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教案.pdf
《《理想的风筝》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的风筝》教案.pdf(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理想的风筝教案理想的风筝教案理想的风筝教案理想的风筝教案理想的风筝教案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筝”“翩”,了解课文的内容。2、学习“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感悟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3、理解重点语句,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的学习,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自制多媒体
2、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26 课理想的风筝,跟着作者走进他的老师。老师板课题的时候请同学们看课题,因为在题目里面有一个生字。(师板课题)这个筝字是形声字,竹字头是形,写的时候不要写太大。争是音,写得工工整整(师范写“筝”字到田字格)。2、读第六单元的导读校园创想。读了单元导语,你发现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这个单元一共有 4 篇课文,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特点。26 课是我们这个单元中一篇记人的文章。写人离不开记事。二、初读文章,理清脉络。1、请同学自由快速的浏览课文,自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读通。想想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生自由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之后,你觉得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生 1:风趣幽默,身残志坚的人。(师板书)生 2:坚强生 3:爱学生(师板书)2、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刘老师是这样的人。这篇文章相对比较长,这篇文章中回忆了刘老师几件事呢?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快速找出哪几件事?在读之前请大家先读一读上面的要求出示读前要求(1)小组讨论课文回忆了刘老师的几件事?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2)用小标题概括每件事并写在黑板贴上。生汇报生 1:讲课幽默老师讲课幽默这件事情对应的是哪个自然段?同学们想想他找得准不准确。(4 段)刘老师讲课幽默,她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他仅仅是想讲女娲造人吗?我们要概括一件事不仅要说清楚,还要语言简
4、练。生 2:鼓励学生在第六段,你来说说原因吧。生 3:讲历史课生 4:放飞风筝 7、8、9、10 段讲放风筝。我们就是这样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里面的事情。但是这四件事情里面作者不是都写那么长的,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放风筝上。三、体会感情,梳理方法。1、引言导入,出示默读提示默读 710 段,四分钟之内默读课文并思考:这件事例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特点?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并在旁边做出批注。(学生按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我们一起来分享刚才的读书收获。生 1:“有一次,他故意撒手”(9 段后四句)他为什么要撒手?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对刘老师来说是怎样的一件事?读第四段关于人物外貌的描写,因为他是残疾的。(联系上
5、下文)看到这样一个人,读到这样的描写,你的心情怎么样?生:悲伤、悲痛2、抓住典型事例的重点词句,品词析句,梳理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但是我们的刘老师故意撒手,他想做什么?追风筝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但是对于刘老师又是怎样的?这段话里面你还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刘老师的坚强?抓住动作的描写可以让我们知道刘老师的坚强。抓住语言的描写,表现了这样一个乐观向上,不向命运低头的刘老师。我们写人的时候就要这样。请同学来读这段话(9 段后四句),读出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情。要读出感情,请你认真的留意老师可见上标出符号的词语。这段话当中有我们难忘的刘老师,还有很多场景。刚才我们抓住了第九自然段进行
6、品析,还一遍遍的朗读。(板书:品析、朗读)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很多作者都会借助课题来抒发情感。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借助课题。四、迁移练习,升华情感。时间过去了三十年,作者回忆起刘老师还会发出这样的呼唤:刘老师,我深深的、深深的想念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作者省略了什么呢?请你们把省略号里的花写出来吧。交流。五、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单元导语的提示,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运用抓住事例品词析句、抓住课题、朗读等方式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了刘老师是一个风趣幽默、身残志坚的人。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用上这样的阅读方式来学习。下课。理想的风筝教案理想的风筝教案 2 2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
7、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因课文较长,又是略读课文,教学时不宜过细。教学前应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通过预习,解决文中生字词。课上根据阅读提示自学,小组交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从感性上对刘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的印象。设计理念设计理念一教法:自学引导。二学法:小组合作
8、交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情意目标: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能力目标: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三认知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2.认识本课 5 个生字。重点:了解课文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质疑。1导言:风筝同学们并不陌生,放风筝是许多同学的爱好。今天我们学习理想的风筝一课(板书),你有什么疑问吗?2质疑:如,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样?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二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学生带着疑问听读思考。三学生谈听读后
9、的感想,就读前疑问谈谈各自理解。教师相机介绍作家苏叔阳的一些情况,使学生知道,作者曾遭受过不公正待遇和绝症的折磨,因而对刘老师了解更深,对刘老师的尊敬、怀念更浓、更重。四指导自学,合作探究。1自学生字新词。2读阅读提示,自学探究。(1)本课阅读提示中例举了哪些给自己提出的问题?这些自问有什么特点?(2)鼓励学生学习阅读提示的方法,通过给自己提问题,思考解答学习课文。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掌握文章内容重点。课文的重点部分写的什么内容?(刘老师讲课和课下放风筝这两件事。)五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学习课文主体部分。1自渎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自问。如:(1)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写了什么
10、事,每件事写了几层意思?(2)作者写人物用了哪些表达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热爱、尊敬、怀念了刘老师什么?(3)作者为什么不写刘老师左腿残疾的原因?(4)怎样理解课题?2按照自问自学探究,讨论交流。(1)指导方法:先找出有关句段;再读那些句段(反复地读,边读边品味);思考并说说对自问的理解。(2)点拨、指导,通过群体评议,归纳总结。作者写人物的表达方法:选材是最能表现人物的典型事例;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我在其中,作者写自己的心情、想法。这样写人,一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二更重要的是使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对工作和生活强烈热爱、有理想、有追求的思想品质更鲜明突
11、出。三我在其中地写,通过衬托更强化了刘老师的美德和形象。a 写我的心理活动后来我考入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刘老师的课讲得好,对学生的发展、成长影响至深。这也是在暗点文题在我的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升起了理想的风筝。b 刘老师的身教,给学生深刻地影响,使作者在心灵里升起了理想的风筝,要像刘老师那样身残志坚、乐观向上、有理想、有追求。六有感情地朗读、品读。七作业: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本课后的一些收获。理想的风筝教案理想的风筝教案 3 3一、教材说明一、教材说明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
12、,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时的情景,突出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最后又回到现实中,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选编这篇课文,首先是要学生体会、学习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其次是学习本文运用各方面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表达方法。本课学习的重点是了解课文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难点是理
13、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二、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 5 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3.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4.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1.课前可让学生把课文读熟。因课文较长,又是略读课文,教学不宜过细。通过预习,解决文中生字词的问题,课上分小组交流。2.在学生通读课文过程中,教师可一边指导朗读,一边考察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说说本文写的是什么人,课文的主体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
14、来写刘老师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了解主要内容,从感性上对刘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印象。在指导学生探讨本文写人的方法时,可以通过几个关键的问题,比如:课文开头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为什么一看到这种情景,作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和他的风筝?让学生明白,文章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并不是闲笔,而是借春天那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衬托刘老师乐观向上,充满着朝气与爱心的精神境界。文中写刘老师工作方面的情景时,先以外貌描写介绍了他的慈祥、忠厚和身有残疾的特点;接着写了上课时板书、慷慨陈词、充满感情以及提问、考试时的情景,表现他对工作的极端投入和对祖国、对学生的
15、热爱。后一部分则着重写他放风筝的情景,表现了刘老师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作者为什么要选取对工作和对生活两个方面的事件来表现刘老师的精神风貌?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因为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和对生活的态度是密不可分的。表面上看,刘老师是个爱放风筝、性格开朗的人,深入想一下,又不仅仅如此。他不因自己的残疾灰心丧志,或者怨天尤人,他甚至比一个正常人更有活力。作者选取工作、生活两个方面写刘老师,把工作与生活结合起来,更完整地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写出了他的完美人格。3.课后可让学生以“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理想的风筝教案理想的风筝教案 4 4教案示例教案示例教学目
16、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 5 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3学习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4学习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板书:14二、整体感知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3交流所得。三、深入思考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思考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的疑问。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
17、展开讨论。3班上汇报。(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4)题目“”有什么含义。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四、总结1听范读录音。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阅读积累运用四中的风筝一文。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教
18、案点评:本课重难点:1题目“”的含义。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疑点是对结尾句的理解。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引导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课下阅读相关篇目。理想的风筝教案理想的风筝教案 5 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筝”“翩”,了解课文的内容。2、学习“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感悟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3、理解重点语句,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的学习,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
19、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谈话导入。介绍作者苏叔阳,回忆他的心灵独白。2、板书课题,指导生字“筝”的读音和写法。【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生活的谈话,引发学生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规范的“筝”字,感受汉字的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二)把握特点,理清文脉。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特点。2、梳理文章脉络,理清课文中讲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引导概括四件事(师相机板书
20、)笑谈残腿、上历史课、倾听发言、放飞风筝3、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出示单元训练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设计意图:依据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特点,明确学习任务,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三)体会情感,梳理方法。1、引言导入,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辅导。3、抓典型事例中的重点语句,品词析句,梳理“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重点句段一:“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
21、上。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看风筝的同学们说笑。”重点句段二:“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了他生命的力量。”(1)生谈体会,随文识字“翩”。(2)师相机引导作者是抓住典型事例,并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3)指导朗读,体会两个“最幸福”在不同情境下所表达
22、的思想感情。(4)师相机引导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抓住典型事例、品读重点句、关注课题、感情朗读4、师生共读,升华情感。【设计意图:依托文本,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取舍,通过品词析句,在对刘老师这个人物特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渗透“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四)迁移练习,加深感悟。根据课堂生成,抓住课文最后一段,进行补白练习。课件出示:刘老师,我深深地想念您。想念您;想念您;想念您。【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感悟,更要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会表达。】(五)回归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学法,提出下节课学习要求。2、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段并做批注。搜集有
23、关名人成功的故事或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设计意图:将课内向课外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板书设计:26 理想的风筝笑谈残腿激情上课倾听发言放飞风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运用第一课时梳理的阅读方法,自学其他三件事,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课题和课文内容的联系。3、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确定目标。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跟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2、课文主要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学生回顾并板书)笑谈腿疾上历史课倾听发言放飞
24、风筝3、回忆上节课梳理的学习方法通过“重点句、典型事例、课题、朗读”等方法体会文章的情感。二、品味细节,感受人物。(一)抓住重点语句,运用上节课梳理的学习方法,深入感受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出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思考:在“笑谈腿疾、上历史课、倾听发言”这几件事中哪些细节描写拨动了你的心弦?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特点?运用上节课的方法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所得。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预设一)品悟外貌学生根据自己板书的词语(其貌不扬、有残疾、慈祥忠厚等)交流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看法。师相机引导(预设二)品悟“谈腿疾”学生根据自己板书的词语(幽默风趣、坚强乐观、豁达
25、等)交流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看法。师相机引导。指导朗读。抓住写作者感受的关键句品读。(预设三)品悟“上历史课”“倾听发言”学生根据自己板书的词语(爱祖国、爱学生、热爱工作等)交流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看法。师相机引导(二)突破难点,理解课题1、师:刘老师用心放飞的仅仅是风筝吗?他追求的是什么?2、反复引读课题。(三)补充了解作者坎坷经历,加深对文中人物的感受。三、体会景物描写的精妙文中除了讲这几件事,还有一段景物描写,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自由读读,想想文字描绘的画面,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第 2 自然段)师引导学生了解景物的衬托作用。四、总结全文,感情升华(播放音乐)师引读生接读读 2、3、10、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想的风筝 理想 风筝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