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10篇汇编.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10篇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10篇汇编.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 1010 篇篇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1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以下是小学科学六年级教案,换一女个阅读。一、教学目的:一、教学目的: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能源的概念。2、能大胆想像没有能源的生活,分析出生活和生产中所需能量的。3、能查阅资料获得更多有关能源的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实例说明能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3、能根据各种形式能源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举例说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意识到人类要节约不必要使用的能源。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教育
2、学生根据各种形式能源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举例说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意识到人类要节约不必要使用的能源。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分析出生活和生产中所需能量的,说明能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1、导入:上课我们学习了怎样控制能源,我们身边常用的能源有哪些?2、学习新课:A、分析能量的活动目标:1、能分析出生活和生产巾所需能量的。2、能查阅资料获得更多有关能源的知识。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能源的概念。4、能通过分析发现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5、能对自已所知道的各种形式的能源进行正确分类。活动过程:1、激趣导课。提出问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能量,你知道这些能
3、源是从哪里来的吗?让学生猜一猜,激发学小学习的兴趣。2、分析能量的。(1)提问:分析手表和火车运行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2)进行小组时论,按图中的箭头逆向推理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系统地分析能量的。如火车运行的能量来自:火车运行的能量=石油植物太阳火车运行的能量=电太阳;B、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目标:1能举实例说明开发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能源的开发与利用。3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类使用能源物质的发展趋势。活动过程:1、任务: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种能源,分析这种能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对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2、方法:采用上查阅资料法,小组讨论3、指导学生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4、 和 环境的影响的资料,训练学生科学阅读的基本能力。(1)出示阅读提纲:煤在开采时对土地、村庄、水资源造成什么 影响?煤和石油在使用过程中,对空气和天气带来什么影响?石油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泄漏会对水域及水生动植物带来什么影响?(2)学生阅读资料,分析煤、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3)小组讨论,举出更多的有关煤、石油开采,利用对环境影响的例子。4、组织学牛交流阅读分析结果。C、“科学在线”认识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和发展趋势。(1)阅读提示:能源的利用经历了几个时代,其代表能源是什么;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2)学生阅读,思考上面的问题。(3)交流阅读结果。D、想像没有能源的生活
5、活动目标:1、能举 3 个以 E 的实例说明能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2、能大胆想像没有能源的生活。3、能意识到人类要节约水必要使用的能源。活动过程: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性思维及想像能力的活动,1、指导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过程和方法。(1)活动的任务假如有一天没有了能源,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当太阳下山后,在漆黑阴冷的房间内有什么感受?在野外迷失方向,饥寒交迫时有什么感受?学生可以想像如果没有风能、太阳能或其他能源的生活会是怎样的?(3)从系统的角度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分析推理。如:a.从衣食住行与能源的关系,分析没有了生活用品,我们会怎样?b.从生物与能源的关系,
6、分析没有周围的生物,我们会怎样?c.从各种自然现象与能源的关系,分析没有了风云雨雪,我们会怎样?2将想像的结果,写成一篇科学幻想短文,可以配上图画。E、小结:组织学生召开一次科学讨论会,交流评价每个学生的短文,及时对学生丰富的想像力给予表扬和鼓励。作业:修改科学幻想短文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2 2教学目标:1.能够针对问题大胆地提出猜想。2.能够利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滑轮的秘密。3.能够想到利用滑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滑轮的探究兴趣。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知识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2.发现动滑轮与定滑轮的不同作用。教学准备:师演示实验材料课
7、件(利用滑轮工作的生活实例)演示用滑轮实验套材。分组实验材料(四人一组)动滑轮,定滑轮,支架,测力计,钩码,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喜欢做实验吗?生:喜欢。师: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起重机吊重手升旗仪式师:同学们通过观看,知道起重机是怎样吊起重手的吗?国旗又是利用什么装置升上去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滑轮兄弟的秘密。板书课题 滑轮兄弟二.探究过程师生演示实验师:请同学们分组实验1.组装定滑轮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师巡视观察,如果是个别问题,适时指导,如是普遍问题,师则演示指导。师:先直接称钩码的质量(重力)再用定滑轮,用弹簧秤拉钩码看数据。观察比较,填表,思考,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8、。(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2.组装动滑轮师:请同学们先看一看 P31 插图,你会使用动滑轮吗?生:会。师:好。请同学们再分组实验。师巡视观察。生直接操作。(只秤钩码)提请学生不仅要秤钩码,还要秤滑轮观察比较,填表,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省一半的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3.组装滑轮组师:如果在实际生活中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你能做到吗?生:能。师:请看课本 P32 插图,你会做吗?实验开始。师巡视观察。三.课堂总结师:今天的实验做得很成功,谁知道定滑轮有什么作用?生: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师:很好,那么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呢?生: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师:滑轮组又有
9、什么秘密?生: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3 3【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从物质变化的本质引出自然界物质变化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如物态变化、机械变化、地球运动等,而且在水和空气的学习中,学生也接触了一些化学变化,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可使学生初步明确物理和化学两个变化的含义,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为接下来学习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不同物质的形态和运动形式发生着相互作用。2、了解物理变化和化
10、学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技能目标技能目标1、了解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3、固体物质加热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要求情感目标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重点:掌握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难点难点: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酒精灯、锥形瓶、试管、硝酸铅溶液、碘化钾溶液、发黄的落叶、硫酸铜晶体、绿叶、细铁丝、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教课思路与方法】【教课思路与方法】“演示法
11、”和“实验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本节教材贯穿一系列的实验,难度较高的由教师演示,较易的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验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含义,同时得出物质的性质。教材首先提出自然界的物质在不断的变化中,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物质变化,接着问要想知道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该如何来判断呢,从而引入“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这一部分内容分两部进行,第一部笼统的来了解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有什么证据,第二部分以一个具体的例子(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来加以说明。最后是物质变化的一些简单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引入整个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结合新学期的一些变化
12、来举例,使学生感到熟悉,活跃课堂气氛)引出课题:物质的变化一、一、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物质是不断变化着师: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在不断的变化中,请你谈谈你发现了哪些变化?生:云中的水有时会凝结成雨水而落下,小树苗会长成参天大树,木材燃烧,瀑布的水落下。讨论:自然界中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投影:图 1-1 下雨请学生讲讲下雨的成因,然后教师再总结分析:空气中的水气在遇冷的情况下凝结成小雨滴,越积越多后就形成降雨。师问:整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生:在这个过程发生的是水的三态变化。投影:图 1-2 木材燃烧学生分析:木材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后生成
13、二氧化碳。投影:图 1-3 植物的光合作用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下,通过叶绿体,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投影:图 1-4 瀑布下落分析:水从高处落下,位置发生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问:若将以上的四个变化进行分类,你准备怎么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生:根据在变化中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把以上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下雨和瀑布下落没有生成新物质,在变化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木材点燃发热、发光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和氧气。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类变化叫化学变化。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判断下列
14、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钢铁生锈2、打开小手电筒,发光发热3、镁带能燃烧4、用条形磁铁吸引铁钉5、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出示出示:水分子电解的模型请学生从微观角度来判别水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生: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水电解生成了氧气和氢气。构成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属于化学变化。教师指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过度:我们周围的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判断变化是否发生了?二、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师;要了解物质的变化,必须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演示实验演示实验 1 1:取适量的硝酸铅溶液放锥形瓶中,再向
15、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观察反应前后的现象。问:问:有没有发生变化?生:生:有现象:反应前溶液无色透明,反应后生成黄色沉淀。分析实验现象:在此反应中,有不溶于水的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师:在这个变化中,两种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是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出示出示:发黄的落叶,与绿叶做对照提问:你知道叶子为什么会发黄吗?生:落叶的黄色是由于缺含镁的无机盐或温度不适等因素引起叶绿素不能形成的造成的。师:从这两个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变化时常伴随着颜色的变化。投影:图 1-7 钢铁厂的高炉分析:铁在高温下熔化变成铁水,状态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组成本身没有变化,这种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演示实
16、验演示实验 2 2:拿出桌上的一段细铁丝,观察颜色、状态、形状,弯曲成各种形状,并用剪刀把细铁丝剪成几段。问:细铁丝在形状变化中,发生的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生:属于物理变化。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特征或性质,如。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可用来识别该物质。我们可把物质的性质分为两大类: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小结小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颜色、形状和状态、是否有沉淀生成等都可以作为判别物质变化的标准。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4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过程和方法: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
17、名称、重量和种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难点: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重点: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每组派一位学生把垃圾带到学校来进行分类和称重统计。2、收集垃圾堆、垃圾场的图片和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3、教师准备弹簧秤。【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一、课前布置家庭垃圾的收集工作布置:每组派一名同学把自家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统计工作。(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在家称量好再把数据带到
18、学校来进行统计,但一定要事实求是。教师也可以把自家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和称重演示。)课前布置:1、调查走读生数量2、要求将垃圾家庭垃圾带到学校。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先自学课本第一课,将垃圾在家里分类后进称重。二、一天垃圾的分类、称重和填写记录表二、一天垃圾的分类、称重和填写记录表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我家一天会有多少垃圾?垃圾里有些什么?教师演示垃圾的分类和称量。2、学生分组分类,称量并填写“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表。(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卫生。)三、关于垃圾的讨论三、关于垃圾的讨论1、请学生说说各种垃圾的。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大表格,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科学教案 模板 汇总 10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