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6单元 单元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6单元 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6单元 单元教案.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1.面积的概念。2.常用的面积单位。3.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4.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5.面积单位间的进率。6.面积单位间的互化。1.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2.通过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知识的探索,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操作、观察和思维的能力。3.通过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有关知识,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渗透“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本单元知识在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图形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
2、,进一步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今后进一步研究有关几何的初步知识、建立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教材通过教室里的画面,把学生所熟悉的具有长方形和正方形表面的物体展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示出来,引起学生对所要研究知识的兴趣。教材安排了例题,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等活动探索新知。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前提和基础,教材通过比较黑板面和课本封面的大小让学生感受面积有大有小,从而理解面积的意义。通过例题“用教科书、文具盒测量课桌面”,使学生体会到用不同面积大小的物体测量同一物体的表面得到的结果不同。因此,需要用一个统一的面积单
3、位来测量,从而引出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通过提问让学生想一想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通过本小节内容,学生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和平方米(m2)。通过练习,学生要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和认识。在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这个小节中,例题安排了“用几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 3 个不同的长方形”,先自己想想猜猜,再小组合作。学生在动手摆,动口说,动脑想,动笔填长、宽数据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长和宽与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面积公式“S=ab”。教材让学生动手量正方形的边长,自己算出它们的面积。有人认为这个正方形的面
4、积是 1 平方分米,还有人认为是 100 平方厘米。通过他们的对话说明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就是边长为 10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1 平方分米,也就是100 平方厘米,由此得出 1dm2=100cm2。接着通过迁移得出 1m2=100dm2。在“试一试”中,安排了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本单元所涉及的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比较简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说出换算过程,做题时不必写出换算过程,只写结果就行。1面积和面积单位 3 课时2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 课时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3复习2 课时面积教材第 5860 页内容。1.感受物体表面有大小之分,掌握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方法,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5、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意识到面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比较两个封闭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方格纸,图片,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下图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1.观察主题图。老师出示教室的一角场景图,这幅图中所画的场景你们熟悉吗?都有哪些物体?老师提问:看看黑板面和课本封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指名让学生回答)老师讲解: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黑板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老师:摸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比哪一个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积比较小。学生活动,得
6、出结论。(桌面的面积比较大,椅子面的面积比较小)老师提问:你能指出一些物体的面,并比较它们的面积吗?学生自由发言。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老师提问:怎样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1)老师出示两个大小悬殊的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能看出左边的长方形面积大,右边的长方形面积小。(2)老师出示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平面图形。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老师提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那么,到底谁的面积大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学生动手尝试。学生汇报:看不出哪一个面积大。重叠在一起也比不出来。老师:你能通过数方格比较大小吗?学生:左边的长方形有 16 格,右边的长方形有 15 格,左边长方形面积
7、大。3.试一试。(1)比较下图中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在小组内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结果:两个图形面积相等)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2)每人画两个平面图形,并与同桌比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1.教材第 59 页“想想做做”的第 1 题。(1)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回忆比较两物体面积的方法。(2)学生动手操作。2.教材第 59 页“想想做做”的第 2 题。(1)让学生说说比较面积的方法。(2)全班订正答案。3.教材第 59 页“想想做做”的第 3 题。(1)让学生独立操作。(2)全班讨论交流。4.教材第 59 页“想想做做”的第 4 题。(1)让同学说说在方格图上如何比较面积大小。(2)学生动手
8、操作。(3)全班订正答案。1.用方砖铺满下面的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2.奶奶围着小树林(如下图)散步,每分走 60m,5 分钟能走完一圈吗?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课堂作业新设计1.略2.青海省面积最大,江苏省面积最小。3.略4.大。思维训练1.空地用的方砖多。45+48=93(块),两块空地一共要用 93 块方砖。2.605=300(m)小树林一圈大于 300m,所以 5 分钟不能走完一圈。第 58 页例题教学面积的意义。结合教室里的实例,按照“物体有面每个面都有大小面的大小是面积”这样的线索引导学生逐步体会面积的意义。第 59 页例题教学内容有两点:一是平面图形
9、的面积,二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学生在前面的例题里已经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是面积,通过本例题的学习,继续知道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这样,他们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就更全面了。例题出示了两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你能比较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教学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是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引导他们认知迁的面积最大,因为它所用的方格最多,是 16 格,所以面积最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移,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类推出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前面例题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时,使用的方法是观察,因为相比的两个面大小差异很明显,一看就知道。这个例题中两
10、个长方形的面积差异不明显,凭观察难以作出判断。于是,要采用别的比较方法,如把这两个图形叠起来比一比,或者用数方格的方法,当然,学生还可能想出其他方法。如果两个图形不便重叠的话,用数方格的方法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它不但易于操作,而且对后面学习面积单位有积极的影响。世界面积之最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其中不包括邻近属海面积,约 16525 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流域面积约 705 万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面积达 560 万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面积 82103 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是里海(里海是咸水湖),面积约 37
11、1000 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珊瑚礁是大堡礁,总面积为 21万平方千米。认识面积单位教材第 6163 页的内容。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1.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平方分米(dm2)和平方米(m2)。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操作、观察和思维的能力。3.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建立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和 1 平方米的表象,能依据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方格纸,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和 1 平方米的正方形纸片。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为什么?1.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老师提问:你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吗?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
12、用数学书测量,另一组学生用文具盒盖进行测量。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学生:同样的课桌面,测量的数据为什么不一样?2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老师回答: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2.认识面积单位。(1)认识 1 平方厘米。老师拿出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请学生动手量边长。老师提示: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1 平方厘米可以写成1cm2。板书:1 平方厘米(1cm)2老师提问: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 1 平方厘米?说一说。学生举例:拇指的指甲面、一颗门牙的面、一颗小纽扣的面等。老师出示练习:下面的两个长方形都是由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
13、,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口答)(2)认识 1 平方分米。老师提问: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你能用手比画一下它的大小吗?(可以四人合作)老师:边长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可以写成 1dm2。板书:1 平方分米(1dm2)(3)认识 1 平方米。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学生动手,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黑板的面积。学生会感到:黑板的面积太大了,测量起来很麻烦。要是能有一个大点儿的面积单位就好了。老师出示边长为 1 米的正方形纸板,告诉学生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1 米。老师提问: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老师:边长 1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
14、方米。1 平方米可以写成 1m2。板书:1 平方米(1m2)1 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上大约可以站多少个同学?试一试。1.教材第 63 页“想想做做”的第 1 题。2.教材第 63 页“想想做做”的第 2 题。3.教材第 63 页“想想做做”的第 3 题。4.教材第 63 页“想想做做”的第 4 题。1.在一张长 10cm、宽 5cm 的纸上,剪下一个长 5cm、宽 3cm 的小长方形。怎样剪可以使剩下的纸周长最小?不管怎样剪,剩下的纸面积都相等吗?2.甲、乙哪个图形的面积小?哪个图形的周长长?课堂作业新设计1.摆略长方形面积:12 平方厘米正方形面积:4 平方厘米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2.厘米平方
15、厘米1 厘米表示的是物体的长度,1 平方厘米表示的是物体的面积。3.(1)平方厘米(2)平方分米(3)平方米(4)平方厘米(5)平方米4.略思维训练1.把原纸的宽当成小长方形的长剪下来后,剩下的纸周长最小。不管怎样剪,剩下的纸面积都相等。2.甲图形面积小,两图形周长相等。面 积 单 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和平方米(m2)。例题及“想一想”让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例题首先提出问题“你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吗”?由于学生曾经用自制的纸条量过图形的面积,所以这个问题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自选工具来测量课桌面的面积。选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答案就不一致
16、。为了能有一致的答案,需要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进而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这一小段教材在引发学习动机的同时,又让学生体验了人类创造面积单位的历史过程。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测量方法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测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那么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的呢?常用的方法是割补法,就是想办法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来求面积。我们可以看以下几个例子。(1)准确的割补,例如:(2)近似的割补,例如:(3)数方格的方法,例如:练习教材第 64、第 65 页内容。1.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练习。2.加深对面积意义的理解,会区分长度和面积,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3.熟记常用的面积单
17、位,并对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理性认识。1.对面积意义的正确理解,能够正确区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2.对常用面积单位的理解,并熟记这些单位。投影仪。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1.教材第 64 页练习八的第 1 题。(1)让学生说说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意义。(2)学生动手操作。(3)全班订正答案。2.教材第 64 页练习八的第 2 题。(1)学生独立动手操作。(2)让学生比较操作结果。(3)讨论操作发现。3.教材第 64 页练习八的第 3 题。(1)估计面积的大小。(2)测量面积的大小。(3)比较估计结果和测量结果。4.教材第 64 页练习八的第 4 题。(1)说出每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18、。(2)交流计算面积的算法。(3)讨论算法的多样性。5.教材第 65 页练习八的第 5 题。(1)估计面积的大小。(2)交流估计面积大小的方法。(3)总结哪种估计方法更准确。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1.教材第 65 页练习八的第 6 题。(1)说出每个图形面积的大小。(2)说出每个图形周长的大小。(3)比较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看看有什么发现。2.教材第 65 页练习八的第 7 题。(1)动手操作画图形。(2)比较画出的图形。(3)总结发现。3.教材第 65 页练习八的第 8 题。(1)制作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2)通过 1 平方分米正方形,估计数学书的封面大小。(3)通过数学书封面的大小
19、,估计报纸的大小。课堂作业新设计13.略4.13 平方厘米10 平方厘米12 平方厘米9 平方厘米5.略思维训练1.面积:4 平方厘米4 平方厘米4 平方厘米周长:10 厘米8 厘米10 厘米2.略说算法略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3.略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 6669 页的内容。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会用字母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操作、观察和思维的能力。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软尺,20 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分别说出下面各图是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每个小格 1dm2)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老师提问:你怎么数得那么快呀,
20、有窍门吗?1.教学第 66 页的例 4、例 5 和例 6。老师先出示例 4。用几个教具中的正方形摆成 3 个不同的长方形。老师提问:用什么办法能知道它们各自的面积?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亲自动手摆一摆。学生甲:我们组用 6 个、10 个、15 个正方形摆出了三个长方形,用直尺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和宽,但我们不会算面积。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学生乙:我们组用 8 个、12 个、18 个正方形摆出了三个长方形。我们认为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1 平方厘米,那么有多少个正方形就是多少平方厘米。老师先不要作结论,接着出示例 5。老师:同学们,我们在作业本上画出两个长方形,一个长 4 厘米、宽 3 厘米;一个长 5
21、 厘米、宽 4 厘米。注意要画准确。老师提问:画好后,用教具中的正方形在画好的长方形中摆一摆,看看能摆几个,它与长方形的长和宽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甲:长 4 厘米、宽 3 厘米的长方形内摆了 12 个正方形;长 5 厘米、宽 4 厘米的长方形内摆了 20 个正方形。学生乙:我还发现摆的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恰好相等。老师:鼓励学生乙的发现,为了验证学生乙的发现,我们一起来摆一个长方形试一试。老师出示例 6。老师提问:右边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里交流。(老师引导学生采用两种方法解答这道题。通过用 14 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进行拼摆验证)老师提问:
22、通过上面两题,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可以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老师提问:如果用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上面的公式可以怎样写?老师板书:S=ab老师提问:如果用S表示正方形的面积,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呢?老师板书:S=aa2.试一试。老师:动手操作,先测量自己手中的数学课本的长与宽,再求面积。(取整数)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老师提问:已知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 20cm,求这块手帕的面积。学生:S=aa2020=400(平方厘米)1.教材第 68 页“想想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6单元 单元教案 2020 春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单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