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检测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检测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检测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检测题一、单选题1在远征路上的亚历山大经常向宙斯、雅典娜等希腊诸神致敬,找希腊预言家占卜,举办希腊式的体育、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的赛事。一批优秀的希腊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学者陪伴在他左右。由此可见,亚历山大()A认为亚非文明是希腊文化的源头B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精华C借助希腊文化实行君主专制统治D热衷于传播古希腊文化2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高一某学生制作的某帝国的知识卡片,据此推断该帝国是()A拜占庭帝国B德里苏丹帝国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3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大量的希腊手工匠师、商人、学者、医生纷纷涌入阿富汗、印度等这
2、些东方城市,把希腊民主政治的传统、希腊文化和风格独特的生活方式介绍给了当地人们,而东方的风格传统也日益渗进了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中。据此可知,亚历山大的东征()A凿通了亚欧的商贸通道B旨在传播古希腊文化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D导致东方文明的衰落4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随着许多人被逐出传统的环境,他们在新的大城市感到不知所措。过去在旧城邦,生活比较简单,法律、道德、宗教和义务全有明确规定,为大家所普遍接受;而现在,城市居民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无定型的世界之中。依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军事征服()A推动了区域文明一体化B巩固了马其顿帝国统治C冲击了当地居民的心理
3、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融5“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6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修建了埃及诸神神庙并献上祭品。在耶路撒冷,亚历山大皈依犹太教的耶和华。攻克巴克利亚后,亚历山大又成为阿纳希特神的忠实信徒。亚历山大这一系列举措意在()A发挥宗教的调节作用B提倡民众信仰自由C赢取被征服地区认同D宣告统治的合法性7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
4、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地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A加强了文化交流B推动了民族迁徙C促进了思想解放D引发了宗教改革8下面地图的名称应该是()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东罗马帝国D希腊化的世界9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基督徒远征东方,他说:不要因为爱家庭而拒绝前往,因为你们应爱上帝胜于爱家庭;不要因为恋故乡而拒绝前往,因为全世界都是基督徒的故土;不要因为有财产而拒绝前往,因为更大的财富在等待着你们。”由此可推知,这次远征()A源于世俗王权不断强化B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C巩固了基督教统治地位D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0伊斯兰
5、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在传教之初即承认犹太教徒、基督徒为“有经典的人”。欧麦尔时代,每征服一地,欧麦尔必嘱咐战士宽待基督徒。在攻打埃及之前,欧麦尔还特意嘱咐将士:“你们若进入埃及,必须善待科普特人。”这些举措()A实现了民族间的和睦B开启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C旨在丰富阿拉伯文化D推动了阿拉伯文化的传播11蒙古西征时,许多汉族医生被带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他们将中国的医术西传。不少高明的色目人医师,也随蒙古汗、王公东来,通过他们,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要籍流传到东亚。由此可见,蒙古西征()A引发了大规模民族迁徙B增进了中欧友好关系C促进了地域间思想解放D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12“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
6、堡,有些逐渐发展为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灭亡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导致东西方文化被毁坏13埃及国王阿玛西斯(公元前570年公元前526年)在位时期,曾在埃及北部三角洲地区为境内的希腊人创建了一个聚居地瑙克拉提斯城,以此将希腊人与埃及人隔离开来。此举旨在()A取得欧洲文化控制权B抵制希腊的殖民侵扰C捍卫国王的至高权威D有限地接受外来文化14亚历山大在征服埃及后,不顾路途艰险,跋涉到埃及西部沙漠中的绿洲,拜谒埃及传统信仰,并为当地的守护神建庙;在征服巴比伦后,下令重建被波斯
7、人毁掉的神庙,并亲自祭祀巴比伦城的守护神。亚历山大意在()A传播古希腊文化B消弭埃及与巴比伦之间的矛盾C培育臣民的认同感D恢复当地的神权政治形态15元史记载:宪宗二年(1252年),蒙哥大汗命忽必烈征大理,诸王秃儿花、撒(丘)征身毒(印度),怯的不花征没里奚,旭烈征西域素丹诸国。该次蒙古西征()A灭掉花刺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B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C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一带D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16伴随农耕文明的发展,古代世界崛起了一系列帝国。下图中描述的帝国是()A亚述帝国B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17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高一某
8、学生制作的某帝国的知识卡片,据此推断该帝国是()A拜占庭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D波斯帝国18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以下三幅图片,请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文明的碰撞与交流19蒙古西征的途中,大量使用了中原工匠制造的先进的工程器械和火器,这些技术通过蒙古人传播到欧洲,影响了以后欧洲战争形态;同时,欧洲基督教的传教士也带着医药跟随蒙古军来到中国。由此可见,蒙古西征()A推动了中外文化技术交流B引发了大规模民族迁徙C增进了中欧之间友好关系D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20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是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观察
9、作品,你可以得到的信息有()A当时饮茶之风停留在法国上流社会B饮茶对法国百姓生活有了很大影响C茶是中国人的发现,饮茶历史悠久D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促进了文化交流二、非选择题21美国教科书中的中国古代历史美国所使用的历史课本记录中国的部分,除了四大发明、中国地理环境等,还重点介绍了6位历史人物,他们分别是:孔子、嬴政、刘彻、李世民、武则天、郑和。孔子开始出现在美国教科书上,是在19世纪上半叶。书中重点描述了他曾经担任过鲁国“司寇”的职位,从今天的职位来看,这个身份就相当于法官,也是美国的司法部长。除此之外,美国还将孔子人物形象刻在最高法院的门楣上,其余两个为犹太人的民族领袖摩西、古希腊雅典立法者梭伦
10、。美国历史课本中对秦始皇的描述,几乎都是赞美之词,他们认为秦始皇是一个大英雄,不论是个人能力,还是人格魅力都是非常出众的,这非常贴合美国所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美国人历史课本中描述的汉武帝刘彻,是一个派遣张骞出使大月氏,打通影响欧亚大陆数千年历史的丝绸之路的人。美国人描述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国家疆域开拓与种族交往中做出了极大地历史贡献。美国汉学家罗汉在自己所著的武曌:中国唯一的女皇帝一书中,有一句对武则天评价的话,非常惹眼“她没有性别,她是一位圣人”。在美国的历史教材中,还一度认为郑和的“七下西洋”属于“半全球航行”,他带着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军,从东方航行到西方,对已知的世界进行了探索。摘
11、编自环球时报官网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美国教科书中的孔子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有何不同?为什么?(2)你认为美国教科书为什么会选取这六位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还可以补充哪位著名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请说明理由。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战争观,战争观的形成与不同民族的地理、历史、宗教、文学、道德学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西方的战争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密不可分。对比诗经和荷写史诗,发现东西方在战争文化上存在诸多差并性:从战争的目的来看,东方主要是保家卫国,西方侧重于暴力扩张;从战争的审美来看,方尚武,西
12、方嗜血;从对战争的反思来看,东方厌战、渴望和平,西方则对战争有无限向往。这样的战争文化差异在近现代的岁月长河中一直在诸例中西战事中得到明显反映。摘编自赵景梅、胡健尚武与嗜血诗经和荷马史诗中的东西古代战争文化比较等材料二图1 亚历山大在伊苏斯(绘画作品) 图2 战国铜鉴(盛水器)及其纹饰(拓印)(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西方(希腊)文明战争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材料二对于研究古代东西方战争文化对比是必需的吗?谈谈你的看法。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马起初只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城邦,生存空间十分有限,战争就逐渐成为罗马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在对迦太基的战争期间,政府向
13、罗马人借款以支付巨额战争费用,然后以战争中掠夺的财富赔付。消灭了迦太基,罗马逐渐向地中海东、西部发展,开启了并吞希腊世界的活动。到了帝国时期,穷兵黩武仍然是罗马存在的常态。所以罗马人认为边界就是要使敌人恐惧。对于日耳曼人和帕提亚人等,不能对等与之谈判和平,而必须是由罗马赐给他们和平。用金钱求和,更被认为是耻辱。在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军力进一步下降。但罗马因不满意于之前要向达契亚交纳钱币以换取和平的协议,还是发动了对达契亚的战争;最终将达契亚变成罗马的一个行省。材料二汉朝建立后,高祖的注意力仍然是要扫平割据的中原诸国,当时驻守在代的韩王信投降匈奴,信的部将也和匈奴联合,所以才出兵击匈奴。尽管凭借
14、完善的财政管理系统,由编户齐民组成的汉朝军士在组织、装备、物资力量等方面要胜过匈奴。但是,从高祖到武帝初年,汉对匈奴采取的是防守政策,希望以长城为界,双方各保平安。只有在汉武帝时有一段主动反击的时期。对于打胜仗的将军,也没有像罗马那样大张旗鼓地歌功颂德给他们修建凯旋门、纪念碑。总之,西汉一代的边防政策,遵守着“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原则,这与罗马是完全不同的。到了东汉,南北匈奴分裂,方才出击,打败了匈奴,免除了匈奴对中原居民生产的骚扰破坏。摘编自马克走垚汉朝与罗马:战争与战略的比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朝与罗马在战争与战略方面的不同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
15、析汉朝的战争与战略对中国历史的意义。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传统上所谓的“希腊化时代”是指在古希腊史上从公元前四世纪后半叶至公元前一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具体而言,一般认为它始于亚历山大统治时期(公元前336一公元前323年),终于公元前30年埃及托勒密王朝的覆灭亚历山大经过10年的征伐,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但他死后,帝国迅速崩溃,分裂成由其后继者建立起来的诸多王国,它们是马其顿王国、巴克特里亚王国等。西方的一些学者认为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希腊的治权、文明也广泛地普及到这一广阔区域,因而把由亚历山大开创的这些王国统称为“希猎化世界”,把亚历山大开创的这一时代称为“希腊化时
16、代”。(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希腊化”一词为l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Droysen在其希腊主义史一书中首先使用)其后各国学者纷纷引用,于是相沿成习。但笔者认为这提法并不符合史实,且不谈马其顿王国,就东方各国而言,“希腊化”这一名词带有极大片面性,它完全抹煞了东方因素的作用。樊江宏关于“希腊化时代”的再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希腊化时代”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D【详解】结合所学,亚历山大统治期间,大力推广希腊文化,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同时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向“希腊”诸神致敬,找“希腊”预言家占卜,举办“希腊
17、式”的赛事,一批“希腊”学者陪伴在他左右,可以得出亚历山大热衷于传播古希腊文化,D项正确;亚历山大并没有认为亚非文明是希腊文化的源头,另外从材料也不能得出亚历山大认为亚非文明是希腊文化的源头,排除A项;亚历山大远征确实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但是材料只体现了亚历山大推广希腊文化,没有“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精华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亚历山大继承了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而不是借助希腊文化实行君主专制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2D【详解】据材料可知该帝国建立于公元前,且推广希腊文化,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建立于公元前336年,疆域上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18、,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广泛推广希腊文化,所以亚历山大帝国符合材料知识卡片的内容,D项正确;拜占庭帝国建立于395年,与卡片时间不符,排除A项;德里苏丹帝国疆域没有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建立于7世纪,与卡片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3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把希腊民主政治的传统、希腊文化和风格独特的生活方式东方的风格传统也日益渗进了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C项正确;凿通亚欧商贸通道的是张骞出使西域,不是亚历山大的东征,排除A项;B项不符题意,亚历山大的东征主要目的是扩张帝国,文化的交流是东征过程的附带产物,排
19、除B项;D项表述不符史实,亚历山大的东征虽然占领了古代埃及等东方领土,但就当时而言,东西方文明比较中还是东方文明遥遥领先,东方文明衰落的说法不符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4C【详解】据材料中“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随着许多人被逐出传统的环境”和“城市居民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无定型的世界之中”可知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冲击了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和习惯,冲击了当地居民的心理,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古典希腊文化对中东地区的影响,但没有体现趋于文明的一体化,排除A项;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强制推行古典希腊文化,容易引起被政府民族的反抗,没有巩固马其顿帝国的统治,排除B项;
20、材料体现了古典希腊文化的东传,并未体现东方文化对亚历山大帝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5D【详解】由材料“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使得西方文化传播到东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D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希腊文化随亚历山大东征而传到东方,不能说明东方文明或希腊文明走向衰落,排除AB项;使由材料“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可知这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非东西方文化的毁灭,排除C项。故选D项。6C【详解】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在征服其他地区后,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方式,宣布信仰被征服地区的宗教,其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7901543.html
限制150内