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1、 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2、 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3、 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学习重点:学习朴素自然的语言,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学习难点:“闲”字的深蕴内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古有一人,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他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他的文章随物赋形,于情无所不畅,于景物所不取,创作了无数名篇佳作。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希冀,也挥洒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无限豪情,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婉悲怆。他是
2、谁?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苏东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在黄州写的一篇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引出课文)接下来就请同学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节奏。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正字音2、听录音读课文,指导诵读,读出感情三、小组合作,翻译重点字词句。字:欣然 入 念 相与 遂 步 空明 盖 但 耳句: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好,这篇文章的翻译呢我们已经完成了,那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请同学们在标题的基础上加上人物使它成为一句完整的句子。(苏轼记与张怀民在承天寺夜游)四、精读品味1、赏析重点句子这篇文章是
3、写两位友人在一个明亮月色的夜晚于庭院中漫步,既然是写月景,那请同学们擦亮大家的火眼金睛,找找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啊是我们考试最常考的一句,要么是考翻译,要么是考赏析,刚刚翻译我们已经结束了,那我们来赏析这个句子。老师知道,同学们一看到赏析两个字就腰酸背痛脚抽经,别担心,老师今天教大家一个小窍门,如何赏析写景的句子。我们看到一个句子,赏析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先看这个句子写了什么,然后分辨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的修辞手法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最后再进行整合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好了。(贯彻答题模式)写了什么:(月光)修辞手法:(比喻)什么比作
4、什么?(月光比作积水,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效果与感受:请你用一个成语或短语说出来。(皎洁、空灵;亦真亦幻、扑朔迷离)2、 品苏轼笔下的月光:看到这么美的月色,苏轼心情好不好?当然好,那你从哪里看出来苏轼心情好呢?从前文中找出体现苏轼心情变化的词语。我们看,在那样一个深秋之夜,又是半夜时分,该是更深露重,寒意不浅,苏轼都已经解开衣服准备睡觉了,是什么让作者有了赏月的兴致?(月色入户)十月十二日夜,离一个月圆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想来那晚的月色一定生:优美! 师:如此优美的月色激起了苏轼夜游的兴致。哪一个词语能够表现?(欣然)原来是因为准备睡觉的时候看到了月光从窗户倾泻下来,不由得就来了赏月的兴致,
5、来,请一位同学带着欣喜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好极了。还有没有?师:除了“欣然”还有一些字词还能体现苏轼的心理活动,能找出来吗? 师:苏轼当时考虑的是什么?生:找一个人一起赏月 师:如果当时没有人能够和他一起分享这种赏月之乐,那岂不是生:遗憾!可惜!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朗读,且有意识地在“念”字后稍微延长了停顿,读出了心理活动的过程) 师:我们知道苏轼是一个太喜欢交朋友的人。没有朋友他憋死了。此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谁啊?生:张怀民! 师:此时苏轼迫不及待地想去寻找张怀民,还可能有一丝担忧,担忧什么呢?生:担心张怀民睡觉了!师:怀民睡了么?生:没有 师:张怀民当时不仅没有睡觉,而且
6、还在承天寺,甚至还有可能生:也想找一个人共赏月色! 师:真是志同道合心有灵犀!大家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苏轼的大喜过望!(生齐读,在“亦”字上读出了感觉)3、品苏轼笔下的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好茶要慢慢地品,好景要慢慢地赏,苏轼和张怀民是怎样赏月的?生:“相与步于中庭” 师:从这句话里你能发现一点什么? 生:他们两人一起信步漫游。很亲密,悠闲自在! 师:好一个信步漫游悠闲自在的友人!他们相携而游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美景?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这一句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怎样的画面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夜深人静,明月当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