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第七中学2023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云南省宣威市第七中学2023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宣威市第七中学2023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我国第五代战斗机“歼-20”是目前亚洲区域最先进的战机, 当它沿倾斜直线匀速飞行时,气体对它的作用力方向为( )ABCD2、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放射性元素能
2、够自发地发出射线的现象,即天然放射现象。让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三种射线,经小孔垂直进入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射线, 粒子的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也最强B是射线,是高速电子流,来自于原子的核外电子C原子核发生一次衰变的过程中,不可能同时产生、两种射线D原子序数大于83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原子序数小于或等于83的元素,都不具有放射性3、如图所示,物体A和小车用轻绳连接在一起,小车以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运动到图示位置时,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关于此时物体A的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A减速上升B物体A的速度大小C物体A的速度大小D物体A的速度大
3、小4、如图所示为三颗卫星a、b、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其中b、c是地球同步卫星,a在半径为r的轨道上,此时a、b恰好相距最近,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引力常量为G,则( )A卫星b加速一段时间后就可能追上卫星cB卫星b和c的机械能相等C到卫星a和b下一次相距最近,还需经过时间t=D卫星a减速一段时间后就可能追上卫星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B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原子的
4、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6、如图所示,车厢水平底板上放置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上固定竖直轻杆。质量为m的球用细线系在杆上O点。当车厢在水平面上沿直线加速运动时,球和物块相对车厢静止,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此时车厢底板对物块的摩擦力为f、支持力为N,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Af=MgsinBf=MgtanCN=(M+m)gDN=Mg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甲所示,固定光滑斜面AC长为L,B为斜面中点一物块在恒定拉力F作用下,从最低点A由静止开始沿斜
5、面向上拉到B点撤去拉力F,物块继续上滑至最高点C,设物块由A运动到C的时间为t0,下列描述该过程中物块的速度v随时间t、物块的动能Ek随位移x、加速度a随位移x、机械能E随位移x变化规律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CD8、如图甲所示,门式起重机又叫龙门吊,门式起重机的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在港口得到广泛使用。其简易图如图乙所示,假设长为L的钢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钢绳的上端栓接在滑轮上,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的集装箱,开始整个装置在横臂上以共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其运动到图中O位置时,绳子上端的滑轮突然被锁定,集装箱开始以O为圆心摆动,假设滑轮与集装箱的大小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6、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则上述过程中钢绳一定不会断裂B如果装置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则集装箱允许的最大质量为C如果集装箱的质量为2m,则装置匀速运动时的最大速度为D如果保持上端滑轮静止,加速向上提升集装箱(不摆动),集装箱加速上升允许的最大加速度为9、有一堆砂子在水平面上堆成圆锥形,稳定时底角为,如图所示如果视每粒砂子完全相同,砂子与砂子之间,砂子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砂子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近似认为与滑动摩擦力相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砂堆稳定时,砂堆底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B砂堆稳定时,只有形成严格规则的圆锥,底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才为零C砂堆稳定时形成的圆锥的底角最大
7、值满足tan max D砂堆稳定时形成的圆锥的底角最大值满足cos max 10、如图所示,一物块从倾角为的斜面底端以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上滑,经时间t速度减为零,再经2t时间回到出发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是下滑过程加速度大小的2倍B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C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研究电阻值相近的两个未知元件和的伏安特性,使用的器材有多用电表、电压表(内阻约为)、电流表(内阻约为)。(1)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倍率粗测元件的
8、电阻,示数如图(a)所示,其读数为_。若用电压表与电流表测量元件的电阻,应选用图(b)或图(c)中的哪一个电路_(选填“(b)”或“(c)”)。(2)连接所选电路并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电流表的示数逐渐_(选填“增大”或“减小”);依次记录实验中相应的电流值与电压值。(3)将元件换成元件,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4)图(d)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元件和的图线,由图像可知,当元件中的电流增大时其电阻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2(12分)某同学利用图(a) 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3 V的电压表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 (最大阻值9999.9 )
9、,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 ),滑动变阻器R2 (最大阻值5 k),直流电源E(电动势4 V,内阻很小)。开关1个,导线若干。实验步骤如下:按电路原理图(a)连接线路;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a)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 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填“R1”或“R2”);(2)根据图(a)所示电路将图(b)中实物图连线;(_)(3)实验步骤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1500.0,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宣威市 第七 中学 2023 年高 第一次 调研 测试 物理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