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教版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pdf
《2017苏教版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苏教版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一、数一数课题一、数一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3 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教具教具:教学光盘或教学挂图、学具教时教时:一课时教学课程:教学课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二、自己探索1、2、3、4、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结合画面下的 10 幅小图观察,这 10 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三、实物操作分 4 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 3 个小朋友用圆点摆
3、出表示的数。四、拓展运用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 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 1-10 这 10 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如:我有 10 个手指,我们小组有 4 人,等等。五 小结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巩固深化1、游戏:火车钻山洞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 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2、数水果,摘水果讲述: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子都
4、熟了,有苹果、香蕉等。去数数吧,再把数出的结果告诉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说对了就摘个水果送给你的朋友尝一尝吧!七、总结评价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摘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教后记:1 学生对看图数数很有兴趣,并能根据图说话,掌握了数数的技能。2 对于事物与图的对应(点的对应)不太清楚。3 学生还不太能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课题二课题二比一比比一比单元目标:单元目标:1、初步知道怎样进行比较,初步了解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2、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大小、轻重及最(长或短、高或矮等)、同样这些基本字词和语句表达出比较的结果。单元重点:单元重点:1、知道
5、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单元难点:单元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课时安排:课时安排:3 课时比一比(长短比一比(长短高矮)高矮)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比较长短、高矮。课本第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
6、结果。教具:教具:实物、投影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一、复习。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二、新课导入。二、新课导入。2、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明确目标。三、新课教学。三、新课教学。、明确比较的要求。()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指导看图 P4(投影):图上有什么?、看图找一找比较这
7、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XX 比 XX 长、XX 比 XX 短、XX 和 XX 同样长或 XX 比 XX高、XX 比 XX 矮、XX 和 XX 同样高。)、练习 P4。()看图长的画,短的画 O。()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小结。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教师巡视,对差生进行辅导。)四、巩固练习。四、巩固练习。、课本 P5 想想做做。(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
8、正,并说出理由。)、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五、质疑。五、质疑。六、总结。六、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七、作业。七、作业。1、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2、预习 P6 比一比。教学后记:1 本节学生对大小的比较容易掌握,对于轻重的比较则比较难。2 最大和最小的定义也比较难区分。3)那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各种笔、橡皮、直尺)2、小结:把同属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我们就叫“分类”。3、我们终于帮助小玲解决难题了,你们真是爱助人的好孩子。4、试练:把圆形圈在一起。一、练习设计:31、第 8 页想想做做第一题,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2、第 9 页第
9、 2 题,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怎样放合适?3、第 9 页第 3 题,它们各在哪里行驶?二、作业:1、复习课本第 8第 9 页2、试完成课本第 9 页第 4 题,可以怎样分?分成几类?五、教学后记:1 学生能很好区分每一种不同的东西.2 对于生活中比较少见的事物学生比较难掌握他们的分类.3 实践操作有些同学缺少条理性,不会将自己的东西分层放开.认位置认位置(上下、前后)(上下、前后)教学要求: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3
10、、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教具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1、出示主题图教室。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2、讨论交流。(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2)组汇报。板书:国旗
11、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3、分组讨论。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如:在的前面在的后面4在的上面在的下面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5 游戏。(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
12、、上面、下面。(2)拍手。上 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1、“想想做做”第一题。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2、“想想做做”第 2 题。(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2)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3、“想想做做”第 3、4、5 题。情景 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13、吗?小组讨论后汇报。情景 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队。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情景 3:(投影演示冰霜)小朋友,你能根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情景 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小组交流后汇报。四、总结评价。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教学后记:1 学生对于前后、上下的区分较易掌
14、握,基本上没什么问题。2 学生对于左右就比较难掌握。五 认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 10 以内的个数,理解10 以内每个数的具体含52、义,会读、会写 010 各数。掌握 10 以内数的顺序,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了解“同样多”以及“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2、会比较 5 以内数的大小。二、导入:故事:第三天,小兔子们又去采蘑菇了,今天的蘑菇比较少了,他们才采到四朵蘑菇,他们回到家,准备吃了,(出示:四只兔子和四朵蘑菇一一对应。“=”兔子和蘑菇的数量一
15、样多。)这时兔妈妈回来了,有五只兔子了,只有五朵蘑菇,妈妈没得吃怎么办?(兔子比蘑菇多了一个。“”)老大和老二想平时妈妈那么辛苦,应该让妈妈吃,所以老大和老二就偷的走掉了。(这时兔子的数量比蘑菇少,“)”)出示:=、三、教学过程:1、教学“=”一个对一个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操作,摆几个对应摆同样多。2、教学“”从图中让学生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叫大于号,53,读作 5 大于 3。讲评书写。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小结。3、巩固强化:做一做:13 题,相对应的一课一练。教后记:1 通过小白兔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大
16、于号、小于号、等于号。2 通过记儿歌的方法使学生区分清楚大于号、小于号的方向。3 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大于号、小于号还不太能区分。主要是方向性的错误。能认真、详细地提前备好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71、的学习兴趣。钟焕兰2002.9.13(五)认识 69一、教学目标:1、情境中抽象出 69 的过程,认识并会写 69。2、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二、教学过程:1、认识 69。出示套圈游戏,观察到什么?小朋友交流汇报。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 6、7、8、9 个珠子。找数字卡。涂色游戏,想想做做第 1 题。2、学写 69。三、巩固深化:第一关:游乐城,想想做做第 3 题。第二关:打
17、扑克,比大小。第 4 题。第三关:找座位。第 5 题。第四关:吃水果。第 6 题。四、总结评价,归纳。教后记:1 小学生基本上能掌握 6、7、8、9 具体含义和书写。2 较多错误的是 8 的书写顺序。3 联系生活用数字说话学生还说得不够好,不够开阔。(四)10 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在交流中认、写 10,理解 10 以内数的顺序,比较 10 以内数的大小。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小朋友位我们带来了一个节目。数鸭子音乐响起,10 个小朋友正欢快的在台前跳舞。今天,我不是叫你们数鸭子,我请同学们帮我数一数由几个小朋友在跳舞。三、学过程:1、出示挂图,数出
18、 10 个小朋友。2、实物操作。(用圆形代替小朋友)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数字是 104、拓展应用,你能用 10 说句话吗?小组内说一说。5、写 10 比赛。6、总结。四、巩固深化:想一想做一做:第 1 题。认数,数数。游戏 24 题。五、总结谈话:在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样想的?教后记:1 这节课由于内容比较少,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掌握。2 书写也写的比较好。六认物体(一)认物体8一、教学目标:1、通过搭、分、看、摸,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识别这些物体。2、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二、导入(做房子游戏)出示一组建筑物的图片:故宫、赵
19、州桥、世贸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等。讲述:看到这些壮观美丽的建筑都是设计师和建筑师的杰作,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你们羡慕吗?想不想也在做一栋,我们今天也来做做小小建筑师。三、动手操作1 取出自己的积木,设计你自己的房屋2 介绍自己的作品3 小组合作建造房子,比赛,看看谁的房子最漂亮。四、动手摸索:搭积木。分一分。识形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五、学生动手拿一拿,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相互试一试。(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六、教师检查学生交流的情况。七、小结。4、巩固认识:一、想想,做做:13 题。二、对应一课一练。教后记:(二)有趣的拼搭一、教学目标:1、经过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
20、球的特征的认识。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二、教学过程:1、激趣揭题:出示小红花,交朋友。回忆上节学了哪些物体?2、出示课题,有趣的拼搭。3、组织活动:滚一滚。A 听口令操作。B 讨论交流。C 左右轮流操作。D 师生共同总结。堆一堆:A 操作。B 讨论交流。C 学生评价。过程:派四个小朋友拿起自己的积木比赛,看看谁的车子开得快?(评出冠军后说说为什么他能得冠军?)摸一摸:A 指名上台摸。过程:闭上眼睛,让学生出来摸一摸,不准偷看,你能猜出你摸的是什么物体吗?(猜对的掌声表扬)B 分小组堆。搭一搭:A 学生操作。看看谁堆得高?B 讨论交流。圆柱体很难堆起来,球不能堆起来,长
21、方体和正方体堆得高。C;评选优秀设计师。数一数:A 投影出示三幅图。B 学生说。C 看课本图填数。三、小结。9教后记:1 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学生能很快认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2 有一部分学生容易混淆圆形和圆柱、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3 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具体说出圆柱、正方体和正方体的作用。七分与和(一)25 的分与和一、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经历 2、3、4、5 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2、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的能力。二、教学过程:(一)激趣铺垫:1、设疑提问讲述(教师拿3 朵花拿在一只手上,如果用两只手来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办?提问:你还有其
22、他方法吗?讲述:通过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与合(二)实践操作:1、教学 4 的分与合:依次出示 4 只桃、2 只盘子操作:这里有 4 只桃,如果要把他们放在 2 只盘子里,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放?引导思考:根据你的摆法,说一说 4 可以分成几和几吗?4 有不同的分法。提问讨论。你知道几和几合成 4?2、教学 5 的分与合,让学生自己发现。提问:5 可以分成几和几?一共又几种分法?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可以一个不漏的找出 5的所有分法。(1)通过摆圆形,探究 5 得分合。(2)让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得出的结论。(3)小组内推荐一
23、名组长说出探索结果。(4)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记住 5 的分合。(三)想想做做:15 题。三、总结评价。教后记:1 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分合,但是对于按顺序的分合有些学生比较难掌握。2 小组之间的讨论效果不太好,学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显得有点乱。(二)6、7 的分与合一、教学目标: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 6、7 的组成,加深对 10以内数的认识。2、发展动手能力。二、教学过程:1、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 32 页例题中的空格。2、动手操作尝试练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 32 页试一试的空格里。3、活动游戏:想想做做 15 题。连一连。说一说。对口令。吃螃蟹
24、。4、小结: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5、独立完成 68 题。(三)10 的分与合一、教学目标: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 10 的组成。10二、教学过程:1、学具操作:10 个玻璃球分一分,有几种分法?怎样分?2、教学例题:观察上面画了几串珠子,数一数每串有几颗?检查涂色情况。小结。3、巩固深化:做一做第 1 题,接受鲜花,谁对把花送给谁?做游戏,火车钻山洞。找朋友。(同桌之间开展活动)4、练习一独立完成。教后记:1 10 是在 5、6 的分合继续深入,因为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学生能很快掌握这个内容。2 但是对于 10 的分合有些学生不能很快
25、反应过来。八加和减(一)5 以内的加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8 页的例题,第 39 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5 以内的加法。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5 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游戏:快速抢答;5 可以分成 2 和()1 和 3 合成()()可以分成 2 和 2 1 和()合成 2 3 可以分成()和 2 4 和 1 合成()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1、谈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苏教版 小学 一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