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pdf(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20212021 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 1 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测并做记录。2.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2.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幼儿用书船儿向前行,学习单浮沉实验记录表,盆(或透明保鲜盒)、油泥、弹珠、小碗、小石头、纸片、泡沫等物品,每组一套。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请幼儿了解实验内容和过程。1.我们要来做实验,看看手上的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到水里,哪些会浮在水面上。2.在进行实验前,你需要猜测这个物体沉浮情况,并且记录到学习单上。3.进行实验后,
2、再将实验结果记录到学习单上,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二、为每一组提供一套材料,让幼儿自由进行实验,教师从旁观察、指导。三、请幼儿试着讨论物体浮沉的原因。1.为什么弹珠、石头、油泥会沉下去?纸片、泡沫却是浮在水面上的?2.碗怎样放会浮在水面上?怎样放会沉下去?3.油泥可以捏成什么样子就不会沉下去呢?四、请幼儿将油泥捏成某种造型,使其可以浮出水面。教师请成功的幼儿和大家分享他(她)的方法,再请幼儿将这个方法记录在学习单上。五、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的内容,看看书上的方法是什么。六、请幼儿都将油泥捏成油泥船的样子,然后试着在其中放弹珠、石头等物品,看看各自的油泥船能承载多少物品。20212021 年中班
3、科学沉与浮教案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 2 2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
4、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名称:沉与浮活动名称:沉与浮活动目标活动目标认知目标:感知各类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能力目标:1、可以将物体按沉浮特征进行分类,并利用“”和“”进行记录。2、探索使物体沉浮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情感目标:乐意参加沉与浮实验,感受实验带来的快乐。活动重点难点1、活动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学习记录实验结果。2、活动难点:探索使物体沉浮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准备1、操作材料:皮球、积木、钥匙、石子、泡沫、空塑料瓶、蜡笔、铅笔、橡皮、铁片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物品。2、记录材料:观察记录表、记号笔。3、装满水的水槽一个。活动过程(一)激趣
5、导入,揭示课题。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沉与浮,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小材料,这些小材料特别喜欢和水做游戏,它们在水里究竟是怎样的?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究呢?(二)大胆猜测,实验验证。1、认识材料,知道名称。2、用钥匙、皮球做实验,观察现象,初步感知沉浮。3、请幼儿观察材料,并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材料的沉浮性质。4、指导填写记录表。(三)实验验证,统一认识。1、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结果。2、猜想、实验对比,深度感知沉浮,统一认识。3。、把实验材料按沉、浮分类。(四)深入探究,改变沉浮。1、这些小材料,他们在水里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想有没有办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
6、来,使浮起来的东西沉到水底?2、幼儿操作改变物体的沉浮,(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3、交流:你用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的?让浮在水面的东西沉下去?成功了吗?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通过探索,知到改变物体的形状和重量能让物体浮起来或沉下去,借助其他物体可以改变沉与浮。(五)知识迁移,解决问题。1、观看视频,思考:水灾时如何自救?2、安全教育,引导幼儿不要偷偷玩水,谨防溺水。(六)结束课堂,拓展延伸。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更多有关沉浮的材料,去探索更多有关沉浮的秘密吧。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沉与浮”这个活动,紧密围绕“沉浮”这个有趣现象而展开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引发
7、探索欲望。本次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对物体的沉浮进行猜想和判断,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幼儿玩一玩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究物体沉与浮的原因,获取与物体沉浮相关的知识经验,并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改变物体的沉浮。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幼儿发展开渠。活动内容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的发展引路。20212021 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 3 3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发现几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发展比较、观察能力。2、学会使用符号做观察记录。3、体验沉浮游戏的乐趣,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4、初步了解其特性。
8、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活动准备:活动准备:积木(木质)、塑料瓶、泡沫、小石头、小纸片、玻璃珠、装有水的塑料瓶等;记录单。自我反思:自我反思:1、事先没有明确“浮上来,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好几个幼儿说“浮下去,沉上来”,这个问题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2、有几组幼儿在做实验的时候,出现争抢实验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将纸船玩得变成纸浆的现象,这个是我事先没有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造成的,每一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常规问题还是要考虑到的。20212021 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 4 4活动背景:活动背景: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红彤
9、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甜滋滋的柿子,堆满了水果店,空气里到处弥漫着香香的水果味,这随手可得的水果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于是秋天的水果主题应运而生。幼儿在看看、摸摸、尝尝的过程中,感知了各种水果的色、香、味、形,其中在做水果色拉和榨汁前,发现幼儿在清洗水果时对出现的沉、浮现象产生了好奇,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果宝宝探索的兴趣,于是就生成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再猜一猜、做一做、记一记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水果在水里所产生的各种有趣的沉浮现象,体验“做中学”的乐趣。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观察发现不同的水果在水中所产生的各种有趣的沉、浮现象。2、学习把实验的结果用记录的方式描述出来,体
10、验实验成功的乐趣。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实验材料:苹果、梨、葡萄、小番茄等水果,小水桶人手一只,人手一块记录板,笔记录纸。水果盘、抹布。2、活动前孩子们玩过水,有沉浮经验;认识过相关的水果。活动过程:一、讨论导入,引起幼儿实验的兴趣。我们在清洗水果时,小朋友们发现有些水果是浮在水面上的,而有些却是沉到了水底,真有趣。二、进行沉浮的集体预测,并作记录。今天小朋友带来了一些水果,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我们不单要试试这些水果,还要象科学家一
11、样把结果记录下来。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水果宝宝。(出示教师记录表)我们来看一看,记录表上有哪些水果宝宝旁边的波浪线表示什么?如果浮在水面上,我们该怎么来表示呢?谁有好办法?请一个小朋友来教一教大家,好我们就用这个方法好不好?依次出示不同的水果,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测作具体记录。如有争议写上不同答案的人数。三、交代实验要求: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等一会儿请小朋友把每种水果都试一试,而且每试一种水果就把结果记录下来。水遇纸会湿,记录前要先擦干手。四、幼儿实验操作,验证预测结果,并记录。幼儿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纸上,然后放在黑板上。五、讨论与交流实验情况:1.展示幼儿记录纸,交流实验情况,并和集体预测比较
12、。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做了实验,通过试验我们发现了什么?现在我们来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请两位幼儿上来,寻找不同的结果,再一次用实验验证,并与预测的结果相对比,增加趣味性。2.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通过亲手实验发现了有趣的沉浮现象,有的水果是浮在水面上的,如苹果,橘子,枣子,香蕉,有的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如石榴,柿子,葡萄,我们还发现有的水果从树上摘下来时间长水分干了放在水里也会浮起来。实验的结果和我们事先猜的有很多不一样,所以一定要动手试一试才能知道真正的结果。六、延伸除了水果,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浮起来的呢?哪些又会沉下去呢?我们以后再去找一找,试一试,把你实验的结果跟大家一起分享
13、好吗?活动反思:活动反思:小朋友在操作中感受,并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幼儿兴趣浓厚,喜欢动手操作,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我在上课时思路清晰,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有小结,小结语言还是很精准有效,帮助孩子理解沉与浮的秘密。20212021 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 5 5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对沉浮现象感兴趣,能迁移已有的沉浮经验,积累尝试让水中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2、有良好的操作、收拾习惯。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水、抹布、盘子、一角硬币等。可供幼儿在水中操作的各种材料,如塑料、木质、泡沫等玩具。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回忆已有经验。教师:以前
14、我们玩过水,发现东西放到水里会怎样?二、幼儿做实验“放入水里的硬币”1、教师出示硬币引发幼儿思考:这是什么?你们猜猜硬币放到水里会怎样?2、幼儿进行自由猜测,师幼共同统计全班猜测情况。3、幼儿实验操作。4、集体交流实验情况,并与猜测的情况进行对照。三、尝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1、教师:怎样让刚才沉入水底的硬币浮到水面上?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尝试把沉下去的硬币浮起来的方法。(提醒幼儿注意保持服装的清洁,养成活动前先卷袖子,操作结束时将手甩干、擦净等良好的操作习惯)2、集体分享让硬币浮起来的各种方法:如把硬币放于木质的玩具上、塑料瓶内、泡沫板上、塑料的小碗和盘子内。四、尝试“怎样让浮起来的东西沉
15、下去。”1、教师提供两块同样的积木,鼓励幼儿想办法把这两块积木沉下去。2、集体分享让浮在水上的东西沉下去的各种方法,如往塑料瓶内装满水、在积木上用皮筋绑上石头、在塑料小碗内放一些螺丝钉。五、教师及时表扬、肯定每位积极动脑筋的幼儿。20212021 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 6 6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孩子们在户外游戏时发现飘落的花瓣浮在水面上,随着水波飘荡,孩子们便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花瓣会浮在水面而树枝沉在水底呢?”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设计本节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索沉浮的秘密,并对沉与浮的现象的观察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丰富孩子们的经验,培养对科学探究
16、的兴趣。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学会使用简单符号记录结果,表示物体的沉浮。2.初步探索使物体沉下去的方法,体验探索游戏的乐趣。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在实验活动中,探索物体的沉浮,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上浮和下沉。活动难点: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活动准备:活动准备:石头、塑料瓶盖、金属螺丝、木质积木、海绵纸、树叶、玻璃球;脸盆、记录单、彩笔。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认识沉与浮1.创设情境,认识实验材料,激发幼儿探究欲望。来
17、了许多的物品宝宝,我们认识一下它们:石头、塑料瓶盖、金属螺丝、木质积木、海绵纸、树叶、玻璃球,它们要到水里玩,玩一个“沉浮”游戏。2.猜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讲解沉浮符号结合材料,让幼儿猜测物体的沉浮。认识记录沉浮的符号“”和“”。二、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记录结果1.幼儿分组进行试验,鼓励幼儿尝试多种材料实验,观察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记录结果。(规则要求:小朋友们卷起袖子,要轻轻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实验结束后用毛巾擦手。)2.分享探究结果实验的结果和刚才猜测的是否一样?刚才在实验中发现了哪些东西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小结:在操作中,我们发现树叶、海绵纸、塑料瓶盖、木质积木浮在水面
18、,玻璃球、金属螺丝、石头会沉到水底。三、引导幼儿尝试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1探究:怎样使浮在水面的东西沉下去幼儿操作尝试:现在浮在水面上的物品宝宝,它们想到水底去看一看,让我们来帮帮它们,想办法让它们沉下去鼓励幼儿尝试使用辅助材料2.幼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方法。小结:把比较轻的物品用捆绑、压、装袋等方法变重,它们就能沉下去。由此我们知道加大物品重量能让浮在水面的物体沉下去。四、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应用救生圈、救生衣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教师总结:沉浮现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能为人类做许多事情。五、活动延伸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家人
19、一起玩沉浮的游戏,想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让浮上来的东西沉下去。活动反思:活动反思: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让每位幼儿都能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和探索,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对幼儿有意识地加以启发与引导,以学习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发现,借助这种隐性示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从而发现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在已知的生活经验中提炼解决的方法,并进行验证,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以及科学素养。20212021 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
20、案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 7 7活动设计背景活动设计背景在浮浮沉沉活动中,充分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教学,让幼儿产生很浓厚的兴趣,来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让孩子通过深刻的记忆来明白什么是浮?什么是沉?明白了解浮沉是什么现象?那些东西会浮那些东西会沉。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幼儿能基本知道哪些东西会沉?哪些东西会浮?2、能在理解沉浮关系后并乐意扩想别的东西是沉还是浮。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明白沉与浮的现象。难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石块、钥匙、泡沫
21、、纸张、木头、树叶、塑料玩具、鸡蛋、水杯各一个、水若干2、经验准备:幼儿能够认识以上物品。说出他们的名字。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浮浮沉沉游戏:教师向幼儿讲诉游戏规则:当教师喊浮的时候全体小朋友成立正姿势站好。当老师喊出沉的时候,幼儿安安静静的在位子上做好。老师这样不断地喊沉浮,这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反应力。(二)教师出示教学材料教师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好朋友,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认不认识他们呢教师依次出示教学材料,引导幼儿说出他们的名称;教师指导语:“瞧,今天我们请了这些好朋友来做客,那我们是请他们坐下?还是请他们站着呢?(三)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教学材料,用水杯装满水。教师指导语:让幼儿猜想
22、过会我们会请好朋友干什么呢?2、教师出示教学材料:“小朋友看看我们首先出现的是哪位好朋友呢”3、刚才我们的好朋友已经休息好了,现在我们请好朋友洗澡睡觉了。我们来想一想,有哪些好朋友是喜欢在水的上面洗澡呢?在水的上面洗澡的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浮。在水的下面洗澡的我们也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叫沉。4、在洗澡之前呢,我们先来猜想一下好朋友是沉还是浮呢?让幼儿大胆的想象。5、教师先用一块布将水杯遮挡住,然后请幼儿将来作客的好朋友放入水中让它洗澡。注意当幼儿放进去的时候,我们要教导幼儿要轻拿轻放,6、教师可充分吊足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猜想到底好朋友下水之后是沉还是浮呢?然后把结果展现给幼儿观看。看看幼儿猜想
23、的是不是和他们看见的一样呢7、教师依次把剩下的好朋友请到水里面洗澡?这样反复操作。让幼儿更进一步的了解沉与浮。8、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那些东西在水里面去洗澡会沉呢?那些东西会浮呢?9、教师每组幼儿提供一些操作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四)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教室里面哪些东西放在水里面会沉?哪些会浮呢?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学习到了知识还增加了见闻。在活动中幼儿不光积极思考和还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充分达到了教学的效果,这是一门很有创意的课。在教学类容来看我也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安排的。在上课过程中更是充分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来进行教学让幼儿
24、在一种愉快的氛围汇总进行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到了知识。相信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学习很有帮助。20212021 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年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 8 8活动设计背景活动设计背景孩子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东西会浮在水面上有的东西会沉在水里?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探索身边的科学,接触沉与浮的现象幷对此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因此设计了这个科学学习活动。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意思。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
25、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沉与浮的现象,幷会用语言描述。2、幼儿学会操作,会用不同符号记录。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各种蔬菜:茄子,土豆,菠菜(小青菜),蘑菇,胡萝卜,青椒2、大水盆两只,记录单一人一份。3、盒子,毛巾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探究兴趣,1、提出问题师:蔬菜宝宝要去探险,遇见了一条大河,这些蔬菜宝宝能安全过河吗?谁浮在水面上谁就能安全过河。2、介绍蔬菜老师今天带了许多蔬菜宝宝,你们猜猜它是谁?3、把它们放在水里会怎么样呢?你们猜猜看?这些蔬菜中哪些能浮在水面上?哪些能沉在水里呢?二、认识“沉”“浮”学习用 来表示沉浮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中 科学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