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游山西村教学目标:1、 掌握生字词和词语解释。2、 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3、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所蕴含的哲理。2、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句的哲理,并加以运用。教具安排:黑板板书、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让学生回忆带“山”或“水”字的四字词语。2、 引出“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并点明其出自同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导入新课游山西村。二、 介绍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
2、)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勤奋创作,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三、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因在此前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他终生不渝啊爱国情绪怀,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
3、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四、 学习新课1、 先有感情朗诵课文,再听录音并注意停顿和节奏。2、 积累生字词足鸡豚(tn) 叩(ku)门3、 掌握重难点字词解释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足鸡豚: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若许:如果这样。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门:敲门。4、 解析诗句首联: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颔联: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颈联: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