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中学中考五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中学中考五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定义:一个自然数,右边的数字总比左边的数字小,我们称之为“下滑数”(如:32,641,8531等)现从两位数中任取一个,恰好是“下滑数”的概率为( )ABCD2如图是由三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BCD3如图,AB与O相切于点B,OA=2,OAB=30,弦BCOA,则劣弧的长是()ABCD4不等式5+2x 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CD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3a2=a6B(2a)3=6a3C(ab)2=a2b2D3a2a2=2a26如图,OP平分AOB,PCOA于C,点D是OB上的动点,若PC6
3、cm,则PD的长可以是()A7cmB4cmC5cmD3cm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3D8某篮球运动员在连续7场比赛中的得分(单位:分)依次为20,18,23,17,20,20,1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A18分,17分 B20分,17分 C20分,19分 D20分,20分9方程x23x0的根是( )Ax0Bx3C,D,10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如图,将直线yx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直线l,l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相交于点A,与x轴相交于点B,则OA2OB2
4、的值为_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的面积为12,点B在y轴上,点C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_.13如图,在ABC中,C=120,AB=4cm,两等圆A与B外切,则图中两个扇形的面积之和(即阴影部分)为 cm2(结果保留).14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过点O作BD的垂线分别交AD,BC于E,F两点若AC=,AEO=120,则FC的长度为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2,0),B(0,2),O的半径为1,点C为O上一动点,过点B作BP直线AC,垂足为点P,则P点纵坐标的最大值为 cm16如图,点G是ABC的重心,CG的延长线交AB于D
5、,GA=5cm,GC=4cm,GB=3cm,将ADG绕点D旋转180得到BDE,ABC的面积=_cm1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8分)如图,AEFD,AE=FD,B、C在直线EF上,且BE=CF,(1)求证:ABEDCF;(2)试证明:以A、B、D、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8(8分)如图,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的坐标为(m,n)(m0,n0),E点在边BC上,F点在边OA上将矩形OABC沿EF折叠,点B正好与点O重合,双曲线过点E.(1) 若m8,n 4,直接写出E、F的坐标;(2) 若直线EF的解析式为,求k的值;(3) 若双曲线过EF的中点,直接
6、写出tanEFO的值.19(8分)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B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结合图形,直接写出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0(8分)某翻译团为成为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做准备,该翻译团一共有五名翻译,其中一名只会翻译西班牙语,三名只会翻译英语,还有一名两种语言都会翻译求从这五名翻译中随机挑选一名会翻译英语的概率;若从这五名翻译中随机挑选两名组成一组,请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该纽能够翻译上述两种语言的概率21(8分)如图,在O中,AB是直径,点C是圆上一点,点D是弧BC中点,过点D作O切线DF,连接AC并延长交DF于点E(1)求
7、证:AEEF;(2)若圆的半径为5,BD6 求AE的长度22(10分)如图,已知O中,AB为弦,直线PO交O于点M、N,POAB于C,过点B作直径BD,连接AD、BM、AP(1)求证:PMAD;(2)若BAP=2M,求证:PA是O的切线;(3)若AD=6,tanM=,求O的直径23(12分)如图,梯形ABCD中,ADBC,AEBC于E,ADC的平分线交AE于点O,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经过点B,交BC于另一点F(1)求证:CD与O相切;(2)若BF=24,OE=5,求tanABC的值24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交于,射线上,并且()求证:;()当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是菱形?
8、请回答并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解析】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全部情况的总数:根据题意得知这样的两位数共有90个;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从总数中找出符合条件的数共有45个;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详解:两位数共有90个,下滑数有10、21、20、32、31、30、43、42、41、40、54、53、52、51、50、65、64、63、62、61、60、76、75、74、73、72、71、70、87、86、85、84、83、82、81、80、98、97、96、95、94、93、92、91、90共有45个,概率为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概率的求
9、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2、C【解析】分析:细心观察图中几何体中正方体摆放的位置,根据左视图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判定则可详解:从左边看竖直叠放2个正方形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左视图是从物体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解答时学生易将三种视图混淆而错误的选其它选项3、B【解析】解:连接OB,OCAB为圆O的切线,ABO=90在RtABO中,OA=2,OAB=30,OB=1,AOB=60BCOA,OBC=AOB=60又OB=OC,BOC为等边三角形,BOC=60,则劣弧BC的弧长为=故选B点
10、睛: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弧长公式,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C【解析】先解不等式得到x-1,根据数轴表示数的方法得到解集在-1的左边【详解】5+1x1,移项得1x-4,系数化为1得x-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根据数轴表示数的方法把对应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通过画区间的方法表示出来,等号时用实心,不等时用空心5、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求解求解;根据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求解;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求解;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求解解:A、a3a2=a
11、3+2=a5,故A错误;B、(2a)3=8a3,故B错误;C、(ab)2=a22ab+b2,故C错误;D、3a2a2=2a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的性质,熟记性质与公式并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过点P作PDOB于D,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PCPD,再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即可【详解】解:作PDOB于D,OP平分AOB,PCOA,PDOA,PDPC6cm,则PD的最小值是6cm,故选A【点睛】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
12、加减法则,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2,选项A不正确;=2,选项B正确;3=2,选项C不正确;+=3,选项D不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8、D【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详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17、18、18、20、20、2
13、0、23,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0分、中位数为20分,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9、D【解析】先将方程左边提公因式x,解方程即可得答案【详解】x23x0,x(x3)0,x10,x2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有:配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是解题关键10、D【解析】根据轴对
14、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A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B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1【解析】解:平移后解析式是y=xb,代入y=得:xb=,即x2bx=5,y=xb与x轴交点B的坐标是(b,0),设A的坐标是(x,y),OA2OB2=x2+y2b2=x2+(xb)2b2
15、=2x22xb=2(x2xb)=25=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用到的知识点有:一次函数的平移规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坐标,利用了转化及方程的思想,其中利用平移的规律表示出y=x平移后的解析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6【解析】因为四边形OABC是菱形,所以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则点A和点C关于y轴对称,点C在反比例函数上,设点C的坐标为(x,),则点A的坐标为(x,),点B的坐标为(0,),因此AC=2x,OB=,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得:,解得13、.【解析】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两个扇形的面积,圆A,B的半径为2cm,则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可得阴影面积【详
16、解】(cm2).故答案为.考点:1、扇形的面积公式;2、两圆相外切的性质.14、1【解析】先根据矩形的性质,推理得到OF=CF,再根据RtBOF求得OF的长,即可得到CF的长【详解】解:EFBD,AEO=120,EDO=30,DEO=60,四边形ABCD是矩形,OBF=OCF=30,BFO=60,FOC=60-30=30,OF=CF,又RtBOF中,BO=BD=AC=,OF=tan30BO=1,CF=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运用,解题关键是掌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15、【解析】当AC与O相切于点C时,P点纵坐标的最大值,如图,直线AC交y轴于点D,连
17、结OC,作CHx轴于H,PMx轴于M,DNPM于N,AC为切线,OCAC,在AOC中,OA=2,OC=1,OAC=30,AOC=60,在RtAOD中,DAO=30,OD=OA=,在RtBDP中,BDP=ADO=60,DP=BD=(2-)=1-,在RtDPN中,PDN=30,PN=DP=-,而MN=OD=,PM=PN+MN=1-+=,即P点纵坐标的最大值为【点睛】本题是圆的综合题,先求出OD的长度,最后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出PN+MN的值16、18【解析】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根据中线的性质,SACD=SBCD;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明BGCE,从而得出BCD的高,可求BCD的面积【详
18、解】点G是ABC的重心, GB=3,EG=GC=4,BE=GA=5,即BGCE,CD为ABC的中线, 故答案为:18.【点睛】考查三角形重心的性质,中线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逆定理等,综合性比较强,对学生要求较高.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B=C,等量相减求出BE=CF,根据SAS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2)借助(1)中结论ABEDCF,可证出AE平行且等于DF,即可证出结论.证明:(1)如图,ABCD,B=CBF=CEBE=CF在ABE与DCF中,ABEDCF(SAS); (2)如图,连接AF、DE由(1)知,
19、ABEDCF,AE=DF,AEB=DFC,AEF=DFE,AEDF,以A、F、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8、(1)E(3,4)、F(5,0);(2);(3).【解析】(1) 连接OE,BF,根据题意可知:设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即解得:即可求出点E的坐标,同理求出点F的坐标.(2) 连接BF、OE,连接BO交EF于G由翻折可知:GOGB,BEOE,证明BGEOGF,证明四边形OEBF为菱形,令y0,则,解得 , 根据菱形的性质得OF=OE=BE=BF=令yn,则,解得 则CE=,在RtCOE中, 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点E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3) 设EB=EO=x,则CE=
20、mx,在RtCO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mx)2n2x2,解得,求出点E()、F(),根据中点公式得到EF的中点为(),将E()、()代入中,得,得m22n2 即可求出tanEFO.【详解】解:(1)如图:连接OE,BF,E(3,4)、F(5,0)(2) 连接BF、OE,连接BO交EF于G由翻折可知:GOGB,BEOE可证:BGEOGF(ASA)BEOF 四边形OEBF为菱形令y0,则,解得 ,OF=OE=BE=BF=令yn,则,解得 CE=在RtCOE中,解得 E()(3) 设EB=EO=x,则CE=mx,在RtCOE中,(mx)2n2x2,解得E()、F()EF的中点为()将E()、()代
21、入中,得,得m22n2 tanEFO【点睛】考查矩形的折叠与性质,勾股定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锐角三角函数等,综合性比较强,难度较大.19、(1);(2)或;【解析】(1)利用点A的坐标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把B(4,n)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n的值,于是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和A,B两点的坐标即可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详解】(1)过点,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点在上,一次函数过点,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由图可知,当或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
22、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0、(1);(2).【解析】(1)直接利用概率公式计算;(2)只会翻译西班牙语用A表示,三名只会翻译英语的用B表示,一名两种语言都会翻译用C表示,画树状图展示所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数,找出该组能够翻译上述两种语言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解:(1)从这五名翻译中随机挑选一名会翻译英语的概率;(2)只会翻译西班牙语用A表示,三名只会翻译英语的用B表示,一名两种语言都会翻译用C表示画树状图为:共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该组能够翻译上述两种语言的结果数为14,所以该纽能够翻译上述两种语言的概率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
23、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21、(1)详见解析;(2)AE6.1【解析】(1)连接OD,利用切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证明ODEA,即可证得结论;(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详解】(1)连接OD,EF是O的切线,ODEF,OD=OA,ODA=OAD,点D是弧BC中点,EAD=OAD,EAD=ODA,ODEA,AEEF;(2)AB是直径,ADB=90,圆的半径为5,BD=6 AB=10,BD=6,在RtADB中,EAD=DAB,AED=ADB=90,AEDADB,即,解得:AE=6.
24、1【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圆周角定理,关键是利用切线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进行解答22、(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1;【解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求出即可;(2)连接OA,求出OAP=BAP+OAB=BOC+OBC=90,根据切线的判定得出即可;(3)设BC=x,CM=2x,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求出NC=x,求出MN=2x+x=2.1x,OM=MN=1.21x,OC=0.71x,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得出0.71x=AD=3,求出x即可【详解】(1)BD是直径,DAB=90,POAB,DAB=MCB=90,PMAD;
25、(2)连接OA,OB=OM,M=OBM,BON=2M,BAP=2M,BON=BAP,POAB,ACO=90,AON+OAC=90,OA=OB,BON=AON,BAP=AON,BAP+OAC=90,OAP=90,OA是半径,PA是O的切线;(3)连接BN,则MBN=90tanM=,=,设BC=x,CM=2x,MN是O直径,NMAB,MBN=BCN=BCM=90,NBC=M=90BNC,MBCBNC,BC2=NCMC,NC=x,MN=2x+x=2.1x,OM=MN=1.21x,OC=2x1.21x=0.71x,O是BD的中点,C是AB的中点,AD=6,OC=0.71x=AD=3,解得:x=4,MO
26、=1.21x=1.214=1,O的半径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和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能灵活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有一定的难度23、(1)证明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过点O作OGDC,垂足为G先证明OAD=90,从而得到OAD=OGD=90,然后利用AAS可证明ADOGDO,则OA=OG=r,则DC是O的切线;(2)连接OF,依据垂径定理可知BE=EF=1,在RtOEF中,依据勾股定理可知求得OF=13,然后可得到AE的长,最后在RtABE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证明:过点O作OGDC,垂足为GADBC
27、,AEBC于E,OAADOAD=OGD=90在ADO和GDO中,ADOGDOOA=OGDC是O的切线(2)如图所示:连接OFOABC,BE=EF= BF=1在RtOEF中,OE=5,EF=1,OF=,AE=OA+OE=13+5=2tanAB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切线的判定、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本题的辅助线的作法是解题的关键24、(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1)求出EFAC,根据EFAC,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推出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2)求出CEAB,ACAB,推出 AC CE,根据菱形的判定推出即可.【详解】(1)证明:ACB90,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BDEACB90,EFAC,EFAC,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AFCE;(2)当B30时,四边形ACEF是菱形,证明:B30,ACB90,ACAB,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BDDC,DEAC,BEAE,ACB90,CEAB,CEAC,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CEF是菱形,即当B30时,四边形ACEF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