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绪论.pptx
《[精选]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绪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绪论.ppt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认识认识汽车汽车电器电器 学习和研究汽车电器的作用、工作原理、结构和检修方法,对于从事汽车方面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汽车电器各个系统的结构、性能随着其他技术的开展和人们要求的改变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只要真正掌握汽车电器各个系统的作用、基本工作原理,及时了解各种新技术在汽车电器中的应用动态,就能适应汽车开展的要求,应用维护好汽车电器。汽车的组成?哪四局部?汽车电器的开展概况 在汽车开展的最初阶段,除了点火系统外,汽车上几乎没有电器。1886年是公认的“世界第一辆汽车诞生年,苯茨与戴姆勒都被公认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创造者。l 1886年1月29日,苯茨Benz创造了第一辆三轮汽车。1
2、886年,戴姆勒创造了第一辆四轮汽车。汽车灯具汽车空调汽车音响汽车电气系统的开展汽车电气系统的开展最早的汽车没有灯具,汽车只能在白天使用。据说第一个汽车前大灯是家用手提灯。1887年,一个驾驶员在黑暗的旷野上迷路时,一农民用手提灯把他引回家。19051912年,为解决前方道路照明,开始装用聚光灯式乙炔前照灯,并配备 1只煤油灯为后牌照灯。1912年凯迪拉克的凯特林汽车首先使用了汽车电灯。转向信号灯的使用非常有趣。1916 年,一个名叫 C H 托马斯的人把一带电池的灯泡装在手套上,这样夜间行车时,对方驾驶员就能看到他打的手势。1920 年,中选用倒档装置时,使用了倒车灯。1920 年,通用汽车
3、公司首先装了内灯。汽车灯具汽车空调汽车上最早的取暖装置出现在1897年,当时戴姆勒公司装用了一种从发动机冷却水中吸取热量的热水加热器;最早的制冷装置出现在1884年,当时汽车制造商威廉怀特 W.White将冰块放在汽车底板的托盘里,并且利用装在车桥上的风扇将冷空气吹入车内;至于车内通风在几十年里都是由杠杆操作通风口来调节,空气被直接导向车内。实际上真正的汽车空调直到1902年,的“空调之父开利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空调后才开始开展研制。汽车空调开展到至今,大局部中高级轿车上采用了自动空调。这种空调利用多个传感装置感知车内及外界的状态,将信息传递给中央芯片进行处理,得出系统最正确运行模式,并控制车内
4、温度、湿度、通风等。这种控制使汽车无论在何种天气,车内始终保持最正确舒适状况。汽车音响汽车问世最初的30多年里,人们未曾想到要在汽车内安装收音机,驾驶员或乘客想要在旅途中听音乐、新闻或其他信息的话,只能随身带上电池供电的家用收音机。1922年5月,芝加哥的18岁青年乔治弗罗斯特将收音机装在福特T型汽车后门上,成为最早装有收音机的汽车。车用收音机的真正到来是在1929年,当年 道奇公司生产的DB希尼尔6型车配备了车用收音机。飞利浦公司1934年推出了最早的汽车收放机;1961年,推出了第一台全晶体管调谐收放机;1964年,采用了第一个盒带式的汽车音响系统;1968年推出首台带立体声调谐汽车收放机
5、;1978年,生产出首台集成电路输出汽车收放机;1979年生产出首台具备电子显示及微电脑控制的汽车收放机;1982年飞利浦公司创造了CD唱机,并于1988年应用于汽车音响。安全性要求汽车产量的急剧增加,使交通事故不断上升。在 汽车被称为“飞跑的凶器,在 将汽车称为“飞奔的棺材。所以汽车的安全性非常重要。汽车的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常见主动安全性措施:ABS、EBD、ESP等。安全气囊是主要的被动安全性措施。uABS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发出车轮将被抱死的信号,控制器指令调节器降低该车轮制动缸的油压,减小制动力矩,经一定时间后,再恢复原有的油压,
6、不断的这样循环每秒可达510次,始终使车轮处于转动状态而又有最大的制动力矩。uEBDEBD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在汽车制动的瞬间,高速计算出四个轮胎由于附着不同而导致的摩擦力数值,然后调整制动装置,使其按照设定的程序在运动中高速调整,到达制动力与摩擦力牵引力的匹配,以保证车辆的平稳和安全。EBD实际上是ABS的辅助功能,它可以改善提高ABS的成效。所以在安全指标上,汽车的性能又多了“ABS+EBD。u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实际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此时后轮
7、失控而甩尾,ESP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来稳定车子;在转向过少时,为了校正循迹方向,ESP则会刹慢内后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ESP系统是汽车上一个重要的系统,通常是支援ABS及ASR的功能。ESP系统包含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及ASR驱动防滑转系统,是这两种系统功能上的延伸。因此,ESP称得上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最高级形式。汽车电子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开展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主要特征是开发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开始应用电子装置代替传统的电器机械部件,如集成电路调节器、电子点火器等。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主要特征是开展专用的独立系统,
8、电气装置被应用在某些机械装置所无法解决的复杂控制功能方面,如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主要特征是电控单元开始在汽车上获得应用,并实现了对许多功能的集中控制。汽车上的电气装置不仅已能自动承担基本控制任务,而且还能处理外部和内部的各种信息,如局部传统电器实现电控单元控制、发动机和底盘许多机械局部实现电控单元控制等。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特征是研究开展汽车电子智能控制技术,模拟人的思维和行为对车辆进行控制,如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汽车自动导航系统等。汽车采用电子控制系统的概况如图1-1所示。图图1-1 1-1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汽车电器 设备 维修 绪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