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班教案模板合集7篇.pdf
《2021年大班教案模板合集7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大班教案模板合集7篇.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年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年大班教案模板合集 7 7 篇篇大班教案大班教案 篇篇 1 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雨的形成过程及其不同变化。2、有兴趣观察雨的自然现象,感受雨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活动准备活动准备:课件小雨点旅行记活动步骤:活动步骤:一、活动导入(价值点: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内容)一、活动导入(价值点: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内容)引导语:有时候,天空会下起雨,你们知道小雨点是从哪里来的呢?(幼儿自由猜测)小结:你们有人认为小雨点是从天上来的,有人认为是从海里来的,今天我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小雨点旅行记,一起来听听看,小雨点为什么会来到地上。二、欣
2、赏并理解故事(价值点: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雨的形二、欣赏并理解故事(价值点: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雨的形成及其变化)成及其变化)(一)欣赏“故事开头不知我会落在哪里呢?”关键提问 1:小雨点住在哪里?它想干什么?小结:小雨点住在天上的白云房子里,有一天它想去地面上看看。关键提问 2:是谁帮助他的?小雨点感觉怎样了?小结:寒风大哥帮助了他。小雨点感觉浑身一凉,好像被什么东西托着,慢慢飘出了云房子。(二)欣赏“没等他想好小雨点跟着浪花表哥去了好多地方”关键提问 1:小雨点落到了哪里?遇到了谁?小结:小雨点落到了宽宽的大河里,它遇到了浪花表哥。关键提问 2:小雨点还遇到了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住在哪
3、里?小结:小雨点遇到了住在山顶上的雪花姐姐,小雨点还遇到了从空中落下来的冰雹弟弟。(三)欣赏“这天小雨点眯起眼睛结尾”关键提问:最后小雨点是怎么回到自己的云房子里的?小结:原来是太阳公公来接他了,太阳公公照射在小雨点身上,小雨点开始发热,慢慢的,变成了水蒸气,最后升到了空中,就回到了天空中的云房子里。(四)完整欣赏故事关键提问:听完故事,你们知道雨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小结:原来地上的水受到了太阳公公的照射,热得受不了,就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中去了,在空中它们又碰到了风哥哥,风哥哥对着这些水蒸气吹气,他们就觉得冷了,然后就变成小水珠落到地上来了!这样就形成了雨!三、活动延伸(价值点:继续探索自然
4、界其他现象)三、活动延伸(价值点:继续探索自然界其他现象)引导语:在自然界,雨是一种很神奇的自然现象,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有趣的自然现象,你们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吗?回去后可以翻一翻图书,或者看一看电视等,一起和我们分享一下吧。大班教案大班教案 篇篇 2 2活动目标:1.增强上下肢的力量,培养坚持力。2.提高身体活动的协调性,感受体育活动中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小猪头饰若干、粗木棒若干、背景音乐游戏玩法: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其中 A 幼儿做背猪人 B 幼儿戴小猪头饰扮演小猪。音乐响起,当教师发出“背小猪”的口令后,A 幼儿立刻背起 B 幼儿在场的中行走,10 秒左右,音
5、乐声停,A 幼儿放下 B 幼儿。教师说“交换”,AB 幼儿互换角色进行。2.3 人一组,两人肩扛粗木棒扮演抬猪的农夫,另外一人戴小猪头饰扮演小猪。小猪粗木棒的中端做好抬得准备。当教师发出“抬小猪开始”的口令后,扮演小猪的幼儿马上收缩双腿握紧粗木棒成悬空状,扮演农夫的幼儿马上抬起小猪往对面的终点快走,到终点后放下小猪,交换角色,再做准备,等待场地上小猪全部抬结束。如此反复进行。山林大战设计者:陆爱华活动目标:练习手、脚着地向上爬,发展幼儿的协调性、柔韧性。活动准备:玩具娃娃若干,用硬纸板制作的担架若干。游戏玩法:1.老师扮演总指挥,总指挥说:“一班注意,一班注意,山顶发现有怪兽出现。”一班幼儿手
6、持枪(做手持枪姿势),爬上山头打怪兽。2.总指挥说:“二班注意,二班注意,前线有许多伤员,请马上营救,把救出的伤员抬回山下大本营集中。”二班幼儿两两合作抬担架快速跑向山头,营救伤员(玩具娃娃),然后快速下山到大本营集中。山上有个_人设计者:张玲珊活动目标:训练幼儿自控力和想象力。游戏玩法:游戏时边念儿歌边自由做动作,其中的_用水果来代替。儿歌念完后幼儿做出各种水果的造型。教师在幼儿摆出造型后,拿“水果刀”切水果,走到一个水果人前,切开水果,该幼儿恢复原样;或者教师在前面,说先切水果的某一部分,则该部分就解放。抢椅子设计者:张玲珊活动目标: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力和集中注意力。活动准备:场地上画 1
7、0 个圆圈(圆圈大小能容纳 6 张椅子),并标上 110 的数字。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幼儿围着椅子转,当听到老师的报数声,就立即踩进有关数字的圆圈。例:老师讲踩“单数”,幼儿就分别走到标有“1”、“3”、“5”、“7”、“9”的数字圆圈中去。然后游戏重新开始。猜猜我是谁设计者:张玲珊活动目标:锻炼幼儿的听辨能力。活动准备:幼儿排成圆圈的队形。游戏玩法:大家手拉手围成一圈儿,中间一幼儿(笼中人)用两手捂住自己的双眼蹲在正中央。大家一边围着圈转,一边唱歌,唱完大家一起蹲下来。唱到“猜猜身后谁在闹”的时候,中间的幼儿(笼中人)要猜出身后的人,并叫出他的名字。被猜中者换在中间做笼中人。抛皮球设计者:张玲
8、珊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的灵敏性2.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力活动准备:皮球一个游戏玩法:向上抛球的幼儿,随便喊一个游戏者的名字,其他人立刻从被喊名字的人身边逃走。被喊名字的人接到球后,马上向大家喊“停”,让大家停止跑动。然后数“一、二、三”,向一个人跑 3 步后向他抛球,尽力让球碰到他。被球碰到的人拾球后再抛球,使游戏重新开始。如未碰到此人,则有抛球者再捡球,然后再抛球,游戏重新开始。蹲蹲乐设计者:俞建英活动目标:训练幼儿腿部肌肉和敏捷的反应能力。活动准备:小动物头饰六只游戏玩法:幼儿以三人为单位组成两队面对面站立,每位幼儿戴上动物头饰(小猫、小狗、小兔组成一队,小羊、小马、小牛组成一队),由其中
9、一名幼儿开始,如“小猫”边做坐下、起立动作,边说,“小猫蹲小猫蹲,小猫蹲完小羊蹲”,这时候小羊就赶紧也做坐下、起立的动作,然后再打出下一个蹲的是谁,如此类推,如果在 5 秒钟内该你蹲你没有蹲那就要被淘汰了,比赛中如果有一方的队员都被淘汰了,那另一方就是这一轮的获胜者,如果最后剩下 2 个人分别是 2 个队的队员,那么由教师参与进去继续比赛,直到淘汰出一方为止。官、打、捉、贼设计者:俞建英活动目标:训练幼儿反应能力。活动准备:四张纸条,上面分别画有表示官、打、捉、贼的图案。游戏玩法:幼儿四人一组围在一起抓阄,自己当什么人不告诉别人,抓到表示“捉贼”阄的幼儿在其余三名幼儿中猜谁是“贼”,如果猜对了
10、,则由“法官”判定打“贼”多少下,由负责“打”的幼儿执行,如果猜错了,也由“法官”判定打多少下,但被打的人不是“贼”,而是“捉”的幼儿。传帽子设计者:陈瑜活动目标: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活动准备:小草帽 20 顶游戏玩法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排成两行(坐或站),各行排头的幼儿前面放有 10 顶小草帽。2.各行排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的头上摘下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依次传下去。3.当第一个幼儿被摘下帽子后马上将第二顶帽子戴在头上,同样依次不断地戴下去,直至 10 顶帽子传戴完为止,传得快的组为胜。注意事项1.必须是前面的幼儿
11、戴上帽子后,后面的幼儿才能摘下。2.必须是等后面的幼儿摘下帽子后,前面的幼儿才能戴上另一顶帽子。3、游戏开始时,可先让幼儿做几次练习,获得初步的经验后再进行竞赛。熊与小孩 设计者:陈瑜活动目标:训练走跑闪躲的速度和反应的灵活性游戏玩法:幼儿围成一大圆圈,选一名幼儿作熊。游戏开始小孩在圆圈内四散逃开熊去追,小孩跑不动了可以喊“定”,然后就站住不动,则熊不可以再捉定住的小孩。定住的幼儿必须等未定住的幼儿去拍一下他的手,方能救活继续跑。抬花轿设计者:冯伟活动目标:锻炼幼儿手部力量。活动准备:起点和终点线各一条游戏玩法:三名幼儿为一队,两名幼儿右手握住自己左手腕,左手握住对方的右手腕,并将手臂弯曲一边
12、抬起,第三名幼儿双脚放进两名幼儿弯曲的手臂中。做花轿的幼儿将第三人抬起,从起点出发先到终点一队为胜利者。角力设计者:冯伟活动目标:锻炼平衡能力。活动准备:直线一条。游戏玩法:幼儿面对面站立在直线两侧(注意两人之间距离为两人的臂长)。双手相对,双脚分开,利用手臂或手腕的力量推对方,脚先动者为失败者。营救大行动设计者:杨秋琳活动目标:发展追逐、奔跑的能力,能遵守游戏规则。活动准备:1.幼儿站成(或蹲成)一个大圆圈。2.请一名幼儿当大灰狼,58 名幼儿当小动物。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大灰狼去追小动物,小动物将要被捉到时,喊“钉”,大灰狼就不可以抓了。而喊“钉”的小动物也必须站在原地不动。没有被捉的小动
13、物只要跑过去击一下“钉”在原地小动物的手,就可以复活了。如果所有的小动物都“钉”住了,那么大灰狼就胜利了。注意事项:1.当小动物喊“钉”的时候,必须站在原地不动。2.如果小动物多,就请两名小朋友当大灰狼。穿大鞋设计者:曹春云活动目标:能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游戏活动准备:衬衫盒子游戏玩法:1.自由玩,驮着、头顶衬衫盒子走一走。2.将衬衫盒子分开,“穿大鞋”走,即脚踩盒子拖着走。3.幼儿两两合作,同踩一个盒底“两人三足”走,不能将盒子掉下。皮球乐设计者:曹春云活动目标:锻炼幼儿拍皮球的技巧,和投掷的技能。活动准备:皮球;塑料数字圆盘游戏玩法:1.将 6 个数字圆盘置于圆圈内,幼儿站在圆圈上。2.幼儿自
14、由拍球。3.听口令:教师拍铃鼓,铃鼓响几次幼儿拍几次。4.听口令拍球,接着投向相应的数字圆盘。幼儿交换位置继续游戏。袋鼠跳跳设计者:曹春云活动目标:发展孩子跳跃、投掷、追逐跑的能力。大班教案大班教案 篇篇 3 3【活动目的】【活动目的】1、使幼儿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四等分后的每份是一样大的,并能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探索不同的物品、材料的四等分方法,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尝试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活动室周围的墙上布置有小动物的各种房子。2、每组两个小筐(一个筐内装长方体、圆形、椭圆形等彩纸若干,另一个筐内装剪刀、铅笔、线、尺等工具),正方形纸若干置于桌上。3、
15、另准备每组一筐特殊材料,如木片、肥皂、布、彩带、橡皮泥等。4、浆糊、抹布若干、磁性黑板一块。【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请幼儿帮助小动物,引起幼儿的兴趣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城来玩,你们高兴不高兴?小动物今天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一个忙,给它们刚造好的漂亮的房子贴窗纸。因为从店里买回来的窗纸都太大了,一定要把每张都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后才能够用,小动物们都不会分,小朋友愿不愿意来帮助小动物?二、第一次尝试:四等分正方形1、教师提出尝试要求,将正方形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师:现在先请小朋友试一试,看能用什么方法把正方形的窗纸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好吗?2、幼儿尝试操作,将正方形四等分,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
16、操作,对分得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幼儿想想有几种分法。3、尝试操作后提问。师:(1)请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出来的四份是否一样大?(用重叠的方法比较)(2)有哪些小朋友的分法是跟他一样的?哪些小朋友的分法跟他不一样?4、老师将正方形的三种分法在磁性板上摆给幼儿看,然后请幼儿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5、小结。师:像这样把一个东西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四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样大的,而且每一部分都比原来的整体小,整体比部分大。三、第二次尝试:四等分其他图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1、请幼儿为小动物贴窗纸,教师提出第二次尝试要求:四等分其他图形。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种正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大班 教案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