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职业中学高二数学教案5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职业中学高二数学教案5篇.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2 最新职业中学高二数学教案最新职业中学高二数学教案 5 5 篇最新篇最新通过对高二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职业中学高二数学教案 5 篇最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职业中学高二数学教案 1 课 题: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教学目的:1.掌握掌握平面与平面间距离的概念,并能求出它们的距离 2.弄清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的定义;教学重点:平行平面的距离的求法 教学难点:平行平面的距离的求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点到平面的距离:已知点是平面外的任意一点,过点作,垂足为,则唯一,则是点到平面的距离 即:一点到它在一个平面内的正射影的距离叫做这一点到 这个平面的距
2、离(转化为点到点的距离)结论:连结平面外一点与内一点所得的线段中,垂 线段最短 2.直线到与它平行平面的距离:一条直线上的任一点到与它平行的平面的距离,叫做这 条直线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点面距离)二、讲解新课:1.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公垂线段:(1)两个平面的公垂线:和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垂直的直线,叫做两个平面的公垂线(2)两个平面的公垂线段:公垂线夹在平行平面间的部分,叫做两个平面的公垂线段(3)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都相等(4)公垂线段小于或等于任一条夹在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第 1 页 共 15 页的线段长 2.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三、讲解范例
3、:例 1 如图,已知正三角形的边形为,点 D 到各顶点的距离都是,求点 D 到这个三角形所在平面的距离 解:设为点 D 在平面内的射影,延长,交于,,即是的中心,是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在中,,即点 D 到这个三角形所在平面的距离是.四、课堂练习:五、课后作业:职业中学高二数学教案 2 数学教案-菱形教学建议知识结构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学习的正方
4、形的基础。本节的难点是菱形性质的灵活应用。由于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如果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就可以得到许多关于边、角、对角线的条件,在实际解题中,应该应用哪些条件,怎样应用这些条件,常常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教法建议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注意以下问题:1.菱形的.知识,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一些,可由小学学过的知识作第 2 页 共 15 页为引入。2.菱形在现实中的实例较多,在讲解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时,教师可自行准备或由学生准备一些生活实例来进行判别应用了哪些性质和
5、判定,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3.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在讲授这节内容前,可指导学生按照教材 148 页图 4-33 所示,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作为教学过程 中的道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感,有在教学中有切实的体例,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轻松些.4.在对性质的讲解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学生分别对事先准备后的图形进行边、角、对角线的测量,然后在组内进行整理、归纳.5.由于菱形和菱形的性质定理证明比较简单,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思路,由学生来进行具体的证明.6.在菱形性质应用讲解中,为便于理解掌握,教师要注意题目的层次安排。一、教学目标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
6、的关系.2.掌握菱形的性质.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4.通过教具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5.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6.通过菱形性质的学习,体会菱形的图形美.二、教法设计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定理.2.教学难点:把菱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综合应用.3.疑点:菱形与矩形的性质的区别.四、课时安排 1 课时五、教具第 3 页 共 15 页学具准备教具(做一个短边可以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和胶片,常用画图工具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演示教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7、学生观察讨论;学生分析论证方法,教师适时点拨七、教学步骤【复习提问】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矩形中对角线与大边的夹角为,求小边所对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3.矩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把较长的边分成、,求矩形的周长.【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这时可将事先按课本中图 4-38 做成的一个短边也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进相等,引出菱形概念.【讲解新课】1.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讲解这个定义时,要抓住概念的本质,应突出两条:(1)强调菱形是平行四
8、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2.菱形的性质:教师强调,菱形既然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它就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此外由于它比平行四边形多了“一组邻边相等”的条件,和矩形类似,也比平行四边形增加了一些特殊性质.下面研究菱形的性质:师:同学们根据菱形的定义结合图形猜一下菱形有什么性质(让学生们讨论,并引导学生分别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分析).生:因为菱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所以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性质可以得第 4 页 共 15 页到.菱形性质定理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由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以得到菱形性质定理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
9、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引导学生完成定理的规范证明.师:观察右图,菱形 被对角线分成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关系?生:全等.师:它们的底和高和两条对角线有什么关系?生:分别是两条对角线的一半.师:如果设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则菱形的面积是什么?生:教师指出当不易求出对角线长时,就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般计算方法计算菱形面积.例 2 已知:如右图,是的角平分线,交 于,交 于.求证:四边形 是菱形.(引导学生用菱形定义来判定.)例 3 已知菱形 的边长为,对角线,相交于点,如右图,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1)按教材的方法求面积.(2)还可以引导学生求出 一边上的高,即菱形的高,然后用平行四边形的
10、面积公式计算菱形的面积.【总结、扩展】1.小结:(打出投影)(图 4)(1)菱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的从属关系:(2)菱形性质:图 5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特有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每一组对角.八、布置作业教材 P158 中 6、7、8,P196 中 10 职业中学高二数学教案 3 高中数学命题教案命题及其关系 1.1.1 命题及其关系一、课前小练: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2)3;(3)3第 5 页 共 15 页吗?(4)8 是 24 的约数;(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6)他是个高个子.二、新课内容:1.命题的概念:命题
11、: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上述 6 个语句中,哪些是命题.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上述 5 个命题中,哪些为真命题?哪些为假命题?例 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 是素数,则 是奇数;(3)2 小于或等于 2;(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5);(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7)明天下雨.(学生自练 个别回答 教师点评)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2.将一个命
12、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三、练习:教材 P4 1、2、3 四、作业:1、教材 P8 第 1 题 2、作业本 1-10 五、课后反思命题教案课题 1.1.1 命题及其关系(一)课型新授课目标 1)知识方法目标了解命题的概念,2)能力目标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重点难点 1)重点:命题的改写 2)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区分教法与学法教法:教学过程备注 1.课题引入(创设情景)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2)3;(3)3 吗?(4)8 是 24 的约数;(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6)他是个高个第 6
13、 页 共 15 页子.2.问题探究 1)难点突破 2)探究方式 3)探究步骤 4)高潮设计 1.命题的概念: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上述 6 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上述5 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 4 个都是真命题.例 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 是素数,则 是奇数;(3)2 小于或等于 2;(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5
14、);(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7)明天下雨.(学生自练 个别回答 教师点评)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2.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例 1 中的(2)就是一个“若,则”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 叫做命题的'条件,叫做命题的结论.试将例 1 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则”的形式.例 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2)对顶角相等;(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学生自练 个别回答教师点评)3.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则”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出命题的概念,强调判
15、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的两个关键点: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通过例子引导学生辨第 7 页 共 15 页别命题,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改写为“若,则”的形式,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3.练习提高 1.练习:教材 P41、2、3 师生互动 4.作业设计作业:1、教材 P8 第 1 题 2、作业本 1-105.课后反思本节课是一堂概念课,比较枯燥,在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引例中的“他是个高个子.”例 1 中的“(7)明天下雨.”等比较有趣的生活问题,和学生有充分的语言交流,在一问一答中,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职业中学高二数学教案 4 一、教学过程 1.复习。反函数的概念、
16、反函数求法、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定义域值域的关系。求出函数 y=x3 的反函数。2.新课。先让学生用几何画板画出 y=x3 的图象,学生纷纷动手,很快画出了函数的图象。有部分学生发出了“咦”的一声,因为他们得到了如下的图象(图 1):教师在画出上述图象的学生中选定生 1,将他的屏幕内容通过教学系统放到其他同学的屏幕上,很快有学生作出反应。生 2:这是 y=x3 的反函数 y=的图象。师:对,但是怎么会得到这个图象,请大家讨论。(学生展开讨论,但找不出原因。)师:我们请生 1 再给大家演示一下,大家帮他找找原因。(生 1 将他的制作过程重新重复了一次。)生 3:问题出在他选择的次序不对。师:哪个次序
17、?生 3:作点 B 前,选择 xA和 xA3 为 B 的坐标时,他先选择 xA3,后选择 xA,作出来的点的坐标为(xA3,xA),而不是(xA,xA3)。师:是这样吗?我们第 8 页 共 15 页请生 1 再做一次。(这次生 1 在做的过程当中,按 xA、xA3 的次序选择,果然得到函数 y=x3 的图象。)师:看来问题确实是出在这个地方,那么请同学再想想,为什么他采用了错误的次序后,恰好得到了 y=x3 的反函数 y=的图象呢?(学生再次陷入思考,一会儿有学生举手。)师:我们请生 4 来告诉大家。生4:因为他这样做,正好是将 y=x3 上的点 B(x,y)的横坐标 x与纵坐标 y 交换,而
18、 y=x3 的反函数也正好是将 x 与 y 交换。师:完全正确。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 y=x3 的图象及其反函数y=的图象的.关系,同学们能不能看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什么样的关系?(多数学生回答可由 y=x3 的图象得到 y=的图象,于是教师进一步追问。)师:怎么由 y=x3 的图象得到 y=的图象?生 5:将 y=x3 的图象上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交换,可得到y=的图象。师:将横坐标与纵坐标互换?怎么换?(学生一时未能明白教师的意思,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教师不得不将问题进一步明确。)师:我其实是想问大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没有对称关系,有的话,是什么样的对称关系?(学生重新开始观察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19、,一会儿有学生举手。)生 6:我发现这两个图象应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师:能说说是关于哪条直线对称吗?生 6:我还没找出来。(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找出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画出如下图形,如图 2 所示:)学生通过移动点 A(点 B、C 随之移动)后发现,BC 的中点第 9 页 共 15 页M 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在追踪 M 点后,发现中点的轨迹是直线 y=x。生 7:y=x3 的图象及其反函数 y=的图象关于直线 y=x 对称。师:这个结论有一般性吗?其他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也有这种对称关系吗?请同学们用其他函数来试一试。(学生纷纷画出其他函数与其反函数的
20、图象进行验证,最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 y=x 对称。)还是有部分学生举手,因为他们画出了如下图象(图 3):教师巡视全班时已经发现这个问题,将这个图象传给全班学生后,几乎所有人都看出了问题所在:图中函数 y=x2(xR)没有反函数,也不是函数的图象。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点(x,y)与点(y,x)关于直线 y=x 对称;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 y=x 对称。二、反思与点评 1.在开学初,我就教学几何画板 4。0 的用法,在教函数图象画法的过程当中,发现学生根据选定坐标作点时,不太注意选择横坐标与纵坐标的顺序,本课设计起源于此。虽然几何画板 4。04 中,能直
21、接根据函数解析式画出图象,但这样反而不能揭示图象对称的本质,所以本节课教学中,我有意选择了几何画板 4。0 进行教学。2.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可借助于生动直观的形象来引导人们的思想过程,但常常由于图形或想象的错误,使人们的思维误入歧途,因此我们既要借助直观,但又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摆脱直观第 10 页 共 15 页而形成抽象概念,要注意过于直观的例子常常会影响学生正确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在直观化方面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如在函数的图象、图形变换等方面,利用计算机都可得到其他直观工具不可能有的效果;如果只是为了直观而使用计算机,但不能达到更好地
22、理解抽象概念,促进学生思维的目的的话,这样的教学中,计算机最多只是一种普通的直观工具而已。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计算机更多的是作为学生探索发现的工具,学生不但发现了函数与其反函数图象间的对称关系,而且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了反函数的概念,对反函数的存在性、反函数的求法等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前计算机用于中学数学的主要形式还是以辅助为主,更多的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直观工具,有时甚至只是作为电子黑板使用,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是:将计算机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发现探索,甚至利用计算机来做数学,在此过程当中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促进数学思维,发展数学创新能力。3.在引出两个函数图象对称关系的时候,问题
23、设计不甚妥当,本来是想要学生回答两个函数图象对称的关系,但学生误以为是问如何由 y=x3 的图象得到 y=的图象,以致将学生引入歧途。这样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是必须力求避免的。职业中学高二数学教案 5 教学准备教学目标 1、数学知识: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2、数学能力:第 11 页 共 15 页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类比学习,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归纳猜想证明的数学研究方法;3、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函数的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如何通过类比利用等差数列学习等比数列;难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探索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问题引入:前
24、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一类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问题 1:满足什么条件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如何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学生口述,并投影):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要想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只要知道它的首项 a1 和公差 d。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 a1 和 d,那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板书)an=a1+(n-1)d。师:事实上,等差数列的关键是一个“差”字,即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第一次类比)类似的,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问题2: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
25、前一项的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数列。(这里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法,对于“和”与“积”的情况,可以利用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和”(或“积”)等于同一个常数的话,这个数列是一个各项重复出现的“周期数列”,而与等第 12页 共 15页差数列最相似的是“比”为同一个常数的情况。而这个数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等比数列了。)2、新课:1)等比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比。师:这就牵涉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回忆一下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怎样得
26、到的?类似于等差数列,要想确定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要知道什么?师生共同简要回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的方法:累加法和迭代法。公式的推导:(师生共同完成)若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q 和首项为 a1,则有:方法一:(累乘法)3)等比数列的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等比数列的性质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之间似乎有着相似的地方,这为我们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提供了一条思路: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通过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性质。问题 4:如果an是一个等差数列,它有哪些性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寻找规律,如:3、例题巩固:例 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二项是 2,第
27、三项与第四项的和是 12,求它的第八项的值。答案:1458 或 128。例 2、正项等比数列an中,a6a15+a9a12=30,则 log15a1a2a3 a20=_ 10 _.例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能否在这个数列中取出一些项组成一个第 13 页 共 15 页新的数列cn,使得cn是一个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若能请指出cn中的第 k 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本题为开放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如对于cn:2,4,8,16,2n,则 ck=2k=22k-1,所以cn中的第 k 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 2k-1 项。关键是对通项公式的理解)1、小结:今天
28、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以及它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由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的过程。2、作业:P129:1,2,3 思考题:在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中取出一些项:6,12,24,48,组成一个新的数列cn,cn是一个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请指出cn中的第 k 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教学设计说明:1、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首先作为等比数列的第一节课,对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性质是学生接下来学习等比数列的基础,是必须要落实的;其次,数学教学除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的研究
29、方法,等比数列是在等差数列之后学习的因此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必然要和等差数列结合起来,通过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类比学习,对培养学生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有利的。这也就成了本节课的重点。2、教学设计过程: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类第 14 页 共 15 页比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3)等比数列的性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探求思路,一方面使学生回顾旧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联想,为类比地探索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奠定基础。在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再对几个具体的数列进行鉴别,旨在遵循“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体会观察、类比、归纳等合情推理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探索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又是一个重点。这里通过问题 3 的设计,使学生产生不得不考虑通项公式的心理倾向,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使学生主动完成对知识的接受。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等差和等比的相似性,为下面类比学习等比数列的性质,做好铺垫。等比性质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高潮,通过类比关于例题设计:重知识的应用,具有开放性,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职业中学高二数学教案 5 篇第 15 页 共 1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