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pdf





《2022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pdf(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2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20222022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 1 1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 10 个生字。理解听写部分的词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3。通过学习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教学难点:如此多的生词,学生不能当堂课上马上真正理解它的意思,需要老师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口头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花你喜欢花吗?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德国人家家户户喜欢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2、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你们知道他们这是做干什么?原来出示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1。齐读课题2。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读一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2。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学习:“颇”、“耐”理解“颇”。“很”的意思。这里的“境界”的意思是“好思想、好品质”的意思。师:作者认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好思想、好品质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三、再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三、再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1。朗
3、读课文第二、三小节,找到有关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读一读。出示: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学习生字:“栽”、“脊”。指导书空“脊”。再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学习生字:“簇、汇、暇”“暇”的意思是“空”的意思,怎样记住它?(与姐妹字“瑕”进行比较。)联系上下文,你能说说“应接不暇”的意思吗?(注意此处的应为多音字,应付的意思)老师先说一句话:节日的百润发超市里人山人海,收银员们忙得应接不暇。谁能用它也说一句话。2。朗读课文第 2。3 小节。3。教师小结:试想: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眼见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的鲜花,
4、鼻闻沁人心肺的清香,是否有一种仿若人间仙境的感觉?所以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美好的的境界,更是人们之间互爱的表现。让我们再一次去体会一下,作者数年后再次来到德国的感受吧?4。读第 4 节。5。作者认为除了花以外,美丽的东西还有很多,你知道还有哪些美丽的东西吗?6。小结:正是有这奇特的民族,才有这绮丽的景色。四、朗读全文,学习其余未学的生字、词。四、朗读全文,学习其余未学的生字、词。1。学习生字:概、栽、确、含2。朗读全文,要求不漏字,不加字。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复习生字、词)4。你能说说生活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吗?(说一件贴一朵花)20222022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
5、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 2 2一、情景导入一、情景导入1、出示诗歌:余光中的今生今世。2、指名配图配乐朗读。3、师:这首诗歌的作者是余光中,你们知道他是为谁写下的这首诗歌吗?(母亲)是呀,母亲就像一首耐人寻味的诗歌,黎巴嫩的一位文学家卡里。纪伯伦就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母亲,他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4、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从一份免费的账单里找到了无声、无私、无价的母爱,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找一找母爱。(板书:账单母爱)二、品味故事二、品味故事1、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由读文。认真默读三个小故事,画出能触动你内心的句子或段落,并思考:你从这些词语、句子
6、、段落中读懂了关于母亲或母爱的什么?2、小组交流,组长汇报,随机朗读句子,板书关键词。3、全班交流,自由汇报,随机朗读句子,板书关键词。三、追忆往昔三、追忆往昔1、师:有时,凡老师在想啊,我要是一直处在小时候该多好啊!因为我在慢慢长大的同时,母亲却在渐渐老去。2、播放配乐图片,感染学生心灵。3、师:母爱,就像一块糖,包在唠叨里,藏在责骂里,让我东找西找,直到我懂事,才找到。4、教师讲述往事,引发学生共鸣。5、过渡:看完我们的成长经历,读完老师写的关于母亲的两件小事,你对母亲和母爱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请你回想一下你跟你的母亲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找一找母爱还藏在哪里?6、联系生活,练习说话:母爱
7、藏在_。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1、母爱藏在一张免费的账单里,无声,无私,无价;母爱藏在一桌子的饭菜里,香醇无比;母爱藏在一块小手表里,提醒着我要珍惜宝贵的时间;母爱藏在一堆五彩缤纷的糖果里,让我尝到了甜蜜的味道;母爱藏在一双朴素的绣花鞋里,让我一辈子铭记在心;母爱还藏在2、母爱,是用多少文字也表达不完的,那么,就让我们把满怀的感动、感恩融进这首小诗里吧。4、有感情地齐读今生今世。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回家对母亲说一句感恩的话,帮母亲做一件家务事。20222022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 3 3一、教材简析一、教材简析首先,我谈谈对教材的看法:_中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以自己
8、独特的视眼,欣欣然观望着这世界。一颗充满阳光的心,让她同情着那饱经风霜的修鞋人,善意地用“不用找零钱”的方式给予老人一点无私的关爱;一双充满阳光的眼,让她感觉世界如此美好绚丽,情满人间,爱满心田。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_,笔触细腻,几个准确的动词,几句朴实的话语,几个含情的眼神,便淋漓尽致地勾勒出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二、教学重点、难点二、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_的教学重点是品析词句,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教学难点是通过对难句“妈妈说你是个好心肠的小姑娘 总像阳光从头顶洒下所有一切看上去都非常的好。”的品析,理解尊重、关爱便是那从头顶洒下的阳光,浸润人的心扉,世间万物也因此而美丽。
9、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运用“不知所云”等造句。2、通过品读词句,理解难句“妈妈说你是个好心肠的小姑娘 总像阳光从头顶洒下所有一切看上去都非常的好。”,从而把握_中心,感受到“爱便是那洒下的阳光”激发学生尊敬关爱他人,用真爱拥抱世界的情感。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能通过朗读读出“我”的纯真可爱,修鞋匠的朴实善良。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脉络。第二课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我设计了以下的学习活动(一)导入揭题,激趣入情1
10、、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平凡得如同沙砾的人,似乎微不足道,但他们的存在真真切切地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不容忽视。你能举一两个例子吗?(擦鞋的,卖早点的,修鞋的)2、教师小结揭题: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心人,能发现身边这些人存在的价值。昨天,我们学习的阳光洒下来中的那个小女孩也有一颗细腻的心,一份真挚的情。她一直关注着大院门口的那个修鞋匠,让我们一起随她去看看那位修鞋匠是怎么工作的吧。“学起于思,而缘于疑”,从“微不足道”到“可以写入文”的鲜明的反差,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品词析句,批文入情1、这个鞋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_,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2、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
11、自学时间,然后指名交流。3、学生会从_的第二自然段找到“老伯伯的手很巧”。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体会鞋匠手艺的“巧”,教师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并圈出描写鞋匠一系列动作的词:比划、取、划、提、剪、套、合上、按、举、敲、拿、削、磨、摸。让学生反复朗读并想象其一系列动作,从而体会到鞋匠动作的娴熟,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同时也充分感受到_用词的准确性,积累了语言。4、接着让学生继续交流,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修鞋匠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可能会从“一张脸有点干,皮肤黑红、皱皱的”,体会到鞋匠每天风吹雨淋,很辛苦地劳作。教师点拨提升:这张脸是饱经风霜的写照,正因为如此他才会熟能生巧,手艺精湛。学生还可能从“老伯伯
12、捏去原有的断线头小心地对好包带”“一把抓住我的书包仔仔细细地检查”这些句子中体会出老伯是个朴实,工作认真的人。学生的这一理解只是浅层次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我”只是一个小女孩,老伯却一如既往地认真帮我修书包,从而提升学生认识,老伯是个朴实,而且能一丝不苟对待每一个顾客的人。(三)朗读感悟,缘情入境1、终于,有一天我也需要请老伯帮我修东西了,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想想“我”为什么不要老伯找“零钱”?2、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加深了对_的理解,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先组内交流讨论,后指名交流。学生可以通过“针断了”“老伯伯轻叹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拍了一下心脏”这些语句体会到“我”看见老伯
13、的针因给我修包而断了,心里感到十分歉意。从“他的眼镜滑在鼻梁上,很像看报纸的外公和做针线的外婆”体会到老伯让“我”联想到自己慈祥的外公外婆,平添几分亲切之感。这是促使我不让老伯找零钱的两个原因。其实原因有三,因引导学生联系前面老伯人物形象的品析,体会到我最主要是因为老伯对工作的认真,对顾客的一视同仁让我感动,想要给予他一些帮助。3、小结:是啊,诚实的劳动犹如栽花,回报的是姹紫嫣红。我的钱虽不多,但那是对老伯劳动最真的肯定,是一份真情的回报。4、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读自悟,走近文本,走进文本,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再指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此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
14、意溢于海”。要读出真情实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四)辩论激情,情动辞发1、我做了这件事后,担心大人责骂,可妈妈确实爱怜地说我是“傻丫头”,我真的傻吗?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学生通过前文的精读品析,相信会有正确的认识,但教师不应以自己的感受替代学生的感悟,应允许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针对问题展开辩驳。学生会认为“我”不傻,我是尽我的所能在回报老人,给予老人一点真情关爱,也可以看出“我”很尊敬这样平凡的劳动人民。但是并不排除有学生认为“我”是“有点傻”,那些钱确实能买好多针了。如果我心理过意不去,可以今后多光顾他的生意呀,那样岂不要比施舍的方式更好?对于这一课堂动态生成,教师不应简单的以对错来判别,而
15、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读下文妈妈的“你是个好心肠的小姑娘”,帮助学生理解爱是无价的,金钱在真情真爱的面前是苍白的。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这一学习活动,可以创设开放活跃自主的课堂气氛,绽放了思维的火花,情动辞发,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_中心的理解。2、在学生对于我到底“傻不傻”的问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出示:“妈妈说你是个好心肠的小姑娘总像阳光从头顶洒下所有一切看上去都非常的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前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辩论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这一难点应该是不攻自破。学生会理解那“像阳光从头顶洒下的”就是关爱,正因为有爱才使“我”有一双发现美的眼,感觉一切都是那
16、样美好。3、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提升总结:我们的心田因关爱而肥沃,我们的灵魂因关爱而饱满。当关爱的阳光洒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才会抛弃世俗的怨恨,感受到万物如此多姿,生命如此多彩。4、你用敏锐的眼,善良的心发现身边有需要关爱的人吗?你有过被他人关爱的经历吗?这个学习活动有机地从课堂向生活延伸,真正立足与学生的终身发展。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尊重普通劳动人民的情感。(五)作业1、观察一个身边从事像修鞋匠那样的服务行业的人。2、写一篇观察日记。3、给予身边的人一点关爱。20222022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 4 4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忆、异、逢、佳、倍、插”
17、6 个二类字和“忆、异、逢、佳、倍、插、遍、遥”8 个一类字,能通过对比分辨出“异”上半部分“巳”与“已”的区别,知道“插”的正确笔顺,正确书写“遥、插”。2、简单了解诗人王维,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诗句的大概意思。结合王维的生活背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并体会诗句表达的诗人思乡思亲之情。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随着夏天的脚步逐渐远去,我们又迎来了美丽的秋天。秋,是一个诗意的季节。秋风响起,落叶归根,会引发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思乡佳作,诗题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二、了解作者,阐释
18、题意。1、说说对王维的了解,补充王维的资料。王维(701 年761 年),字摩诘,唐代诗人,多才多艺,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流传至今的诗歌有 400 余首,人们又称他为“诗佛”。2、题目中有一个生字忆。指导书写。“忆”是什么意思?围绕这个“忆”字,你从题目中还知道了什么?请大家轻轻打开书 36 页,可以结合课文后面的注释来说。(1)在这里“山东”不是指现在我国的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板书:家乡)。王维不到17 岁就与弟弟王缙离开家乡到当时全国最热闹的城市首都长安游学,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市。出示示意图,介绍两地之间的大概距离。(两地间高速公路路程为 536 千米,驾
19、驶汽车需 6 小时 45 分钟。如果步行,每小时走 4 千米,每天走十个小时,也要半个多月才能到达。)(2)重阳节: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是我们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古时候人们过重阳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等风俗。(3)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将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以消灾避邪。(逐步将诗题板书完整)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题目很重要,是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思念家乡亲人,想念兄弟的事。齐读诗题,注意语调低沉缓慢。题目平实朴素,内容也看似平常,但是为什么这首诗会流传千古,被人们广为传颂呢?三、创设情境,读中悟情。1、学习诗歌,“读”
20、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只有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读古诗有三个层次,三种境界:读得正确流利读懂意思读出感情。(一)读正确流利:(1)出示带注音诗句,自由读;(2)指名读,纠正读音;(3)去音后男读女读,读出节奏;(4)提出生字并归类,小组开火车认读并组词,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在这一课的生字中,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左右结构:忆佳倍插上下结构:异半包围结构:逢遥遍板书:“异”。师示范“插”的笔顺,生练习书写。(二)读懂意思:1、诗句读通了,我们还要读懂诗句的意思。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学法小结:查资料、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反复诵读。2、先轻声或默读古诗,根据下面
21、的注解与插图,想想全诗大概是什么意思,能说出大概意思即可。同桌交流想法,指名汇报。(三)读出感情:同学们对诗句的意思理解得很准确。师错误范读。诗人通过诗句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哪些诗句或者字词最能体现诗人孤独、苦闷、伤心的心情?在书上圈画出来。1、(板书:独)汉字是会说话的。仔细看看“独”字,透过它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出示句式,想象说话:远在异乡,当时,王维独自一人。(生病时、空闲时、遇到困难时、写出一首好诗时)由此可见,当王维吟诵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句时,他心中该是多么的酸楚啊!请体会王维此时的心情,带着王维的感受再读第一句。2、即使生活在繁华都市中,即使满腹才华被人赏识,孤单无助的王
22、维仍是一名生活在异乡的异客,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亲人,这是魂牵梦绕的思念啊。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这思亲之情更为刻骨。诗人把满腔思念都倾吐在哪句诗句中?(生读)“每逢佳节倍思亲”。整首诗中,这一句流传最为广泛,每个字都凝聚了诗人的情感和心血。你们认为哪个字诗人用得?为什么不说“每逢佳节更思亲”“每逢佳节又思亲”,偏偏要说“倍思亲”呢?同桌讨论。(一个“倍”字,既表现出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明王维平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的亲人。)(板书:倍思亲)诗中提到的“佳节”还会是哪些中国传统节日?生回答时,师补充相关习俗。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最重要的.是不管什么节日,都是家人团聚的大好时机。那么在不同的节日里,
23、远在异乡的王维都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出示句式,同桌交流,想象说话,说出人物的动作神情:节到了,王维看到,想起家乡的亲人,。(师:春节看到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地一起包饺子、放鞭炮泪流满面)家乡的人,家乡的事,即便只是一句普通的问候,一碗热腾腾的饺子,都令王维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他怎能不(配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好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它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呀,我们可以想象:a、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远在他乡求学的孩子们,会在心底默默地念起:b、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打工谋生的人们,会对着明月诉说:c、每到国庆节,远在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会面向祖国深情地说:3、虽然心中倍思
24、亲,但重阳节这天,王维还是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任思绪飞越千里,他会在脑海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家乡亲人的一举一动那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却不能真实地拥抱、交谈,这种痛苦的滋味令人心碎啊!王维只能面向东方,含泪吟诵(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又会想些什么呢?的确,家乡的亲人又何尝不在思念着王维啊!登高远眺,无限的牵挂、担忧、思念涌上心头,他的亲人们一定也会面对西方,大声喊出(读)“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4、胸怀大志的王维年少早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甘心忍受离别的痛苦,只能把自己的绵绵思乡之情融入到诗句之中,正因为对亲人的眷恋,对故乡的依恋,是人类永恒不
25、变的美好情感,所以这首诗直到今天还能深深地打动我们的心。现在让我们再次读读这首诗。(配乐背诵)5、总结学法。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眼前仿佛出现了眼含热泪,神情忧郁的诗人王维。这节课,我们通过逐次逐句地品,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怀,希望今后在学习古诗时,同学们能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四、延伸课外,拓展阅读。四、延伸课外,拓展阅读。古时候交通、通讯极为不便,人们长时间外出时只能靠诗歌来抒发自己思乡思亲的痛苦心情,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思乡诗歌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一些名篇更成为千古绝唱。出示:(1)学过的思乡诗歌题目:秋思长相思泊船瓜洲;(2)朗读补充的诗歌。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小学 四年级 语文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