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pdf
《202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pdf(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20212021 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_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_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法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2、:一、初读,建构执著的主题(一)师生交流,揭题并质疑。(二)学生初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字音读准确。(三)检查学生初读情况。相机指导难写的生字。(四)学生默读课文,概括_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1.质疑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重要手段。文题中是_的题眼,对于理解_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引导学生抓住文题质疑有助于学生直奔_的重点。2.扎实进行初读,扫清读音障碍,引导学生在默读中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对_的概括能力。二、细读,洞察执著的内心(一)生自主学习课文,要求1.边读边划,找出文中体现青年人特别的句子,把它划下来;2.边读边写,写出对句子理解与感受。(二)反馈汇报,相机指导1.观察中感受一份专注重
3、点指导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并请其他同学补充。(2)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明白“呆呆地”与“静静地”的含义(3)关注“老是”,引出他长期观察的句子“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通过对句子中三个时间词的引读,让学生体会青年对鱼的喜欢是逐层深入的,进一步体会到神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设计意图:1.抓住“呆呆”与“静静”这两个神态描写的词语,让学生体会青年看鱼的认真。2.学生对青年的那份认真体会得并不深,只体会在一种“喜欢”的程度,通过学习课文内容
4、,让学生从“一整天、每个星期天、一年”中,逐层深入体会青年对鱼的痴迷与沉醉。2.品读中展现高超的画技重点指导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2)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理解“工笔细描”与“挥笔速写”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妙用及青年的画技高超。(3)学生想象青年在画画时的其他动作,从动作描写中体会其品质。(4)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进一步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运用体悟与内化,先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区别两种不同的技法,再让学生联系文
5、本进一步了解两种技法。更重要的是学生不仅从表面了解这两个动词的含义,而且体会出它的表达效果。3.读写中体会一种境界重点指导句子“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1)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当时人们议论的情境,把它写下来,注意运用神态、动作等的方法进行描写。(2)全班反馈交流,并在引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深入体会其画技高超。(3)品味“融”字,体会青年爱鱼到达深层次的境界。设计意图:1.双引号的作用是本单元“我的发现”中提出来,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其意思。教学中以“特别”为切入点,原因之一是青年在看鱼、画鱼、谈鱼中处处体现其特别之处;原因之二是以其作为切入点,随着对青年特别之处体
6、会的深入,“特别”中带双引号的意义也润物无声般地让学生理解了。2.读写结合是本环节的特点。基于_是通过侧面描写进一步烘托青年忘我投入,另外,体会_描写人物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因此,小练点就能体现出能力的迁移。三、提升,追寻执著的根源(一)结合青年所做的事,让学生谈谈懂得了什么。(二)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2.把描写聋哑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抄了下来设计意图:1.本环节在于让学生在体会青年人勤奋、专注的基础上,联系其活实际,畅谈自身的体会,内心青年的品质。2.作业的布置有助于积累人物描写的好词佳句,为单元习作做铺垫。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谈话交流,帮助学生回
7、顾上节课对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感悟。二、思考。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三、学习课文。从作者的角度理解课文,了解其情感的变化,体会他是如何进行观察的。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五、拓展阅读。进一步体会人物执著的追求以及描写人物的方法。20212021 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2 2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体会思想感情。3.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学习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体会_思想感情,能有感情的朗读课
8、文。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学习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树”中间的“又”第二笔变为了点,然后齐读课题。2.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什么疑问?(把有关“去年的树”的命运的问题确定为主要问题。)二、整体感知1.指名接读课文,其余注意倾听,看是否能朗读得正确流利。2.正音,重点学习四个生字词的读音,齐读词语。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4.再次指名接读课文,分别是从开头到“向南方飞去”、从“春天又来了”到“鸟儿向山谷飞去”、从“山谷里有个很大的
9、工厂到“鸟儿向村子飞去”、从“在一盏煤油灯旁”到结尾,逐段引导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相机板书。然后,让学生结合板书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三、学习第一部分1.自由读课文,看看从中知道了些什么?2.讨论交流:(1)鸟儿和树之间有了一个什么约定?(2)这是一个怎样的约定?结合“一定”理解鸟儿的郑重承诺和决心。(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体会二者之间的深厚感情。3、指导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练读、同桌分角色读)四、学习第二部分1.指名读,思考:树会怎样被人伐倒?鸟儿会怎样向山谷飞去?2.根据个人理解,完成填空:鸟儿()地向山谷飞去。3.交流答案,谈谈自己的理由:(1)飞快、急匆
10、匆、慌忙因为鸟儿很想找到树。(2)担心、忧虑、伤心因为挂念自己的朋友。在山谷里,鸟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三部分1.指名读课文,思考:树是怎样被做成火柴的?鸟儿会怎样向村子飞去?2.根据个人理解,完成填空:鸟儿()地向山谷飞去。3.交流答案,谈谈自己的理由。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齐读自己改动后的最后一句。二、学习第四部分1.轻声读课文,鸟儿找到树了吗?她做了些什么?2、引导理解:(1)“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为什么要唱去年唱过的歌?(2)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3)唱完了歌,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后两句
11、话中,鸟儿都在“看”,她在看什么?那一刻她在想什么?她两次看得一样吗,想得一样吗?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多元化的理解,只要合情合理就予以肯定。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自然段。三、交流感受1.我们一起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想到了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对鸟儿、对树、对作者。)2.交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多元化的理解,只要合情合理就予以肯定。友谊的可贵诚信的价值情感的真挚3.齐读全文。四、学习表达1.这么好的一个故事,作者是如何叙述的呢?怎样表达的呢?引导感受童话虚拟、夸张、想象奇特的特点,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的写法和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2.布置小练笔(见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板
12、书设计:11、去年的树鸟树珍情友谊信守诺言20212021 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2、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切入举偶一、谈话导入。师: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亲人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最弱小的。今天我们学习
13、一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我”是谁?为什么说我是最弱小的?)【学起于思,思缘于疑。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会学习。】二、游戏导入。学生做对对子的游戏:光明(黑暗)夜晚白昼强大(弱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弱小有关的故事。(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对培养学生语感有触类旁通的作用。】对话平台一、自学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想(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说(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自
14、己的学习收获,互相取长补短。)二、识字1、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注意“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1)“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2)在语言环境中识记。如,结合读句子“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认识“随、芬、芳”等字。(3)利用动作演示识记“托、掀、递”。3、教师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三、感悟1、轻声读文,思考:为什么萨沙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学生找出萨沙保护蔷薇花的句子: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2、细读课文,划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
15、开放,粉红粉红,芳香扑鼻。(2)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他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语气的变化。(这两个句子尽管都是描写蔷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惹人喜爱;而第二句则重在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练习读范读指名读竞赛读【多次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奠定了学生关爱野蔷薇的情感基调。对比朗读感悟蔷薇花的娇美和孱弱,更激发了学生对蔷薇花的关爱之情、保护之意。】想象4、看到这株蔷薇花,你会怎么想?【适时想象,启发学生和蔷薇花对话,引导他们走进教材,走近萨沙,利于学生真切体会萨沙要保护弱者的心理。】书写本课
16、有十二个要写的字,其中“托、铃、弱、末、芬、芳”六个字是本课新学的生字,可结合识字教学重点指导。“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末”字,可与第二课的“末”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导: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2、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写得好的班级评选“今日之星”。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对话平台对话平台一、复习1、认读上节课的生字:开火车竞
17、赛读齐读2、指名读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感受萨沙要保护蔷薇花的心理。师:萨沙为什么要保护蔷薇花呢?是受了谁的影响?二、朗读1、指名读描写萨沙和妈妈对话的段落,重点指导问句和感叹句的读法。(1)妈妈,你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2)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语调先降后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3)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4)不,不,你能保
18、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妈妈的话可以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2、学生练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自由找学习伙伴读3、师生共同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朗读应该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个性化的朗读是学生情感的升华。比如“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就可以有不同的朗读方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化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4、在对比阅读中感悟文中对野蔷薇描写的作用。(1)去掉具体描写森林景色和野蔷薇的句子,用课件显示改编后的课文,启发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究,感悟课文描写野蔷薇的作用:被铃兰花簇拥有的野蔷薇非常美,但大雨中
19、的野蔷薇却显得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没有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也许难以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这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追求准确完整,关键是引发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探究的积极性。】三、拓展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你还喜欢谁?2、萨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是否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同龄人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体验学习伙伴的话,就能
20、让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练习试着写几个问句和感叹句。书写学习剩下的几个字,重点指导两个带提手旁的字(托、摸),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写法练习书写。1、学生观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2、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范写指导。3、师生、生生互相交流评价。【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流评价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提高书写质量。】20212021 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4 4教学目的认识 8 个生字,理解“自惭形秽、神采飞扬、热泪盈眶、妄自菲薄、自言自语”等词义。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谁去过长城?谁知道长城砖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小结: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者用的。长城上的砖一般重量为 15 千克,长 36.538.5 厘米,宽 1818.5 厘米。厚 99.5 厘米。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篇童话中的长城砖有哪些经历,遇到了什么问题,看看我们能不能帮助它。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1、字词:绵延、防御、羡慕、自惭形秽、软缎、陈列、镀金、里程碑、热泪盈眶、刚毅、灵魂
22、、妄自菲薄2、解词:自惭形秽:原指为自己的容貌举止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绵延万里:延续不断,很长很长。妄自菲薄:过分地轻看自己。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三、阅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批注。2、思考:(1)在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产生了哪些想法?(2)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3)听到人们对自己的高度评价,长城砖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转变?3、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学习。4、全班讨论。5、分角色朗读。注意长城砖的心里变化过程,先是自惭形秽后惊讶而深思,到自信的语气。6、提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失去自信。有一天他被运往美国一座
23、大城市展览,在人们的赞扬声中,他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7、教师总结你是如何理解_中的最后一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四、小结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信心,自尊心,有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被人冷落了,但不要妄自菲薄,正确对待。成功了也不骄傲,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板书设计20 长城砖自惭形秽赞扬自尊自信20212021 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5 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词语“轰隆隆,塌下,燃烧,熊熊大火,挣扎,冶炼,金光四射,五彩云霞。”2.过程与方法:了解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
24、深火热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过程。能够复述故事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瞧,大家多精神,老师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表现的很出色,一定会给在座的的各位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有信心吗?生:有。师:好,上课。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最近看电视了吗?你们知道最近哪个地方发生灾难了吗?谁愿意给大家讲讲?生
25、:讲述自己了解的信息。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这些连老师都不知道。不过老师也看到了一个悲惨的状况,那是在 20_年 5 月 27 日那天,印尼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有近 5800 人在地震中丧生,34 万人无家可归,地震还使 33000 人受伤,3 倒塌不计其数,灾区的状况真是惨不忍睹啊!各国人民纷纷伸出了援助这手,给灾区人民送来温暖,并全力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远古时候也曾发生过这样另人震撼的灾难!那又是谁伸出了援助之手呢?生:女娲。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31.女娲补天(板书课题)。三、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故事的神奇。1、师:请大家把书翻到 130 页,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人教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