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教案.pdf
《《蝙蝠和雷达》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蝙蝠和雷达》教案.pdf(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蝙蝠和雷达教案蝙蝠和雷达教案蝙蝠和雷达教案蝙蝠和雷达教案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与小组合作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难点是:弄清蝙蝠探路和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联系。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课件2、组织学生从百科全书、词典辞海、互联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蝙蝠、雷达的信息资料。课时安排:1
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设疑激趣一、情境导入,设疑激趣1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原来是一架飞机在夜航。(课件出示朗读,学生闭着眼睛听。)同学们,在漆黑的夜晚,飞机为什么能安全飞行呢?要弄清这个问题,请继续往下看:(屏幕出示蝙蝠)认识它吗?蝙蝠(齐读正音)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
3、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揭示课题:蝙蝠与雷达(齐读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初读的感受。并说说初读的感受。1、同学们真会思考,这是读书的好方法,下面就带着你们的问题默读课文,在默读课文的时候带着笔在课文中画一画写一写试着在课文中找到答案。2、读后汇报,指名同学说说读后知道些什么,开始指名中下一的学生回答,课文的大概内容指名较好的同学回答。只要是学生的真实感受就给予肯定和鼓励。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课文内容。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课文内容。1、今天我们就当一回科学家,找出
4、课文中蝙蝠与雷达有关系的一句话(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让学生读并提问题。过度:是啊科学也是一样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但实验一做就不可能一定会成功,找出科学家辛苦工作的一句话。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句话并说说理由。体会科学家的发明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仔细品味反复和终于。2、哪些句子是描写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读读并说说理由,用即使也仿照着说说话。有新问题吗?(蝙蝠靠什么在夜间飞行的?)3、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这张实验表。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蒙上眼睛铃铛不响不靠眼睛第二次塞上耳朵铃铛响要靠耳朵第三次封住嘴铃铛响个不停要靠
5、嘴4、研究结果表明蝙蝠夜间飞行不用眼睛,是用耳朵和嘴巴配合起来探路的。有新问题吗?(怎样配合探路的?)接着再找找并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指名同学起来说并说说是从哪些句子中发现的?学生说教师板书。教师出示课件让同学上台解说。5、受到蝙蝠夜间飞行的启示把雷达应用到飞机上,读读相关的段落。模仿老师的课件在课文的图上画一画边画边说。让同学演示演示,教师板书。教师出示课件让同学上台来解说解说。飞机就能在夜空安全驾驶了。6、观察板书说说发现了什么?说说蝙蝠和雷达的联系。再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它们的科学联系及其依据。所以课题用和联系起来。四、巩固课文,齐读课文。又从课文中有哪些新体会。四、巩固课文,齐读
6、课文。又从课文中有哪些新体会。五、总结:五、总结: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将来为人类造福。六、扩展练习:六、扩展练习:课后阅读有关发明创造的书籍,把收集到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帖在教室后边的墙上作为墙报一起分享。七、板书:七、板书:11 蝙蝠和雷达嘴超声波无线电波天线蝙蝠障碍物雷达耳朵超声波无线电波荧光屏蝙蝠和雷达教案蝙蝠和雷达教案 2 2知识点:知识点:字词学习:字:塞(si)、荧(yng)词:飞蛾()、铃铛(dng)、揭(ji)、障碍重点句子:(i)1、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
7、夜航。2、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3、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4、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5、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
8、,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蝙蝠和雷达教案蝙蝠和雷达教案 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应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明白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
9、间的联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积累运用语言,对照图,组织语言,说清楚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课件一个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1今天早上,我们预习了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大家都知道,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课文为什么把它联系在一起了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课本解决问题。2首先,我们课前放松一下,走进字词林。猜一猜:(幻灯片 1)三人()三木()三口()十五天().看我们今天的生字林(幻灯片 2),你也能说出几个趣味题来让大家猜猜你说的是其中的哪个字吗?在识记过程中,你觉
10、得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如蝙蝠的蝙是第一声不要读成第三声)荧字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下面让我们走进词语林:开小火车形式领读;说一说你已经理解的生字词语的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字词语认读得差不多了,那么同学们课文读通顺了吗?分小组读。比一比哪个小组同学读得最认真,最整齐。并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并试着分段2、课文读完了,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工作做得不错,希望再接再厉,在以后的预习工作中更上一层楼。3、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1、2 自然段)第二部分:科学家们做了三次实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
11、起来探路的。(3)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三、研读重点段落1、既然课文题目是蝙蝠和雷达,那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是哪一部分?(第二部分)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拿出笔画出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并想想说明了什么问题?(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并用“即使.也.”造句3、针对“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这一情况,作者发出了怎样的疑问。齐读,点名读,读出疑问语气。4、真的是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吗?不是。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小组合作,默读 4、自然段,并完成下面的表格。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12、铃铛一个也响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铃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铃铛象个不停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互看图表,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迷的?师小结: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一说你从句子里体会到什么?(感悟“经过反复、终于)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呢?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课我们再来阅读探究这些问题。作业布置:1、写一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一、读课文,复习巩固1、听写词语2、仿照写句子。(即使.也,终于)3、读课文,说说_主要写内容。4、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
13、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二、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1、默读 7、8 自然段,思考上述问题。2、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嘴巴天线超声波无线电波障碍物障碍物反射反射耳朵荧光屏3、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飞机上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三、小结全文,延伸拓展默读全文,说说你从_中受到什么启示?阅读文后”资料袋“,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阅读与探究兴趣。四、作业布置完成作业本中练习。课后反思:本堂课利用板书,突破重难点。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
14、理之间的联系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采用了简单示意图,直观地显现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然后指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画出雷达的工作示意图,再借助这两份示意图,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化难为易。在学习科学家三次实验的经过,填写表格这一学习环节没有处理好,因为这一部分内容简单,而花时太多,挤占了后面仿写的时间。学生在复述这部分内容时,没有很好地运用到课文中的语言,只是用自己的话来组织语言,没有达到目的复述课文的真正用品。复述完后,如能带领学生再回到课文中读一读,回味课文语言,感情课文语言,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的缜密,我相信效果会更好。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尽管学生进行了大
15、量的说的训练,但思考和问题过于浅显,对学生的思维素质没有很大的促进和影响,生成性的东西较少,读的训练还显得较为薄弱。蝙蝠和雷达教案蝙蝠和雷达教案 4 4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2、练习给课文分段。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4、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弄清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教具准备:教具准备:自制软件、鹏博士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蝙蝠是什么?你见过吗?你见过雷达吗?简介蝙蝠、雷达。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二、按要求读课文。1、提出要求:认
16、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教师巡视。三、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一)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三、四、五、六)1、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2、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3、这三次试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4、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三次试验为什么能证明这一点?5、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二)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的?(二、七)1
17、、指名读第七自然段。2、为什么说给飞机装上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如果把课文分成三段,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第二课时一、练习朗读全文。二、联系全文,说说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先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说,再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我们要学习科学家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三、练习造句。1、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 4 题。2、读读句子。3、口头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4、书面造句。四、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3 遍。板书设计:板书设计:7 蝙蝠和雷达课后小记:课后小记:蝙蝠和雷达
18、教案蝙蝠和雷达教案 5 5蝙蝠和雷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第十八课。这是一篇讲述科学常识的课文,主要讲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证明蝙蝠夜间是靠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从平时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到学生对这类科普性_较感兴趣,但理解时不够深刻,有些学生的热情也慢慢冷却。如何激情,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我的方法是借助多媒体创设各种情境;如“野人与现代人的较量”、“小神龙俱乐部”等来激发学生兴趣。采用蝙蝠与雷达探路的动画来简化学生理解上的难题,使他们有兴趣,并能学好这篇课文。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帮助学生认识、掌握本课的
19、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读懂课文。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飞机夜航与蝙蝠飞行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演试蝙蝠探路和雷达导航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进度:教学进度:第 2 课时课时安排:课时安排:理解词句,突破重点,了解飞机夜航与蝙蝠飞行之间的联系。以及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了解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一些事物。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一、复习检查蝙蝠和雷达一课主要讲了什么?(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夜航的安全。)过
20、渡语:蝙蝠在晚上无论怎么飞,都不会撞上其他东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做了无数次试验,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 4-5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完成下面填空。(电脑出示表格)试验次数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探路工具第一次 蒙住眼睛 铃铛一个也没响 不是眼睛第二次 塞上耳朵 铃铛响个不停 跟耳朵有关第三次 封住嘴 铃铛响个不停 跟嘴有关二、教学第二、教学第 4 4、5 5 自然段自然段1、学生带问题自学,小组讨论完成填空。2、指名学生口述,完成板书。(全班交流)3、齐读这两自然段,再次感受三次实验过程。4、立即播放科学家三次试验的录像,加深巩固。过渡语:那么经过这几次试验的
21、结果,科学家得出了一个结论。谁能把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电脑立既显示另外一句去掉“配合起来”的句子进行比较。a、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b、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提问:这两句哪句好?为什么?(用“如果就”或“因为所以”等句式说一说)5、同桌讨论回答,教师指导。(蝙蝠探路时靠的是嘴和耳朵两种器官一起发生作用。)过渡语:那么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 6 自然段把自己的理解用直观示意图画出来。三、教学第三、教学第 6 6 自然段。自然段。
22、a、学生边读边画,教师巡回指导。b、学生交流画图情况,师生评议。c、创设情境进行说话训练。(野人与现代人之较量,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品质。)d、动画演示蝙蝠探路的情景,巩固理解。(电脑演示动画)(过渡语:原来是这样啊!蝙蝠可真聪明!科学家又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用在飞机上的呢?请同学们运用“找、读、填、说”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 7 自然段。)四、教学第四、教学第 7 7 自然段。自然段。1、带问题读第 7 自然段,找出描写雷达探路的句子读一读。2、电脑出示填空3、学生交流,说说雷达是怎样在夜间为飞机导航的。完成填空(电脑立既演示动画,加深理解)4、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蝙蝠探路与雷达导航的异同
23、,然后完成填空。5、电脑出示填空: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五、扩展练习。五、扩展练习。过渡语: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你们通过自己的阅读,还了解哪些创造发明也是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电脑创设情境(“小神龙”俱乐部)1、学生介绍,教师、学生随堂确定。2、学生回答,电脑设定四个常见的。让学生以战胜电脑为目标进行思考,达到预定目标。六、总结六、总结同学们,大家在学习语文时要做到课内外相结合,要多读书多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有用的社会栋梁。蝙蝠和雷达教案蝙蝠和雷达教案 6 6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24、。从教材的内容看,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弄清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得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重点是理解科学家做实验的初衷及经过。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减缓学生掌握_科学知识的坡度,我运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使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一个生动具体、新颖活泼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形可见,有话可说,从而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设计如下:一、电教引路,巧设疑问,激发兴趣一、电教引路,巧设疑问,激发兴趣这一环节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的视线聚集于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在开始揭示课题时,教者采用一
25、张幻灯片,灯片上画有蝙蝠和飞机,并设计如下一个问题:图片上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现代的交通工具,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二、切入重点,多元组合,明白关系二、切入重点,多元组合,明白关系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我采用“切入重点,辐射两头”的方法,边讲解课文边利用抽动片、复台片演示蝙蝠是怎样利用用超声波探路的,为此重点设计了两项练习:第一,用自己的话说说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实验的;第二,说清楚蝙蝠的耳朵和嘴巴是如何配合探路飞行的。关于第一项练习,具体操作如下:1要求轻声读课文第45 节,一边读一边思考: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蝙蝠和雷达 蝙蝠 雷达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