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南京市重点中学中考数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doc





《2023届南京市重点中学中考数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南京市重点中学中考数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若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A、点B(1,0),则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ab+c0;b24ac0;当y0时,1x3,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2已知:如图四边形OACB是菱形,OB在X轴的正半轴上,sinAOB=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图象经过点A,与BC交于点FSAOF=,则k=()A15B13C12D53五名女生的体重(单位:kg)分别为:37、40、38、42、42,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3、A2、40 B42、38 C40、42 D42、404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BCD5若点A(2,),B(-3,),C(-1,)三点在抛物线的图象上,则、的大小关系是()ABCD6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c3a,tanA的值为()ABCD37如图,ABCD,1=45,3=80,则2的度数为()A30B35C40D458如图,在O中,AE是直径,半径OC垂直于弦AB于D,连接BE,若AB=2,CD=1,则BE的长是A5B6C7D89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则的取值范围为( )ABCD10不等式2x1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11实数a在数轴上的
4、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后为()A7B7C2a15D无法确定12下列所给的汽车标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4的平方根是 14计算:21+=_15已知且,则=_16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有方程组问题“五只雀,六只燕,共重1斤(等于16两),雀重燕轻互换其中一只,恰好一样重”设每只雀、燕的重量各为x两,y两,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为_17如图,小明在A时测得某树的影长为3米,B时又测得该树的影长为12米,若两次日照的光线互相垂直,则树的高度为_米.18若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三、解答题:
5、(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某单位为了扩大经营,分四次向社会进行招工测试,测试后对成绩合格人数与不合格人数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1)测试不合格人数的中位数是 (2)第二次测试合格人数为50人,到第四次测试合格人数为每次测试不合格人数平均数的2倍少18人,若这两次测试的平均增长率相同,求平均增长率;(3)在(2)的条件下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20(6分)如图,已知点C是AOB的边OB上的一点,求作P,使它经过O、C两点,且圆心在AOB的平分线上21(6分)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坐标原点,长方形 OACB
6、的顶点 A、B 分别在 x 轴与 y 轴上,已知 OA=6,OB=1点 D 为 y 轴上一点,其坐标为(0,2), 点 P 从点 A 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 ACCB 的方向运动,当点 P 与点 B 重合 时停止运动,运动时间为 t 秒(1)当点 P 经过点 C 时,求直线 DP 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把长方形沿着 OP 折叠,点 B 的对应点 B恰好落在 AC 边上,求点 P 的坐标(3)点 P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使BD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 P 的坐标;若 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8分)矩形ABCD中,DE平分ADC交BC边于点E,P为DE上的一点(PEPD)
7、,PMPD,PM交AD边于点M(1)若点F是边CD上一点,满足PFPN,且点N位于AD边上,如图1所示求证:PN=PF;DF+DN=DP;(2)如图2所示,当点F在CD边的延长线上时,仍然满足PFPN,此时点N位于DA边的延长线上,如图2所示;试问DF,DN,DP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3(8分)如图,在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点O在AB上,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点D,分别交AC、AB于点E. F试判断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若BD=2,BF=2,求O的半径24(10分)如图所示,内接于圆O,于D;(1)如图1,当AB为直径,求证:;(2
8、)如图2,当AB为非直径的弦,连接OB,则(1)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不成立说明由;(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作于E,交CD于点F,连接ED,且,若,求CF的长度25(10分)已知抛物线yax2+(3b+1)x+b3(a0),若存在实数m,使得点P(m,m)在该抛物线上,我们称点P(m,m)是这个抛物线上的一个“和谐点”(1)当a2,b1时,求该抛物线的“和谐点”;(2)若对于任意实数b,抛物线上恒有两个不同的“和谐点”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若点A,B关于直线yx(+1)对称,求实数b的最小值26(12分)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过点O作弦AD的垂线交半圆O于点E,交AC于
9、点C,使BEDC(1)判断直线AC与圆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AC8,cosBED,求AD的长27(12分)(1)如图1,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CD,AD上,AEBF于点G,求证:AE=BF;(2)如图2,矩形ABCD中,AB=2,BC=3,点E,F分别在边CD,AD上,AEBF于点M,探究AE与B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在(2)的基础上,若AB=m,BC=n,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AE与BF的数量关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
10、象的开口方向以及图象与x轴的交点,进而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且开口向下,x=1时,y=a+b+c,即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故正确;当x=1时,ab+c=0,故错误;图象与x轴有2个交点,故b24ac0,故错误;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与x轴交于点A、点B(1,0),A(3,0),故当y0时,1x3,故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最值等知识,正确得出A点坐标是解题关键2、A【解析】过点A作AMx轴于点M,设OA=a,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找出点A的坐标,再根据四边形OACB是菱形、点F在边BC上,即可得出SAO
11、F=S菱形OBCA,结合菱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a的值,进而依据点A的坐标得到k的值【详解】过点A作AMx轴于点M,如图所示设OA=a=OB,则,在RtOAM中,AMO=90,OA=a,sinAOB=,AM=OAsinAOB=a,OM=a,点A的坐标为(a,a)四边形OACB是菱形,SAOF=,OBAM=,即aa=39,解得a=,而a0,a=,即A(,6),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k=6=1故选A【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利用SAOF=S菱形OBCA3、D【解析】【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进行求解即可得.【详
12、解】这组数据中42出现了两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2,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为:37,38,40,42,42,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4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位于最中间的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4、C【解析】检查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就不是【详解】A.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A不符合题意,B.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B不符合题意,C.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C符合
13、题意,D.被开方数含分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5、C【解析】首先求出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x=2,且由a=10,可知其开口向上,然后由A(2,)中x=2,知最小,再由B(-3,),C(-1,)都在对称轴的左侧,而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得增大而减小,所以总结可得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1)找到二次函数的对称轴;(2)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6、B【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即可解答.【详解】解:已知在RtABC中C=90,A、B、C的对
14、边分别为a、b、c,c=3a,设a=x,则c=3x,b=2x.即tanA=.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熟悉掌握是解题关键.7、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答即可详解:如图,ABCD,1=45,4=1=45,3=80,2=3-4=80-45=35,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答8、B【解析】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D,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出半径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半径OC垂直于弦AB,AD=DB= AB= 在RtAOD中,OA2=(OC-CD)2+AD2,即OA2=(OA-1)2+( )2,
15、解得,OA=4OD=OC-CD=3,AO=OE,AD=DB,BE=2OD=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掌握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关于k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详解】解:解不等式组,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k12,解得k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已知得出关于k的不等式,难度适中10、D【解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详解】移项得,2x1+1,合并同类项得,2x2,x的系数化为1得,x1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解
16、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1、C【解析】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出a4与a11的正负,原式利用二次根式性质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5a10,a40,a110,则原式|a4|a11|a4+a112a15,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以及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2、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B点睛:本题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南京市 重点中学 中考 数学 最后 冲刺 浓缩 精华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