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淮南子人间训》.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淮南子人间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淮南子人间训》.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专题训练-淮南子人间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或有罪而可赏也,或有功而可罪也。西门豹治邺,廪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官无计会【1】,人数言其过于文侯【2】。文侯身行其县,果若人言。文侯曰:“翟璜任子治邺而大乱。子能道,则可;不能,将加诛于子。”西门豹曰:“臣闻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富库。今君欲为霸王者也,臣故稸【3】积于民。君以为不然,臣请升城鼓之,一鼓,甲兵粟米,可立具也。”于是乃升城而鼓之。一鼓,民被甲括矢,操兵弩而出;再鼓,负【4】辇粟而至。文侯曰:“罢之。”西门豹曰:“与民约信,非一日之积也。一举而欺之,后不可复用也。燕常侵魏八城,臣请北击之,以复侵地。”遂举兵
2、击燕,复地而后反。此有罪而可赏者也。解扁为东封,上计而入三倍,有司请赏之。文侯曰:“吾土地非益广也,人民非益众也,入何以三倍?”对曰:“以冬伐木而积之,于春浮之河而鬻之。”文侯曰:“民春以力耕,暑以强耘,秋以收敛,冬间【5】无事,以伐林而积之,负轭而浮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民以弊矣,虽有三倍之入,将焉用之?”此有功可罪者。贤主不苟得,忠臣不苟利。何以明之?中行穆伯攻鼓【6】,弗能下。馈闻伦曰:“鼓之啬夫【7】,闻伦知之,请无罢武大夫,而鼓可得也。”穆伯弗应。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卒,而鼓可得也,君奚为弗使?”穆伯曰:“闻伦为人,佞而不仁,若使闻伦下之,吾可以勿赏乎?若赏之,是赏佞人。佞人
3、得志,是使晋国之武,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所用之?”攻城者,欲以广地也。得地而不取者,见其本而知其末也。(取材于淮南子人间训)注:【1】计会:账簿。下文中“上计而入三倍”中的“计”,也指计会。【2】文侯:魏文侯。文本中“西门豹”“解扁”均为魏文侯臣。【3】稸:古同“蓄”,积蓄。【4】负:驾。【5】间:暇。【6】中行穆伯:即荀吴,晋大夫。鼓:此处为国名,姬姓,时属鲜虞。【7】啬夫:古代官名。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侯身行其县 身:亲自B翟璜任子治邺子:儿子C虽有三倍之入虽:即使D贤主不苟得苟:随便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文侯曰:“罢之。”臣请北击之
4、B民以弊矣欲以广地也C于是乃升城而鼓之负轭而浮之河D将加诛于子臣故搐积于民。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有罪而可赏也有的人有罪过却得到嘉奖B民被甲括矢百姓身披铠甲,捆束箭矢C吾可以勿赏乎?到时我能不奖赏他吗?D见其本而知其末也看清了事物的主要方面而推知它的次要方面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与民约信,非一日之积也是使晋国之武,舍仁而为佞5本文分别讲述了西门豹、魏文侯、穆伯三人处理政务的故事,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
5、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君为之次矣。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氏杀其守提之吏,决水灌智伯。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子乃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而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
6、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吾是以先之。”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6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B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C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D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7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孟谈胆识谋略的一组是()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
7、伯军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ABCD8下列对原文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智伯率韩、魏围困晋阳,赵形势危急,赵襄子找张孟谈问计。张孟谈提出了游说韩、魏,共谋对付智伯的计策。B张孟谈先打消韩、魏二君的顾虑,再晓以利害,最终说服了韩、魏二君,为了三家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打击智伯。C赵氏掘开大堤,水淹智伯,韩、魏攻其两翼,赵襄子正面进攻,终于大败智伯的军队,杀死了他,并瓜分了他的土地。D赵襄子赏有功之臣,首先奖赏的不是张孟谈而是高赫,臣子们不解。赵襄子解释说,笃行忠义比“战胜存亡”更可贵。9翻译下列句子(1)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2)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