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2022年中考专项练习(附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质量守恒定律》2022年中考专项练习(附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2022年中考专项练习(附答案).pdf(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717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1(2019河南模拟)在 2A+3B2C+4D 中,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已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l8,则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l6【答案】B【解析】生成 D 的质量为,设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x2A+3B=2C+4D2x72=2x4 18x=28故选 B。5.6g7.2g5.6g7.2gB28C44D642(2019贵州模拟)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反应前的质量(g)反应后的质量(g)甲乙X丙丁0AX=0.4B丁一定是单质C甲和乙是反应物D反
2、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正确;B、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不一定为单质,错误;C、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正确;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正确。3(2019河南模拟)把A、B、C、D 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过一段时间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质量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A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24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C 物质一定是催化剂DB 物质是生成物A213B284C22D1未知【答案】B【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
3、应前后A 的质量增加了 13g-2g=11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1g;同理可以确定 B 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8g-4g=24g;C 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D 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24g-11g=13g,故未知的数值为13g+1g=14g。A、由于不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数,无法确定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B,生成物是 A 和 D,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B 是反应物,参加反
4、应的质量为 28g-4g=24g,故选项说法错误。4(2019河南模拟)将乙醇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未知 2 和待测的值分别是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4.0g1.4g2C2H5OH+5O2乙醇未知 10氧气未知 20二氧化碳0水02.7一氧化碳0待测2.2点燃2CO2+6H2O+2CO【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可得,水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乙醇中,则有水中氢元素的质量2100%0.3g,氧元素的质量为2.7g 0.3g 2.4g;根据物质质量等于元素质量除以元素质量18624100%2.3g,则碳元素的
5、质量为:2.3g100%1.2g,则分数可得,乙醇的质量为:0.3g4646 2.7g氧元素质量 2.3g 1.2g 0.3g 0.8g,因为乙醇中的碳转化到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2.2g12100%0.6g,氧元素的质量为2.2g 0.6g 1.6g,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441.2g 0.6g 0.6g,根据物质质量等于元素质量除以元素质量分数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0.6g 12100%1.4g,则氧元素的质量为1.4g 0.6g 0.8g,综上所示,乙醇的质量为2.3g,氧气的28质量为:0.8g 1.6g 2.4g 0.8g 4.0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6、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g,水的质量为2.7g。可知乙醇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点燃2C2H5OH5O22CO26H2O2CO。5(2019河南模拟)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A、B、C、D 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物质反应前的质量/g反应后的质量/g(1)反应后 A 的质量为_g;(2)已知 A、B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 16、32,则参加反应的 A、B 的分子个数比为_。【答案】161:2【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中数据可知:B 的质量减少了 54g-22g=32g,可确定 B 是反应物;CD 的质量增加了 21g-3g=18g,的质量增加
7、了 22g,可确定 C 是生成物;可确定 D 是生成物;故 A 为反应物,质量减少 22g+18g-32g=8g,反应后 A 的质量为 24g-8g=16g;(2)设参加反应的 A、B 的分子个数比为 a:b,则 16a:32b=8g:32g,解得 a:b=1:2。6(2019河南模拟)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24待测B5422C022D321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质
8、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据图可知,甲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乙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即该反应是丁=丙+甲。A.丁发生分解反应,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正确;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8:16=1:2,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正确。故选 C。7(2019山东真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8:1B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9、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丁一定是化合物【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甲反应前后质量分数增加19-17=2,为生成物。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不参与反应。丙反应前后质量分数增加41-25=16,为生成物。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减少 48-30=18,为反应物。A、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2:16=1:8,错误;B、由分析知,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C、由分析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正确;D、由分析知,丁是反应物,又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故选A。8(2020河南模拟)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
10、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是,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答案】C【解析】A、反应后甲、丁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乙、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戊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由题意不能确定物质的种类,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故 A 错误;B、戊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故B 错误;
11、C、根据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2.3g=48:23,故 C 正确;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一定为 44:27,即甲、丁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1 时,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4:27,甲、丁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是1:1 时,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是44:27,D 错误。故选 C。9(2020河南模拟)在化学反应A2BC=BA2C 中,反应物 BC 与生成物 B 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若2 g A2和 80 g BC 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A2C 的质量为A64 g【答案】CB80 gC18 gD9 g【解析】根据图象可知,该反应中BC 与 B 的质量比为 10:
12、8;所以 80gBC 完全反应生成 B 的质量是:880g10=6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A2C 的质量是 2g+80g-64g=18g。选 C。10(2019河南模拟)某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单质和一种白色固体。该同学认为白色固体可能是小苏打,请分析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_。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通过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事实,可得出有关燃烧的新认识是_(写出一条即可)。【答案】反应物中不含H 元素4Na+3CO2点燃C+2Na2CO3可燃物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解析】收集满 CO
13、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单质和一种白色固体,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和碳酸钠。某同学在收集满 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单质和一种白色固体。小明认为白色固体可能是小苏打,猜想不合理的原因是反应物中不含H 元素,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二氧化碳中燃烧,能得出有关燃烧的新认识是可燃物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11(2020河南期末)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_。(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
14、的质量大_。【答案】(1)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物为氯化钾和氧气,由于氧气逸散到空气中,因此,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细铁丝的质量加上氧气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的四氧化三铁质量,因此,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解析】(1)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氯酸钾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点燃C+2Na2CO3。通过钠在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氯化钾与氧气的质量总和,由于氧气逸散到空气中,因此,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四氧化三铁的
15、质量,所以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12(2018河南模拟)在点燃条件下,4.8g CH4与 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O、4.4g CO2和物质 X则X 的质量为_g;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5.63CH4+5O2点燃CO2+6H2O+2CO【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则有:10.8g+4.4g+X,解得 X;4.8g CH4中碳元素质量=4.8g12100%3.6g,4.8g CH4中氢元素质量;2O 中氧元素的质量=16161210.8g100%9.6g,100%1.2g,4.4g CO2中碳元素质量=4.4g4.4g CO22
16、O中氢元素的质量;18442.4g 3.2g:=1:1,所以在此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1216中氧元素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 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氢元素质量=1.2g-1.2g=0;氧元素质量,X物质含有碳、氢元素,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反应中,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化学计量数比=点燃4.8g 16.0g 4.4g 10.8g 5.6gCO2+6H2O+2CO。:=3:5:1:6:2,化学方程式为:3CH4+5O2163244182813(2019河南模拟)甲烷燃烧,如果氧气不足,还会生成一氧化碳,取一定质量的甲烷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恰好完全反
17、应,生成 agCO、bgCO2和 18gH2O,则 ab 的和是()A【答案】A【解析】甲烷质量为:18gB30CD3642=8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故选 A。181614(2019河南模拟)2008 年北京奥运会所用的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已知:2.2 g 丙烷与 6.4 g 氧气充分 反应,生成 2.2 g 二氧化碳、x g 一氧化碳和 3.6 g 水。试计算丙烷的化学式为_,丙烷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和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_。【答案】C3H8932【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2,氧元素的质量为:;2812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2g,氧元素的质量为:;44
18、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8g0.4g2=3:8,氧元素的质量为:,所以丙烷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8112所以丙烷的化学式为:C3H8,丙烷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和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6.4g=9:32。15(2019湖南模拟)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的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偏转(填“左”或“右”);若用此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如何改进装置?【答案】右把装置中的容器换成密闭容器【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
19、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气体、水,由于装置敞口,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使反应后的质量减少,所以天平指针偏右;为了不让气体逸散,反应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16(2015河南)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答案】不能;因为稀盐酸与硫酸钠溶液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解析】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硫酸钠与稀盐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7(2019河南模拟)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在敞口烧杯内分别用稀盐酸与下列三种试剂进行探究实验: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请选出不能
20、达到实验目的的试剂序号并说明原因。_【答案】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稀盐酸与硫酸铜溶液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解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
21、量守恒定律;稀盐酸与硫酸铜溶液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稀盐酸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8(2017山东模拟)下图中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答案】C【解析】A、该过程未发生化学变化,不可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应该用密闭的容器,错误;C、该实验用的是密闭的容器,反应前后天平平衡,正确;D、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氧气,应该用密闭的容器,错误。山东省山东省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020 小题)小题)1(2020
22、日照)如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20182018-20202020 年中考化学试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题分类(7 7)基本实验技能)基本实验技能A熄灭酒精灯B用滴管滴加液体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测定溶液的 pH2(2020东营)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3(2020泰安)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加热液体B闻气体气味C连
23、接仪器D氧气验满4(2020泰安)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 NaCl 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 该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操作顺序为B中需称量 NaCl 的质量为C选用 100mL 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5(2020威海)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所示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收集二氧化碳C测定溶液 pHD制备 O2发生装置6(2020菏泽)在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粗盐B溶解粗盐C过滤盐水D蒸发滤液7(2020临沂)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2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D倾倒液体8(2020德州)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注意安全。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A闻气体气味C滴加液体药品9(2020滨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C滴加液体10(2020聊城)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C测溶液的 pHB振荡试管D稀释浓硫酸B移走蒸发皿D检查气密性)B读取液体体积D稀释浓硫酸)11 (2020 滨 州)实 验 室 制 取 某 些 气 体 的 装 置 如 图 所 示。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A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B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C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D装置可以控制
25、反应的随时发生随时停止12(2019日照)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B测溶液的 pHC过滤D稀释浓硫酸13(2019日照)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将 NaOH 固体放在称量纸上进行称量B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C加热 KMnO4制取氧气,把盛有 KMnO4的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 NaHCO3溶液14(2019青岛)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AB)CD15(2019东营)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的稀释B测溶液的 pHC倾倒液体D取用固体药品16(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 守恒定律 2022 年中 专项 练习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