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单元分析】此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事物说明文学习的基础上的。学生已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语言等有一定的了解。此单元则着重培养学生对事理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及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此单元的阅读教学应聚焦在事理说明上,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确什么是事理说明文,明白它和事物说明文有何区别,要重点学习逻辑顺序。【单元目标】1.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敢于质疑问难、自主思考的品格。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3.学习分析、推理,初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文本解读】在此之前
2、,学生已经有了此单元另一篇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的学习基础。阿西莫夫的这两篇短文都以“恐龙”为话题切入,说明的角度却各不相同。第一篇短文意在通过“恐龙无所不有”这一现象,借此说明“板块构造学说”这一科学理论;第二篇短文从表面上看是说明“被压扁的沙子”这个事物,其实作者是想借此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阅读这两篇短文,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作者所说的“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基本科学原则。【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
3、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1. 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2. 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圈点勾画、默读朗读、熟读精思、比较阅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恐龙无处不有 一、视频导入,激发探究播放影片教师引语: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
4、沙子。二、检查预习1.查看学生是否标出课本第38页“读读写写”版块中的词语拼音。多媒体显示:遗骸褶皱劫难追溯请同学起来辨认。2.理解词义。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三、理清层次,明晰事理(一)筛选信息(设问句),划分层次,明确顺序1.默读课文,注意圈点勾画课文中的设问句,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下面的填空。(1)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南极大陆发现恐龙骨骼化石,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说明 。(恐龙
5、无处不有。)(板书:科学发现)(2)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也就是说 (能/不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因为 。(板书:提出疑问)(不能)因为恐龙无法适应南极寒冷的气候。因为恐龙喜欢生活在舒适的热带和温带地区。(3)可是在南极地区确实发现了恐龙骨骼化石。那么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答案是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板书:追溯原因)(4)总结:也就说恐龙原本生活在 ,后来才随着 而漂移到了世界各地。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 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一个主要陆地“泛大陆”上,“泛大陆”的分裂,板块构造。)教师引导:通过上面的填空,我们可以把短文划分为几个层次?明确
6、: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在是大陆在漂移。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师提问追问:从我们对文章层次的概括来看,恐龙无处不有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明确:提出问
7、题作出假设推理论证得出结论。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四、问题探讨1、结合全文理解第1段的作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联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明确:这两句是议论句,有着点明主旨,总领全文的作用,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用“紧密相连”“影响”等词语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暗示了文章说明的中心。“肯定”一词,表明作者对这个观点的支持。2、怎样理解第4段“如果把这个发现重要得多”这句话?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重要得多。明确:这句话在文中不仅起到承
8、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表明作者的思维触角已经伸向另一个领域。正是把恐龙化石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思考,才使作者进一步追问,最终得出大陆在漂移的结论。而这个理论为地质界几乎所有问题提供了答案。3、第5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明确:第5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用设问句启发人们思考,激发读者的兴趣。4、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第6段)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接之谜。举例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从而印证了这种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7段)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