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pptx(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介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介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三测评实验室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三测评实验室二一五年四月二一五年四月1目录21 1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3 3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内容介绍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内容介绍2 2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概述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概述4 4现场工作安排现场工作安排5 5附录附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基本方法。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保护信息化开展、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国家意志的表达。什么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一、信息安全等
2、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n 1994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方法,由 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n 1999年,强制性国家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n2003年,中办、国办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明确指出“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 、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指南 。n 2004年,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信办
3、联合印发了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66号文件n 2006年1月,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信办联合制定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方法公通字20067号n 2011年9月,国家电监会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电力行业重要管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统一组织开展重要管理信息系统试点测评。n同年,电力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出台,至今已更新至V11.0相关法律法规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 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定级原则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与国家监管相结合的原则二确定需要定级的系统1省辖市以上 政机关
4、的重要网站和办公信息系统;2电信、广电行业的公用通信网、播送电视传输网等基础信息网络,经营性公众互联网信息效劳单位、互联网接入效劳单位、数据中心等单位的重要信息系统;3电力、铁路、银行、海关、税务、民航、证券、保险、外交、科技、开展 、国防科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审计、商务、水利、国土资源、能源、交通、文化、教育、统计、工商行政管理、邮政等行业、部门的生产、调度、管理、办公等重要信息系统;4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等级的划分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7电力行业系统定级情况2010年,随着信息化SG186工程竣工,公司信息系统由三级向两级并逐渐向一级部署过渡
5、,系统集中集成程度大幅提高,智能电网对客户效劳安全交互效劳能力要求更高,按照 部和电监会要求,2012年2月,按照营销系统和ERP系统级别由2级调整为3级、变电站二次系统不再作为独立系统定级、新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作为整体统一定级的原则,重新梳理定级984套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调整为545套,其中3级系统127套,2级系统418套,电力二次系统调整为4级系统31套,3级系统379套。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对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调整的批复信息办函201290号同意公司定级调整结果。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定级表定级对象系统级别总部区域省地市内部门户网站系统2对外门户网站系统32邮件系
6、统2公司广域网SGInet 2ERP管理系统3财务资金管理系统32营销管理系统32电力市场交易系统3无生产管理信息系统2协同办公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3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2物资管理系统2工程管理系统2综合管理系统2公司电力二次系统定级表定级对象系统级别总部区域省 地市1.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时监控与预警4无2.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调度方案与安全校核3无3.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地调无34.通信设备资源管理系统3无5.通信设备网管系统3无6.调度自动化系统无37.能量管理系统4无8.广域相量测量系统3无9.电能量计量系统3无10.电力调度数据网络3无11.调度交易方案系统3无12.电网动
7、态预警系统3无13.其他投入运行系统3无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初步确定信息系统等级1、确定定级对象2、确定业务信息安全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5、确定系统效劳安全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3、综合评定对客体的侵害程度6、综合评定对客体的侵害程度依据表1依据表2业业务务信信息息安安全全被被破破坏坏时时所侵害的客体所侵害的客体对相应客体的侵害程度对相应客体的侵害程度一般损害一般损害严重损害严重损害特特别别严严重重损害损害公公民民、法法人人和和其其他他组组织织的合法权益的合法权益第一级第一级第二级第二级第二级第二级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第二级第二级第三级第三级第四级
8、第四级 第三级第三级第四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级系系统统效效劳劳安安全全被被破破坏坏时时所侵害的客体所侵害的客体对相应客体的侵害程度对相应客体的侵害程度一般损害一般损害严重损害严重损害特特别别严严重重损损害害公公民民、法法人人和和其其他他组组织织的合法权益的合法权益第一级第一级第二级第二级第二级第二级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第二级第二级第三级第三级第四级第四级 第三级第三级第四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级7、系统效劳安全等级4、业务信息安全等级8、定级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表1表2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 机关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
9、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密码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管辖范围的事项,由有关职能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及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等级保护工作的部门间协调。等级保护工作的职责分工 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1、定级与审批;2、等级评审;3、备案;4、备案管理;5、系统建设;6、等级测评;7、自查自纠;8、监督检查。等级保护工作的主要流程 局部调整信息系统定级总体安全规划安全设计与实施安全运行维护信息系统终止备案管理监督检查等级变更等级测评等级测评等级测评一、信
10、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11等级保护技术标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方法公通字200743号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 25058-2010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 28448-2012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GB/T 28449-2012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0-2006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
11、B/T20271-2006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2-2006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3-2006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测评的一个基本“标尺,同样级别的系统使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保证权威性,是一个达标线;每个级别的信息系统按照基本要求进行保护后,信息系统具有相应等级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到达一种基本的安全状态;是每个级别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护工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更加贴切的保护可以通过需求分析对基本要求进行补充,参考其他有关等级保护或安全方面的标准来实现;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定位一、信息安全等级
12、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基本要求的组织方式某级系统某级系统类类技术要求技术要求管理要求管理要求基本要求基本要求类类控制点控制点要求项要求项控制点控制点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技术和管理大类各有5个子类 分为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两大类 根据等级提高,控制点逐级增多 根据等级提高,要求项逐级增多最基础的测评单元,测评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依据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三类要求之间的关系通用安全保护类要求G业务信息安全类S系统效劳保证类A安全要求安全要求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安全要求类层面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技术要求物理安全9193233网络安全9183332主
13、机安全6193236应用安全7193136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24811技术要求合计技术要求合计3379136148管理要求安全管理制度371114安全管理机构492020人员安全管理7111618系统建设管理20284548系统运维管理18416270管理要求合计管理要求合计5296154170等级保护具体测评准则要求项数量的逐级增加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16 依据电力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针对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等10个方面开展测评。三级系统测评指标
14、数283个,二级系统测评指标数186个。电力行业测评标准与国标比照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要求与国家标准对照表要求类二级系统三级系统国家标准行标需求国家标准行标需求物理安全19303239网络安全18333344主机系统安全19373253应用安全19293140数据安全4588合计791341361841.物理重点增加机房物理位置、机房防火和机房供电要求。2.网络重点增加内外网隔离、终端接入和网络设备安全防护的要求。3.主机操作系统重点增加身份认证强度、访问控制细度和入侵攻击防范的要求。主机数据库重点增加身份认证强度、访问控制细度和入侵攻击防范的要求。4.应用系统增加统一门户认证、匿名访问控制、默认
15、账户管理和软件容错性要求。5.数据层面继承国家标准防护要求。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等级保护重点要求项例举-物理安全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二级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二级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二级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三级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三级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三级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三级应设置冗余或并行的电力电缆线路为计算机系统供电;三级应建立备
16、用供电系统;三级应对关键设备和磁介质实施电磁屏蔽。三级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等级保护重点要求项例举-网络安全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二级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二级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二级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 、FTP、TELNET、SMTP、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三级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三级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三级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IP
17、、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警;三级应在网络边界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去除;三级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管理用户进行身份鉴别。三级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等级保护重点要求项例举-主机安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二级应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修改这些帐户的默认口令;二级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二级应对重要信息资源设置敏感标记;三级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三级应确保系统内的文件、目录
18、和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去除;三级主机防恶意代码产品应具有与网络防恶意代码产品不同的恶意代码库;三级应对重要效劳器进行监视,包括监视效劳器的CPU、硬盘、内存、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三级应能够对系统的效劳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进行检测和报警。三级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等级保护重点要求项例举-应用安全应提供用户身份标识唯一和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功能,保证应用系统中不存在重复用户身份标识,身份鉴别信息不易被冒用;二级应授予不同帐户为完成各自承担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二级当应用系统的通信双方中的一
19、方在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响应,另一方应能够自动结束会话;二级应保证系统内的文件、目录和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去除;三级应提供自动保护功能,当故障发生时自动保护当前所有状态,保证系统能够进行恢复;三级应能够对一个时间段内可能的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三级应能够对系统效劳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进行检测和报警。三级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 等级保护重点要求项例举-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应能够检测到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二级应能够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和恢复;二级应能够检测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
20、存储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三级应采用加密或其他有效措施实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传输保密性;三级应提供本地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完全数据备份至少每天一次,备份介质场外存放;三级应提供异地数据备份功能,利用通信网络将关键数据定时批量传送至备用场地;三级应提供主要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和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三级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等级保护重点要求项例举-管理要求应设立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并定义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二级人员离岗应取回各种身份证件、钥匙、徽章等以及机构提供的软硬件
21、设备;二级应在软件安装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二级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不可兼任;三级安全管理制度应具有统一的格式,并进行版本控制;三级应制定代码编写安全标准,要求开发人员参照标准编写代码;三级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应至少每年对系统进行一次等级测评,发现不符合相应等级保护标准要求的及时整改;三级应建立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过程的程序,对备份过程进行记录,所有文件和记录应妥善保存;三级应制定安全事件报告和响应处理程序,确定事件的报告流程,响应和处置的范围、程度,以及处理方法等。三级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目录231 1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概述2 2信息
22、安全等级测评概述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概述3 3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内容介绍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内容介绍4 4现场工作安排现场工作安排5 5附录附录24 等级测评是指,测评机构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定,按照有关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对非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检测评估的活劢。等级测评的作用等级测评的作用等级测评特点等级测评特点等级测评风险等级测评风险等级测评过程等级测评过程内部驱动力n了解目前的安全保护实际情况;n明确安全需求,为后续的建设和整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n切实提升企业/机构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外部驱动力n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方法公通字【2007】43号第十四条 信息系统建设
23、完成后,运营、使用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应中选择符合本方法规定条件的测评机构,依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等技术标准,定期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状况开展等级测评。第三级信息系统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等级测评,第四级信息系统应当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等级测评,第五级信息系统应当依据特殊安全需求进行等级测评。二二、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概述、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概述25等级测评的作用等级测评的作用等级测评特点等级测评特点等级测评风险等级测评风险等级测评过程等级测评过程执行主体n符合条件的测评机构执行的强制性n管理方法强制周期性执行执行对象n已经定级的信息系统n特定等级测评工程面对的被测评系统是由一个或多个不同安全保护
24、等级的定级对象构成的信息系统测评依据n符合基本要求测评内容n单元测评技术和管理和整体测评测评付出n不同级别的测评力度不同测评方式n访谈、检查和测试效劳对象n主管部门,运维、使用单位,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判定准则n满足业务需求二二、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概述、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概述26等级测评的作用等级测评的作用等级测评特点等级测评特点等级测评风险等级测评风险等级测评过程等级测评过程验证测试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工具测试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敏感信息泄漏u在现场测评时,需要对设备和系统进行一定的验证测试工作,局部测试内容需要上机查看一些信息,这就可能对系统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存在误操作的可能。u在现场测评时,会使
25、用一些技术测试工具进行漏洞扫描测试、性能测试甚至抗渗透能力测试。测试可能会对系统的负载造成一定的影响,漏洞扫描测试和渗透测试可能对效劳器和网络通讯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伤害。u泄漏被测系统状态信息,如网络拓扑、IP地址、业务流程、安全机制、安全隐患和有关文档信息。等级测评实施过程中,被测系统可能面临以下风险:风险躲避措施:风险躲避措施:通过在备机和测试环境下测评躲避对生产环境的影响;操作前进行测试和备份工作,并制定应急处理方案;被测单位派遣技术人员全程配合及监督测评人员行为,原则上上机操作由运营单位人员进行风险躲避措施:风险躲避措施:避开业务顶峰期进行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和人工验证,必要时采取一定的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信息 安全 等级 保护 测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