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课堂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课堂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课堂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课堂实录第一课时环节一:朗读五首古诗教师范读,生标注字音。独怆(chung)然而涕(t)下 岱宗夫(f)如何决眦(z)入归鸟 丰年留客足鸡豚(tn)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自由朗读这五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停顿。环节二:积累文学常识这篇课文选择的五首古诗是编者按照诗人生卒年先后顺序来排列的。篇名诗人朝代生卒年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661-702 望 岳 杜甫唐712-770登飞来峰王安石宋1021-1086游山西村陆游宋1125-1210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清1792-1841学习古诗文需要了解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这个表格里的内容大家重点关注诗人姓名及其生活的朝代。我们还
2、要了解这五首诗的体裁。篇名诗人朝代生卒年诗歌的体裁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661-702古体诗 望 岳 杜甫唐712-770古体诗登飞来峰王安石宋1021-1086绝句游山西村陆游宋1125-1210律诗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清1792-1841绝句登幽州台歌题目中的歌指的是古体诗中的歌行体,属于古体诗。古体诗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句式长短不限。登幽州台歌前两句为五言,后两句为七言,比绝句和律诗都要自由。望岳也是古体诗,每句为五言,可称之为五言古诗。登飞来峰和己亥杂诗都是七绝,属于近体诗。游山西村是律诗,也属于近体诗。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习惯上将第一联称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
3、联,第四联为尾联。我们将用两个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先学习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己亥杂诗,第二课时学习望岳游山西村环节三:讲读登幽州台歌下面我们来阅读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诗人登上幽州台,吟诵了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主旨呢?先请同学们圈画出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语句。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第四句中有个词语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怆然”。怆然的意思是悲伤的样子, “涕”是眼泪的意思,“涕下”是怆然的外在表现,怆然而涕下写出了诗人悲伤之深重。还有一个“独”字,给诗人深重的悲伤增添了凄凉之感。老师读一下,大家体会如何停顿来传达诗人的悲伤之情。第一种
4、“独/怆然而涕下”,把重音放在了独上。再来听第二种,“独怆然/而涕下”,重音放在了怆然上。我们听到重音放在独和怆然上都是可以的,同学们试试。独缘何而起?我们在诗歌中找找依据?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有同学从第一二句中读到两个不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呼应了独字,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意。前和后指的是前代和后世。诗中的古人历代不少注本说指古代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我们不必十分拘泥,只能做诗人登幽州台时想到的一切古人罢了。头两句诗指诗人登上幽州台驰骋思绪,俯仰古今。诗中用两个不见引起下文的一个独字。正是因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人才会
5、感到孤独。我们再来读第三句: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一句和诗人的独是否有关联?诗人登上幽州台,他又感受到什么呢?天地之悠悠,诗人设定的空间背景不仅仅是他所登临的幽州台,不仅仅是他的家国,而是一个更大的空间天地之间。天地之大是不是更显诗人之独呢?第一二句前、后写出了时间的久远,而第三句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辽阔。诗人把站在幽州台上的自己放在了无限的时空之中来反观自己,时间久远,天地无极,个人生命如此短促,在有限的人生里生不逢时,郁郁不得志,那是多么悲伤啊!我们还可以联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来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情感。老师在这里补充一点背景资料。登幽州台歌写于
6、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军事见识,导致军事失利。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武则天采纳,还反被贬为军曹。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登上了幽州台。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当他的目光穿越历史,他想看见的古人和来者可以理解为明君和贤士。因此这首诗抒发了他因怀才不遇而苦闷失意的心情。理解了诗人的情感,请大家再来朗读这首诗,朗读时还要注意这首诗的节奏变化。这首诗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交错的句法,上两句每句五个字,三个停顿,这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每句
7、六个字,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慢声长叹的情景。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篇长短不齐,音节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因而在朗读时要注意节奏和停顿。环节四:讲读登飞来峰读一遍诗,圈画出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语句。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同学们一定关注到了第三句中的不畏,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畏惧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语气非常坚定。那么这种不畏之情与其他诗句有何关联呢?我们先看诗歌前两句: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
8、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登上了飞来峰的高塔,这座塔有千寻之高,千寻在这里是虚数,古人以七尺或八尺为一寻,千寻之塔可想有多高。下句所说的浮云遮望眼与千寻之高度形成了呼应。诗人在这里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日出。请大家想象一下飞来峰上那千寻塔耸入云端的气势吧。这两句渲染了飞来峰之高,给人以峻拔之势,也为下一句的不畏作足了铺垫。再来看后一句: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缘的意思是因为,自缘解释为自然是因为,体现出肯定的语气。把三四两句连起来,正是因为自己站在塔之最高处,所以能够不畏
9、浮云蔽眼,诗人借登高望远经历表达了自己高瞻远瞩,立志有为的人生态度。听教师读,注意听朗读时不同的语调。老师读这首诗,有意识地语调一句比一句高,为什么?因为老师发现这首诗在写法上的特点。诗人先从山写到塔,再写到塔的最高层的自己,山是高峻的,塔在山上高千寻,而我又在千寻塔最高层,高度不断往上升,气势也越来越盛。诗歌的刚劲之力与诗人的孤直之气相吻合,也含蓄了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立志有为的远大抱负。环节五:讲解己亥杂诗(其五)这首诗是以写作的年份作为标题的。我们先来解析一下诗题。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这一年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
10、结合注释,我们了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联系诗人辞官离京这个背景,大家自读诗歌,看看诗歌中哪个词语符合辞官者的感受或者哪个词语暗示了辞官者的身份。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离愁呼应了离京这个特定的情境,落红是从枝头凋落的花朵,也呼应了辞官后地位的变化。单从这两个词语看,诗人的情感可能是愁苦的、失意的,正如古往今来多少遭贬谪的迁客骚人一样,但是我们如果把整首诗读完会发现诗人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同学们结合注释读一读、想一想,表达诗人什么样思想情感?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浩荡离
11、愁白日斜”的字面意思是离别的愁思如水波浩荡,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夕阳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常被称为斜阳、残照、落日、斜晖等,这里的白日斜就是渲染离愁的景语。诗人与北京可以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祖父、父亲都在北京做过官,他自己幼年在京入塾读书,后来多次赴京参加会试,直至在京做官,离开与自己生活关系如此密切的京城,自然有离愁;从诗人自身遭际看,由于龚自珍屡屡揭露时弊、触动时忌,因而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他这次辞官离京南归中也带有深广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诗歌的第二句“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写到第二句愁情不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