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年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走进科学1 1 校园寻校园寻“宝”“宝”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科学探究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模仿科学家一样地去寻“宝”能寻到合适的模仿科学家一样地去寻“宝”能寻到合适的探究材料。探究材料。(二)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知识目标:通过阅读学习和实际体验,让学生对科学探通过阅读学习和实际体验,让学生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学习有初步了解。究和科学学习有初步了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领学生学习达尔文的探究方法来开展自己的寻宝活动引领学生学习达尔文的探究方法来开展自己的寻宝活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纸和笔、一
2、个小盒子纸和笔、一个小盒子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导入教学导入一、学习卷首语,介绍指南车,我们从校园开始走进科学。一、学习卷首语,介绍指南车,我们从校园开始走进科学。二、介绍科学家达尔文。二、介绍科学家达尔文。教学新课教学新课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1 1、4 4 页的内容。页的内容。二、达尔文是怎样寻宝的,谁能给大家说说?二、达尔文是怎样寻宝的,谁能给大家说说?认真观察了解记录认真观察了解记录采集标本采集标本 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整理资料分析研究三、学习达尔文进行寻“宝”游戏。三、学习达尔文进行寻“宝”游戏。1 1、介绍游戏要求。、介绍游戏要求。(
3、活动范围及安全事项)(活动范围及安全事项)2 2、查看寻宝清单。、查看寻宝清单。3 3、开始校园寻宝,、开始校园寻宝,用纸和笔记下寻宝时的发现。用纸和笔记下寻宝时的发现。4 4、“百宝箱”收集宝贝。、“百宝箱”收集宝贝。四、流寻“宝”发现。四、流寻“宝”发现。l l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一、教师检查“百宝箱”。一、教师检查“百宝箱”。二、总结全课。二、总结全课。布置学生保留“百宝箱”,下节课带来继续研究。布置学生保留“百宝箱”,下节课带来继续研究。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校园寻“宝”校园寻“宝”1 1、了解科学家:达尔文、了解科学家:达尔文2 2、寻“宝”游戏、寻“宝”游戏2 2 观察观察“宝贝”“宝
4、贝”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科学探究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学习并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能用语言学习并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能用语言或简单的文字、图画记录被或简单的文字、图画记录被 观察物的特征,同时提出问题并试着作观察物的特征,同时提出问题并试着作出初步的假设。出初步的假设。(二)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知识目标:观察、认识一些自然物的性质。观察、认识一些自然物的性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习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并了解观察物的特征学习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并了解观察物的特征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抓住被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能抓住被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放大镜、前一课找到
5、的“宝贝”、记录单放大镜、前一课找到的“宝贝”、记录单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l l教学导入教学导入一、展示找到的宝贝一、展示找到的宝贝二、二、你们为什么觉得它是宝贝呢?它有什么特别吗?你是怎样发现它你们为什么觉得它是宝贝呢?它有什么特别吗?你是怎样发现它的特别之处的?你们很不错,发现了那么多。的特别之处的?你们很不错,发现了那么多。l l教学新课教学新课一、只有细心观察的人才会有收获,一、只有细心观察的人才会有收获,我们这节课就带大家学习达尔我们这节课就带大家学习达尔文文 观察宝贝。板书:观察宝贝观察宝贝。板书:观察宝贝二、学习讨论达尔文的观察方法二、学习讨论达尔
6、文的观察方法1 1、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提出问题(初步猜想、解释)、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提出问题(初步猜想、解释)2 2、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三、观察宝贝三、观察宝贝1 1、如果每组选一样你们最感兴趣的宝贝观察,你们选哪一样?打算、如果每组选一样你们最感兴趣的宝贝观察,你们选哪一样?打算用用 什么方法去观察这个宝贝?(小组讨论)什么方法去观察这个宝贝?(小组讨论)2 2、汇报交流,教师指导完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汇报交流,教师指导完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3 3、学生观察宝贝,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宝贝,教师巡
7、视指导。4 4、讨论交流。讨论交流。(1)(1)小组成员整理好桌上的“宝贝”,小组成员整理好桌上的“宝贝”,填写记录单。填写记录单。(2)(2)分组说说你们的宝贝的特点及运用的观察方法。分组说说你们的宝贝的特点及运用的观察方法。(3)(3)对于你们的宝对于你们的宝贝,贝,有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问题,有什么解释吗?有什么解释吗?(4)(4)小结:小结:哪个宝贝最有价值?哪个宝贝最有价值?l l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一、活动:认领宝贝一、活动:认领宝贝1 1、观察一颗宝贝石头、观察一颗宝贝石头2 2、上交石头、上交石头3 3、认领宝贝、认领宝贝4 4、小结、小结二、全课总结二、全课总结板书设计:板书设
8、计:观察“宝贝”观察“宝贝”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顺口溜:眼耳鼻舌手顺口溜:眼耳鼻舌手 人人身上有人人身上有 帮我认东西帮我认东西 是是我好朋友我好朋友3 3整理“百宝箱”整理“百宝箱”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科学探究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 1、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并能叙述、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并能叙述自己自己 分类的理由,懂得给事物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分类的理由,懂得给事物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2 2、能简单处理收集到的研究材料。、能简单处理收集到的研究材料。(二)科学知识目标:(二)
9、科学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分类,分类有什么好处,了解分了解什么是分类,分类有什么好处,了解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在事物的各种特征中找共同特征”,指导学生学习“在事物的各种特征中找共同特征”,以以共同特征为基础进行共同特征为基础进行 简单分类。简单分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或排序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或排序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纸盒或瓶子作标本容器、标签纸、胶水、真标本纸盒或瓶子作标本容器、标签纸、胶水、真标本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l l教学导入教学导入 学生拿出
10、“百宝箱”,学生拿出“百宝箱”,引导学生模仿达尔文的做法,引导学生模仿达尔文的做法,整整理自己的“百宝箱”。理自己的“百宝箱”。l l教学新课教学新课一、给“宝贝”分类一、给“宝贝”分类1 1、学生检查“百宝箱”,想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学生检查“百宝箱”,想出自己的分类方法。2 2、小组交流分类方法,全班汇报讨论。、小组交流分类方法,全班汇报讨论。3 3、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说出分类的标准。、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说出分类的标准。4 4、教师小结活动情况,强调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教师小结活动情况,强调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二、制作标本二、制作标本1 1、科学家为了长期研究“宝贝”把它们制成标本,
11、我们也来试试。、科学家为了长期研究“宝贝”把它们制成标本,我们也来试试。2 2、老师出示石头标本或树叶标本,激起学生的制作热情。、老师出示石头标本或树叶标本,激起学生的制作热情。3 3、介绍标本的制作方法。、介绍标本的制作方法。4 4、分小组制作标本,教师指导。、分小组制作标本,教师指导。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一、标本展览,成果交流。一、标本展览,成果交流。二、“走进科学”单元评价二、“走进科学”单元评价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整理“百宝箱”整理“百宝箱”一、给“宝贝”分类一、给“宝贝”分类二、制作标本二、制作标本第二单元第二单元身边的动植物身边的动植物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科学探究目标:(一)科学
12、探究目标:1 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的特 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2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观察记录。、能做一份植物的观察记录。(二)(二)科学知识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2 2、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教学难点:教学难
13、点: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观察记录表、放大镜、植物卡片、各种奇异植物的资料观察记录表、放大镜、植物卡片、各种奇异植物的资料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二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导入教学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植物?那你知道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植物?那你知道咱们校园里咱们校园里 有多少种植物吗?有多少种植物吗?l l教学新课教学新课一、认识周围的植物一、认识周围的植物1 1、谁能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名字及其特征。谁能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
14、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名字及其特征。2 2、看教材活动图例,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手摸、鼻闻、眼看来掌握、看教材活动图例,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手摸、鼻闻、眼看来掌握植植 物特征,认识植物。物特征,认识植物。3 3、提出课外观察的任务及注意事项,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提出课外观察的任务及注意事项,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4 4、分小组进行课外观察活动,教师巡视。、分小组进行课外观察活动,教师巡视。5 5、学生汇报,检查观察记录表的记载情况。、学生汇报,检查观察记录表的记载情况。5 5、教师小结。、教师小结。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继续了解认识本地的一些植物。继续了解认识本地的一些植物。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导入教学导入
15、1 1、介绍我国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介绍我国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2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教学新课类。教学新课一、给身边的植物分类一、给身边的植物分类1 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植植 物做上相同的记号。物做上相同的记号。2 2、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分类标准。、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分类标准。3 3、把自己上节课观察到的植物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把自己上节课观察到的植物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16、4 4、学生汇报,教师记录。、学生汇报,教师记录。5 5、教师小结。、教师小结。二、有趣的植物二、有趣的植物1 1、学生了解书中介绍的四种有趣的植物。、学生了解书中介绍的四种有趣的植物。2 2、学生展示搜集的有趣植物的资料并相互交流。、学生展示搜集的有趣植物的资料并相互交流。3 3、教师补充、小结。、教师补充、小结。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课后继续搜集了解植物的有关资料。课后继续搜集了解植物的有关资料。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身边的植物身边的植物一、认识周围的植物一、认识周围的植物二、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二、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三、有趣的植物三、有趣的植物2 2 常见的动物常见的动物教学目的:教
17、学目的:(一)科学探究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 1、在观察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在观察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的特 征,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征,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2 2、能观察记录。、能观察记录。3 3、能够完成简单的实验条件下的定性观察。、能够完成简单的实验条件下的定性观察。(二)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知识目标:1 1、能说出更多常见动物的名称,在对动植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体会、能说出更多常见动物的名称,在对动植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动物动物 分类的标准;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
18、的典型特征来认识动物。分类的标准;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来认识动物。2 2、在对动物进行特征描述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了解。、在对动物进行特征描述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了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知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知道进行科学研道进行科学研 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观察记录表、放大镜、动物卡片、相关动物的资料观察记录表、放大镜、动物卡片、相关动物的资料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二课
19、时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导入教学导入1 1、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 150 150 万种。万种。2 2、我们认识哪些动、我们认识哪些动 物呢?物呢?教学新课教学新课一、认识常见的动物一、认识常见的动物1 1、分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及其特征。、分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及其特征。2 2、学生汇报。、学生汇报。3 3、把你知道的常见动物填写在书上记录表中合适的位置。、把你知道的常见动物填写在书上记录表中合适的位置。4 4、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填写理由(自己的分类标准)、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填写理由(自己的分类标准)。5 5、教
20、师小结。、教师小结。二、猜动物二、猜动物1 1、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别人很快就能猜到结果?、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别人很快就能猜到结果?2 2、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的特征,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这是什么动物?3 3、合作游戏。教师准备动物卡片。出示后请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说、合作游戏。教师准备动物卡片。出示后请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说特特 征一个猜动物名称合作游戏,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猜的动物多。征一个猜动物名称合作游戏,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猜的动物多。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指南车信箱公告:征集有关动物的谜语。指南车信箱公告:征集有关动物的谜语。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21、教学导入教学导入 猜谜语活动。猜谜语活动。教学新课教学新课 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性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性1 1、请每一小组选择一种合适的动物进行研究,请每一小组选择一种合适的动物进行研究,并确定好研究的题目。并确定好研究的题目。2 2、小组交流确定研究选题。、小组交流确定研究选题。3 3、学生汇报,教师对选题的确定进行指导。、学生汇报,教师对选题的确定进行指导。4 4、分小组进行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写下来。、分小组进行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写下来。5 5、学生汇报,互相交流。、学生汇报,互相交流。6 6、教师小结。、教师小结。l l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出示指南车信箱,学生探讨:蚯蚓会唱出示指南车信箱
22、,学生探讨:蚯蚓会唱歌,这是真的吗?古人的这种歌,这是真的吗?古人的这种 结论可信吗?结论可信吗?板书设计:板书设计:2 2 常见的动物常见的动物一、认识常见的动物一、认识常见的动物二、猜动物二、猜动物三、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性三、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性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本地的土壤本地的土壤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一)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 1、学习采集土样。、学习采集土样。2 2、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土壤。、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土壤。3 3、能够用自己设计的方式分离土壤里的物质,并填写实验记录。、能够用自己设计的方式分离土壤里的物质,并填写实验记录。(二)科学知识目标:(二)科
23、学知识目标:1 1、知道土壤的概念。、知道土壤的概念。2 2、知道本地土壤的组成。、知道本地土壤的组成。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了解土壤的成分了解土壤的成分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铁铲、塑料袋、标签、小铁铲、塑料袋、标签、笔、记录纸、托盘、报纸、筛笔、记录纸、托盘、报纸、筛子、水、烧杯、子、水、烧杯、玻璃棒玻璃棒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二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导入教学导入 提问:有谁知道土壤是什么吗?提问:有谁知道土壤是什么吗?理解土壤的概念理解土壤的概念教学新课教学新课一、认识土壤一、认识土壤1 1、哪些地方有土壤
24、呢?、哪些地方有土壤呢?2 2、土壤和植物、动物、人类有些什么关系呢?、土壤和植物、动物、人类有些什么关系呢?二、采集土样二、采集土样1 1、想去看看土壤吗?、想去看看土壤吗?2 2、教师宣布采集时的安全事项。、教师宣布采集时的安全事项。3 3、教学生做土壤标本的方法(、教学生做土壤标本的方法(1818 页)页)4 4、带工具采集土样、带工具采集土样三、活动总结三、活动总结四、课后准备四、课后准备 将土壤样本交给老师保存。将土壤样本交给老师保存。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导入教学导入 提问:我们采集来的土壤,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些什么问提问:我们采集来的土壤,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些什么问题?题?要想解决
25、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要靠大家认真地、要靠大家认真地、仔细地观仔细地观察察教学新课教学新课(一)观察土壤成分(一)观察土壤成分1 1、你已经知道土壤里有哪些东西?、你已经知道土壤里有哪些东西?2 2、你是用什么观察方法发现的?、你是用什么观察方法发现的?3 3、讨论:、讨论:我们还可以用些什么方法观察土壤?我们还可以用些什么方法观察土壤?4 4、用自己的方法观察土壤。、用自己的方法观察土壤。5 5、汇报观察结果。、汇报观察结果。(二)设计方法分离土壤(二)设计方法分离土壤1 1、讨论:、讨论:你怎样把土壤中看到的物体分离开来?你怎样把土壤中看到的物体分离开来?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年湘教版 科学 三年级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