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水墨画》教案.pdf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年的水墨画》教案.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3过程与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导学法。朗读法,质疑探究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磁带;2.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3.找几首儿歌读一读;4.了解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学习我想一、学习我想(一)导读引入,
2、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1.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1)“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2)“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3、。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2.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4.全体齐读。二、学习童年水墨画(一)自读自悟,理解大意.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4、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2.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3.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如:“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二)赏读诗句,学习借鉴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三)比较鉴赏,模仿习作1.默读两首诗,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2.生探究、发现。3.交
5、流感悟。4.师小结: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5.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6.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7.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四)总结谈话,结束教学:1.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
6、年生活的记忆。2.课后小结。二次备课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背诵溪边。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能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背诵溪边。2、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歌曲童年,学生欣赏歌曲,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2、引导交流: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7、。同学们在童年时一定都有过幻想和一些快乐的时光吧,请讲给大家听听。(学生畅所欲言)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童年的水墨画。(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请大家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在小组内读诗歌并互评、正音,品味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3、指名分节朗读诗歌,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4、师生交流诗的大概内容。(童年的生活场景)三、自读自悟,理解大意1、自由朗读溪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试着用一个短语来概括。(板书:溪边钓鱼)3、这一小节中,有
8、哪些诗句让你印象深刻?画出来与同桌交流。(1)课件出示: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这句话中“人影”真的可以被“溪水染绿”吗?(青翠的山倒映在平静的小溪里,溪水变绿了,人影倒映在绿色的溪水里,也被染成了绿色。)(2)课件出示: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笑声”能“蹦跳”吗?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小朋友们钓到鱼的喜悦之情。)4、师范读诗歌,生闭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四、记忆生字,指导书写四、记忆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自主识字。2、师范写“墨、爽”,讲解字形结构和关键笔画。3、生练习,师巡视,展示优秀书写作品并评价。五、作
9、业: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背诵溪边。2、今天,我们接着和作者一起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二、赏读诗句,学习借鉴二、赏读诗句,学习借鉴1、自由朗读江上林中这两小节的内容,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试着简要概括这两部分内容。(板书:江上戏水林中采菇)2、这两小节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呢?画出来,与同桌交流你喜欢的理由。(1)课件出示: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水葫芦”指的是什么?“两排银牙”又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现了怎样的场景呢?(“水葫芦”本义指水生草本植物,文中指水性好的小伙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童年的水墨画 童年 水墨画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