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学教案合集10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科学教案合集10篇.pdf(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年科学教案合集年科学教案合集 1010 篇篇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1 1一、一、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通过比较了解事物间的细微差别,了解米饭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酒会变色。2.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训练。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学会使用工具进行验证的科学方法。二、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米饭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酒会变色。三、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让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观察方法,有目的的研究。2.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训练。四、四、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组材料:一小团米饭、一些大米、一次性饭碗1 只、水桶1 只、金属汤匙 1 个、淀粉、一次性
2、筷子 4 双、蜡烛 1 支、水 1小杯、碘酒 1 瓶、滴管 2 根、火柴 1 盒、白纸 5 张、棉花签 2 根、培养皿 1 只、毛巾 1 块、废物盘 1 个、塑料药匙 1 个。教师材料:一次性筷子 1 双、金属汤匙 1 个、淀粉 1 小包、白纸 1 张、米饭、滴管 2 根、水 1 小杯、碘酒 1 瓶、棉花签 1 根、废物盘 1 个。五、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分钟)谈话:(出示米饭)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观察米饭。(板书课题:米饭的观察)(二)观察米粒与饭粒有什么有同。(8 分钟)1.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米粒与饭粒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比较?(大
3、小、软硬、粘手与不粘手、颜色、形状、香味、味道)2.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3.汇报比较结果。4.有同学发现米饭越咀嚼越甜,我们一起来试一下。(试两次)有谁知道原因吗?(板书:淀粉)(三)淀粉的观察(29 分钟)1.观察淀粉(14 分钟)(1)谈话:米饭中含有淀粉,淀粉经过咀嚼后会变成有甜味的糖类。同学们想知道淀粉是什么样的吗?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学生观察淀粉,并汇报。(白色、细、滑)(2)刚才,同学们通过看、摸、闻观察了淀粉,现在金老师把一小勺淀粉倒在汤匙里,加一滴管的水,再用筷子搅一搅,淀粉会有什么变化呢?大家动手观察一下。(3)如果把这淀粉糊用火加热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想做这个实验吗?这个
4、实验要用火,所以特别要注意什么?(注意:安全)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发现。(淀粉像米粒一样加水加热后变大了。)2、碘淀反应(14-15 分钟)(1)谈话: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点蜡烛、拿米饭,手都弄脏了,现在大家到水桶里把手洗一下,我看哪个组动作最快。洗干净了吗?金老师不放心,我请一样东西来帮忙。(出示:碘酒)认识吗?有什么用呢?教师示范消毒。(给拇指和食指涂上碘酒)学生拇指和食指消毒。(2)谈话:消好毒了吗?现在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在每个课桌里都有一张白纸,请大家把它拿出来。现在,请每个同学用这两个消过毒的手指,捡出 4 粒米饭,排列在这张白纸上,注意要求:一要整齐,二不要把饭粒弄脏。你发
5、现了什么?学生汇报。是不是你把饭粒弄脏的呢?猜测一下这是怎么回事?(4)碘淀反应谈话:淀粉遇到碘酒真的会变色吗?你有办法验证吗?(师提示用滴管)好,我们来试一下吧。学生实验,并汇报实验发现。是不是所有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都会变色呢?学生检验米粒,并汇报。(师板书:变色)(四)复习巩固:(2 分钟)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还想研究什么?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主题,自由组合形成合作小组,并针对问题提出研究方案,即明确做什么和如何着手做。2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动手办一份小报,懂得搜集资料是科学学习的的一种重要的方式。3用自己擅长的方
6、式表达研究活动结果,与同学进行交流、评议。4扩展学习与本单元科学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5愿意提供自己的研究资料和发现,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6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搜集与自由研究主题相关资料和图片。2白纸一张,铅笔、彩色笔、剪刀。教学建议教学建议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播放视频或阅读一段有关宇宙单元的。分析:()这些资料描述了哪些内容?()哪些是我们已经学习了解过的内容?哪些是新知识?()通过无限宇宙单元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哪些内容?(教师可一一列举出来)整理和分类: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可依次整理成书上的个主题:我
7、们的地球;我的太阳;银河迢迢;“神舟”飞船;月球,你好;天上星星知多少;“长二捆”,真棒!我驾飞船去巡航。如果有其他主题可另分成一类。二、自由组合,选择研究主题。1问题:要想知道更多有关宇宙方面的问题,我们有哪些方法?2集体交流。3每个同学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形成合作小组。4提出要求:每个合作小组按照确定的主题,进一步查阅资料,办一张图文并茂的科普小报。三、制定计划,合作研究。1讨论:怎样才能结合自己的研究主题办好一份图文并茂的科普小报?分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补充。2教师小结办报步骤:(1)根据主题每个同学分头搜集相应的图文资料;(2)对搜集到的资料和图片进行分析、归类
8、、整理,筛选出办报素材;(3)版面设计,根据筛选出来的办报素材进行排版,做到内容丰富,摆放美观;(4)粘贴图文资料,并进行加工和美化,完成小报。3分小组制定研究计划。4汇报交流。四、布置作业。课后搜集相关主题的图文资料。第二课时交流个人搜集的图文资料,并进行整理和筛选。学生自己办报,教师巡视。二、展示与评议。讨论:各小组已经按要求办好了科普小报了,那我们怎样向其他同学展示和介绍我们的作品呢?可以用哪些方式?分小组讨论,设计展示方案。分小组展示科普小报。集体交流与评议。三、总结与交流。1集体交流:()通过办小报这项研究活动,你知道了哪些天文知识?有哪些感受?()欣赏了各个小组的科普小报后,你又了
9、解到哪些天文知识?()通过集体评议各组的.科技小报,你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想法?2提问:在这次活动中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教师小结:通过这次“自由研究”活动,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希望大家回家后继续学习宇宙知识,了解更多的宇宙奥秘。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3 3温度的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温度计、天气预报等等,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既有 趣味性又有挑战性,分享了小学四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案模板给大家参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
10、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2、揭示学习课题。二、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2、学生说说怎样用
11、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6 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三、气温的测量三、气温的测量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
12、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5、教师小结。四、课后总结四、课后总结五、课后作业五、课后作业1、我会填。(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气温最低。(2)、一年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2、我会选。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3)。(1)上午 10 时(2)中午 12 时(3)下午 2 时六、课后反思。六、课后反思。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4 4活动目的活动目的1 引导幼儿自己
13、尝试做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2 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3 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 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2 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3 投影机活动目的活动目的1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2 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3 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 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2 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3 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幻灯片、磁带。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一、教师木偶表演,提出尝试问题
14、教师木偶表演,提出尝试问题教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故事情景导放课题,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二、二、小朋友做小实验(幼儿第一次尝试,分组活动)小朋友做小实验(幼儿第一次尝试,分组活动)1 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2 教师提出尝试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3 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4 讨论:你平时看到过“蒸发”现象吗?(发散性思维)三、三、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幼儿第二次尝试,“幼儿第二次尝试,集中活动)集中活动)1 请你摸一下,玻
15、璃片是冷的还是热的?2 倒热水在杯里,问:杯子里冒出来的是什么?(水蒸气)3 把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出现什么?为什么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四、四、放幻灯(通过直观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放幻灯(通过直观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的科学现象)的科学现象)1 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厅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2 请小朋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结合幻灯)3 请小朋友把“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小秘密告诉兔妈妈和小兔。五、五、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1 请幼儿试着说
16、出雨的好处。2 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危害。3 总结幼儿讲的雨的好处的危害,教育幼儿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当下名科学家,要让雨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5 5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二是初步了解学好物理应该注意的事情。三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及探究的兴趣。重点重点.难点难点: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及探究的兴趣。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与讲述相结合学法指导:学法指导:阅读与探究相结合教具准备:教具准备:烧瓶、水、试管夹、烧杯、喇叭、放大镜、漏斗、乒乓球、鸡蛋、气球、单摆。教程:教程:一.引言让学生阅读致同学们二、科学之旅1.找一个同学朗读课
17、文第一自然段物理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科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科学探索过程,充满乐趣和艰辛,探求科学知识是我们的渴望。2.有趣.有用的物理(1)演示实验图 0.1-1 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图 0.1-2 会跳舞的小人。图 0.1-4 乒乓球会下落吗?(2)想想做做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3)阅读 P5 的课文及图 0.1-5.0.1-6(4):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它研究声、光、热、电、力、原子及原子核的变化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它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3.怎样学习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
18、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物理规律,重大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出来的。(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观察、实验、看书、听课、都要多动脑子勤于思考,对于科学知识不满足于背诵条文,要力求理解,应该养成看、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物理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又要用到实际中去,为改善人们的生活,造福人类。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忘记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没有物理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成就,能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吗?不恰当地使用科技成果,是不是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不断提醒大家,一起认真考虑这个问题。4.
19、STS.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1)让学生自己阅读(2)引导讨论a.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b.伽利略在在观察中推出了什么疑问?对于这些疑问作出了什么猜想?c.伽利略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d.科学家对于摆动规律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三.:略 P9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科学之旅?四.作业1.阅读课文2.你觉得物理有趣吗?你打算怎样学好物理这门课?3.预习第一章.声现象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6 6【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了解铁和磁铁可以互相吸引。2、通过实验,观察用磁铁可以牵引汽车移动。【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制作一个纸汽车,在纸上粘一块铁,观察用磁铁牵引车
20、移动的样子。2、PPT 磁铁牵引纸车 课件,(什么和什么能互相吸引呢?)【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导入。一、导入。观看 PPT磁铁牵引纸车,了解铁和磁铁可以互相吸引。我们周边哪儿有磁铁呢?磁铁都能吸引什么东西呢?如果磁铁和铁之间有别的物体会怎么样呢?二、展开。二、展开。观看 PPT磁铁牵引纸车,说一说实验目标,备品以及实验顺序。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在纸上粘一块铁,观察用磁铁牵引车移动的样子。看一看实验顺序。1、装饰一个汽车村庄。2、在纸上画一个汽车,然后剪下来。3、在纸上插一个曲别针。4、用磁铁来牵引汽车移动。三、画出汽车村庄和汽车并剪下来。三、画出汽车村
21、庄和汽车并剪下来。画出汽车行驶的道路并装饰一下。你想让汽车行驶在什么样的公路上呢?画一画纸汽车,你想要画什么样的汽车呢?画完后,把汽车剪下来。四、用磁铁来牵引汽车移动。四、用磁铁来牵引汽车移动。在纸汽车上插一个曲别针,然后把磁铁放在画好道路的图画纸下面。汽车会怎样呢?磁铁离得很近的话会怎么样?离远一点的话会怎样呢?如果想要让汽车往前移动的话应该怎样做呢?如果想要让汽车往后移动的话应该怎样做呢?在汽车和磁铁中间再放一张纸,汽车还会移动吗?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7 7一、一、鼓励同学敢问。鼓励同学敢问。我认为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同学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同学来
22、说有的内容同学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同学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同学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同学感到教师与同学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同学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绩感体面地坐下。二、引导同学会问。二、引导同学会问。同学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同学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同学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同学尝试提问。1 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
23、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同学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同学的质疑能力。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同学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应鼓励同学多通过实验去发现,他们在判断吸水性还用到了挤、甩的方法来比较,如把相同纸、木材、塑料、金属都通过挤,能发现纸轻轻一挤就能挤出,再将剩下的 3 种资料都通过甩,通过观察被甩出的水量能发现木材中被甩出得最多,而塑料与金属通过我们目前现有的方法与观察工具无法比较谁的吸水量大,只能将两者都归类于吸水性最弱。3、从矛盾之处质疑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
24、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同学只要拿到了实验资料,就会想尽一切方法去进行观察,他们在观察白纸时,不只用肉眼观察,还通过放大镜,还比较了干的纸与被水浸湿的纸的区别,分别用了自身的语言来描述观察到的特点。书本上是先讲了古代造纸术,再由同学来造一张纸,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能不能先让同学来动手做,让同学在动手中来发现问题,再回过头来结合古代造纸术,看看两者之间的联系。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8 8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科学_于生活,学生学科学必须要学自己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本课采用建构主义和探究教学的思想着力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科学,在动手动脑中学知识,重视从学生的视角来展开研究,提
25、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本课的开始,教材以一段文字引发学生进入声音世界,指出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声音,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然后安排了两个造声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想出办法制造声音;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最后引导学生运用间接观察法和归纳法发现物体发声的共同规律,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本课所呈现的教学活动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点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结构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制造声音,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多法验证归纳结论,拓展应用。本课教学
26、的关键,贵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自主设计实验,强调多法并举和方法创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知识与能力:能够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学会尊重事实,学会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
27、起联系。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保鲜袋、小鼓、鼓槌、音叉、尺子、橡皮筋、绿豆、钹、干净的透明瓶子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受声音,提出问题 1、谈话:老师这儿搜集了好多种声音,想试一试你的耳朵灵不灵,猜一猜这些声音都是什么物体发出的,有兴趣吗?播放制作的声音课件:国歌声、雨声、鞭炮声、鸟鸣声、欢呼声、打雷声学生汇报。提问:你能从这些声音中知道些什么?2、保鲜袋发声。谈话: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学生实验、交流方法。3、身体发声。谈话: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我们每组请一个人上来做,老师也参加。提问:你们有什么想说的?4、小结:我们周围充满了各
28、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5、关于声音,请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吧!学生提出关于声音的诸多问题,选择“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设计意图:一是将学生带入到轻松优美的声音中,让学生放松身心,愉悦性情,同时也感受到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声音,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二是想办法制造声音,可激发学生对研究声音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发声的方法很多,丰富学生对于制造声音的感性认识。二、制造声音,观察现象,猜想原因 1、提问: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交流。2、交流:用哪些方法可以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呢?通过讨论
29、交流,使学生明确可以用耳听、手摸、眼睛看的方法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3、提出实验和观察要求:下面老师给你 10 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造声音,这儿老师有两点建议:(1)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控制好声音的大小;(2)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注意观察每一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比一比谁的发现最多!学生按要求使它发出声音,然后完成课后记录表。(1)橡皮筋:将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手指拔动橡皮筋。(2)钢尺:一只手在桌子边缘按住钢尺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钢尺另一端,松开。(3)音叉:一手拿住音叉的柄,一手用小锤敲击音叉。(4)鼓、鼓槌、绿豆:将绿豆
30、撒在鼓面上,将左手的食指按在鼓面上,用右手拿鼓槌敲击鼓面。(5)塑料瓶、小泡沫球:用嘴靠近塑料瓶口,轻轻地连续吹气。4、交流与猜想:(1)各种物体发声时分别有什么现象?(2)尽管不同的物体用不同方法发出的声音不同,但它们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现象?(3)由此推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5、小结:各种物体在敲打、碰撞、摩擦等外力作用下发出声音时都有一个共同现象,即物体发声时都有振动现象,由此可以推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设计意图:在以往执教这一课的诸多课例中,由于教师的指导不够到位,学生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怎样制造声音上,忽视了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导致了学生动手多,观察少,对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推测缺乏深入的思考
31、,只关注外力作用。为避免重蹈覆辙,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活动目标,通过交流明确了观察方法和要求,展开了有目的的探究活动,保证学生有针对性地获取充分的感知信息,让学生的猜想有根有据。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归纳结论1、预设实验方案:你能想办法让我们看到或感受到物体发声时在振动吗?比如,老师击鼓后怎样看到鼓面在振动,你可以设计个实验来证明给大家看。其他的发声物体如音叉、小瓶、气球、水、锣、笛子等都可以设计一个看得见振动现象的实验,比比看,谁的方法多,做法妙!学生选择材料,讨论实验方案。2、交流:(1)选择什么材料,怎样进行实验?(2)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交流时可以对设计不完善的实验进行修改,对设计中没
32、有用的材料提示学生运用。)3、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倾听和指导。4、展示交流实验结果。5、归纳结论:以上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设计意图:教师启发学生想办法让振动发声现象显性化,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充分表达、交流实验方案与实验结果,体现了个性的张扬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四、应用所学,升华认知,感受快乐1、教师击锣、锣声发出的声音很长,怎样去做才能使锣声立即停止呢?(用手摸锣面或用其他物体的接触锣面。)2、手摸喉咙发声,感受发声时的现象。3、欣赏歌曲(假如幸福拍拍手):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歌声,用心体会振动发声带给
33、我们的快乐。设计意图:联系现实生活,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能使学生有用所学知识去改变生活的意识。五、拓展应用1、老师送给你一件小礼物:麦杆,试一试能让它发出动听的声音吗?2、课后制作会发声的麦杆。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9 9一活动目标:1.知道身体会弯是关节的作用。2.会用关节弯曲肢体,进行造型,体验身体造型的乐趣。二活动准备:1 一个关节娃娃。2 三张大蛇图片。三活动过程:1 出示大蛇图片,导入主题。出示图片 1.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个小客人,它就是大蛇弯弯。出示图片 2,3。师:大蛇弯弯很喜欢跳弯弯舞,它先是弯成这样(出示图片 2),后来又弯成这样(出示图片 3),它玩的可开心了。2 初步体
34、验弯曲的乐趣。和老师一起弯曲。师:大蛇弯弯会弯曲,那我们小朋友会不会弯曲?大家和老师一起弯曲好吗?3 知道身体弯曲时关节的作用。提问,出示关节娃娃引发幼儿兴趣。师:刚才,我们是用身体的哪里弯的?出示关节娃娃,引导幼儿观察。师:老师这里还有个小客人,他叫关节娃娃。他和我说,想和我们一起玩,你们愿不愿意啊?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关节娃娃为什么会弯曲吗?(引导幼儿说出关节)4 幼儿一起体验弯的乐趣。请幼儿上来弯曲,请下面幼儿想象像什么,弯曲了哪里。请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跳弯弯舞。5 活动结束以弯弯舞结束。6活动延伸:回去可以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弯弯舞。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1010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35、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作出假设性解释;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对光速的探究历程。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城市的夜景录像、光沿直线传播的课件资料。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火柴、激光灯、纸筒、吸管,大果冻(透明)、带孔纸板(每组三个)、手电筒。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播放多媒体录像资料导入新课,播放多媒体录像资料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受丰富多让学生初步感受丰富多彩的光的世界彩的光的世界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城市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而且越变越美
36、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城市夜景的录像,请大家欣赏。(播放城市夜景录像)师:看了这段夜景,你有什么感受?生:美极了。师:什么美?生:城市的夜景很美,水也很美。生:灯光很美,很好看。生:夜晚的建筑物很漂亮。师:最美的是什么?生:灯光。师:是啊,我也觉得我们城市的灯光很美,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五彩斑斓的灯光,才把我们城市的夜景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那如果没有灯光会怎样?生:世界将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到。师:是啊,光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光,研究光,好吗?(板书课题)(教师在新课伊始就用美丽的夜景录像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使孩子们对光充满了神奇的向往,对光的探究更充满了深深地渴望
37、,这是促进探究所需的无尽动力。)二、认识光源师: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想一想,哪些物体会发光呢?生:太阳能发光。生:月亮也能发光。师:月亮会发光吗?谁有不同意见?生:月亮不会发光,它看起来那么亮,是因为它反射太阳的光。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看课外书知道的。师:你的知识很丰富。看课外书是获得知识的好方法。生:老师,我知道星星会发光。生:蜡烛发光。生:不对,应该说是燃烧的蜡烛会发光。师:你描述得非常准确,很棒!生:镜子也会发光。师:是吗?在漆黑的夜里,镜子在发光?那你能看见镜子吗?生:(笑了)看不到。师:那镜子会发光吗?生:镜子不会发光。它看起来很亮,可能是它反射的别的物体的光。生:老师,我还知道萤火虫也会发光。师:是啊,“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也是一种光源啊!(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深深地启发,自然地交流,恰入其分地评价,让人听来既亲切又自然,指导中不忘吟诗点晴,体现了教师深深的文化积淀,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师:树有根,水有源。光也有个源头,大家刚才讲的这些发光体,我们把它叫做光源。像太阳、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自然光源;像电灯、点燃的蜡烛等,这一类光源,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生:叫人造光源吧。师:很好。那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它们叫什么好呢?生:生物光源。(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