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1. 下列物质是某食品配料中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 淀粉B. 食盐C. 食用油D. 白砂糖2. 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 变大 不变B. 变大变小C. 不变变大D. 不变不变3. 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该化合物可能是A. NaOHB. C. D. 4. 科学研究以实验为基础,正确的操作是确保实验安全与结果可靠的前提。下列实验
2、操作错误的是A. 加热前先通氢气B. 高倍镜下调焦C. 叶片脱色D. 温度计读数5. 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的是A. B. C. D. 6. 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进行物质的鉴别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标为A和鉴别试剂有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某同学选用无色酚酞试液进行鉴别,发现A溶液不变色,由此可确定A是_溶液。他还可以选择上述试剂中的_进行鉴别。7.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在锂电池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吉野彰等三位科学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图甲是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可知锂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_。图乙表示锂原子转变为锂离子的过程,锂离子符号可表示为_。8. 装置的选择与检查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若观察到_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以下是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其中能用该装置制取的有_。选填字母A.氢气:B.氧气:C.二氧化碳:9. 科学兴趣小组采用不同方案对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进行了研究。甲同学:将镁带和铜丝分别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现象。乙同学:把铁制容器和铝制容器放在同一潮湿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容器表面的锈蚀情况。实验后,同学们进行汇
4、报和评价交流。甲同学根据_的实验现象,得出金属镁的活动性比铜强。乙同学观察到铁制容器表面有明显的锈蚀现象,而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据此他得出铁的活动性比铝强的结论。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方案设计不合理,他们的理由是: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是因为_导致容器中的铝无法与氧气接触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此方法比较铁与铝的活动性强弱。10. ,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实验步骤】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如
5、图甲所示;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井计算出AB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次数123【得出结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用百分数表示【思考讨论】实验步骤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_。实验步骤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_。11. 随着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对充电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最近,某品牌氮化镓充电设备以体积小、功率大深受消费者喜爱。氮化镓是充电设备
6、中的核心材料。查阅资料得知: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与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由此可知,氮化镓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_。氮化镓的制取可通过镓与氨气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来实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2. “84消毒液”是一种常用含氯消毒用品,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比,并规范使用,以防引发危险。“84消毒液”中的有效氯来自次氯酸钠,计算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现需要5L有效氯浓度为的稀溶液,选用有效氯浓度为的某品牌“84消毒液”进行配制,需加水多少升?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因为“84酒毒液”里的次氯酸钠与洁厕灵里的
7、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氯气对人体有害,不同浓度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表所示。浓度对人体的影响3000可立即麻痹呼吸中枢,导致瞬间死亡极为危险,会引起急性肺水肿及肺炎在1小时内便可致人严重中毒通过计算分析,在10米密闭空间里,若将克次氯酸钠与盐酸完全反应,产生的氯气会对人体造成怎样的影响?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淀粉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错; B、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故B正确; C、食用油中含有油脂,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C错; D、白砂糖中含有蔗糖,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D错。 故选:B。有机物是指
8、含有碳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除外。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有机物的特点和判断方法。2.【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可知,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由于溶解度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该兴趣小组实验过程中没有改变温度,故溶解度不会发生改变。 故选:D。分析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该题考查的是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考查较为简单,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3.【答案】A【解析】解:由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图可知,该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1。 A、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个数比为1:1,故选项正确。 B、中铝离子和硝酸根离
9、子的个数比为1:3,故选项错误。 C、中钙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2,故选项错误。 D、中铝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个数比为2:1,故选项错误。 故选:A。根据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图可知,该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1,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1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解:A、加热前先通氢气正确,防止氢气不纯而发生爆炸,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高倍镜下调焦正确,确保实验更准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叶片脱色后叶片会变成黄白色,酒精应该变成绿色,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温度计读数正确,温度计的
10、下端在烧杯中,平视读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A、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B、高倍镜下调焦正确; C、叶片脱色后叶片会变成黄白色,酒精变成绿色; D、温度计读数正确。本考点考查了氢气的性质、高倍镜下调焦、物质的脱色、温度计的读数等,要加强理解,综合掌握。5.【答案】C【解析】解:A、为酸碱反应,氢氧化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可以制得氯化锌,A不符合题意; B、酸与金属反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氢,所以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可以制得氯化锌,B不符合题意; C、碱与盐的反应,碱为氢氧化锌,本身不易溶于,不能与盐反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锌,因此C符合题意; D、盐与金属反
11、应,锌金属活动性强于铜,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可以制得氯化锌,D不符合题意; 故选:C。根据金属、酸、碱与盐的性质,选择合适试剂,观察是够能够制取氯化锌。主要考察锌的金属活动性,以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此题综合性较强,解答时需要认真思考。6.【答案】氯化钠 稀盐酸【解析】解: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显中性、碱性,某同学选用无色酚酞试液进行鉴别,遇酚酞溶液分别显中性、碱性,发现A溶液不变色,则A是氯化钠溶液,B是碳酸钠溶液。稀盐酸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分别生成氯
12、化银、碳酸银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答案为:氯化钠溶液;稀盐酸。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7.【答案】3 【解析】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表示原子序数为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锂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由图乙表示锂原子转变为锂离子的过程,锂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故答案为: ;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
13、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解答。 由图乙表示锂原子转变为锂离子的过程,锂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锂离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答案】稳定后长颈漏斗的液面不下降 AC【解析】解: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水,当水浸没其下端管口时,然后再加入少量的水,若观察到稳定后长颈漏斗的液面不下降,则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中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氢气、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能用该装置制取。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不能用该装置制取。 故答案为: 稳定后
14、长颈漏斗的液面不下降;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根据图中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答案】镁带燃烧而铜丝不能燃烧 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保护膜【解析】解:甲同学根据镁带燃烧而铜丝不能燃烧的实验现象,得出金属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填:镁带燃烧而铜丝不能燃烧。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方案设计不合理,他们的理由是: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
15、,是因为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保护膜,导致容器中的铝无法与氧气接触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此方法比较铁与铝的活动性强弱。故填: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保护膜。镁比铜活泼,加热时镁能够燃烧,铜不能燃烧;铝比铁活泼,通常情况下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0.【答案】 增大接触面积,使氧气被脱氧剂粉末充分吸收 粉末分布不紧密会使空气混入粉末缝隙内,造成初始气体体积变小,当实验结束时,粉末紧密分布,使吸收气体的体积变大,导致最终测试结果偏大【解析】解:【得出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计算三次平均值,
16、即可求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氧气含量;故答案为:。【思考讨论】粉末平铺后,增加了粉末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利用脱氧剂与氧气充分接触,保证反应充分进行,使测试结果更为准确;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积,使氧气被脱氧剂粉末充分吸收。粉末不够紧密,造成内部存在间隙,使得初始气体体积变小,而当吸收氧气完成后,粉末紧密分布,造成吸收气体体积增大的现象,所以导致测试结果偏大;故答案为:粉末分布不紧密会使空气混入粉末缝隙内,造成初始气体体积变小,当实验结束时,粉末紧密分布,使吸收气体的体积变大,导致最终测试结果偏大。【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此题;【思考讨论】根据反应物接触面积分析回答此题;根据分布存在间隔分析回
17、答此题。根据已有知识,在情景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地大胆迁移,是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11.【答案】 【解析】解:氮化镓是充电设备中的核心材料。查阅资料得知: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与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因此N的化合价是价。由此可知,氮化镓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故答案为:;镓与氨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氮化镓和氢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求元素的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配平。本考点考查了化合价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2.【答案】解: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设需要该原液的体积为V,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解得:,水的体积为,答:需加水。设次氯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氯气的质量为x, 71 x,解得:,氯气浓度:,查表可知,氯气浓度在之间,所以此时极为危险,会引起急性肺水肿及肺炎。【解析】根据化学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解答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是化学的基本计算,应加强计算,提高计算的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