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知识点.docx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知识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2 知识点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两种菌落的比较菌落荚膜S型肺炎双球菌使小鼠患败血症,人患肺炎。毒性R型细菌粗糙无多糖荚膜无毒S型细菌光滑有多糖荚膜有毒(1)过程 1、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设计思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DNA的体外转化实验应用了物质提纯、分离、鉴定及细菌培养技术作用(2)过程3、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本实验还可以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注意:(1)两实
2、验设计都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2)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3)体内转化实验中使小鼠致死的是S型细菌,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4)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可使少部分R型转化为S型,而不是全部;(5)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其蛋白质已变性,冷却后DNA仍能保持活性;(6)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不足之处:没有将蛋白质和DNA彻底分开(DNA中还混有少量蛋白质)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一)噬菌体(专门寄生大肠杆菌体内)外壳:蛋白质,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S遗传物质:DNA,元素组成:C、H、O、N、P1、结构(非细胞结构)蛋白质的S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DNA的P
3、存在于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中2、繁殖方式:复制式增殖(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2)真正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不起作用(3)噬菌体的增殖场所是大肠杆菌的体内,除噬菌体的DNA作模板起指导作用外,其余原料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ATP和相关酶全由大肠杆菌提供(二)赫尔希、蔡斯的实验过程及结果1、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2、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P几乎都存在于噬菌体DNA分子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3、实验过程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上清液中含放射
4、性的原因: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增殖后释放子代(或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还未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用35S标记,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搅拌不充分,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1)标记噬菌体(先标记大肠杆菌,再用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获得标记的噬菌体) 噬菌体噬菌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2)侵染细菌 高高低低4、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和子代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即DNA使遗传物质该实验可同时证明:(1)DNA分子具有相对稳定性;(2)DNA分子能自我复制;(3)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本实验不能证明(1)DNA分子能产生可遗传变异;(2)蛋白子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没有进入细菌)
5、三、生物的遗传物质1根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获得实验结论 (1)实验过程及结果(见课本)(2)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DNA或RNA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D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主要的遗传物质只有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遗传物质是RNA的生物是病毒)知识点二、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DNA分子的结构1、构建者:沃森和克里克2、化学组成 元素组成:C、H、O、N、P 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四种) 脱氧核苷酸
6、由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G、C、T)三部分组成3、空间建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外侧: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成DNA的基本骨架;内侧:碱基严格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形成碱基对。注意:(1)每个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2个。(2)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磷酸数含氮碱基数1111。(3)两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和脱氧核糖之间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可切断,用DNA连接酶处理可连接,用DNA聚合酶也可形成磷酸二酯键。(4)碱基对之间的化学键为氢键(A与T之间是两个,G与C之间是三个
7、,所以G和C多的DNA更稳定),可用解旋酶断裂,也可加热断裂。(5)绝大多数脱氧核糖(除两端外)连接着2个磷酸;每条单链上相连碱基不直接连接(6)DNA单链中相邻的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接,而双链之间碱基通过氢键相连。4、DNA分子的特性(1)稳定性: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2)多样性:碱基对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 (若某DNA分子中有n个碱基对,则排列顺序有4n种,其中n代表碱基对数。)(3)特异性:每种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了特定的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的特异性)。5、由碱基种类及比例可判断分析核酸的种类(1)若有U无T,则
8、该核酸是RNA。(2)若有T无U,且A=T、G=C,则该核酸一般为双链DNA。(3)若有T无U,且AT、GC,则该核酸一般为双链DNA。6、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相关推论(1)原则:AT,GC(2)推论 双链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相等,鸟嘌呤与胞嘧啶相等,即AT,GC。(单链中不一定相等)双链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等,即AGTC。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等。设在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上A1T1n%,因为A1T2,A2T1,则:A1T1A2T2n%。所以ATA1A2T1T2n%。可记为“配对的两碱基之和在单、双链中所占比例相等”。双链DNA分子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精品资料 新高考生物精品专题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