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指》.pdf
《《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指》.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指作指第二部分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治理工作指南目录1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治理依据.32.职责分工.32.1 医疗机构职责.32.2 部门职责.32.2.1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治理部门.32.2.2 临床诊疗科室.42.2.3 临床辅助科室.42.3 岗位职责.52.3.1 分管领导.52.3.2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治理人员.52.3.3 临床大夫.52.3.4 辅助检查科室大夫.63报告.63.1 传染病相关登记.63.1.1 门诊日志.63.1.2 出入院
2、登记.73.1.3 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73.1.4 传染病疫情登记.73.2 法定传染病报告.73.2.1 目标与要求.83.2.2 报告病种及内容.83.2.3 报告时限.83.2.4 报告程序和方式.9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报告.133.3.1 目标与要求.133.3.2 接报.143.3.3 初次报告.143.3.4 进程报告.143.3.5 结案报告.143.3.6 个案关联.144信息治理.154.1 疫情分析与通报.154.1.1 疫情分析.154.1.2 疫情通报.164.2 疫情资料储存与治理.164.2.1 疫情资料保密及公布.164.2.2 需储存的资料类
3、别.164.2.3 储存及治理要求.164.3 信息系统安全治理.175保证措施.175.1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保证.175.1.1 组织体系.185.1.2 科室岗位设置.185.1.3 疫情治理人员配备.185.1.4 硬件配置.185.1.5 经费配置.185.1.6 网络直报能力建设.185.2 培训.195.2.1 培训要求.195.2.2 培训对象.195.2.3 培训频次.195.2.4 培训内容.195.2.5 建立考核机制.196检查.206.1 报告信息质量检查.206.1.1 目的.206.1.2 方式.206.1.3 科室自查.206.1.4 全院检查.2
4、06.2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治理院内综合检查.216.2.1 成立检查小组.216.2.2 检查科室.226.2.3 检查内容.226.2.4 自查情形通报.246.2.5 奖惩措施.24附件 1相关制度建设.25附件 2检验部门、影像部门专门结果反馈.29附件 3传染病集合发病、集合性症候群等专门情形的处置.30第二部分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治理工作指南1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治理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条、第十二条、第二十一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七条、第五十二条,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
5、四十二条、第五十条,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治理工作规范试行版,传染病信息报告治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治理方法第七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报告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法律规范的要求,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分别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与责任报告人,医疗机构应依法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配备必要的设备,确保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含相关信息,下同 报告工作顺利开展
6、,同时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培训、考评,做好资料储存和疫情信息安全工作,此外还应协助疾病预防操纵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并进行相关标本采集。2.职责分工2.1 医疗机构职责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范畴内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具体职责为:l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含相关信息,下同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包括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疫情分析。l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l建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
7、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截了当报告。l对相关医务人员和实习、进修等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l建立、健全检验部门、影像部门专门检验结果反馈机制,及时、有效的反馈传染病相关辅助检查结果。l建立、健全传染病暴发、集合性症候群等专门情形的处理机制,及时发觉并报告可疑的传染病暴发或专门个案信息。l配合疾病预防操纵机构开展传染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等工作。2.2 部门职责2.2.1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治理部门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治理部门承担机构内疫情报告和治理任务,其职责为:l承担本院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日常指导和治理工作,配备必要的
8、设备,并具体实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和网络报告。l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报告与治理制度,包括各类传染病相关登记、疫情收报与核对、培训、自查、奖惩、疫情分析。l建立阳性专门检验结果反馈机制、传染病暴发和集合性症候群等专门情形的处置机制。l指导督促其它相关科室及人员规范开展各类传染病相关登记工作。l指导督促相关科室及人员规范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l对本院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并向相关科室通报。l组织对相关医务人员和实习、进修等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l组织开展全院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检查。l配合疾病预
9、防操纵机构开展传染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等工作。l开展对就诊患者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2.2.2 临床诊疗科室临床诊疗科室承担传染病诊治、报告任务,其具体职责为:l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出入院登记簿等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科内传染病报告治理工作。l参与建立阳性专门检验结果反馈机制、传染病暴发和集合性症候群等专门情形的处理机制。l不承担传染病诊疗工作的科室与承担传染病诊疗工作的科室建立有效的传染病病人转诊、归口诊治机制。l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暴发和集合性症候群等专门情形的处置。l组织科内医务人员和实习、进修等人员进行有关传染
10、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l组织开展科内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自查。l配合疾病预防操纵机构开展传染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等工作。2.2.3 临床辅助科室临床辅助科室是传染病诊断中的重要环节,其职责为:l建立并严格执行检验、检测登记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科内传染病阳性专门检验、检测结果报告治理工作。l参与建立阳性专门检验、检测结果反馈机制、传染病暴发和集合性症候群等专门情况的处理机制。l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暴发和集合性症候群等专门情形的处置。l组织对科内医务人员和实习、进修等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l组织开展科内检验结
11、果登记、反馈工作自查。l配合疾病预防操纵机构开展传染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等工作。2.3 岗位职责2.3.1 分管领导l组建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治理领导班子,监督本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治理工作的开展。l为本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治理工作提供设备、人员保证,确保工作顺利开展。l参与全院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检查,并依照检查结果进行奖惩。2.3.2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治理人员l负责制定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报告和治理的各项制度。l建立有效的阳性专门检验、检测结果反馈机制、传染病暴发和集合性症候群等专门情形的处理机制。l具体实
12、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网络报告,并指导督促临床大夫和检验医生按要求进行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登记与报告。l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暴发和集合性症候群等专门情形的处置。l组织院内医务人员和实习、进修等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l配合疾病预防操纵机构开展传染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等工作。l开展对就诊患者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2.3.3 临床大夫l规范填写门诊工作日志、出入院登记簿等临床诊疗记录。l执行首诊负责制,发觉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及时、准确、完整地做好登记,并向疫情治理人员报告。l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暴发和
13、集合性症候群等专门情形的处置。l配合疾病预防操纵机构开展传染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等工作。l开展对就诊患者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2.3.4 辅助检查科室大夫l规范填写检验登记、阳性专门检测结果登记等辅助检查记录。l及时、准确地将传染病相关阳性 专门 检测结果反馈给临床大夫和疫情报告治理部门。l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暴发和集合性症候群等专门情形的处置。l配合疾病预防操纵机构开展传染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3报告3.1 传染病相关登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传染病信息报告治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治理方法 第十条、第二十七
14、条及第二十八条的有关规定,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相关登记制度,所设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各项目登记完整,医务人员应规范填写。建立HIS 系统的医疗机构,视系统覆盖情形,应包含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辅助检查登记、传染病登记中各要素信息。3.1.1 门诊日志前来就诊的病人逐一登记在门诊日志上,日志登记数与挂号数或处方数相符合,符合率要求达 85%以上,且应该包含所有最终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人记录。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等 9 项差不多内容。门诊日志应由临床大夫填写,病名项目
15、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能填写症状。要求登记填写完整,分科室、分月份装订成册并储存3 年备查。关于发热病人,要在门诊日志上标明体温顺相关流行病学史;关于 14 岁及以下的儿童,要填写家长姓名;对诊断含疑似为传染病的患者,要详细填写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门诊日志上已报告的传染病应有疫情已报标记。建立 HIS 系统的医疗机构可不登记纸质版门诊日志,但要求系统登记项目不可少于要求的9 项差不多内容。要求各医疗机构有专人熟悉系统操作,每日自查,次月 5 日前将上月门诊日志打印后装订成册备查,同时电子版进行备份。第二部分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治理工作指南3.1.2 出入院登记各住院部应设置出入院
16、登记簿,对住院病人的相关信息进行登记,不得漏登。出入院登记簿至少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形(是否死亡、死亡缘故、死亡日期)等 12 项差不多内容。要求登记填写完整。建立 HIS 系统的医疗机构可不登记纸质版出入院登记簿,但要求系统登记项目不可少于要求的 12 项差不多内容。要求各医疗机构有专人熟悉系统操作,每日自查,次月 5 日前将上月出入院登记打印后装订成册备查,同时电子版进行备份。3.1.3 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检验部门的检验登记簿至少应包括:病人姓名、送检科室、送检日期、检验结果、检验日期、专门结果反馈记录等项目。影像部门的
17、影像登记簿至少应包括:病人姓名、送检科室、送检日期、影像结果诊断、检查日期、专门结果反馈记录等项目。建立 HIS 系统的医疗机构能够电子记录代替检验登记簿或影像登记簿,要求项目齐全,填写完整,各医疗机构有专人熟悉系统操作,每日自查。有专门结果要求另行登记,至少应包括:病人姓名、送检日期、送检科室和医师、样品名称、检验结果、检验大夫、检验日期、专门结果反馈记录等。检验科、放射科发觉传染病阳性专门结果时,须将检查结果交至首诊大夫处,由大夫统一发放,同时报告预防保健科。如检验量大,可设立专门阳性报告领取处,统一发放,便于治理。3.1.4 传染病疫情登记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科应设置传染病疫情总登记簿,各诊
18、疗科室设置本科室传染病疫情登记簿,传染病疫情治理人员将本机构内传染病报告卡收集后,按病种进行统一汇总、登记。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14 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常住地址学生同时填写就读学校/幼儿园、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报告日期、报告人、收卡日期、收卡人。3.2 法定传染病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传染病信息报告治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治理方法第十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应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并执行首诊负责制,建立和完善传染病报告流程,发觉法定传染病后,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报告。其中甲类和按照甲
19、类治理的传染病应在 2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其它乙、丙类传染病在 24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向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寄出。报告卡要求填写完整、准确。3.2.1 目标与要求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执行门诊日志制度、出入院登记制度、检验和影像部门登记制度以及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传染病报告流程,确保报告及时、准确、完整,无漏报和迟报。3.2.2 报告病种及内容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乙、丙三类共 39 种传染病:l甲类传染病2 种:鼠疫、霍乱。l乙类传染病26 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
20、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 H1N1 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l丙类传染病11 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卫生部或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治理的上述病种以外的其它传染病。其它暴发、流行、缘故不明的传染病、可疑新发传染病。3.2.3 报告时限应于
21、 2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的有 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 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如和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报告,并于 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l发觉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l发觉其他传染病和不明缘故疾病暴发;l某种传染病就诊数突然增多,有可能发生暴发或流行;l历史上未曾显现或本地罕见传染病;l数天内就诊多例同一病症不明缘故的急性疾病;l急性传染病病例死亡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 H1N1 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2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布鲁氏菌病、手足口病等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4 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 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如卫生部下发新的文件或法规对报告时限作出调整,那么按最新标准执行。3.2.4 报告程序和方式3.2.4.1 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工作流程3.2.4.2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l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医疗机构临床大夫或检验大夫在诊断传染病后,应赶忙通知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治理人员,并按规定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采纳统一格式,用 A4 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
23、笔填写,要求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晰,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填报人应签名。l传染病报告卡填写项目及规范1卡片编号:由责任报告单位填写直报后系统自动生成的报告卡编号,格式为:报告单位代码9 位数字+年份4 位数字+顺序号5 位数字。2报卡类别: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截了当标识初次报告。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传染病门诊阳性结果每日送交门诊预检、分诊。各门诊科室首诊发觉传染病赶忙转诊开化验单传染病人传染病区各病区首诊第一诊断为传染病转就诊、登记、填卡,报告后在病历及报卡登记簿上加盖已疫报章预防保健科属地县区疾控登记核对剔除重卡无直报条件:按规定时限报卡至检验科有直报条件:甲类 2h、乙丙类 24
24、h 网上报告病病人,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告;其中,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3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4家长姓名:14 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5身份证号:应尽可能填写。6性别:填写社会性别。7出生日期:应详细填写出生年月日公历。新生儿必须填写出生日期。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只选择填写其中一项。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位。大于等于 1 个月、不满 1 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位选择月;不满 1 个月的
25、只填写日龄,年龄单位选择日。8工作单位: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含农民工;学生托幼儿童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托幼机构及班级名称;无工作单位者填写无。联系: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号码,以便追踪、核实和随访。9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居住时刻6 月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在相应的类别前划。-本县区:指病人为本地县、区常住居民。-本市其它县区:指病人为本市其他县区的常住居民。-本省其它地市: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居民。-其它省:指病人为其他省的常住居民。-港澳台:指病人为港澳台居民。-外籍:指病人为外籍居民。10现住地址: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非户籍地址,能够是家庭地址,也能够是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指 医疗机构 传染病 突发 公共卫生 事件 报告 管理工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