可【详解】解: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数据3x1-2,3x2-2,3x3-2,3x4-2,3x5-2的平均数是32-2=4;数据x1,x2,x3,x4,x5的方差为,数据3x1,3x2,3x3,3x4,3x5的方差是32=3,数据3x1-2,3x2-2,3x3-2,3x4-2,3x5-2的方差是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知识,说明了当数据都加上一个数(或减去一个数)时,平均数也加或减这个数,方差不变,即数据的波动情况不变;当数据都乘以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时,平均数也乘以或除以这个数,方差
15、变为这个数的平方倍.7、D【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到CE=2,然后根据S1S2 =S矩形ABCD-S扇形ABF-S扇形GCE,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BC4,E为BC的中点,CE2,S1S234 ,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扇形面积的计算,矩形的性质及面积的计算.8、B【解析】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就得到关于边数的方程,从而求出边数,再求从一点引对角线的条数.【详解】设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900,解得:n=1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七边形所以,从一点引对角线的条数是:1-3=4.故选B【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多边形的内角和.解题关键点:熟记
16、多边形内角和公式.9、C【解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BE=E=60,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C的度数即可【详解】BCDE,CBE=E=60,A=35,C+A=CBE,C=CBEC=6035=2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将,代入,得,然后分析与的正负,即可得到的大致图象.【详解】将,代入,得,即,即与异号又,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得出与的正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A【解析】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得到得x20和x3-2a,由于不等式组只有5个整数解,则不等
17、式组的解集为3-2ax20,且整数解为15、16、17、18、19,得到143-2a15,然后再解关于a的不等式组即可【详解】解得x20解得x3-2a,不等式组只有5个整数解,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2ax20,143-2a15,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不等式143-2a15是解此题的关键12、C【解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垂径定理、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是真命题;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是假命题;若点(5,-5)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一点,则k=-25,是真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扬州 中学 中考 数学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