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教案.pdf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护理学》教案.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4)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4)2015至 2016学年第一 学期2015至 2016学年第一 学期系部教 研 室课程名称授课班级授课教师职称使用教材编写日期护理系儿传护理教研室传染病护理学2012 级五年制 5 班系部教 研 室课程名称授课班级授课教师职称使用教材编写日期护理系儿传护理教研室传染病护理学2012 级五年制 5 班 助教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年 9 月助教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年 9 月曲 靖 医 学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教 务 处 制曲 靖 医 学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教 务 处 制教案首页授课时间授课章节授课方式2015 年
2、9 月 21日 星期 一3.4节第二章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其它1掌握肝炎病毒概念、病原学分型、临床分型、临床特点学时数6 学时教学目的3熟悉病毒性肝炎的健康教育、预防措施(目标)4熟悉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方法重点:肝炎病毒的种类、抗原抗体血清学意义、流行病学特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难点:抗原抗体血清学意义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2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用病例导入学习内容,采用精讲、启发、引导、讨论、病案分析、学生上网查资料、专家讲座等方法进行教学1朱念琼传染病护理学第一版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2朱念琼传染病护
3、理学习题集第一版 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教材参考文献3.吴光煜传染病护理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4.王明琼传染病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王明琼传染病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第四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6.沙介荣传染病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内容时间分配5 分钟10 分钟板书病例病毒性肝炎的概念第二章第二章病毒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第一节病毒性肝炎病例一病例一:患者男,45 岁,主因腹胀、乏力一月,加重一周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差,呈慢性肝病面容,颈部及前胸可见数枚蜘蛛痣,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心、肺无阳性体征。腹饱满,肝脏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 1,质地中等,触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
4、双下肢度可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ALT 243 U/L,AST 345 U/L,ALB29g/L,A/G1,TBIL 102 umol/L。乙肝五项呈“小三阳”,腹部 B 超报告:慢性肝病表现、胆囊水肿、腹水少量。问题:1.该病人有哪些护理问题?2.根据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病例二病例二:某男,50 岁,主因腹胀、乏力、纳差半月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差,呈慢性肝病面容,呈肝掌,巩膜轻度黄染,皮肤黄染不明显。心、肺无阳性体征。腹饱满,肝脏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 3,质地韧,触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度可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ALT 63 U/L,AST 75 U/L,ALB 29g/L
5、,A/G1,TBIL 32umol/L.乙肝五项呈“小三阳“,腹部 B 超报告:肝硬化,胆囊水肿,门、脾静脉增宽,腹水中量。问题:1.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有哪些什么?2.根据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一、病毒性肝炎的概念、临床特点、病原学一、病毒性肝炎的概念、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型、临床分型分型、临床分型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腹胀、肝脾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按病原学明确分类: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病毒性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多表现为急性感染;乙型、丙型、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部
6、分能转为慢性,少数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病毒性肝炎临床分类: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二、病原学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输血传播病毒(TTV)等是否引起病毒性肝炎尚未有定论。20 分(一)甲肝病毒钟甲型肝炎病毒呈球形,直径2732nm,无包膜,核壳由 32 个壳粒组成的 20 面对称体。电镜下可见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实心颗粒为完整的 HAV,有传染性;空心颗粒为未成熟的不含 RNA 的颗粒,具有抗原性,但无传染性。HAV 基因组为线状单链 RNA,长度约7.5Kb。人HAV 各株之间核苷酸的
7、同源性很高,抗原性基本一样,故血清型只有1 个,因此世界各地诊断甲肝的试剂和甲肝疫苗可以通用。HAV 只有 1 个抗原抗体系统,感染后早期出现 IgM 型抗体,是近期感染的标志。一般持续 812 周,少数病例可延续6 个月。IgG 型抗体是过去感染的标志,可保持多年。HAV 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对热、紫外线和甲醛敏感。加热 1001 分钟可完全灭活,临床常用煮沸法进行消毒。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临床特点病 原 学 分型临床分型HAV紫外线照射 15 分钟可灭活。HAV 对消毒剂较敏感,70乙醇(25)3分钟、3甲醛溶液5分钟或余氯1015ppm30分钟等均可灭活。(二)乙
8、型肝炎病毒1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在电镜下,HBV 感染者血清中存在三种形式的颗粒:大球形颗粒,为完整的 HBV 颗粒(又名 Dane 颗粒),直径为 42nm,由包膜与核心组成。包膜上蛋白质,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本身有抗原性,但无传染性,曾为制备血源性乙肝疫苗的成分。核心部分含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DNA 聚合酶(DNAP)、乙肝核心抗原(HBcAg)和乙肝 e 抗原(HBeAg),为病毒复制与感染的主体;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管形颗粒,直径 22nm。后两种颗粒仅由HBsAg 组成,为空心包膜,不含核酸,无感染性。一般情况下,血清中小球形颗粒最多,Dane 颗粒最
9、少。HBV 抵抗力很强,煮沸 10 分钟、6510 小时或高压蒸汽灭菌可灭活。对 0.2苯扎溴铵及 0.5过氧乙酸敏感。2抗原抗体系统(1)表面抗原(HBsAg):成人感染 HBV 后最早出现的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 阳性表示体内有 HBV 或整合的 HBVDNA 片段存在。体内有 HBV 当然可以产生 HBsAg,但即使体内已无完整的 HBV,只要有 HBV DNA,就有可能产生 HBsAg。因此 HBsAg 阳性本身不能代表患者有传染性,必须结合其他标志物综合分析。(2)表面抗体(抗-HBs):抗-HBs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其出现表示对 HBV 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和乙肝
10、疫苗接种后。少数患者 HBsAg 转阴后可不出现抗-HBs。乙肝疫苗含有 HBsAg 基因的重组质粒,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成功时,单纯抗-HBs 阳性。HBV三 对 抗 原抗体系统HBsAg 和抗-HBs(3)前 S1、S2 抗原和前 S1、S2 抗体:前 S1(PreS1)抗原紧随 HBsAg 在血中出现,转阴提示病毒清除和病情好转,持续阳性提示感染慢性化。前 S2 抗原可作为判断病毒复制的一个指标。前 S1 抗体和前 S2 抗体均为保护性抗体,前 S2 抗体亦可作为判断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观察指标。(4)核心抗原(HBcAg):HBcAg 是 HBV 复制的标志。肝组织中 HBcAg 主要存在于
11、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血液中HBcAg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因外周血中游离的HBcAg极少,故一般实验室不检测。(5)核心抗体(抗-HBc):抗-HBc 在 HBsAg 阳性后 35周出现,HBV 感染者几乎均可检测出抗-HBc,除非HBVC 基因出现极少数的变异或感染者有免疫缺陷。IgM 型抗-HBc多出现在发病第 1 周,多数在 6 个月内消失,阳性提示乙肝急性期和慢性乙肝急性发作。当 HBV 感染时,HBsAg 已消失而抗-HBs 尚未出现前,在血中只能检出 IgM 型抗-HBc和抗-HBe 的这一段时间,称 HBV 感染的“窗口期”。血清IgG 型抗-HBc 出现稍迟,但可持续多年
12、,甚至终身,为感染过 HBV 的标志。(6)e抗原(HBeAg):一般仅见于HBsAg阳性血清。HBeAg稍后(或同时)与 HBsAg 在血中出现,在病变极期后消失。在慢性 HBV 感染时 HBeAg 是免疫耐受因子,大多数情况下其存在提示患者处于高感染低应答期,持续存在预示趋向慢性。HBeAg 与 HBV DNA、DNAP 密切相关,是 HBV 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强的标志。(7)e 抗体(抗-HBe):HBeAg 消失而抗-HBe 产生称为血清转换,通常意味着机体从免疫耐受转为免疫激活,此时常有病变活动的激化。抗-HBe 阳转后,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降低。治疗后 e 抗原阴转 e
13、抗体阳转有两个可能性:一是治疗后抑制 HBV 复制,一是引起 HBV 前 CHBcAg 和抗-HBcHBeAg 和抗-HBe基因变异。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 HBV DNA 检测鉴别。如果e 抗原阴转 e 抗体阳转,病情好转,HBV DNA 减少或阴转,提示 HBV 复制减少或停止;反之,如果病情恶化,HBV DNA数目不变或增多,可能已发生病毒变异,此时临床上可见e 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如需确诊可进行前 C 基因序列分析。(8)HBV DNA 和 DNAP:两者均位于HBV 的核心部位。游离型 HBV DNA 几乎与 HBeAg 同时出现在血液中,是 HBV 复制和传染性强的直接标志。可用斑
14、点杂交法(灵敏度低,但较特异)和 PCR(灵敏度高,但可出现假阳性)检测。定量检测 HBV DNA 对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HBV DNAP 具有逆转录酶活性,也是直接反映 HBV 复制能力的标志。是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高低的重要指标。(三)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病毒。呈球形,直径 30nm。HCVAg 含量很低,检测率不高。抗-HCV 不是保护性抗体,是HCV 感染的标志。抗-HCV 又分为 IgM 和 IgG 型。前者在发病初期即可检出,一般持续 13 月。如持续阳性,提示病毒持
15、续复制,易转为慢性。HCV RNA 可在感染后第 1周从血中或肝组织中检出,阳性是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直接标志,定量测定可了解病毒复制程度、抗病毒治疗选择和疗效评估等。HCV 对有机溶剂敏感,如用 10氯仿或甲醛熏蒸等可杀灭 HCV。100煮沸 5 分钟或 6010 小时、高压蒸气灭菌和紫外线照射等亦可使 HCV 灭活。(四)丁型肝炎病毒HBVDNA和 DNAP是 HBV 复制和传染性强的直接标志HCVHBsAg 共存才能复制的一种缺陷病毒。HDV 定位于肝细胞核内,在血液中由 HBsAg 所包被,形成 3537nm 的病毒颗粒,基因组为单股环状 RNA。(五)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hepat
16、itis E virus,HEV)是 病毒亚组成员。为无包膜球形颗粒,直径为 2734nm。HEV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基因组全长为 7.5Kb。HEV 碱性情况下较稳定,对高热、氯仿、氯化铯敏感。HEVAg 主要存在细胞浆中,血中检测不到。抗-HEVIgM在发病初期产生,多在 3 个月后阴转,是近期感染的标志。抗-HEVIgG 多在发病 612 月阴转,也有持续数年至数十年。三、流行病学特点三、流行病学特点(一)甲型肝炎10 分钟1 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后者远较前者多。2传播途径 HAV 以粪-口途经为主,水源和食物污染如水生贝类(如毛蚶)受染可致暴发流行。日常生活接触多为
17、散在性发病。3人群易感性抗-HAV 阴性者,人群对 HAV 普遍易感。6 个月以下的婴儿不易感,超过 6 个月血中的抗 HAV逐渐消失成为易感者。甲型肝炎在幼儿、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中以隐性感染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在绝大多数成年人血中均可检出抗-HAV,易感性也随之下降。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二)乙型肝炎1 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如 HBsAg 阳性的肝硬化、肝癌患者。急性期传染性不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HDV)是必须与HDVHEV甲 型 和 戊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性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义最大,其传染性和 HBV D
18、NA 含量成正比关系。某些单纯抗-HBc 阳性者血中可检测出 HBV DNA,也具有传染性。2传播途经(1)母婴传播:包括胎盘、分娩、哺乳等方式传播。主要是分娩过程受染,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2)血液体液传播:血液中 HBV 含量很高,微量污染血进入人体即可引起感染,如输入染有病毒的血液、血制品,手术、共用剃刀、针刺、器官移植、使用染有病毒的注射器材及医疗器具等。此外,密切接触及性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经。(3)其它传播途径:在理论上有消化道、呼吸道、昆虫等方式传播的可能性,但实际意义未必重要。3人群易感性抗-HBs 阴性者,包括未感染乙肝及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高危人群包括 HBsAg
19、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HBsAg 阳性者家属、反复输血及血制品(如血友病患者)、血液透析患者、多个性伴侣者、静脉药瘾者及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等。HBV 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及青少年,成人除少数易感外,多数人随年龄增长经隐性感染或疫苗接种出现抗-HBs 而获得免疫力。4流行病学特征:有地区差异,在我国,南部高于北部,西部高于东部,农村高于城市;有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值约为 1.4:1;无明显的季节性;以散发为主;有家庭聚集现象;婴幼儿感染多见。(三)丙型肝炎1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特别是献血的病毒携带者危害性最大。2传播途经和乙型肝炎类似。(1)输血和血制品等:超过 6 个月,慢性
20、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乙 型、丙型、丁型肝炎传 染 源 有急性、慢性和 病 毒 携带者传 播 途 径有 有 母 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人 群 普 遍易感丙型肝炎(3)注射、针刺、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传播:(4)性传播:多个性伴侣和同性恋者属高危人群。(5)生活密切接触传播: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抗-HCV 并非保护性抗体,感染后对不同病毒株无保护性免疫,易感染者仍可感染其他亚型和变异株。(四)丁型肝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似。与 HBV 以重叠感染或同时感染的形式存在。人类对 HDV 普遍易感。(五)戊型肝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与甲型肝炎基本相似。隐性感染多见,显性感染多发生在成年。
21、以青壮年发病较多,妊娠晚期妇女患戊型肝炎易发生肝衰竭。抗-HEV 不是保护性抗体,多在短期内消失,少数可持续 1 年以上。(四)流行特征甲型肝炎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戊型多发生在雨季和洪水之后,乙、丙、丁型无明显季节性。五、临床表现按临床经过病毒性肝炎可分为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再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型肝炎(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淤胆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一)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各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1 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经过的阶段性较明显,可分为三期,病程 24 月。(1)黄疸前期:甲型、戊型肝炎起病较急,有畏寒、发5
22、0 分(2)母婴传播:丁型肝炎戊型肝炎临床表现热。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多缓慢起病,发热轻或无发热,主要有显著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症状,有时有腹痛、腹泻或便秘。肝功异常表现为 ALT 升高。部分患者以发热、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为主,类似感冒。本期持续 57 日。(2)黄疸期:自觉症状稍减轻,发热消退,尿色加深,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疸,13 周内达高峰。可有一过性粪色变浅、皮肤瘙痒及心动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大,质较软,肝区疼痛,有压痛和叩痛。少数患者有轻度脾大。肝功能检查 ALT 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本期持续26 周。(3)恢复期:食欲好转,体力恢复,
23、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减轻或消失。黄疸逐渐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持续 12 月。总病程 24 月。2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除无黄疸外,其他症状和黄疸型相似。无黄疸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及肝区痛等,少数患者有短暂发热、呕吐及腹泻等症状。肝大,质较软,有轻压痛和叩痛。脾大较少见。肝功能轻、中度异常。由于此型肝炎症状较轻,易被忽视诊断。病程约 23 月。急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较轻,多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ALT 轻中度升高,无黄疸型占2/3,即使有黄疸,胆红素不超过 52mol/L。急性丁型肝炎可与 HBV 感染同时发生(同时感染)或继发于 HBV 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护理学 传染病 护理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