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导学案-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导学案-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导学案-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学科一轮复习 学案 中国古代史重要线索梳理1.重要朝代的起止时间2.专制主义(皇权vs相权)下中央官制的演变: 3.中央集权(中央vs地方)下地方官制的演变:4.选官制度的演变:5.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一、 核心考点突破(一) 画出秦汉时期时间轴(二)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角度分析秦汉大一统的表现。秦朝: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汉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根据以上史实概括秦汉时期时代特征:1、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创立(秦)与巩固(汉)。(1)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扩大(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强化(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2、制;郡县制; 汉:中外朝制度;推恩令;刺史制度)(3)选官制度的变革(军功爵制、察举征辟制)2、经济上:(1)农耕经济的发展铁犁牛耕技术进一步发展(耦犁、犁壁、耧车)东汉铁犁牛耕推广到珠江流域 (2)商品经济被抑制但仍有发展抑制:秦汉强化重农抑商政策发展:统一货币;开通丝绸之路3、 思想上: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二、核心概念突破1.秦朝【皇帝制度】特征:皇权至上、皇权独尊、皇位世袭 影响:皇权的独断性往往影响封建国家的政治决策。【三公九卿制】 职权范围: 三公 、九卿。参政方式:朝议制度。 特点:以皇权为中心;家国同治。【郡县制】 起源:春秋战国时期。 内容: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由中央直接管理。 特
3、点:A.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B.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 影响: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理;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贵族政治】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2.汉朝【中央官制:内外朝制】内容:内朝(尚书令、侍中);外朝(三公九卿) 特点: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 评价:增强了皇帝的决策权,削弱了相权,有利于政局稳定。 【地方制度:郡国并行到州郡县制】 汉初:西汉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实行封国制。 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逐步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
4、 东汉时期:形成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监察制度:刺史制】 内容:A.地方: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政治。B.中央:御史大夫 本质:加强皇权。 评价:A.积极: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B.消极: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有限。【选官制度:察举制】内容:“举孝廉”,注重看人才的品德。 选官权:地方官吏。 【户籍制度】西汉政府把控制的人口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等项目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赋税制度分人头税和田税;【盐铁官营】汉武帝实行的财政政策; 汉武帝时,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盐铁官营在
5、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田庄经济】 1.豪强士族的形成:是依靠官爵世袭特权、立军功或以显赫的政绩而获得名分和土地的社会阶层。2.庄园经济的形成: 西汉末年已经出现,东汉建立后,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和西汉末年的战乱等原因,豪强地主建立了一个个封建地主田庄。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称作田庄经济。3.庄园经济的特点:规模大,多种经营,自给自足。 聚族而居,宾客相附。带有浓厚的宗族宗法色彩。 拥有私人武装。4.庄园经济的影响: 田庄组织督查生产,兴建水利事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前期支持东汉政
6、权,维持了地方的安定,但后期又削弱了中央集权。田庄主与国家争夺农民与赋税,减少财政收入,成为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黄老之学】背景:西汉初,经济破坏严重,百废待兴;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不妄为。 影响: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国力逐强;为汉武帝时的有为打下基础。【独尊儒术】 (1)董仲舒的思想 提出“春秋大一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三纲五常”。 (2)特点:吸收了法家和阴阳家思想,内儒外法。 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儒学官方化。 在继承儒家民本、仁政思想上,强调君主权威,带有神权色彩。 (3)实质:是一种思
7、想文化专制,适应了统治者加强统治的需要。 (4)影响: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三、核心考点深化 1.【秦汉地方行政体系的演变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比较项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权利来源“世卿世禄皇帝授予、任命权利运作自主性,可以决定治下的一切事情受制于皇帝、服务于皇帝权利机构比较简单相互制约,机构臃肿、运转不灵收入来源来源于他的领地来源于俸禄、贪污受贿官吏选拔由“世卿世禄制产生”由皇帝任免,察举、科举制2.【商品经济发展对古代社会的冲击】推动古代商业政策的调整放松重农抑商政策推动货币体制和赋役制度的演变 纸币出现、白银货币化
8、、以银代役等冲击四民观念,提高商人社会地位 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挑战 推动市民阶层的壮大,改变传统的审美品位促进文教事业的发展 改变传统社会习俗3.【丝绸之路】先秦:东西方之间的通道已经存在。西汉:正式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海上丝绸之路。隋唐:国家统一强盛,对外开放,丝绸之路进一步繁荣;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衰落,北方战乱不断,陆上丝绸之路逐步走向低谷。宋代:北方战乱,宋室南迁,陆上丝绸之路中断,海上丝绸之路崛起。明清:新航路开辟、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传统的丝绸之路走向衰落。4.【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继承 大一统:孔子强调正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等。实行仁政:天人感应、防止暴政。 道
9、德修养:五常(仁、义、礼、智、信)。 (2)发展 思想专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神化皇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阴阳家)。 兼收并蓄:融合道家、阴阳家、法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屈民而伸君(法家)。5.【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1)文化因素: 夏朝尊命、商朝尊鬼神、周人尊礼。春秋战国时礼崩乐坏,用传统的仪礼无法约束平民和官僚。 因此在文化上,秦汉皇帝思考怎样教化百姓,以统治辽阔的国土。(2)人才因素: 汉初军功贵族显赫,武将轻视文人,文士人才极度匮乏。推行郡县制以后,需要众多的贤人担任官僚。(3)经济问题: 小农经济的发展,需要约束以家为单位的言行。6.【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影响】(1)复兴了周礼,
10、提高了儒学在政治和思想上的地位,塑造皇帝内圣外王的形象。(2)政教合一,形成了重礼重孝风气。(3)导致“天人感应”理论形式化,形成一套成熟的以“德”为核心,以天人感应为表现形式的天命理论。7.【儒家思想的特点】(1)注重道德修养:爱人、德政、孝悌、仁义礼智信等。(2)注重民本思想:苛政猛于虎;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3)注重现实社会:关注现实政治、伦理生活、具有理性精神。四、高考真题强化训练1.(2021浙江卷1)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
11、合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2. (2020浙江卷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下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 A. 秦始皇长城B. 灵渠C. 郑国渠D. 都江堰3(2016江苏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A描绘上是一致的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D主题上是一致的4.(2016海南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 B.小
12、篆 C.楷书 D.行书5(2013全国I卷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6.(2022浙江卷1)中国是纸的发明地,敬惜字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知书写用纸的发明可能是在A西汉 B唐代 C北宋 D元代7.(2022广东卷25)2“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
13、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8.(2022湖南卷25)2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A体现以农为本 B服务于汉初战事 C意在藏富于民 D解决了财政危机9.(2022山东卷2)2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