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案10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囚绿记》教案10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囚绿记》教案10篇.pdf(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囚绿记教案囚绿记教案 1010 篇篇囚绿记教案囚绿记教案 篇篇 1 1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体会_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2、了解_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_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教学设想:教学设想:1、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_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一常春藤盆栽。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
2、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3、。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_的线索。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 1-7 小节)。1、学生速读课文。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
4、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五、研读囚绿部分。(第 8-11 小节)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囚绿记教案囚绿记教案 篇篇 2 2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那株常春藤,你接受作者“囚绿”这种表达爱的方式吗?你对爱有什么新认识?请同学们用小练习“爱不是而是;不是而是”或“爱不是不是;而是而是”来挖掘_主题,表达自己对爱的理解。如:爱不是占用,而是付出;不是伤
5、害,而是疼爱。我们用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一句话做总结“爱,不要成为囚”(大屏幕内容)囚绿记教案囚绿记教案 篇篇 3 3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读一读2、画一画3、说一说4、赏一赏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1、掌握象征的写法。2、体会作者在行文中所表达的向往光明、顽强斗争的精神。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一、导入:你喜欢绿色吗?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绿色?二、朗读课文,圈点批注1、用“.”圈出文中生字、难字;2、用“O”在段首圈写出段落序号;3、用“”在文中画出直接描写常春藤的语句;4、用“【】”批注表现常春藤特点的内容。三、整体感知:_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作者为什么“囚绿”?四、理清层次在
6、文中题目为“囚绿记”,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寻绿(1-4)赏绿(5-7)囚绿(8-12)放绿(13)怀绿(14)五、研读课文:1、请同学们逐段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常春藤被囚之前、之后生长状况的句子,并说说表现了它什么样的特点2、绿藤被囚后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这说明了什么?六、探究写法;1、【知识链接】陆蠡其人:(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1942年,因出版抗日书籍,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年仅 34 岁。从一介书生到抗日英烈,34 岁短暂的生命有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夜空,爆出了美丽耀眼的火花。陆蠡其时其文:1937 年 7 月
7、,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_写于1938 年,当时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困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发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2、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七、拓展延伸:1、_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2、观赏名人事例及视频,激发正能量。囚绿记教案囚绿记教案 篇篇 4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朗读以悟情品析以释旨续写以练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整体感知读写赏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释题1、“囚”是什么意思?2、“绿”是指什么?明确:绿色的常春藤3、那么“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话回答)明确: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
8、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二、选读语段,体悟感情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这样做表现了他对“绿”有怎么样的感情吗?明确:喜爱2、请你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对绿喜爱的语段内容,并酝酿一下如何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1)学生找出体现作者喜爱绿的语段,并轻声地朗读。(2)小组内先交流朗读,然后讨论如何朗读更好。(3)全班同学交流朗读,体会作者对“绿”的感情。_教师可根据情况组织全班朗读,并对朗读予以指导。三、圈画语句,品悟文旨1、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那么,作者为何对绿有如此之情,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明
9、确: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并不感到孤独,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齐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2、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作品写作背景时间的语句。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终于在一天早晨。离开北平一些年了。3、哪个同学能说说中国的这段历史呢?4、面对列强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能无动于衷吗?他写这篇_真得就没“别有用心”吗?请你从文中圈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而又富有哲理
10、的语句,然后在文旁进行批注。(1)小组先进行讨论圈画出“言外之意”的语句。(2)然后各人再进行批注。(3)朗读交流批注情况,教师作好点拔小结。(4)填写句子:作者通过写在北平一段生活中“囚绿”的小故事,通过一株不屈于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_。四、续写一段话,锻炼写作能力1、作者离开北平之时: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请你结合文意,接着这句话“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下这一株被囚禁多日的常春藤重见阳光的情态”。2、交流写作情况。3、师根据情况作好总结。写在后面的话:新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来说,我认为最重要一点是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教给学生品悟
11、_意旨的方法,指导学生怎么样地整体地把握_的写作主旨,而不是把_肢解,去一句句地分析,去一词一词地分析,搞得零零碎碎,文不成文,意不见旨,把_的整体美破坏无形。到最后学生:听文不清,说文不畅,读文无情,写文无意,到如此地步,实在是教者的悲哀!囚绿记教案囚绿记教案 篇篇 5 5一、教学目的: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了解_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_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_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
12、,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_的思想感情。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五、教学课时五、教学课时1 课时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图片)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2、指明一学
13、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2、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_的线索。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教师归纳板
14、书: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 1-7 小节)。1、学生速读课文。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五)、研读“囚绿”部分。(第 8-11 小节)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他对绿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2、教师再次展示常
15、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囚绿记教案囚绿记教案 篇篇 6 6【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学习象征手法,把握_的主题;2学习从品味关键句入手把握_主旨的方法。3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2理解“绿”在_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批注法与讨论法【知识链接】【知识链接】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大学毕业后,当过教师,
16、做过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上海沦陷后,继续留在上海从事进步的文化工作,后被日本宪兵逮捕,惨遭杀害,时年 34 岁。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善于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关注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出版的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和囚绿记。【学习过程】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pi见涸辙移徙急不 xi择婆 su猗郁 蕈菌 y苗助长(2)将文中体现作者对绿喜爱的语句画上横线,并仔细朗读体会。二、能力提升(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为什么要“囚绿
17、”?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各写了什么?请理清下列线索,并划分结构层次。绿绿绿绿(二)研读课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1、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请用下列的方式研读课文。从字词的妙用、句子的修辞方法、句子的表达方式(抒情)等多方面赏析_优美的语言并记下你的阅读体验,做旁批。(不少于四条)2、先独立思考,思考不出的问题可求助你的伙伴。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对囚绿的行为你是怎么理解的?说出你独到的想法。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这一现象,你有什么想法?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三
18、)拓展延伸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象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你认为礁石具有哪些特点?、诗中的哪个字你最欣赏?为什么?囚绿记教案囚绿记教案 篇篇 7 7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把握_抒情线索。2、理解_的深刻内涵。(重点、难点)3、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重点)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学生认真预习课文。2、学生合作搜集艺术家勇于面对苦难的例子。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1、导入:要求学生用成语说出看后的感受。如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朝气蓬勃、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
19、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欢的颜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的颜色。这样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我们“求”之不得,可有人却偏偏要“囚”住它。要想理清其中缘由,请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二、研读课文二、研读课文第一块:与陆蠡相识第一块:与陆蠡相识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作家作品。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陆蠡是一位真诚勇敢的作家,也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第二块:走近那抹绿1、绿是什么?“我”为什么如此热爱这抹绿?(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
20、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2、为什么要“囚”绿?(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3、我“囚”住了那抹绿吗?(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
21、;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了的孩子。)第三块:评论那抹绿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作者“囚绿”的行为,对这位被囚的“绿囚”你是如何理解的?前后四个人讨论后回答。_是作者在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写的,作者回顾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关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因而将它囚。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常春藤的不屈不挠;显示了生命不可侵犯。)全班交流中明确,形成板书蓬勃 生命、希望绿 向阳 象征 向往光明、自由固执 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小结
22、:作者借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古诗词中就有不少写“绿”的名句,能背几句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白居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囚绿记 教案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