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音乐教案.pdf
《《牧童》音乐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童》音乐教案.pdf(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牧童音乐教案牧童音乐教案牧童音乐教案牧童音乐教案 1 1歌曲牧童是一首山歌风的江苏民歌。4/4 拍,五声羽调式。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优美抒情。歌词以童心描绘出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曲的第三段至结束全以小牧童牧羊的吆喝声衬词为歌词,巧妙地补充了短小而意犹未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发,给人一种完美的审美感受。表演牧童表演牧童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编创与活动编创与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小组在音乐实践中探索敲击三角铁的方法。提示:提示:怎样敲击出长音?怎样敲击出短音?答案可有多种,教师应对积极探索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有问题,提出建议,如:这样是否更好?三角铁及演奏方法简介三角铁及演奏方法简介三角铁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一根弯成三角形的钢条制成,用小金属棒敲击发音,音色尖锐、清脆、透明、响亮。不宜弱奏和演奏快速复杂的节奏,可单敲或滚奏,其音响可穿过整个乐队而赋于乐曲以特殊的色彩。常用于军乐队和管乐队。演奏时,将三角铁悬于皮条或绳子上,左手提起,右手用金属棒敲击。牧童音乐教案牧童音乐教案 2 2一、设计意图:一、设计意图:钢琴曲牧童短笛是著
3、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让大班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听辨乐曲的 A-B-A 三段式结构,从而了解这种音乐结构的特点,提高对同类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二、活动目标:二、活动目标:1、想象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 A-B-A三段体曲式。2、通过简单的乐器伴奏来烘托音乐作品中此起彼伏的旋律特色,并通过不同音色的乐器来区别 A、B 段的不同情绪。3、知道这是一首具有田园风味的中国音乐作品,激发对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三、活动准备:三、活动准备:1、牧童形象的木偶及田园风味的背景图。2、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四、活动重点:四、活动重点:让幼儿听辨
4、乐曲的 A-B-A 三段式结构,并用合适的打击乐来表现各段的情绪。五、活动难点:五、活动难点:教幼儿听辨乐句,理解旋律中此起彼伏相呼应的特点。六、活动过程:六、活动过程:1、音乐游戏什么乐器在唱歌。师:“什么乐器在唱歌?”幼儿则闭上眼睛,听老师选一种打击乐器,敲出的节奏型,幼儿马上睁开看,边拍手边说:“乐器在唱歌。”2、播放音乐牧童短笛,让幼儿听辨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师:“请小朋友听听这首曲子,猜猜是什么乐器在唱歌?”3、向幼儿简单介绍钢琴曲牧童短笛的音乐背景。师:“这首好听的钢琴曲名是牧童短笛,它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地区,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4、
5、出示背景图,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5、分段欣赏。(1)听赏第一段音乐。师:“我们先听这段音乐,想一想牧童这时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边操作木偶边进行小结: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丽的田间。这段音乐是悠扬的,抒情的。(2)听赏第二段音乐。师:“下面,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听了感觉怎样?想想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操作木偶,小结:牧童这时从牛背上跳下来,高兴地在田间翻跟斗抓蝴蝶,这段音乐是欢快的,跳跃的。(3)听赏第三段音乐。师:“下面请你们听第三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这时牧童又在干什
6、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小结:这段音乐和第一段是相同的,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的乐曲叫 A-B-A 三段体。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6、启发幼儿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师:“你们觉得这首乐曲的各段用什么乐器来伴奏比较好呢?”7、为每位幼儿提供 2-3 种打击乐,提醒他们在乐曲的 A 段与 B 段用不同的乐曲来伴奏,并能在教师的指挥下变换不同的节奏型。牧童音乐教案牧童音乐教案 3 3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牧童短笛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这是一首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的乐曲。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下设计了此节音乐欣赏活动。这首乐曲的旋律优美、淳朴,
7、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南风情,是三段体音乐,第一段四分之四拍的节奏,舒缓、悠扬,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牧童骑在牛背悠扬的吹着笛子;第二段转换为四分之二的节拍,以欢快、跳跃的节奏,展示牧童和水牛在水中、田间嬉戏的的场面,和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段再现第一段的音乐主题,夕阳西下,牧童返回乡村,给人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人之发展水平,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欣赏音乐,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区分音乐的性质,了解乐曲 ABA 三段体曲式的结构特点。2、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理解音乐。3、感受民乐与水墨结合的优美意境。活动重点:区分乐曲的
8、音乐结构。活动难点:分析了解乐段的表现情绪。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牧童短笛音乐。2、牧童短笛水墨动画。3、水墨材料及笛子。教学手段:口头语言,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技术。活动过程开始部分:一、幼儿演唱歌曲“什么乐器在歌唱”。师:什么乐器在歌唱?(钢琴、小铃、铃鼓)师:小朋友还知道什么乐器会唱歌呢?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基本部分:一、欣赏音乐牧童短笛了解笛子的演奏特点(1)幼儿静听欣赏音乐。师:听到什么了?感觉怎么样?(悠扬、欢快)猜猜看,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回答后出示笛子)(2)认识乐器笛子。师:见过这个乐器吗?见过谁吹笛子?怎么吹笛子的?这么美的音乐会在什么地方吹呢?小结:笛子是我们中
9、国人发明的一种吹奏乐器,演奏的时候把它横着放在嘴边,它能吹美妙的音乐来。教师:笛子演奏的这段音乐有几段呢?我们接着听。二、再次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ABA 的曲式结构。师:听出来了吗?有几段?音乐的节奏都一样吗?哪一段是舒缓优美的?哪一段是欢快活泼的?小结: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听出了优美、平和的感觉,有的听出了欢快、跳跃的感觉。第一段的音乐比较缓慢、抒情;第二段的音乐听起来比较欢快、跳跃;第三段的音乐和第一段一样是缓慢抒情的。师:这么好听的音乐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这一次我要边听边画了。三、教师听音乐“画”牧童短笛的故事,了解乐曲表达的意义。1、教师听音乐
10、快速绘制“牧童短笛”的水墨画图。师:看出来了吗?有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到底谁在吹笛子呢?(幼儿根据画面自由讲述)2、小结:这个音乐就叫牧童短笛,讲述了发生在江南水乡的事情,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扬的吹着笛子的故事。师:到底是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听听音乐,看看你能想到什么?四、分段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结构特点。1、欣赏第一段音乐,感受音乐悠闲、缓慢的特点。师:这一段音乐听起来什么感觉?(优美、抒情、缓慢)牧童在做什么事情?(幼儿自由讲述)小结:优美抒情的音乐表现牧童悠闲自得的骑在牛背,吹着手中的短笛,看着随风飘动的柳条,飞舞的小鸟,走在美丽的田间小道。2、欣赏第二段,感受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
11、。师:这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节奏一样吗?他们来到了哪里?牧童这时候在干什么?小结:欢快活泼的音乐表现牧童从牛背上下来,斜靠树枝休息,水牛在水里嬉戏,在田间逗乐的场景。3、欣赏第三段,再次感受抒情、优美的音乐特点。师:这段音乐和前面的哪一段音乐一样?(第一段)牧童又在干什么?小结:和第一段的音乐一样,牧童又骑上牛背,悠闲自得的吹着短笛,走远了。五、幼儿欣赏视频,教师配乐讲述故事,感受水墨画与音乐结合的意境美。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看一看,听一听。故事:弯弯的溪水旁,柳条随风摇动。在小路的尽头,一头水牛缓缓走来。牛背上,穿着短裤短褂的牧童悠然自得吹起一首悠扬小曲,悦耳的笛声,飘到
12、郊外每一个角落,鸟儿、蝴蝶、花儿都被他的迪声陶醉了。小河里,鱼儿在水中欢快的游来游去,水牛下入河中,享受难得的清凉,水牛一会儿在水中和鱼儿嬉戏,一会儿在田间和蝴蝶逗乐嬉闹。牧童斜靠在树枝上,进入梦乡。夕阳西下,牧童醒来,拿起笛子,唤回远处的水牛,骑在牛背上,牧童又悠然自得的吹着短笛,笛声飘向郊外的每一处角落,越走越远,越走越远.结束部分:教师梳理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用长笛演奏的牧童短笛,还有用钢琴演奏的牧童短笛呢,下次活动我们继续欣赏,看看不同乐器演奏的牧童短笛有什么不一样?延伸活动:结合区域活动,将牧童短笛的音乐投放表演区,幼儿听音乐表演。牧童音乐教案牧童音乐教案 4 4【教学目标】【教
13、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二声部合唱,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2.培养学生三度音程的二声部演唱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歌曲,这是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名字叫牧童。二、歌曲学习二、歌曲学习1.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2.仔细聆听歌曲 牧童 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
14、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三、学唱歌曲高声部1.教师弹奏高声部旋律。(高声部旋律谱例)教师指导:完整弹奏第一段旋律,让学生加深对第一乐段歌曲旋律的记忆。2.请学生单独演唱出自己记忆的乐句。3.学生分句学唱旋律。教师指导: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的音准外,还要指导切分节奏的准确,让学生把切分节奏唱得活泼、跳跃。第三句连续的切分节奏要让学生唱得有推动感。最后一个乐句旋律下行,声音的位置不要落下来,时刻保持高位置。4.学习第一段歌词。(1)学生自己熟悉歌词。(2)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指导:学生轻快、有弹性地读歌词。(3)跟琴演唱歌词。教师指导:用慢速演唱,声音要整齐、统一。四、四、学唱歌曲低声
15、部学唱歌曲低声部1.教师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部旋律谱例)提问:听辨哪个乐句和高声部旋律不一样?标在谱例上。2.教师用琴带着学生练习第二、三乐句的旋律。教师指导:重点指导第二乐句中出现的“”。多让学生练唱几遍这三个音。3.完整演唱低声部旋律。4.练唱低声部歌词。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把低声部旋律练熟。五、二声部合唱五、二声部合唱1.三度音程练习。(1)教师指导:老师弹奏一个音,学生向上唱一个三度音程,对演唱的音准进行指导。(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慢速的两声部演唱,注意三度音程的和谐。(3)按照书上的节奏演唱第三乐句的旋律。2.合唱练习。(1)教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2)教师演唱低声部,学生
16、演唱高声部。(3)两声部合唱。教师指导:教师指导低声部学生慢速演唱一遍,第二遍演唱时高声部轻声进入进行演唱。如果学生演唱歌词有困难可以让两个声部演唱歌谱进行练习。纠正学生的音准,要求二声部声音准确、和谐。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聆听,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不受另一声部干扰。音色保持统一,声部间平衡、和谐。在学生能够唱准二声部并保持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活泼欢快、轻松的情绪。(4)在钢琴的伴奏下多次练唱。(5)练习结束句。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单独练习歌曲最后的三个音,练习两声部和谐,最后一个音唱一拍,所有同学要唱整齐。六、完整演唱歌曲(牧童歌曲学习)六、完整演唱歌曲(
17、牧童歌曲学习)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二声部演唱。七、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七、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学生讨论,分组汇报。教师指导: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是领唱、合唱、二重唱等。还可以用不同的速度演唱,用打击乐器伴奏等。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八、课堂小结八、课堂小结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欢乐的牧童,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牧童音乐教案牧童音乐教案 5 5设计意图:钢琴曲牧童短笛是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让大班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听辨乐曲的 A-B-A 三
18、段式结构,从而了解这种音乐结构的特点,提高对同类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想象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 A-B-A三段体曲式。2、通过简单的乐器伴奏来烘托音乐作品中此起彼伏的旋律特色,并通过不同音色的乐器来区别 A、B 段的不同情绪。3、知道这是一首具有田园风味的中国音乐作品,激发对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牧童形象的木偶及田园风味的背景图。2、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让幼儿听辨乐曲的 A-B-A 三段式结构,并用合适的打击
19、乐来表现各段的情绪。2、难点:教幼儿听辨乐句,理解旋律中此起彼伏相呼应的特点。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音乐游戏 什么乐器在唱歌。师:“什么乐器在唱歌?”幼儿则闭上眼睛,听老师选一种打击乐器,敲出的节奏型,幼儿马上睁开看,边拍手边说:“乐器在唱歌。”2、播放音乐牧童短笛,让幼儿听辨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师:“请小朋友听听这首曲子,猜猜是什么乐器在唱歌?”3、向幼儿简单介绍钢琴曲牧童短笛的音乐背景。师:“这首好听的钢琴曲名是牧童短笛,它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地区,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4、出示背景图,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5、分段欣赏。(1)听赏第一段音乐。师
20、:“我们先听这段音乐,想一想牧童这时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边操作木偶边进行小结: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丽的田间。这段音乐是悠扬的,抒情的。(2)听赏第二段音乐。师:“下面,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听了感觉怎样?想想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操作木偶,小结:牧童这时从牛背上跳下来,高兴地在田间翻跟斗抓蝴蝶,这段音乐是欢快的,跳跃的。(3)听赏第三段音乐。师:“下面请你们听第三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这时牧童又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小结:这段音乐和第一段是相同的,这种第一段和第
21、三段一样的乐曲叫 A-B-A 三段体。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6、启发幼儿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师:“你们觉得这首乐曲的各段用什么乐器来伴奏比较好呢?”7、为每位幼儿提供 2-3 种打击乐,提醒他们在乐曲的 A 段与 B 段用不同的乐曲来伴奏,并能在教师的指挥下变换不同的节奏型。活动反思:牧童短笛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钢琴曲。它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全曲共分三个乐段。第乐段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二乐段以欢快的节奏、快递的速度和跳跃的伴奏,在情绪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民间舞蹈风格的五声调式特点。歌
22、曲 牧童之歌,是根据牧童短笛的主旋律改编而成。这堂课的内容对刚踏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乐曲的背景、加花、练习中,以颜色、形态、进场次序的变化来引一导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结合教学内容我创设了:听、看、比、论、感等多种学习形式,以增强本课的学习效果。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让他们在实际的感受中体验新知识、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小百科:牧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 m tng,是指放牧牛、羊的儿童,出自吕氏春秋牧童音乐教案牧童音乐教案 6 6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表演歌曲牧童谣教授对象:教授对象:一年级教学安排:教学安排:
23、一课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听唱法、情景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音乐课件、教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学生能够对“mi,sol,la,re”的音高有所感知。2、能够风趣、准确的演唱歌曲,唱出湖北民歌的这种味道。3、通过学习敲击双响筒,加深对音乐以及乐曲强弱的体验与感受。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够用风趣地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mi,sol,la,re”四个音的音高有初步的感知,学习“la”的柯尔文手势。教材分析:歌曲牧童谣是一首湖北民歌,4/4 拍子,五声商调式。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优美抒情。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天上太阳放光明和地上草儿青又青的田
24、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词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简单易学,利于传唱。也方便学生编创回答式的歌词。全曲由 re、mi、sol、la 四个音构成,以生动有趣的问答式的歌唱表演形式来反映牧童在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一、组织教学:1、学生聆听音乐牧童短笛进入教室。(设计意图:在优美音乐声中进入课堂,创设轻松、自由、惬意的课堂氛围。)2、发声练习:(1)唱音阶,复习柯尔文手势。遇到5、3、6、2 四个音时教师示范带下手势,让学生重点感觉这几个音的音高。(这里学生不需要做柯尔文手势,教师边弹琴边做手势引导学生唱准音高。)(2)模唱 55556-55
25、553-33332-(设计意图:6 是这课要学的柯尔文手势,通过图形谱的辅助与柯尔文手势的结合作用,学生对音高有了初步的、形象地感知。)二、导入新课:二、导入新课:1、老师展示牧童短笛的动画片。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用生动活泼的音乐动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牧童、笛声、晚霞优美、宁静的氛围中。)生: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竹笛。师:哦,原来是一位小牧童。他吹的好不好?笛声美不美?那么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他吹的是什么曲子吗?生:想。师:那么下面请大家竖起耳朵,我们一起来欣赏小牧童在他放牧时演唱的一首童谣牧童谣。(设计意图:先动画片导入,吸引了学生,抓住了低段学生的喜欢生动、形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牧童 音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